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在何方20210218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小書是朱光潛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留學英國期間。專門寫給中學生的,以書信的形式,每次一個話題,探討讀書、習俗與革新、愛情與道德、升學與專業、參與社會運動,以及人生煩惱與樂趣等。話題不同,討論的重點不同,但隱隱有一個理念貫穿其中,那就是希望中學生學會生活,既要發揮“人生來好動”的天性,去發展,去創造,又要心境空靈,於靜中領悟人生的趣味。

    書信體營造出對坐晤談的氛圍,讀者如聽長者交心,語重心長,情辭懇切,其中流淌著朱先生對青年的殷切希望和赤誠關懷。每一封書信都旁徵博引,闡發深刻,閃現著理性的光芒。相信讀完此書,你在人生路途上會“有些力量”。

    內容概要

    一 談讀書

    本文是一篇闡述讀書道理的文章,所談的道理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作者開頭簡略交待了寫作緣起。然後說明讀書的重要,再談讀書的方法及書多之累、書多之弊。這是全文的重點,作者進行了分層論述,每個自然段說一個道理。

    第一,凡是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於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特可以幫助你的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記著這兩點,其他瑣細的方法便用不著說。個人天資習慣不同,你用哪種方法收穫較大,我用哪種方法收穫較大,不是一概而論的。你自己終究會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別人絕不給你一個方單,使你可以依法炮製。

    二 談動

    文章主要討論了用“動”來解除個人煩惱的問題。開篇先從有些人心存“煩惱”入手,寫般人的厭世哲學;也談自己有時也很煩惱。接著表明“我們都不過是自然的奴隸,要征服自然,只得服從自然”的觀點,然後用“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解說自己的觀點的正確,以此證明有煩惱的人不要忘記用“動”來解除自己的悲傷情緒。

    三 談靜

    文章是從“感受”的角度討論人生的快樂。開篇討論了“感受”的內涵,即感知到物件、對 象引起人的心靈的反應、不同個體的反應有差異等,然後討論“領略”能夠讓人生更快樂的道理;接著討論“靜趣”,即“靜”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趣味。最後,討論了“靜的修養不僅可以使你領略趣味,對於求學處事都有極大幫助”的觀點。

    四 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

    本文是在當時中國的中學生只會空喊口號而不能走入民間的情況下而寫的。文章開篇先介紹了葉楚傖、惲代英等人如何對待國事的問題,並列舉了上海大同大學不鼓勵學生參加愛國運動的章程等。然後討論當時華人的通病,即只煽動“類我”的觀點,作者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作為中學生要敢於走人民間,要敢於放下架子,要敢於從自身找出個人的錯誤等。

    五 談十字街頭

    文章開篇解說了“走向十字街頭”的兩層含義:一是從前的學生、士大夫們力求與世隔絕,但成就空疏虛偽,所以近代哲學家就極力提倡與現實生活接觸;二是學術思想要走入民間,接著分析 “走向十字街頭”後我們應該如何做的問題,因為學術思想容易世俗化。隨後作者討論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衝破習俗的重要意義,即如果沒有人打破習俗,人類早就會被烏煙瘴氣悶死。最後,作者提倡人們要敢於打破偶像,要敢於亮出自我,不能淹沒在“十字街頭”的影響中。

    六 談多元宇宙

    本文討論了“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發展到極點,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價值標準。我們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標準,測量乙宇宙中的價值”的觀點。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論述了“道德的宇宙”“科學的宇宙”“美術的宇宙”“戀愛的宇宙”各自的特點。最後點明作者的想法:“道德的宇宙”裡真正的聖賢少,“科學的宇宙”裡絕對真理不易得,“美術的宇宙”裡完美的作家寥寥,“戀愛的宇宙”裡真正的戀愛人更是鳳毛麟角。

    七 談升學與選課

    本文討論了中學畢業後升學遇到的兩個問題,即升學和選課。在討論升學問題時, 作者把升學問題分為選校、選科兩個問題,然後先討論當時中國大學的特點,並強調上大學不能把文憑當作找飯碗的敲門磚;而後討論選科的問題,作者強調選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最後,作者討論選校、選科要按照自己的興趣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本身是一種享受,是與自己的興趣有著密切關係。

    八 作文

    本文主要探討了作文是可以透過練習提升能力的。作者在論證這個觀點時,列舉了托爾斯泰不斷修改自己的小說以及福洛伯教導莫泊桑描寫一百個不同的面孔的事例;同時,為了更嚴密論證自己的觀點,作者還使用類比手法,討論了學畫可以臨帖的道理;最後,作者指出學寫作文還要注重寫生,勤寫描寫文和記敘文等。簡言之就是寫作文要注重積累、反覆修改、不斷實踐。

    九 談情與理

    本文從現代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強調了情感比理智更重要。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作者先 討論了“規範和事實”之間的關係,著重指出如果規範不根據事實制定,就不可能實現,也沒有任何意義;接著,作者討論了“情感的生活”比“理智的生活”更加幸福的道理。最後,作者又討論了“問理的道德” 和“問心的道德”的區別以及“孝”的內涵等,以此得出結論:理智沒有多大能力去支配情感,縱使理智慧支配情感,而理勝於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2017-18賽季,東決G3騎士116-86戰勝凱爾特人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