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沒有假冒偽劣是民族原因?探究知恥而後勇的德國製造神話
很多人認為德國製造的精工品質來自於日爾曼民族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確實不假。如果沒有德華人對於品質的不懈追求,自然就不會有德國製造世界第一精工的世界品牌。不過我要說德國製造也是從假冒偽劣開始的,可能很多讀者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那我們就帶大家探究一下德國製造知恥而後勇的神話吧。
德國製造的假冒偽劣時代
100多年前的19世紀末,英國還是這個星球上最發達的國家,工業革命使得英國成為現代製造業中心,也是世界製造業的精工代表。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藉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德國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迅速崛起,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形成了著名的魯爾工業區,這裡也成為當時德國製造業的心臟。形成了巨大的生產能力。
為了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相對工業基礎薄弱的德國,不得不採用仿冒英國貨的方式進行工業生產,以此來透過價格戰,佔領國際市場。這樣的開拓市場的方式,使得德國製造迅速傳遍歐洲,同時德國製造也隨著德中國產品而在全歐洲建立起“惡名”,尤其是老牌工業強國英國百姓更是深受其害。為此,英國不得不制定相關法律,要求德中國產品必須打上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以區別德國製造的產品。
如此羞辱,對於一向心高氣傲的德華人來說,簡直不可接受,但為了生存,也不得不按照當時世界老大英國的法律而為。
於是,德國決定透過努力實現對於老牌工業強國英國的趕超——首先是質量上,其次是數量上。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的30多年時間裡,德國工業產值首度超過英國,德國製造已經基本甩掉了假冒偽劣的帽子,在產品品質上與英國品質不相上下。而這一期間出現了在德國製造業上響噹噹的人物和品牌,寶馬、大眾、奧迪、保時捷這些世界知名的德國品牌,基本上都誕生於這個時期。卡爾·本茨、愛因斯坦、魯道夫·迪賽爾、西門子、費迪蘭·保時捷、普朗克、高斯、黎曼等一大批德國製造業的奠基人湧現出來,有的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有的成為著名的德國品牌,至今流傳。
可見,只需要30多年的努力,德國就在科技研發和產品品質上改變了德國製造的品牌形象,使得德國製造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巔峰。即便經歷了世界大戰,德國製造仍然沒有改變其世界製造巔峰之作的本色。
德國製造的服務思維
從上世紀初,德國就具有了非常自動化的工業生產線。這也是德國製造的先進之所在。與我們國家的工廠里人為因素髮揮作用很大相比,德國製造不相信人,他們認為人為的因素會使得產品製造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因此他們更相信機械的力量。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不過在德國製造當中,只要能夠透過機械來完成的事情,一定不會依賴人。在德國製造的血液裡面,融入完全標準化的概念,他們不允許任何人為的因素,而影響到同一產品品質的非同質化現象。
在追求卓越品質的同時,德華人逐漸建立起製造業之上的服務思維,這種思維使得德國企業在面對任務需求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顧客100%滿意。即便顧客和消費者並沒有想到的事情,或者根本顧客和消費者本來就沒有想到,德國製造企業也都為顧客進行非常完全地著想,使得顧客獲得100%甚至或超過100%的滿意度。
這恐怕就是大家羨慕嫉妒恨的德國製造的精益求精之處吧!正是長期以來德國製造養成的服務思維,使得德國製造給人以一種超級放心之感。
曾經有傳言說青島的地下管道下水系統為德國製造,甚至百年之後的青島都不會像其他城市一樣會出現下水不暢發生內澇的現象。還有人繪聲繪色地描述,在地下管道系統裡,還留下了當初建設地下管道的德國公司的聯絡方式及需要更換的裝置零件。當然,這些後來被證實為謠言。這也充分說明人們對於德國製造的追捧。
相反,我們很多人利用與顧客的資訊不對稱,耍一些小聰明,認為這樣是佔到了便宜。能夠簡化的絕對不會複雜化,對於一些外行的顧客,更是能簡則簡。當然,最近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國企業也在做一些製造服務業的解決方案,給予顧客更多的幫助與支援,以此來獲得顧客的青睞。
德國工業4.0時代,讓人歡喜讓人憂
如今,德國已經進入到工業4.0時代。工業4.0是由德國政府《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專案之一。該專案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慧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德國所謂的工業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聯資訊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資訊資料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不過,最近也傳出德國工業4.0常常受到來自網路的攻擊,造成巨大損失的訊息。最近德國資訊科技、電信與新媒體協會Bitkom公佈的一項安全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德國有大量製造業曾遭受過攻擊,帶來了約430億歐元(合500億美元)的工業損失。Bitkom詢問了503位德國各領域製造業的管理者或安全主管,有68%明確表示他們曾遭受攻擊。這其中,有47%的損失源自網路攻擊行動,也就是說來自工業體系的物聯網、智慧製造等等方面的升級。
不過,不管怎麼樣,工業4.0已經使得德國製造又一次站上世界製造業的巔峰位置。從剛剛舉辦的進博會上,德國製造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覺。
除了那些鼎鼎大名的德國工業巨頭,德國還有更多各具特色的精緻型小企業,它們往往深耕於某一細分技術領域,靠著精益求精和不斷創新突破的工匠精神把某一品牌傳承了百年。別看他們離消費者很遠,在工業生產上,這些可都是底氣十足的老品牌。
就拿瓦德里西科堡公司來說,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適應大型基礎件的加工要求,該公司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龍門式導軌磨床,而後逐步成長為這一領域的龍頭企業。參展本屆進博會,他們更是拿出了最高科技的寶貝:一臺長20米、寬10米、高8米,佔地面積200平方米,重量可達200噸的銑床,要運送這個龐然大物還得先把它拆分到29個箱子裡,因為體型龐大,這還是它第一次漂洋過海走出歐洲。
“這臺龍門銑可以加工各種複雜零件,在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均可使用。它的精度非常高,國外同類產品的精度大約在8微米,而它可以達到4微米,從效率上來說也能提高3倍。
德國沒有假冒偽劣是民族原因?探究知恥而後勇的德國製造神話
很多人認為德國製造的精工品質來自於日爾曼民族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確實不假。如果沒有德華人對於品質的不懈追求,自然就不會有德國製造世界第一精工的世界品牌。不過我要說德國製造也是從假冒偽劣開始的,可能很多讀者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那我們就帶大家探究一下德國製造知恥而後勇的神話吧。
德國製造的假冒偽劣時代
100多年前的19世紀末,英國還是這個星球上最發達的國家,工業革命使得英國成為現代製造業中心,也是世界製造業的精工代表。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藉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德國工業如雨後春筍一樣迅速崛起,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形成了著名的魯爾工業區,這裡也成為當時德國製造業的心臟。形成了巨大的生產能力。
為了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相對工業基礎薄弱的德國,不得不採用仿冒英國貨的方式進行工業生產,以此來透過價格戰,佔領國際市場。這樣的開拓市場的方式,使得德國製造迅速傳遍歐洲,同時德國製造也隨著德中國產品而在全歐洲建立起“惡名”,尤其是老牌工業強國英國百姓更是深受其害。為此,英國不得不制定相關法律,要求德中國產品必須打上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以區別德國製造的產品。
如此羞辱,對於一向心高氣傲的德華人來說,簡直不可接受,但為了生存,也不得不按照當時世界老大英國的法律而為。
於是,德國決定透過努力實現對於老牌工業強國英國的趕超——首先是質量上,其次是數量上。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的30多年時間裡,德國工業產值首度超過英國,德國製造已經基本甩掉了假冒偽劣的帽子,在產品品質上與英國品質不相上下。而這一期間出現了在德國製造業上響噹噹的人物和品牌,寶馬、大眾、奧迪、保時捷這些世界知名的德國品牌,基本上都誕生於這個時期。卡爾·本茨、愛因斯坦、魯道夫·迪賽爾、西門子、費迪蘭·保時捷、普朗克、高斯、黎曼等一大批德國製造業的奠基人湧現出來,有的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有的成為著名的德國品牌,至今流傳。
可見,只需要30多年的努力,德國就在科技研發和產品品質上改變了德國製造的品牌形象,使得德國製造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巔峰。即便經歷了世界大戰,德國製造仍然沒有改變其世界製造巔峰之作的本色。
德國製造的服務思維
從上世紀初,德國就具有了非常自動化的工業生產線。這也是德國製造的先進之所在。與我們國家的工廠里人為因素髮揮作用很大相比,德國製造不相信人,他們認為人為的因素會使得產品製造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因此他們更相信機械的力量。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不過在德國製造當中,只要能夠透過機械來完成的事情,一定不會依賴人。在德國製造的血液裡面,融入完全標準化的概念,他們不允許任何人為的因素,而影響到同一產品品質的非同質化現象。
在追求卓越品質的同時,德華人逐漸建立起製造業之上的服務思維,這種思維使得德國企業在面對任務需求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顧客100%滿意。即便顧客和消費者並沒有想到的事情,或者根本顧客和消費者本來就沒有想到,德國製造企業也都為顧客進行非常完全地著想,使得顧客獲得100%甚至或超過100%的滿意度。
這恐怕就是大家羨慕嫉妒恨的德國製造的精益求精之處吧!正是長期以來德國製造養成的服務思維,使得德國製造給人以一種超級放心之感。
曾經有傳言說青島的地下管道下水系統為德國製造,甚至百年之後的青島都不會像其他城市一樣會出現下水不暢發生內澇的現象。還有人繪聲繪色地描述,在地下管道系統裡,還留下了當初建設地下管道的德國公司的聯絡方式及需要更換的裝置零件。當然,這些後來被證實為謠言。這也充分說明人們對於德國製造的追捧。
相反,我們很多人利用與顧客的資訊不對稱,耍一些小聰明,認為這樣是佔到了便宜。能夠簡化的絕對不會複雜化,對於一些外行的顧客,更是能簡則簡。當然,最近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國企業也在做一些製造服務業的解決方案,給予顧客更多的幫助與支援,以此來獲得顧客的青睞。
德國工業4.0時代,讓人歡喜讓人憂
如今,德國已經進入到工業4.0時代。工業4.0是由德國政府《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專案之一。該專案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慧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德國所謂的工業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聯資訊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資訊資料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不過,最近也傳出德國工業4.0常常受到來自網路的攻擊,造成巨大損失的訊息。最近德國資訊科技、電信與新媒體協會Bitkom公佈的一項安全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德國有大量製造業曾遭受過攻擊,帶來了約430億歐元(合500億美元)的工業損失。Bitkom詢問了503位德國各領域製造業的管理者或安全主管,有68%明確表示他們曾遭受攻擊。這其中,有47%的損失源自網路攻擊行動,也就是說來自工業體系的物聯網、智慧製造等等方面的升級。
不過,不管怎麼樣,工業4.0已經使得德國製造又一次站上世界製造業的巔峰位置。從剛剛舉辦的進博會上,德國製造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覺。
除了那些鼎鼎大名的德國工業巨頭,德國還有更多各具特色的精緻型小企業,它們往往深耕於某一細分技術領域,靠著精益求精和不斷創新突破的工匠精神把某一品牌傳承了百年。別看他們離消費者很遠,在工業生產上,這些可都是底氣十足的老品牌。
就拿瓦德里西科堡公司來說,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適應大型基礎件的加工要求,該公司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龍門式導軌磨床,而後逐步成長為這一領域的龍頭企業。參展本屆進博會,他們更是拿出了最高科技的寶貝:一臺長20米、寬10米、高8米,佔地面積200平方米,重量可達200噸的銑床,要運送這個龐然大物還得先把它拆分到29個箱子裡,因為體型龐大,這還是它第一次漂洋過海走出歐洲。
“這臺龍門銑可以加工各種複雜零件,在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均可使用。它的精度非常高,國外同類產品的精度大約在8微米,而它可以達到4微米,從效率上來說也能提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