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蜜一號蜜瓜生育特點和栽培技術 “東蜜一號”屬哈密瓜型厚皮甜瓜品種,繫上海市農科院園藝所選育。該品種在我市於2006年引進,透過連續多年的試種、示範,綜合性狀表現較好,不僅生長勢較強,坐果性好,產量較高,而且口感風味佳,抗病性達中強。每667m2產量達2200kg左右,產值超萬元,因此,十分適宜我市大棚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一、產量表現 2006年春、秋兩季小區試驗,每667m2產量分別為1935.8 kg、2114.5kg,比 “翠蜜” 甜瓜增產11.9%和15%。“東蜜1號”在生產示範中有較好的豐產性,2006年秋季在舟山市馬岙基地大棚內示範,每667m2平均產量達2426.7kg,2007年春季示範,每667m2產量為2195.4kg。 二、生育特點 1.生長勢強,品種中熟 植株生長勢較強,葉片中大,莖粗約1.0cm,節間距6.0~7.0cm。結實花多,坐果性好,不易落果。春季大棚立架栽培,2月21日播種,5月1日開花授粉,6月14日果實成熟,開花至果實成熟44d,全生育期113d;秋季7月28日播種,9月2日開花授粉,10月15日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43d,全生育期79d,為中熟品種。 2.果形橢圓,肉質甜脆 實為橢圓形,果皮白色帶稀疏網紋,有淺果溝。果肉橙黃色,肉厚3cm左右,中心糖含量15%,肉質細而鬆脆、多汁,口感風味極佳。單果重1.2~1.5kg,每667m2產量在2200 kg左右,產值超萬元。 3.適應性強,抗性較好 該品種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最適宜砂性土栽培。生長前期較耐低溫、高溼、弱光照環境。在低溫多雨氣候條件下能正常開花坐果。在生產上表現為較耐白粉病,對枯萎病、蔓枯病抗性中等。 三、栽培技術和時間 1.培育壯苗和時間 春季大棚栽培在1下旬至2月中下旬播種,採用“三棚四膜+地熱線”加溫培育壯苗,定植前3d斷電煉苗,瓜苗2~2.5片真葉時帶藥定植,整個苗期25~30d。秋季播種時間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齡15d左右。 2.整地定植 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廄肥2000kg左右,三元複合肥30~40kg,過磷酸鈣20kg左右。再翻耕、整地做成高畦,畦連溝寬1.6m。每畦栽2行,株距35~40cm,每667m2種植1300~1700株。春季栽培應在定植前蓋上棚膜,以提高地溫,定植後及時澆好緩苗水,並架好小拱棚,蓋好薄膜保溫。秋季栽培可利用膜下滴管於定植前後灌好緩苗水,緩苗期間大棚覆蓋遮陽網。 3.溫度控制 哈密瓜喜乾燥、耐高溫、忌溼熱,應做好溫溼度管理,及時通風。春季瓜苗活棵後白天溫度穩定在25~30℃,土溫維持在20℃,晴天中午超過32℃時應通風,夜溫保持在15℃以上;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階段,溫度仍需保持28~30℃,夜溫在15~18℃;果實發育後期進入糖分轉化階段,要增大日夜溫差。秋季栽培坐果後溫度逐漸降低,如夜溫低於15℃,應將通風口封閉。 4.肥水管理 前期瓜苗需肥水不多,一般不要灌肥水。開花結果期灌肥水1~2次,促進果實膨大,以磷、鉀肥為主;結合噴農藥進行根外追肥,每次加0.3%磷酸二氫鉀和0.1%的錳、鋅、鎂微量元素,以增強植株的抗逆性。採收前10d不能再灌水,保持適當乾燥以提高糖分。 5.繞蔓整枝 當瓜蔓長度達30~50cm時即引綁上架,並定期繞蔓,讓瓜蔓沿塑膠繩向上生長。採取單主蔓整枝,基部10節以下發生的子蔓及時摘除,在第10~12節選留3個茁壯的子蔓為結果蔓,頂部2節子蔓任其生長作營養蔓,主蔓25節左右摘心。 6.授粉疏果 在預留結果蔓雌花開放時,應及時進行人工授粉,時間為每天上午7:00~10:00。當幼果雞蛋大時,選果形規正、發育良好的幼果,每株留1果,其餘幼果及時摘除。當幼果拳頭大小時,及時用繩吊果固定,要求結果蔓與果梗部呈“Т”形。 7.病蟲防治 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及煙粉蝨、瓜絹螟、蚜蟲等病蟲害。白粉病初見發病時,首選62.25%腈菌唑・錳鋅500倍液或30%氟菌唑3000倍液進行噴霧,每隔5~7d防治1次,連續3~4次,防效可達80%左右;炭疽病、蔓枯病可用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進行防治;霜黴病可用72%霜脲?錳鋅600倍液或60%氟嗎?錳鋅800倍液;細菌性角斑病可用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蟲害總體發生程度是秋季重於春季,可選用25%吡蚜酮2500倍液、3%啶蟲脒1000倍液、20%氯蟲笨甲醯胺5000倍液、3%甲氨基阿維菌素笨甲酸鹽2500倍液等對口農藥防治。 8.適時採收 一般開花後50~55d時果實成熟。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宜在早晨進行,要輕採輕放,將果柄與子蔓剪“T”字形,以保證良好的品質和風味。
東蜜一號蜜瓜生育特點和栽培技術 “東蜜一號”屬哈密瓜型厚皮甜瓜品種,繫上海市農科院園藝所選育。該品種在我市於2006年引進,透過連續多年的試種、示範,綜合性狀表現較好,不僅生長勢較強,坐果性好,產量較高,而且口感風味佳,抗病性達中強。每667m2產量達2200kg左右,產值超萬元,因此,十分適宜我市大棚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一、產量表現 2006年春、秋兩季小區試驗,每667m2產量分別為1935.8 kg、2114.5kg,比 “翠蜜” 甜瓜增產11.9%和15%。“東蜜1號”在生產示範中有較好的豐產性,2006年秋季在舟山市馬岙基地大棚內示範,每667m2平均產量達2426.7kg,2007年春季示範,每667m2產量為2195.4kg。 二、生育特點 1.生長勢強,品種中熟 植株生長勢較強,葉片中大,莖粗約1.0cm,節間距6.0~7.0cm。結實花多,坐果性好,不易落果。春季大棚立架栽培,2月21日播種,5月1日開花授粉,6月14日果實成熟,開花至果實成熟44d,全生育期113d;秋季7月28日播種,9月2日開花授粉,10月15日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43d,全生育期79d,為中熟品種。 2.果形橢圓,肉質甜脆 實為橢圓形,果皮白色帶稀疏網紋,有淺果溝。果肉橙黃色,肉厚3cm左右,中心糖含量15%,肉質細而鬆脆、多汁,口感風味極佳。單果重1.2~1.5kg,每667m2產量在2200 kg左右,產值超萬元。 3.適應性強,抗性較好 該品種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最適宜砂性土栽培。生長前期較耐低溫、高溼、弱光照環境。在低溫多雨氣候條件下能正常開花坐果。在生產上表現為較耐白粉病,對枯萎病、蔓枯病抗性中等。 三、栽培技術和時間 1.培育壯苗和時間 春季大棚栽培在1下旬至2月中下旬播種,採用“三棚四膜+地熱線”加溫培育壯苗,定植前3d斷電煉苗,瓜苗2~2.5片真葉時帶藥定植,整個苗期25~30d。秋季播種時間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齡15d左右。 2.整地定植 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廄肥2000kg左右,三元複合肥30~40kg,過磷酸鈣20kg左右。再翻耕、整地做成高畦,畦連溝寬1.6m。每畦栽2行,株距35~40cm,每667m2種植1300~1700株。春季栽培應在定植前蓋上棚膜,以提高地溫,定植後及時澆好緩苗水,並架好小拱棚,蓋好薄膜保溫。秋季栽培可利用膜下滴管於定植前後灌好緩苗水,緩苗期間大棚覆蓋遮陽網。 3.溫度控制 哈密瓜喜乾燥、耐高溫、忌溼熱,應做好溫溼度管理,及時通風。春季瓜苗活棵後白天溫度穩定在25~30℃,土溫維持在20℃,晴天中午超過32℃時應通風,夜溫保持在15℃以上;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階段,溫度仍需保持28~30℃,夜溫在15~18℃;果實發育後期進入糖分轉化階段,要增大日夜溫差。秋季栽培坐果後溫度逐漸降低,如夜溫低於15℃,應將通風口封閉。 4.肥水管理 前期瓜苗需肥水不多,一般不要灌肥水。開花結果期灌肥水1~2次,促進果實膨大,以磷、鉀肥為主;結合噴農藥進行根外追肥,每次加0.3%磷酸二氫鉀和0.1%的錳、鋅、鎂微量元素,以增強植株的抗逆性。採收前10d不能再灌水,保持適當乾燥以提高糖分。 5.繞蔓整枝 當瓜蔓長度達30~50cm時即引綁上架,並定期繞蔓,讓瓜蔓沿塑膠繩向上生長。採取單主蔓整枝,基部10節以下發生的子蔓及時摘除,在第10~12節選留3個茁壯的子蔓為結果蔓,頂部2節子蔓任其生長作營養蔓,主蔓25節左右摘心。 6.授粉疏果 在預留結果蔓雌花開放時,應及時進行人工授粉,時間為每天上午7:00~10:00。當幼果雞蛋大時,選果形規正、發育良好的幼果,每株留1果,其餘幼果及時摘除。當幼果拳頭大小時,及時用繩吊果固定,要求結果蔓與果梗部呈“Т”形。 7.病蟲防治 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及煙粉蝨、瓜絹螟、蚜蟲等病蟲害。白粉病初見發病時,首選62.25%腈菌唑・錳鋅500倍液或30%氟菌唑3000倍液進行噴霧,每隔5~7d防治1次,連續3~4次,防效可達80%左右;炭疽病、蔓枯病可用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進行防治;霜黴病可用72%霜脲?錳鋅600倍液或60%氟嗎?錳鋅800倍液;細菌性角斑病可用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蟲害總體發生程度是秋季重於春季,可選用25%吡蚜酮2500倍液、3%啶蟲脒1000倍液、20%氯蟲笨甲醯胺5000倍液、3%甲氨基阿維菌素笨甲酸鹽2500倍液等對口農藥防治。 8.適時採收 一般開花後50~55d時果實成熟。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宜在早晨進行,要輕採輕放,將果柄與子蔓剪“T”字形,以保證良好的品質和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