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白白野

    這個不一定,曹操沒稱帝,卻掌控東漢朝廷實際權力。曹操計劃推行的政策幾乎都實施了,和實際稱帝沒有什麼兩樣。

    曹操如果稱帝是有可能對出生地家鄉等特殊地方搞一些優惠政策,這些地區平民百姓可能會得到一些好處。像劉邦、朱元璋等都有過類似作法。

  • 2 # 公明淏

    成立!極其贊同這個遠見。為什麼?

    關鍵就是曹操選拔人才的與時俱進,這可不是什麼人、什麼時代、什麼思想統治下就能徹底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唯才是舉!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時至今日仍不失為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最正確、最有發展前途、最終必將施行的人事選拔制度。

    她首先就是同一切不符合實際的陳規舊俗即阻礙時代發展的各種各樣的力量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勝利的結果。舉例說明:

    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說來不為名士所尊重,不具備戰勝出身於世家大族的割據者的政治優勢。曹操殺戮譏議自己的名士邊讓,引起兗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勢力幾乎覆沒。東漢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紹,實力和影響遠勝操,在討曹檄文中曾辱罵操是“贅閹遺醜”。

    然而,曹操思賢若渴,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不拘一格,廣攬人才,知人善任,能用度外之人。曹操用人,“不念舊惡”,比如張繡;“各盡其才”,比如任峻;善於在實踐中選拔人才,比如郭嘉;此外,能用度外人,比如劉備。

    因為官渡之戰時,操的文武官員多與袁紹通謀。曹操不得不度外用人,釋出“唯才是舉”的教令,拔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曹操在《請增封荀彧表》中說道“昔袁紹作逆,連兵官渡。時眾寡糧單,圖欲還許,尚書令荀彧,深建宜住之便,遠恢進討之略,起發臣心,革易愚慮,堅營固守,徼其軍實;遂摧撲大寇,濟危以安。”曹操承認荀彧的謀略,“以亡為存,以禍為福,謀殊功異,臣所不及”。

    即使在今天,能找到這樣敢於襟懷坦白,承認自己“不及”部下的人,怕是鳳毛麟角。但是,曹操虛懷若谷的承認不及荀彧的結果則是徹底戰勝了當時最大、最具威脅、也可算是人心所向的豪門世家,被譽為四世三公的袁術、袁紹。

    曹操戰勝袁紹就等於宣佈唯才是舉政策的勝利。

    其次,唯才是舉的內涵是:哪怕“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的網羅!即使在當今社會里,有如此識見和氣度的領導?有嗎。

    曹孟德推心以待智謀之士,而士之長於略者,相踵而興。……魏足智謀之士,昏主用之而不危。故能用人者,可以無敵於天下。得益於唯才是舉的人才選拔制度,導致在許都呈現出一個人才濟濟的興旺局面。可以不客氣地說,什麼樣的人才都有。只要有能人,什麼樣危機都能化解:趙儼!

    趙儼是個什麼樣的人?趙儼其實就是曹操的翻版。曹操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卻總是想著要身先士卒,有戰鬥就衝在前面,激勵將士們奮勇作戰。65歲了,還要親自去解樊城之圍,畢竟不放心徐晃?於是,派趙儼為徐晃的議郎。趙儼雖然沒有曹操的尚方寶劍,卻有著和曹操一樣的智慧。就敢代表曹操承擔全部的責任,連曹仁都吃驚!不得不聽趙儼的意見,結果,曹操的旨意一到,和趙儼的意見一模一樣。許都和樊城之間是有距離的,也就是說,趙儼的建議和曹操的旨意幾乎是同時出現的一致!!!不過只是人不同而已。

    無論遇到多大多難多複雜的情況,唯才是舉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靈丹妙藥。而且不分時代。

    最後,唯才是舉的先進性。相比於科舉應試製度,唯才是舉更實際、更現實、更有用。

    科舉制度從內容到形式都嚴重地束縛了人才的思想意識,使許多人才不講求實際學問;科舉制度政治化,造成了在官場上互相拉幫結派、官官相護、徇私舞弊;教育資源無端的浪費,即所學非所用、旁門左道、理論與實際脫節等等,其實說白了,就是應試廢物。沒用!

    唯才是舉至少不會產生廢物,沒有用誰還用呢?選拔上來往往的都是經過千錘百煉、行家裡手中的佼佼者。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於同類人,一般的問題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複雜的問題化解、轉化、解決也專業的多。簡單的說就是現成的!如副題所說的馬鈞。

    相比於選舉制度,唯才是舉能夠避免偏見。誰都不能否認認識上的侷限性!!!格局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同。選舉制度往往會造成多數人認知上的錯誤,這是很可怕的。有的時候會因此一錯再錯,覆水難收。被選人為了成功,也往往棄正確於不顧,意隨人願為獲取更多的支援。

    唯才是舉是成功在先,或者說是正確在先。即使沒有一個人支援、贊成、擁護,用結果說話、用結果服眾。就是用正確、成功,使不支援、不贊成、不擁護者,轉變為支援、贊成和擁護。

    試想,一個總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貨盡其通的先進生產力代表的社會制度,不用侷限於三國,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國家,在哪裡不會無往而不勝呢?

    公元220年,曹丕繼承王位,全盤接受陳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廢除了唯才是舉。

  • 3 # 鐵琴書生

    曹操之所以不稱帝,就是因為他不願意稱帝,也不會稱帝,即便他稱帝,三國的百姓也不會過得更好,反而會過得更加悽慘。為什麼這麼說呢,且看書生仔細分析:

    曹操不會稱帝,稱帝也不會統一三國

    曹操被人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是在曹操自己心裡,他實在不願意做那個“亂世之奸雄”,但是時代推著他前進,他走到那一步,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曹操在《述志令》中說道:“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而且曹操對漢末時局的精準把握。

    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但是卻挾持漢獻帝二十多年,以漢室之名,行曹氏專權之實,卻始終沒有邁出那最後一步,後世對曹操為何不篡位自立,有很多種說法,書生也有自己的看法。曹操之所以不稱帝,其實有三方面的考慮,一者天下未定;二者為百姓故;三者青史留名。

    先說這第一點天下未定,曹操有雄才大略這世人皆知,但是他為什麼只是統一了北方而不能一統天下呢?是他不夠強大?還是他手下精兵強將不多?都不是,主要是他的對手太強大了。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六國除了一個趙國都太弱了;後世晉王楊廣帥軍征戰,對手都太弱了;秦王李世民爭霸天下,幾千鐵騎打遍天下無敵手,對手太弱了;趙匡胤統一中原,對手被後周打的差不多了,北方的遼國打不過;朱元璋一統天下,什麼陳友諒、張士誠都不能與其爭鋒,對手太弱了……

    凡是大一統帝國的開創者,無不是碾壓同時代對手的存在,而我們曹老闆的同時代對手都有誰呢?

    三國之所以迷人,就是因為那個時代人才輩出,英雄雲集,雖然曹操口上說什麼“袁術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劉表虛名無實”、“孫策藉父之名”、“劉璋乃守戶之犬”、“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為碌碌小人”……,最後總結天下英雄只有他自己和劉備,但是事實上呢?

    事實卻是官渡之戰曹操差點嚇得投降、直到劉表去世也沒攻下荊州、赤壁之戰被東吳燒的狼狽逃竄、宛城之戰差點死在張繡之手,還折損了長子曹昂和保鏢典韋……曹操的對手真的沒有他說的那麼弱,只不過跟曹操相比,這些豪傑或多或少有些不足,但早期的河北袁紹、汝南袁術、還有流竄的呂布都是曹操惹不起的。

    後期曹操好不容易先後打敗了袁術、袁紹,平定了北方,劉玄德又異軍突起,憑藉著一路猥瑣發育,先是借荊州站穩了腳跟,隨後攻下益州,憑藉著天府之土,和曹操分庭抗禮,東吳孫權在江州以歷三世,人心歸附,又有長江天險,兵精糧足,也不好惹。

    所以曹操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但是劉備等豪傑不讓啊。

    如果曹操貿然稱帝,那麼劉備孫權就會相繼效仿,或者孫劉聯合討逆,如此一來,天下的老百姓就會陷入更深的水深火熱之中。

    曹操雖然有過屠城的暴舉,也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但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個有著悲天憫人思想的詩人和思想家,曹操的《蒿里行》一詩,充分表達了他的悲天憫人的政治情懷和掃清天下的志向: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尤其是那句“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充分表現了漢末亂世老百姓的生存之艱難,曹操能寫出這樣的詩,他能不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但是如果曹操稱帝,天下兵戈又起,老百姓本就艱難的生活就會更加悲慘,這不是曹操願意看到的。這是其二,為百姓故。

    那其三,青史留名就更厲害了,曹操當不當皇帝其實只是一句話的事,就算他嘴上不說,只要流露出那麼點意思,也會被手下人推上去的,到時候假情假意推辭一番,慷慨陳詞之後,獻帝退位,曹操登基,這就是常規操作啊。

    但是曹操沒那麼做,他是真的不想當這個皇帝。曹操這個人有多重性格,他既想要掌權又不想讓人說三道四,他很看重自己的名聲,而且不想落下千古罵名。

    在曹操之前,謀朝篡位的只有一個王莽,但是新朝一世而亡,王莽遠了,袁術僭越的前車之鑑尤在眼前,後世青史有筆如刀,他不願背那個罵名,也不敢背那個罵名。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元219年),曹操以孫權破關羽之功,上表天子,拜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為此孫權上謝表稱臣,並且出陰招——勸曹操稱帝。

    曹操拿著孫權的書表,遍示群臣: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侍中陳群等臣子適時勸進道:漢祚已終,非適今日。殿下功德巍巍,群生注望,故孫權在遠稱臣。此天人之應,異氣齊聲,殿下宜正大位,復何疑哉!

    哪知曹操卻不為所動,喟然嘆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潛臺詞就是,這個皇帝我是不會當的,後世要罵,就罵我兒子吧,雨我無瓜!

    亂世之後,尚有內憂外患

    這個就是以曹操稱帝為前提了,假設孫權上表,群臣進諫,然後曹操一時得意忘形,趁此良機昭告天下,獻帝禪位,曹操登基,國號大魏。

    這時候,最高興的是誰?不是曹操,肯定是劉備和孫權啊,孫權上表勸曹操稱帝本來就包藏禍心,曹操果然稱帝!這時候劉備會怎麼辦?孫權會怎麼辦?

    書生推測,曹操稱帝之後,必然會先發制人,以天子名義給劉備孫權下詔書,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一些事,劉備孫權當然不會理他,下一步就是軍事動作,漢中一帶必然布以重兵,荊楚也要重點防範,全國徵調兵源那是肯定的。

    然後劉備這邊,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必然厲兵秣馬準備出川,孫權計謀得逞,將曹操陷於不忠,也不會閒著。

    三國混戰一旦開啟,以曹劉孫三人的實力,比我們所知的還要混亂。

    假設曹操活的足夠長,以十年之期,平孫權滅劉備,一統天下,但是從黃巾起義到這時候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一直都在打仗,田地荒蕪,人才稀少,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

    題主說了,曹操治世很有一套,在政治上唯才是舉,改革吏治,雖然在亂世這一套很試用,但是這也觸動了很多貴族的利益,和平以後唯才是舉這一套很難推行,參考曹丕創立九品中正制就知道了,那個年代底層人要想出頭太難了。

    軍事上,曹操雖然一統天下,但是這時候北方少數民族也已經崛起,歷來北方少數民族都在覬覦中原,曹操也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對付北方的少數民族,所以國家不會太安定。

    再說經濟,曹操在北方實行屯田制,鼓勵農桑, 興修水利,北方經濟著實有所提升,但是這也只是北方而已,孫權在江東以歷三世,人心歸附,曹操滅了孫權,吳地之人難道不思報復?再說劉皇叔“仁義”之名遍施天下,蜀地居民甘心投降?

    所以曹操即便是統一三國,在內憂外患之下,魏初期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比之三國鼎立之時還要差一些。

    隨後,如果歷史不發生變化,曹丕繼位,六年後曹丕病逝,曹叡繼位,這時候應該是曹魏政權的巔峰,畢竟三國已經一統,軍事上主要對付北方少數民族就行了,曹叡在統治後期,大興土木,濫用民力,老百姓的生活必然好不到哪去,臨終又託孤失當,導致朝政動盪,司馬氏崛起,公元266年,司馬炎篡位稱帝,曹魏覆滅,歷史又拉回正軌。

    隨後就是晉朝太平了一段時間,但是八王之亂後五胡亂華,中原大地又陷入一片苦海。

    總結:歷史沒有如果,就算有,曹操一個人也改變不了歷史,封建王朝人命如草芥,就是康乾盛世,大街上還有餓死的百姓呢,更別提魏晉南北朝那個亂世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只有苦難,沒有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石頭最保溼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