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梵花示警
-
2 # 好媽媽教好孩子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一句六月寒。不僅僅在我們在職場中如此,在家庭教育中,溝通同樣佔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聽了願意去做,做了又能做好?這對每個家長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對於和孩子的溝通,我們以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為例子:
第一步:調整態度和語氣,真正尊重孩子。
這一點看似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我們很多時候把孩子物化了,覺得你是我的孩子,就像你是我的車子,你是我的房子,你是我的寵物一樣,我讓你幹什麼,你就要幹什麼,因為你是我的,其次,就是因為你是孩子。如果我們站在這樣一個視角,父母就沒有真正的做到尊重。因為孩子是你的孩子,但是她只是經有你而來到這個世界,她不是一個私有物品,而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它有靈魂、有思想、有情感、有屬於他自己的未來,所以當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就要摒棄你應該……你必須……等等的命令的語氣,而改成“你可以……你能夠……等等協商的語氣。
無論你的孩子多大,如果你做不到真正的尊重,採用控制、威脅、命令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在孩子小的時候,你會看到越是控制、威脅、命令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越是調皮搗蛋,又或者看上去唯命是從,但是到了青春期絕地反擊,像突然變了個孩子。
所以,父母和孩子溝通的第一步,調整你說話的語氣和態度。
第二步:表達事實,不給孩子貼標籤
當我們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準備去和孩子溝通,那麼第二步我們就要開始表達了,表達的時候要注意你要表達真實的事實,而不是一開口就表達孩子是非對錯,對孩子的行為給與很多負面的評判。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我們在表達的時候要精確到分鐘,孩子具體在多長時間寫了多少作業。就像照相機一般,只描述你看到的具體事務而不給與任何形容。
第三步:表達感受,傳遞關係和愛
當我們表達完基本事實以後,我們接著表達父母內在的真實感受,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感受以愛為出發點的感受,而不是負面的想打他想罵他的具有不良教育意義的感受。比如當你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你感覺到很生氣、很憤怒、很失望、很鬱悶……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你愛孩子。而不能是“我感覺想你欠揍、感覺要罵你才開心……”等等的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的感受,因為這些感受你只是在發洩你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表達你對孩子的愛;
第四步:傾聽孩子,引導孩子實話實說
當我們陳述完事實,表達完感受,父母就要停下來,認真傾聽孩子怎麼說,他這麼做的原因具體是什麼?是因為太難了不會做?還是心情不好有什麼心事?還是現在很想玩遊戲沒有得到滿足?
第五步:同理孩子,建立約定
當我們傾聽完孩子以後,去同理孩子的內在感受,假如孩子真的是想玩遊戲,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女人特別想買衣服一樣,對嗎?當你真的去接納他的需求,同理他特別特別想做這件事情的感受,然後和孩子一起商量出一個好的策略,既能滿足孩子,又能讓孩子滿足之後全身心的去寫作業,然後和你一起商量出一個很合理的計劃和約定。
這裡我們針對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的案例,給大家做一個父母良好溝通的展示:
“孩子,媽媽看到你1張試卷寫了2個半小時了還沒有寫完(陳述事實),媽媽感覺很生氣、很失望(表達感受),你可以告訴媽媽,是什麼原因嗎(傾聽孩子)?”
如果孩子說他現在特別想玩遊戲,建議家長不要批評孩子說出的真實感受,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心門關閉什麼也不告訴家長。同時也建議父母同理孩子的感受,可以這樣說:
“孩子,媽媽上班的時候也特別想出去逛街,但是因為媽媽在上班,媽媽有責任,所以媽媽必須做好工作了等下班再去逛街,媽媽知道你特別想玩遊戲,那你是想要先玩30分鐘手機再寫作業,還是想先做完作業再痛痛快快的玩手機呢?”
這時候由孩子自己決定,然後和孩子商量一個有利於學習和娛樂的時間安排,這種情況下,孩子願意按照約定去做,也會很認真的把作業寫完,同時也學會了時間管理。
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也充分的連結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最大力量的挖掘了孩子的內在自我驅動力!也能讓父母說了,孩子願意聽,聽了願意去做,做了又能做好,這就是父母和孩子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回覆列表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懂事,能幹,自己的孩子怎麼就總是沒法溝通呢?其實你沒找到方法,或者說你沒用心去思考過這個問題,總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1.別懷疑孩子
父母是給予孩子最大安全感的人,所以對於父母的信任十分看重,所以給孩子好的引導,父母更應該選擇相信孩子,給孩子增加自信心,這樣才有利於幫助孩子成長。
多用信任的語氣和孩子溝通,比如孩子想要學畫畫,你可以對他說:“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這不但是對孩子的信任更是給孩子自信和鼓勵,這讓孩子更加容易堅持做下去。而不是立刻否定“你這樣三分鐘熱度怎麼學的好。”這樣不但會讓孩子喪失自信,更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2.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在自我意識出現後,家長就要開始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們在每個階段嘗試自己的能力,也成為了家長眼中的“叛逆期”,孩子的“不聽話”其實是一種成長,家長在意識到後更應該懂得和孩子對話,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和你的要求發生衝突時,可以做出中立的選擇,完成孩子要求也必須完成父母的要求。這比起命令式的結果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和遵守。
3.多和孩子交流
在大人眼中,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是有他們的自尊心的,可以試著用商量的語氣,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在和自己平等交流,是尊重他的,當然尊重不是縱容,是非對錯還是需要嚴格教育的,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可以和孩子說明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開始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收拾,養成習慣後讓孩子主動收拾,而比起一次次怒吼命令孩子收拾來的效果大。
4.別藏著你的讚美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想要獲得肯定,都想要表現出最好的一面來獲取父母的高興和讚賞,所以別藏著你的讚揚和認同,也許孩子拿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如果父母只是敷衍過去,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對這件事情喪失熱情,看到孩子的細微進步,給孩子一點表揚,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學習下去,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5.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孩子做錯事,或是沮喪時,我們做的最多的是什麼,你會指責孩子笨手笨腳,還是鼓勵他沒事,相信他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打碎了花瓶,你一定覺得這樣糟糕透了,並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而聰明家長會讓孩子找到花瓶碎的原因,並且一起收拾好花瓶,鼓勵和相信他下一次不會,這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培養一個懂得關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誠實的孩子一直以來就是一項艱鉅任務。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但這件事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去做,沒有什麼工作比這件事更加重要、帶來更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