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對於幼兒,如採用單一的油畫棒作畫,孩子會覺得枯燥無味,失去興趣,抑制了幼兒想象力的發揮。所以我們應該挖掘園內外本土資源,豐富美術活動的材料,這樣,孩子就會覺得新奇、有趣,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鑑於此,我設計了美術活動:《小刺蝟》,本活動,利用本土資源——瓷土,牙籤、火柴棒、松針、杉葉、樹枝、樹葉,以及豆類作為美術創作的材料,激發幼兒美術活動的興趣,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二 、案例描述
1、活動引入:今天老師就給你們猜一個謎語,這個謎語是猜一種小動物。看誰最先猜出來。”這時候全班的小朋友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迫不急待地等著猜謎語。於是我就用神秘地口吻念出謎語。沒等我念玩,有幾個小朋友就在喊:“刺蝟,刺蝟。”其它小朋友好象也恍然大悟,緊接著“刺蝟”的聲音此起彼伏,上課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
點評:小班幼兒好奇、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必須以新奇、有趣的語言或物品來刺激他們,才能瞬間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果用直接匯入肯定效果不佳,所以用猜謎語的形式匯入活動,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且過渡自然。
2、接著我就順勢拿出一隻製作好的小刺蝟,這隻小刺蝟用綠豆當眼睛,全身插著牙籤,顯得非常特別。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所以當我提出:“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怎麼做?”時,他們都搶著回答,顯然他們已經看出來了。所以在接下來介紹材料的環節,只要簡單介紹一下就可以了。
點評: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並進行簡單介紹材料,這樣讓幼兒更具體、更生動地感知本土資源對美術創作的價值,加深幼兒的印象。
3、我把刺蝟的製作過程編成兒歌,邊念兒歌邊示範製作小刺蝟:“泥土泥土真好玩!團團團,團圓圓,搓搓搓,搓成橢圓形。捏捏捏,捏成尖尖小嘴巴。牙籤牙籤來幫忙,插在身上當小刺。一顆、兩顆,兩顆豆豆做眼睛。”唸到團團團,我就用把泥團成一團,唸到搓搓搓,我就把一團泥搓成橢圓形…….念兒歌的語速和我的製作小刺蝟的步驟合拍。示範過後,為了加深幼兒對製作方法的印象,我再帶領幼兒讀了一遍兒歌。
點評: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如果是單純的示範,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老師採用把刺蝟的製作過程編成兒歌的形式,這種教學方法適合小班幼兒,且新穎、有效。老師邊念兒歌邊示範,幼兒在製作過程中,邊念兒歌邊製作,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製作的方法,又能增加幼兒的活動氣氛,起著一箭雙鵰的作用!同時,也是本活動的一個亮點。
4、提完要求後,小朋友們都迫不急待地動起手來。有一個小朋友很快地製作出了一隻插著火柴棒的小刺蝟,覺得還不過癮,跑過來問:“老師我還想做一隻插小樹枝的刺蝟”,我對他說:“你什麼材料都可以試一試。”並且也把這句話向全班幼兒說了一遍。所以最後有的小朋友作出了三隻小刺蝟,有的作出了二隻小刺蝟,而且是不同材料的。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點評:教師能根據幼兒的需要、活動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及時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刺蝟,激發了幼兒想象、創作的慾望,又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
5、美術活動最後的環節是評價,我佈置了一個漂亮的展示臺,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並讓他們互相欣賞作品。在他們欣賞的過程中,我問幼兒:“你最喜歡的作品是哪個,為什麼?”小朋友搶著回答:“我喜歡這個,它把牙籤插得很好”,“我喜歡這個,它把身體捏得彎彎得,跟老師捏得一樣好。”…….
點評:在美術評價環節,教師採用互相欣賞作品的形式,引導幼兒透過比較,發現、反思、總結自己的創作過程,學習他人的製作方法,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是幼兒技能提升的環節。同時,符合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活動評價的主體”的精神。
三、教學反思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
本活動我緊緊圍繞研究課題《利用本土資源,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進行選材,且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利於幼兒提高捏、塑能力,發展小手的靈活性。這次活動有別於以前單純的油畫棒作畫,從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可以看出,幼兒對活動很投入,感興趣。
(二)活動材料的選擇
積極的情感是激發豐富想象和創造力的內在因素。然而,幼兒的思維活動常常是憑藉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進行的,他們對自己感覺器官所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針對幼兒這一特點,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新穎、多樣、有趣的物質材料是激發幼兒參加美術活動興趣的直觀因素。因此,我採用本土自然資源——瓷土,牙籤、火柴棒、松針、杉葉、樹枝、樹葉,以及豆類作為幼兒美術活動的材料,增強幼兒活動的趣味性、有效性。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組織
本次活動,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在教學形式上較新穎,有創新。比如在示範製作小刺蝟時,為了防止幼兒分散注意力,同時也是為了加深幼兒對製作方法的印象。教師把刺蝟的製作過程編成兒歌,在示範時,邊念兒歌邊示範,唸到“團團團”,我就用把泥團成一團,唸到“搓搓搓”,我就把一團泥搓成橢圓形…….念兒歌的語速和我的製作小刺蝟的步驟合拍。這讓幼兒容易掌握製作過程,又覺得新穎、有趣;我在組織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幼兒的心理需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及時鼓勵、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滿足幼兒的需要,讓幼兒感受活動的樂趣。
(四)活動目標的達成
活動目標的制定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看出幼兒對活動感興趣;從富有創意,童真童趣的作品中,讓你讀懂了孩子的心靈,看到了孩子的希望,表現了孩子在活動中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同時,看到了本土資源在美術創作活動中的價值。但是,個別幼兒活動的主動性有所欠缺。
一、 背景
對於幼兒,如採用單一的油畫棒作畫,孩子會覺得枯燥無味,失去興趣,抑制了幼兒想象力的發揮。所以我們應該挖掘園內外本土資源,豐富美術活動的材料,這樣,孩子就會覺得新奇、有趣,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鑑於此,我設計了美術活動:《小刺蝟》,本活動,利用本土資源——瓷土,牙籤、火柴棒、松針、杉葉、樹枝、樹葉,以及豆類作為美術創作的材料,激發幼兒美術活動的興趣,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二 、案例描述
1、活動引入:今天老師就給你們猜一個謎語,這個謎語是猜一種小動物。看誰最先猜出來。”這時候全班的小朋友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迫不急待地等著猜謎語。於是我就用神秘地口吻念出謎語。沒等我念玩,有幾個小朋友就在喊:“刺蝟,刺蝟。”其它小朋友好象也恍然大悟,緊接著“刺蝟”的聲音此起彼伏,上課的氣氛變得異常熱烈。
點評:小班幼兒好奇、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必須以新奇、有趣的語言或物品來刺激他們,才能瞬間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果用直接匯入肯定效果不佳,所以用猜謎語的形式匯入活動,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且過渡自然。
2、接著我就順勢拿出一隻製作好的小刺蝟,這隻小刺蝟用綠豆當眼睛,全身插著牙籤,顯得非常特別。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所以當我提出:“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怎麼做?”時,他們都搶著回答,顯然他們已經看出來了。所以在接下來介紹材料的環節,只要簡單介紹一下就可以了。
點評: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並進行簡單介紹材料,這樣讓幼兒更具體、更生動地感知本土資源對美術創作的價值,加深幼兒的印象。
3、我把刺蝟的製作過程編成兒歌,邊念兒歌邊示範製作小刺蝟:“泥土泥土真好玩!團團團,團圓圓,搓搓搓,搓成橢圓形。捏捏捏,捏成尖尖小嘴巴。牙籤牙籤來幫忙,插在身上當小刺。一顆、兩顆,兩顆豆豆做眼睛。”唸到團團團,我就用把泥團成一團,唸到搓搓搓,我就把一團泥搓成橢圓形…….念兒歌的語速和我的製作小刺蝟的步驟合拍。示範過後,為了加深幼兒對製作方法的印象,我再帶領幼兒讀了一遍兒歌。
點評: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如果是單純的示範,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老師採用把刺蝟的製作過程編成兒歌的形式,這種教學方法適合小班幼兒,且新穎、有效。老師邊念兒歌邊示範,幼兒在製作過程中,邊念兒歌邊製作,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製作的方法,又能增加幼兒的活動氣氛,起著一箭雙鵰的作用!同時,也是本活動的一個亮點。
4、提完要求後,小朋友們都迫不急待地動起手來。有一個小朋友很快地製作出了一隻插著火柴棒的小刺蝟,覺得還不過癮,跑過來問:“老師我還想做一隻插小樹枝的刺蝟”,我對他說:“你什麼材料都可以試一試。”並且也把這句話向全班幼兒說了一遍。所以最後有的小朋友作出了三隻小刺蝟,有的作出了二隻小刺蝟,而且是不同材料的。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點評:教師能根據幼兒的需要、活動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及時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刺蝟,激發了幼兒想象、創作的慾望,又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
5、美術活動最後的環節是評價,我佈置了一個漂亮的展示臺,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並讓他們互相欣賞作品。在他們欣賞的過程中,我問幼兒:“你最喜歡的作品是哪個,為什麼?”小朋友搶著回答:“我喜歡這個,它把牙籤插得很好”,“我喜歡這個,它把身體捏得彎彎得,跟老師捏得一樣好。”…….
點評:在美術評價環節,教師採用互相欣賞作品的形式,引導幼兒透過比較,發現、反思、總結自己的創作過程,學習他人的製作方法,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是幼兒技能提升的環節。同時,符合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活動評價的主體”的精神。
三、教學反思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
本活動我緊緊圍繞研究課題《利用本土資源,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進行選材,且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利於幼兒提高捏、塑能力,發展小手的靈活性。這次活動有別於以前單純的油畫棒作畫,從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可以看出,幼兒對活動很投入,感興趣。
(二)活動材料的選擇
積極的情感是激發豐富想象和創造力的內在因素。然而,幼兒的思維活動常常是憑藉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進行的,他們對自己感覺器官所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針對幼兒這一特點,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新穎、多樣、有趣的物質材料是激發幼兒參加美術活動興趣的直觀因素。因此,我採用本土自然資源——瓷土,牙籤、火柴棒、松針、杉葉、樹枝、樹葉,以及豆類作為幼兒美術活動的材料,增強幼兒活動的趣味性、有效性。
(三)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組織
本次活動,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在教學形式上較新穎,有創新。比如在示範製作小刺蝟時,為了防止幼兒分散注意力,同時也是為了加深幼兒對製作方法的印象。教師把刺蝟的製作過程編成兒歌,在示範時,邊念兒歌邊示範,唸到“團團團”,我就用把泥團成一團,唸到“搓搓搓”,我就把一團泥搓成橢圓形…….念兒歌的語速和我的製作小刺蝟的步驟合拍。這讓幼兒容易掌握製作過程,又覺得新穎、有趣;我在組織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幼兒的心理需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及時鼓勵、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滿足幼兒的需要,讓幼兒感受活動的樂趣。
(四)活動目標的達成
活動目標的制定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看出幼兒對活動感興趣;從富有創意,童真童趣的作品中,讓你讀懂了孩子的心靈,看到了孩子的希望,表現了孩子在活動中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同時,看到了本土資源在美術創作活動中的價值。但是,個別幼兒活動的主動性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