“儒”字最早出現在《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說明在孔子之時,儒的層次已經有好壞之分了。“儒”是“需”的引申,而“需”的本義為柔弱遲緩。《說文》:“儒,柔也。”,“需”即“雨而”,《易》曰:“雲上於天為需。”謂密雲未雨,故有遲緩濡滯之象。因此,儒最初的含義應該是:柔弱迂緩之人。
儒者的衣冠謂之“儒服”,即“章甫”。《禮記》中孔子對魯哀公說:“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孔子的祖先是宋人,是殷商的後裔,儒服不過是殷族的鄉服。可以推斷,最初的儒是商朝的遺民,他們衣殷服,習殷禮。儒為殷人,這是儒的第二層含義。
商為周滅後,殷人便成了亡國之族,他們在周族的統治下忍辱負重,被迫養成了柔弱謙遜的族風,《左傳》中記載了孔子遠祖正考父的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這是何等的卑微懦弱,分明是亡國遺民的生存之道!所以儒之柔弱,不僅指逢衣博帶文縐縐的樣子,而且還是殷人忍辱求存的人生觀。
周人是西方的少數部族,其文化程度遠遠比不上立國東方六百年之久的殷人,但為了統治人數眾多的殷民,周人不得不因襲殷朝的文化制度,所以孔子說周禮因於殷禮,有所損益。而殷遺民在經過“武庚之亂”等幾次反抗失敗之後,為了生存也不得不臣僕於周室,並用自己的專長去換取衣食之資,正如孔子所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於是殷人端章甫,戴古冠,捧鬯酒,替周人主持祭禮(鄙事),久而久之,衍生出了一種職業“儒士”。因此,儒變成了主持祭禮的一種職業。
孔子自然是一個以治喪相禮為職業的儒士,《論語》裡有很多關於喪禮習俗和他為人治喪的記載,如: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喪,與其易也,甯戚。” (《論語·八佾》)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論語·述而》)
“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 (《論語·子罕》)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論語·述而》)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論語·衛靈公》)
“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論語·子張》)
在《禮記》裡,關於孔子及其弟子治喪禮的記載則更多,可見孔子及其弟子都是以授徒和相禮為職業的儒士。他們精通六藝,繼續儲存著殷商的古禮和衣冠,並透過授徒立說,擴大影響,到了春秋末期,儒士以孔子為領袖,逐漸成為當時朝野中一大精英階層,最終改變了殷人“在野”的地位,從而積極參與朝政。比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中都宰,最後以大司寇攝相事,子路做過季氏家臣和衛國蒲邑大夫,冉求做過季氏家臣,子游曾任武城宰,子貢曾任魯、衛兩國之相。這時,儒已經不再是卑賤懦弱、替人相禮的“儒士”了,而成為了剛毅進取、以仁為己任的“儒家”!到了孟子之時,甚至發展到“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氣象了!
儒的最終發展成為以仁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顯學”,儒家也演變成為一個穩定的社會政治團體。
從“柔弱恭順”的古儒風到“剛毅弘大”的新儒風,悠久的殷商文化最終征服了周文化。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孔子可謂功不可沒,所以後世儒者說“世無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突破了狹隘的民族觀念,大膽喊出了“吾從周”的口號,他所推崇的“周禮”,並非周朝或殷商的一族之禮,而是千年來相容幷蓄不斷積累發展的華夏之禮!因為孔子睿智地看到,經過六百年的民族融合,到春秋末期,周室衰微,殷商舊邦的諸侯國則繼續發展,周、殷的民族界限已經很模糊了,孔子放棄了柔弱的舊儒,將數千年來夏、商、週三代演變的文化進行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損益,使殷商的儒術變成了整個華夏族的主流文化之一“儒學”。
更難能可貴的是,儒家雖以祭禮為本業,但並不迷信鬼神。孔子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見孔子認為人的事情比鬼神的事情要重要,《論語》裡特別記載了一件小事:
廊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其要表達的思想核心就是“民本”。 翻開儒家典籍,到處都閃耀著“民本”思想,《尚書》開篇《虞夏書》裡直接指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儒家已經認識到,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孟子乾脆直接宣稱“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要“仁者,愛人”,所以要“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最寶貴、最務實、最閃光的思想,也是儒學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大哉,孔丘!
“儒”字最早出現在《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說明在孔子之時,儒的層次已經有好壞之分了。“儒”是“需”的引申,而“需”的本義為柔弱遲緩。《說文》:“儒,柔也。”,“需”即“雨而”,《易》曰:“雲上於天為需。”謂密雲未雨,故有遲緩濡滯之象。因此,儒最初的含義應該是:柔弱迂緩之人。
儒者的衣冠謂之“儒服”,即“章甫”。《禮記》中孔子對魯哀公說:“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孔子的祖先是宋人,是殷商的後裔,儒服不過是殷族的鄉服。可以推斷,最初的儒是商朝的遺民,他們衣殷服,習殷禮。儒為殷人,這是儒的第二層含義。
商為周滅後,殷人便成了亡國之族,他們在周族的統治下忍辱負重,被迫養成了柔弱謙遜的族風,《左傳》中記載了孔子遠祖正考父的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這是何等的卑微懦弱,分明是亡國遺民的生存之道!所以儒之柔弱,不僅指逢衣博帶文縐縐的樣子,而且還是殷人忍辱求存的人生觀。
周人是西方的少數部族,其文化程度遠遠比不上立國東方六百年之久的殷人,但為了統治人數眾多的殷民,周人不得不因襲殷朝的文化制度,所以孔子說周禮因於殷禮,有所損益。而殷遺民在經過“武庚之亂”等幾次反抗失敗之後,為了生存也不得不臣僕於周室,並用自己的專長去換取衣食之資,正如孔子所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於是殷人端章甫,戴古冠,捧鬯酒,替周人主持祭禮(鄙事),久而久之,衍生出了一種職業“儒士”。因此,儒變成了主持祭禮的一種職業。
孔子自然是一個以治喪相禮為職業的儒士,《論語》裡有很多關於喪禮習俗和他為人治喪的記載,如: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喪,與其易也,甯戚。” (《論語·八佾》)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論語·述而》)
“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 (《論語·子罕》)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論語·述而》)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論語·衛靈公》)
“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論語·子張》)
在《禮記》裡,關於孔子及其弟子治喪禮的記載則更多,可見孔子及其弟子都是以授徒和相禮為職業的儒士。他們精通六藝,繼續儲存著殷商的古禮和衣冠,並透過授徒立說,擴大影響,到了春秋末期,儒士以孔子為領袖,逐漸成為當時朝野中一大精英階層,最終改變了殷人“在野”的地位,從而積極參與朝政。比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中都宰,最後以大司寇攝相事,子路做過季氏家臣和衛國蒲邑大夫,冉求做過季氏家臣,子游曾任武城宰,子貢曾任魯、衛兩國之相。這時,儒已經不再是卑賤懦弱、替人相禮的“儒士”了,而成為了剛毅進取、以仁為己任的“儒家”!到了孟子之時,甚至發展到“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氣象了!
儒的最終發展成為以仁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顯學”,儒家也演變成為一個穩定的社會政治團體。
從“柔弱恭順”的古儒風到“剛毅弘大”的新儒風,悠久的殷商文化最終征服了周文化。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孔子可謂功不可沒,所以後世儒者說“世無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突破了狹隘的民族觀念,大膽喊出了“吾從周”的口號,他所推崇的“周禮”,並非周朝或殷商的一族之禮,而是千年來相容幷蓄不斷積累發展的華夏之禮!因為孔子睿智地看到,經過六百年的民族融合,到春秋末期,周室衰微,殷商舊邦的諸侯國則繼續發展,周、殷的民族界限已經很模糊了,孔子放棄了柔弱的舊儒,將數千年來夏、商、週三代演變的文化進行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損益,使殷商的儒術變成了整個華夏族的主流文化之一“儒學”。
更難能可貴的是,儒家雖以祭禮為本業,但並不迷信鬼神。孔子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見孔子認為人的事情比鬼神的事情要重要,《論語》裡特別記載了一件小事:
廊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其要表達的思想核心就是“民本”。 翻開儒家典籍,到處都閃耀著“民本”思想,《尚書》開篇《虞夏書》裡直接指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儒家已經認識到,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孟子乾脆直接宣稱“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要“仁者,愛人”,所以要“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最寶貴、最務實、最閃光的思想,也是儒學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大哉,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