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KERS26
-
2 # 雲煥喝雞湯
平原上的少年,沒有山裡的孩子這麼有那麼多的趣味。江南水鄉所省的野地也所剩無幾。果園門外的大狼狗,怒目圓瞪的瞪著隔壁頑皮的少年,叫你不敢靠近。
夏天的風掠過田野,也吹不散孩子額頭上的汗。西瓜地裡的稻草人嚇得住天空飛過的麻雀,卻擋不住暑假裡的少年。有經驗的老手明白,下午2點鐘田地裡的西瓜,馬上吃口感會被熱烘烘的熱氣大打折扣。要馬上放到家裡冰涼的土井。等到傍晚飯後,涼風剛好把毛孔裡剛剛發出來的汗吹涼。從井裡用水桶把鎮了好幾個小時的西瓜吊起來。
-
3 # 農佳惜風
農村資源豐富,還記得小時候經常去山上抓野味,摘野果,吃起來很美味,採摘的過程更加有趣味。如今都是為了生活而奔波,很少回村去山上採摘野果了,但記憶中一直都記著他們的味道,以及我們兒時的一些回憶。我就是想重溫一下兒時野水果的味道,也為了讓更多的人嚐嚐野果的美味,所以,我就自己也種植也很多“野果”,當然,現在應該叫特色水果。這裡,我就主要介紹一些我們家鄉大山中的一些野水果吧。
1、萢、樹莓
我們這裡都叫萢,學名就是樹莓。他們一般長在向陽的坡上,或者是路邊的灌木叢,跟草莓有點相似,味道比草莓更好,但是個頭比草莓小。它們不易儲存,一般都是現摘現吃,都不帶洗的。小時候的週末,會叫上幾個小夥伴,一起去山中採摘,經常會被樹莓上的刺刮出血來,但我們好不在乎,吃飽了回家後,再由媽媽用針挑刺。
2、冷飯糰、血藤果
冷飯糰也叫黑老虎,沒錯,我自己種有,只是山上野生的果子較小,但是口味更加純正。一般秋天,跟著父母上山撿茶籽或者砍柴的時候,爸爸就不知從哪裡摘了蠻多球一樣的紅色果實,給我吃,很水、很嫩,很甜。小時候,比較窮,沒錢買水果吃,野果就是我們一直惦記的美食了,山上有野果摘的時候,也常會跟著父母去山上幹活,就是為了能夠吃點啥。
3、野生櫻桃
野生櫻桃個頭很小,比較酸,熟透了的才會很甜,大概也就大拇指大小。野櫻桃一般在農曆3-4月就會出現在枝頭,一棵樹能溝結得滿滿的,就是難得摘,一粒粒的採摘很費力。所以,爸爸一般會用刀砍一個枝椏下來,扛在肩上,帶回家,讓我們慢慢吃,這樣既可以保鮮,又省去了很多事。
4、八月瓜
這個就了不得,就是野香蕉,吃起來比香蕉更加美味,那個果肉很很香很甜,採摘的時候,一般吃那種成熟了的,當八月瓜炸裂了,露出了裡面的果肉,就說明它已經成熟了。吃起來味道美美的,只是現在很多年沒有吃過這種純野生的八月瓜了,所以,我自己引進了一些品種,種植在自己家山上。
山上的水果其實很健康的,味道也是槓槓的,很綠色、很環保,我相信其實很多人以前也吃過這些野生水果吧,只是現在生活在城市,應該很少吃到這種純野生的水果吧。以後有機會,可以去山上尋尋寶藏。
-
4 # 宇哥的海邊生活
說起上山摘果子這回事,我只能說痛苦著並快樂著。快樂,是因為當時物資貧乏,人也窮,山上有愛吃的野果,免費能吃到,還有三五夥伴一起摘,一起玩耍,好不快活。痛苦,是因為這回事也得到過很慘痛的教訓……
那時才8歲左右吧,放暑假了去外婆家玩。我家是靠海的,外婆家則相對離海遠一些,山坡比較多。因為離得不遠,經常會來外婆家玩,所以和鄰家小夥伴們也玩得很熟,之前也經常一起去摘山果子吃。外婆這邊的山坡最多的就是山稔子了,熟透後黑紅黑紅的,又大又甜,我特別喜歡吃。
這次我們又約好了一起去摘稔子。我們一起5個小夥伴,一路玩耍一路摘果子。其中有個小夥伴發現了一顆特別大,果子特別多的稔樹,連忙招呼我們過去。我們一聽有大熟稔果,都興奮極了,立馬飛奔過去。快到那邊時,我踩到了一個小草垛,軟綿綿的,也沒怎麼在意。突然耳朵聽到了一片的“嗡嗡”聲,我立馬知道不妙,踩野蜂窩了!大喊一聲“跑”!小夥伴們也反映過來,都撒腿就跑,嚇得哇哇大叫的。(原諒我,回想起這段記憶我竟然笑了,哈哈)後來只能證明了,兩條腿的人還是跑不過帶翅膀的小動物,我們幾個人都掛彩了,我身上給黃蜂蟄了七針。回到後外婆邊唸叨邊給我塗肥皂水。那幾天都是又腫又痛又癢的,絲毫不再想念山稔子的味道,渾身都不舒服,晚上也睡不了,蚊子又多,外婆拿著蒲扇,在我身邊坐著,輕輕的拍著,嘴裡也還在輕輕唸叨著……
後來很少再敢去摘山稔子了,就算去也是小心翼翼的,瞻前顧後,反倒少了些樂趣。再後來,外婆家那邊的山坡也被村民開發建房子了,山稔子樹幾乎都挖光。
回覆列表
說起小時候摘野果子的事,滿滿的都是回憶。地處西北,最常見的野果子是"莓子"和"桑"。小時候的最愛也就是這兩種野果子了。
"莓子"也只是我們當地的一種叫法,因為這種野果跟草莓略有相似。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名稱,茅莓、刺泡兒、麥泡兒、山泡兒、覆盆子……看來每個地方都有它專屬的名稱。
"莓子",因為長的像草莓,所以叫莓子,但是吃起來和草莓完全兩個味。莓子多生長在山間田埂上,到三日月份開始成熟期,一直持續到七月份,也就是麥子成熟的時候,也就不難理解有的地方叫賣泡兒了。成熟之後紅紅的,熟透的甚至有點紅的發紫。剛成熟的莓子吃起來是酸甜的,熟透的那種吃起來就是甜的。
"桑",也就是所有人都統稱的桑葚,我們當地就叫做桑。每年三四月份桑成熟的時候,每天放學寫完作業,是必須要去吃的。兩三個小夥伴一起,一個扶著一個爬到桑樹上,每個人給自己挑一片區域,爬在粗一些的樹枝上,就是一頓"狂吃,狂吃",農村孩子不會覺得那種野果子髒,也顧不上有多少土,只是一個勁的往嘴裡塞,反正沒有一個吃壞肚子的,也許真是老人們常說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熟透的桑葚吃起來是會褪色的,所以往往吃完以後,衣服上,手上都是一坨一坨的紫色,嘴就更不用說了。吃夠了,一個個面面相覷,看著發紫的嘴唇,都覺得很好笑。
長大了,那讓生活都不再有了。偶爾還是碰見賣莓子和桑的老奶奶,但是卻沒有興趣買來吃上一口了。可能喜歡的不是那個味道,而是小時候上山、爬樹的娛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