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華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節日起源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時間演變
春節以前也稱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國曆代的正月的設定日期卻並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
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即農曆),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名稱變革
在不同時代,春節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中國春節來歷,要感謝兩個人:漢武帝和袁世凱
“春節”一詞的來歷
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告了中華民族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的滅亡。由於西方文明的東漸,以及先進分子對民主科學的提倡,這一時期的中國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方面都產生了重大變化,尤其習俗的變化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
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宣佈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由於改朝換代一直有確定曆法的傳統,表示與上一朝代劃清界限,孫中山上任後就宣佈中國廢除陰曆(舊曆),而採用陽曆(公曆)與世界接軌,用民國紀年。
政策易頒,民間百姓的習慣卻難以改變。自漢武帝確定太初曆時,就將元月定為正月,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末,百姓過新年,過的就是“元旦節”。孫中山改行公曆對傳統節日產生了諸多不便,民間同時流行了兩種曆法——陰曆和陽曆,使得新舊節日多達數十個,大家對此多有怨言。
由於1912年1月1日孫中山釋出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末尾所署時間為“大中華民國元年元旦”,這是正式文告中首次使用公曆,也使得“元旦”不再承擔“新年”的使命了,目前我們現代提及的“元旦”就是從此時開始變成了公曆1月1日的節日名稱。
1912年8月31日的《申報》上就曾刊登了一篇名為《不平則鳴》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當年人們按照公曆1月15日過元宵節,但天上卻無月亮,因為那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有時只好一節兩過,既過公曆也過農曆。百姓也依然選擇在這一年的2月18日,即壬子年正月初一慶祝新年。
在民國總統正式選舉中,袁世凱勝出。民國二年,即1913年7月,時任民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向袁世凱呈上四時節假報告,稱:“中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中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這是“春節”第一次被提出。
由於民國成立初期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政治口號(五族共和:漢、滿、蒙、藏以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和諧共處),袁世凱考慮到將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並不妥當,遂僅同意“春節”為全國性節日,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過年”被正式定調為“春節”。
中國春節來歷,要感謝兩個人:漢武帝和袁世凱,可以說漢武帝確定了正月初一過春節,而袁世凱確定了“春節”這個詞。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華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節日起源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時間演變
春節以前也稱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國曆代的正月的設定日期卻並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
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後人在此基本上逐漸完善為我們當今使用的陰曆(即農曆),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也被稱為“春節老人”。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名稱變革
在不同時代,春節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曆01月01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中國春節來歷,要感謝兩個人:漢武帝和袁世凱
“春節”一詞的來歷
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告了中華民族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的滅亡。由於西方文明的東漸,以及先進分子對民主科學的提倡,這一時期的中國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方面都產生了重大變化,尤其習俗的變化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
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宣佈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由於改朝換代一直有確定曆法的傳統,表示與上一朝代劃清界限,孫中山上任後就宣佈中國廢除陰曆(舊曆),而採用陽曆(公曆)與世界接軌,用民國紀年。
政策易頒,民間百姓的習慣卻難以改變。自漢武帝確定太初曆時,就將元月定為正月,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末,百姓過新年,過的就是“元旦節”。孫中山改行公曆對傳統節日產生了諸多不便,民間同時流行了兩種曆法——陰曆和陽曆,使得新舊節日多達數十個,大家對此多有怨言。
由於1912年1月1日孫中山釋出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書》末尾所署時間為“大中華民國元年元旦”,這是正式文告中首次使用公曆,也使得“元旦”不再承擔“新年”的使命了,目前我們現代提及的“元旦”就是從此時開始變成了公曆1月1日的節日名稱。
1912年8月31日的《申報》上就曾刊登了一篇名為《不平則鳴》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當年人們按照公曆1月15日過元宵節,但天上卻無月亮,因為那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有時只好一節兩過,既過公曆也過農曆。百姓也依然選擇在這一年的2月18日,即壬子年正月初一慶祝新年。
在民國總統正式選舉中,袁世凱勝出。民國二年,即1913年7月,時任民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向袁世凱呈上四時節假報告,稱:“中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中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這是“春節”第一次被提出。
由於民國成立初期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政治口號(五族共和:漢、滿、蒙、藏以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和諧共處),袁世凱考慮到將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並不妥當,遂僅同意“春節”為全國性節日,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過年”被正式定調為“春節”。
中國春節來歷,要感謝兩個人:漢武帝和袁世凱,可以說漢武帝確定了正月初一過春節,而袁世凱確定了“春節”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