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1歲了,怕胃腸脆弱,還沒吃過水果。
13
回覆列表
  • 1 # 吃什麼問問小程式

    一般來說,從初期的輔食新增開始,不建議媽媽煮水果或者自制果汁給寶寶喝。要知道寶寶口味對甜有很強的趨向性,一旦他習慣了帶有甜味的果汁,那麼就會很難接受沒有味道的白開水。所以,這也是某些寶寶不愛喝白開水的原因。

    而在給寶寶新增水果的時候,媽媽要注意以下3點:

    1、首次新增水果時,建議媽媽不要選擇容易造成寶寶過敏的水果,比如橘子、桃子、芒果、獼猴桃等,並儘量選擇蒸煮過的。因為蒸煮過的水果可以降低寶寶過敏的機率。

    2、跟蔬菜一樣,水果也要做成泥,再給寶寶吃。而由於某些寶寶對某些水果會過敏。所以在給寶寶吃之前,可以先在寶寶嘴周圍塗一些,觀察是否出疹。如果沒有,就可以喂半勺。如果出疹了,就停止新增,隔天換另一種水果嘗試。

    3、每次新增水果時,媽媽不要貪多,什麼都想給寶寶吃。初期時,建議媽媽每天新增1-2次,每次1-2勺,連續3-7天過後,才可以新增另一個新品種。

    隨著寶寶成長,新增水果的量也會逐漸增加,到九個月的時候,可以增加到每次100-150毫升,其中水果佔了大概80%左右。

    總的來說給寶寶新增水果的原則要遵守“適量新增,仔細觀察,不貪多,不著急”的原則,而由於每個寶寶體質不同,因此在給寶寶新增水果時,一定要測試一下寶寶是否對這種水果過敏。

  • 2 # 阿斌小戈戈

      你是不是也以為,果汁甜甜的,寶寶很愛喝,即補充水分,還能補維生素,是個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可惜事與願違,權威機構表明:寶寶喝果汁弊大於利!

      水果是“吃”的,不是“喝”的!

      根據美國兒科學釋出的《兒童飲用果汁指南》建議,1歲以下兒童絕對沒有必要喝果汁,原因主要有三點:

      壞處1:營養扣分

      從營養完整性的角度來講,整個水果 > 鮮榨純果汁 > 復原果汁 > 調配果汁飲料。

      擠壓式榨汁器或有過濾網的普通榨汁機,榨出的果汁中絕大部分是水、糖及一部分可溶於水的營養素,比多酚類物質、鉀、有機酸、花青素、維生素C等。

      

      而果肉裡大部分的果膠、所有纖維素、鈣、鐵等不溶於水的成分,全部隨果皮或果渣被丟棄了,相當於捨棄了水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營養,使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有些媽媽會說,現在不是有無渣的“破壁榨汁機”麼?據說可以把果肉徹底打碎,最大限度保留水果的營養。

      實際上,破壁榨汁機高速旋轉的渦流,會破壞水果的細胞結構,使維生素C和多酚類物質等這類易氧化成分發生劇烈的“酶促氧化”,從而讓我們又失掉了這部分的營養。

      自己榨的果汁尚且如此,就更不必說那些流水線生產的灌裝果汁了

      壞處2:養成“沒味道就不喝”的壞習慣

      嗜甜是我們身體的本能反應,過早讓寶寶喝果汁,還會讓寶寶對甜味“上癮”而抗拒喝白開水、挑食偏食,給以後的餵養留下無盡的麻煩。

      壞處3:易齲齒

      很多人都知道碳酸飲料會腐蝕牙齒,卻認為天然水果壓榨而成的果汁很安全。其實果汁對牙齒的酸蝕不亞於碳酸飲料。

      因為水果榨汁後會釋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軟化牙釉質,當口腔裡的細菌遇上高糖,也會發酵產酸,加速牙釉質脫礦溶解,造成寶寶齲齒。

      

      所以請各位家長牢記:1歲以內的寶寶不建議喝任何果汁,即使是您親自榨的

      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喝適量果汁,但需要限量。前面講到了,與新鮮水果相比,果汁含有更多糖分和熱量,更易導致兒童肥胖和齲齒。

      不同年齡段寶寶每日果汁最大攝入量:

      1-3歲以下的幼兒,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半杯(4盎司,約為120毫升);

      4-6歲兒童,每日的果汁攝入量不超過3/4杯(4-6盎司,約為120-180毫升);

      7-18歲的青少年,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1杯(8盎司,約為240毫升)。

      如果對240毫升是多少沒有概念,一聽易拉罐裝的可樂是330毫升,可以作為參考。

      怎麼給寶寶吃水果更健康?

      當寶寶滿6個月以後,可以把水果做成下面這三種形狀給寶寶吃。

      1、果泥

      果泥適合六個月以上,已經開始接受米粉等輔食的寶寶。它與果汁的差別在於,果泥能夠完整的保留果肉,營養流失少,而且能夠鍛鍊寶寶吞嚥泥糊狀的食物。

      我們可以從蘋果、香蕉等不容易過敏的水果開始,優先選擇地產的當季水果,循序漸進增加各種自制的果泥。而杏、芒果、菠蘿、獼猴桃等易過敏的水果,最好等到寶寶2歲後再嘗試。

      2、水果薄片

      在寶寶開始長牙時,就可以新增切成薄片的水果,讓寶寶自己拿著咬食了。

      

      3、咬咬樂

      咬咬樂是一種嬰兒輔助餵食工具,可以放入各種去子的小水果塊,讓寶寶透過咬嚼矽膠網袋,把食物變成果泥、汁而吞吸,非常安全。

      

      這種過程其實和寶寶用磨牙棒、安撫奶嘴差不多,寶寶在咬嚼時,即滿足了啃咬的慾望,緩解長牙的不適感,又有利於鍛練手、眼、嘴的協調性。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糖桔銷售進入尾聲,仍大量上市的沃柑能否迎來春節後的銷售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