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usan
-
2 # 雪中送碳72705767676
什麼時候都不能忠孝兩全,年輕時,父母身體健康,應選擇外出打拼,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父母老了,應根據父母的愛好於要求,把他們接到身邊,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開心快樂的安度晚年。
-
3 # 吾家有兒
如果是前幾年,我肯定毫不猶豫的說在外面打拼,現在父母年紀大了,自己也有了孩子,我會選擇在家陪父母。
有兒方知父母恩,說的一點沒錯。
高考完填報志願那會,真的是壯志未酬,一心想的就是去外面,離家越遠越好,走的時候,心裡那個高興,一點看不到爸媽那不捨的眼神。
現在年齡大一點了,結婚生子了,爸媽也變老了,每次想回家卻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回不去的時候,心裡想的是為什麼當初不選擇離爸媽近一點。
回到家,看著爸媽頭髮白了,背彎了,行動慢了,走的時候心裡真的不是滋味。
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會選擇離家近一點,守在爸媽身邊。
-
4 # 釋演揚
這個問題有些絕對化,是社會發展所致,這兩件事不是矛盾的,也不是對立的。打拼是事業,陪父母是盡孝道。兩者不矛盾。如果我們把去外面打拼理解成不顧父母或者在家陪父母就是隻呆在家裡都是理解出現的偏差。如果過去你父母為事業而不要或是不管你了,你覺得是否能接受?這是為自己的不負責任和無能在找藉口而已。
-
5 # 奔波的節奏
從父母的角度來講,辛辛苦苦把兒女撫養成人,為的就是讓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有自己的收穫和成就,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我想每個父母都期盼兒女的路越走越寬,過的越來越好。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講,人生很長,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去探索去發現,去外面打拼,也許累,也許會失敗,但是人生總要嘗試一些東西不是麼?如果從小到老一直在家裡不出去,人生總會有遺憾,總要拼一拼,搏一搏,讓人生儘可能的圓滿一些。
在自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接父母和自己一起住,也讓父母看看外面的天地,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我們給父母養老,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沒有條件接父母一起住,那就長回家看看,自己努力掙錢買房,給老人給好的生活。生活總是這樣,會給我們一些考題,總會找到平衡點的,人生從來不是單選題。
-
6 # 懶貓家的胖胖
作為獨生子,我可能會考慮的更多一點。
1.父母的身體狀況能否讓我去外面打拼,父母沒有孩子在身邊如果突發意外誰照顧,就算身體上沒有狀況,但心裡上總會孤獨寂寞。
2.我作為孩子肯定希望出去闖蕩一番,出去見見世面,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父母肯定也不希望孩子為了他們一直呆在家裡,肯定也希望孩子能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3.如果要出去闖蕩,那就要趁早,趁父母年輕,等父母老了,你就真的不容易出去了。
4.你陪伴與不陪伴,父母最終都會離開,就算每天都陪在他們身邊,他們還是會覺得你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了,有句話叫父母在,不遠遊。話雖然這麼多,但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趁父母年輕出去闖蕩一番。
我自己還是會想出去打拼,為了自己,也為了父母有個一個更好的晚年生活。 如果以後在外面闖蕩的好了,你可以把父母接在身邊,兩全其美更好。
-
7 # 智慧奶奶
我家兒子大學畢業以後是去上海打拼的,當時兒子是應聘一個上海長寧區一個公辦重點中學。雖然當時兒子只是應聘教師(沒有編制),儘管學校發福利時應聘教師只能拿正式教師的一半,但是和其他單位相比福利已經很好了。
兒子在該校只呆了不到一年就辭職回來了,臨走前校方一再挽留,兒子依然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我們也想不通,後來才從兒子好朋友嘴裡得知緣由。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當時生病了,無論去哪裡都必須叫爸爸一起去,看到爸爸細心伺候爺爺,對兒子觸動很大;兒子曾經多次跟好友說:“我爸爸媽媽就我一個兒子,我在外面再好,爸爸媽媽以後老了指望誰去!”
我們的家庭雖然收入一般,但是我們最值得驕傲是我們一直是大家所公認的和睦家庭。爺爺對父母的孝順是大家公認的,當兒子親看看到爸爸對爺爺傾心孝順的時候非常感到,兒子常常說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保護好,不然以後想伺候父母也沒有資本。
我們當地有句俗語:“老貓屋脊睡,一輩傳一輩。”有長輩上行下效的榜樣在,時刻都會把父母放在心上。如果我是獨子,我也一定會留在父母身邊,而放棄去外面打拼的機會!
回覆列表
在家陪父母,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守著他們就是一種幸福,父母老了,需要子女的陪伴。我最怕看到的是當他們身邊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