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7517446730

    夾江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夏為梁州之域,漢為巴蜀之地,隋開皇(公元593年)建縣,因城西北有“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勝而得名。

    擴充套件知識地名是人們賦予一個地方的名稱。最早,每一處地方本來是冇或有其他名稱的,當有人居住或路過,取個名字被人認同,便以此傳開了。隨著歷史朝代的更迭,地名受到影響,便不斷地發展和變化,或有的地名從古到今沿用,有的地名更換多次。現在地名的認同,一般由縣地名領導小組(地名辦) 定名,有的重要地名更名、定名要上報,甚至上報市、省、中央批准。

    地名與整個社會有密切的關係,是人類歷史的產物。地名的不準確,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在“文革”時期,地名不穩定,僅僅在全縣241個村中,重名和定名不當的就達156個。如以前的“漹江、甘霖、新新、梧鳳、青州、吳場、南安、華頭、歇馬、麻柳公社”均有取名為“紅旗”的大隊;茶坊和中興公社乾脆以數字為名稱,從一到十排列,整得人頭暈還找不到方向;全縣40條街、路、巷,重名和定名不當的就有31條。如將學正街、文廟街、南街、遇奎街“扯伸”叫“向陽路”,將小東街、青果街“連起”稱為“反帝路”,把人誤得來找不著北。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平羌、清溪”的地名,由於地名在歷史上重疊、攪和的複雜情況,就給現在人弄得一頭霧水,使人爭論不休。

    一個地名的定名,自然有他的歷史淵源,有他的人文、歷史、文化和地理特徵。國務院(1979)305號檔案《關於地名命名、更名的暫行規定》規範了各地的地名定名,糾正了“文革”時期造成地名定名的隨意性、混亂和不良影響。夾江縣人民政府1981年11月10日佈告,重新對縣境內的主要地名進行了命名、更名和審定。

    夾江境內的地名豐富多彩,體現了姓氏文化的特徵。傳說,清代移民初期,由於地廣人稀,移民可按自家勞力狀況“插籤圈地”開荒耕種,登記上報,三年不納稅賦,稱為“插報”。在一處地方由某姓居住後,人們就將這一處的地形、地貌、地位加上某姓叫成地名,如以姓氏(選其一)為名稱的有:吳場、尹村、侯寨、江祠、毛街、雷店、代廟、萬庵子、皮巷巷、王水井、劉水碾、倪山、黃林、周柏、薛巖、童山頂、焦灣、夏崗、魏坡、徐壪、塗坎、沈 扁、張臺、曾衝、郭埂、戴塝、李咀、張口、姚橋、馬壩、蘭田、朱坪、席河、陶渡、韓溝、晏沱、姜灘、楊溪、廖堰、潘塘、熊漕、楊浩……等,真是色彩斑斕。

    比較有趣的是,以數字(選其一)為名稱:半邊山、一碗水、二道巖、三根橋、四陵碑、五間房、六個砣、七星溝、八角廟、九峰嶺、十字路、五四村、三十二坎、千丘觀、萬山坪等。

    以動物(選其一)為名稱的有:龍沱、鳳山、黑虎山、熊耳峽、天馬山、牛仙山、佛鷹山、伏龜山、象鼻巖、鷹咀巖、貓兒崗、獅子橋、土龍衝、猴子頂、熊溝、牛馬溪、鹿子凼、白龍池、白蟹井、九盤羊腸、花蛇溝、白鶴塘、鼓燕子、魚市、仰天鵝、雞趐關、狗腳灣、鴨子凼、蜘蛛壩、老鸛坪、耗子溝、兔兒壩(已消失)……等。

    以植物(選其一)為名稱的有:葛藤山、棉花坡、斑竹林、青槓坪、豬草溝、苦竹林、活麻灣、青竹沱、檬子樹、芭蕉衝、白果樹、桐子山、馬草山、柿子坪、杉樹林、桃坡、麻柳、漢柏、周柏、萬松、大絲栗子樹、紫荊、楊柳、蘭草、茅壩……等

    以顏色(選其一)為名稱的有:紅豆坪、黃田壩、綠水沱、白鶴林、黑林子、赤家 扁、青崗坪、紫荊等。

    以石頭為名稱,有的雖不算為地名,但作為一處的景點或作為一個地方的標誌名稱:如亂石溪、石馬壩、石骨坡、望仙台、鐵石關、石缸銀、石板溝、石廟子、雙碑、白巖;龍腦石、釘子石、牯牛石、薄刀石、螃蟹石、張口石、烏龜石、鷹嘴石、馬鞍石、門坎石、桌面石、令牌石、花腔鼓、人頭石、石門、石筍、佛阡巖等(粽子石、馬腦殼已毀)。

    以方位定名的也很有趣,如東山、西陵寺、南安鄉、北市街、正街、后街,中山、巖腳,上村、下坪,坡上、巖下,河腳、內碾、裡邊,灣裡頭、外來墳,陰山鋪、陽崗山等。

    另外隨意見形定名,大家喊出了名的,也很有味,如吳大房子、小屋子,王(曹、陳)底下、王后、雞販子……等。像“王(曹、陳)底下”這樣的地名,是指有王(曹、陳)姓在上面居住,下面有路透過的意思。“王后”是指地處後山,王姓聚居的意。“雞販子”居然也成了地名,“雞販子”的得名是指這裡曾有人作過雞生意。

    最使人注意的是夾江縣城稱為“漹城鎮”的地名。據地方誌記載,青衣江流經夾江縣境的水道,古代曾別稱“漹江”。前賢興學建有“漹江書院”,過去黑虎山的禹王宮前曾有石牌坊上書“漹城第一山”。近有學者著文,或說“秦滅楚”後,將楚國所轄的“鄢水”屬民遷徙入蜀居於夾江青衣江邊,將“鄢水”易名“漹江”;或說是與千佛巖“涇口”的地名有關,本籍人為了同陝西的“涇”水相區別,用“漹”取代了“涇”(古代讀音“金”、“堅”、“焉”接近);另還有一說為夾江讀音緣故,將青衣江別名“雅河”的“雅”讀成“呀”,又從“呀”近“焉”,再加上“水(氵)”旁成“漹”。誰說正確,還需探討。總之,“漹”以特有意義標註在夾江縣城上,是有其絕妙和精深的人文內涵。

    地名的變換也很有意思,如“甘江”以前叫“乾江鋪”,“佛佴巖”現叫“萬佛巖”,“十面渡”易名“石面渡”等。古稱為“縣潭”(縣城外的深潭)被口音傳為“謝灘”(今謝灘村);“雙路鋪”被叫成現在的“雙龍鋪”;將“易(高山)”說成“葉(高山)”,將“饗(享)堂”喊成“響堂”……等。口音傳得較俗的是將“鶴林口”說成“黑林口”,將“酒市壩”喊成“狗屎壩(ba)”等。

    夾江境內已經佚名的地名也很多,難以述說,如“遇奎街”、“李塘”、“鶴洲”、“金祥街”、“魚市巷”……等。

    夾江縣名以“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地貌特徵,隋代開皇十三年(593年),分平羌、龍游二縣地,沿用原“夾江戍”名置縣。最近有學者著文,佐證了夾江的縣名融入了竹文化的積澱,應以“竹”定為夾江古文化的主語和標誌,意在深刻地展示豐富而厚重的文化內涵。《夾江縣誌》(民國版)載:“民國成立,政體改革,縣名仍舊。民國元年議改大觀,呈請民政長轉中央,迄未奉復,遂寢。”“夾江”這一古老美而雅的名稱,作為夾江人,決不可輕率言改,讓後人繼續感悟這一精深的歷史人文內涵。

    夾江境內的大、小地名還很多很多,難以詳談。地名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隨著城市、城鎮建設發展,各地名的含意、用字是一件慎重的事情,使地名達到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是時代賦予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鐵要出線40強賽的難度比18年高洪波打40強賽難度更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