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沙老怪

    我認為有三點,一、平水韻在後,詩經樂府等在前,用後人編的東西去指責前人作品,首先邏輯不通。二、漢字的發音是不斷變化的,平水韻編的時候,他又如何得知以前字的讀音是否跟現在有所不同?三、詩經樂府楚辭,當時的韻律規則後人無法盡知,而且裡面有的是方言。

    所以用平水韻去指責詩經等作品,只不過是貽笑大方罷了!

  • 2 # 和安讀書

    當然不能。

    詩經,騷賦,樂府,都是按照創作時的語音押韻的,而字音是隨著時代而發生變化的。我們現在讀詩經,感覺有的不押韻,其實這些詩在創作時都是押韻的,因為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所以現在讀起來就不押韻了。

    所以,不能以宋金出現的寫詩準則來苛責比他更早的古人。

  • 3 # 薩小刀

    這個問題得綜合著來回答,因為古代漢語的體系乃至聲韻的發展和使用相對今天來說是比較複雜的,有些常識也是今人不知道甚至很難理解的,這裡不便長篇大論,只簡要的說一說:

    第一、古漢語聲韻的用法。

    古代漢語的聲韻分為“官方韻典”和“口語”兩大類。各個朝代的官方韻典是指定文書用語,與各個朝代的口語發音並不相同。而口語又分為“雅言”(京都口語)和“方言”兩大類。日常交流用的是口語,科舉考試、文書傳遞、寫詩作賦用的是官方韻典。

    第二、官方韻典的繼承脈絡。

    宋時的“平水韻”(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是依據之前修訂的《廣韻》(宋)縮略而來,而《廣韻》是《唐韻》(唐)的翻版,《唐韻》又是《切韻》的翻版。《切韻》是隋時的官方韻典,也是史料中記載的最早的官方韻典,這些都屬於中古音系統。隋之前可能還存在韻典,但目前的考古證據不支援。另外,隋之前也不存在科舉考試,所以制定官方韻典的適用性和可能性都不大。

    第三、詩賦的繼承脈絡與古聲韻系統的時間點對應。

    先《詩經》、《楚辭》,後《漢樂府》、《雜賦》,這些都屬於先秦時期至漢末的上古音系統。上古音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輕唇音。

    自漢末起,到中唐時期,是“賦”和“詩”的又一發展階段,包括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在內的用韻採用的是中古音系統。一直到清朝的覆滅,各個朝代(除元外)都各自訂立過一套屬於自己朝代的官方韻典,但這些官方韻典的聲韻遵循的都是中古音,雖各個韻典的叫法不同,但總的來說都是《切韻》的延承。

    第四、各個歷史時期官方韻典的通用性。

    《切韻》(193韻)、《唐韻》(195韻)和《廣韻》(206韻)這三部韻典的韻部劃分都比較接近,簡單的說只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了增廣而已,所以這三部韻典在學術上可視為通用。當代在考證《切韻》和《唐韻》時,就是參照《廣韻》來對照。但它們都是中古音,與《詩經》、《楚辭》、《漢樂府》用的上古韻之間有一部分存在聯絡,但差別也非常大。比如“東”、“江”兩個韻部的發音,在上古時期基本同韻,但到了中古時期二者就分道揚鑣了。

    宋時的平水韻是107韻,除了對《廣韻》中的很多小韻進行了合併(比較有代表性的祭、夬、廢;元、魂等諸多小韻的合併),還增補了一些韻字。自此之後的各朝官方韻典,基本也保持了這種態勢,即便有調整也都屬於微調。明的《洪武正韻》走的略遠一些,變成了76韻,但到了清平水韻(佩文韻府)又調整回了106韻,只比宋平水韻少了一個韻部。

    根據以上脈絡可知:

    第一、平水韻校對不了《詩經》、《楚辭》和《漢樂府》這些上古韻,但可以用來分辨南北朝時期直到清代的詩韻(不包括宋詞與元曲),不過也僅限於分辨其中的平、上、去、入聲。有些韻字在各個時期的官方聲韻中還是存在些許出入的,雖然大部分可相互印證,但絕對不是100%通用。

    第二、隋唐的雜賦、樂府詩與運用上古音系統寫作的雜賦和樂府,聲韻的運用是大不相同的。平水韻是中古音,不能用來分辨漢晉之前的聲韻。

    第三、隋唐之前,追溯到漢、晉、南北朝時期的古體詩和各種雜賦,平水韻依然可以分辨其中的平、上、去、入聲。

    綜上所述,古代聲韻的發展和變化既有繼承又有變化。所以如果想精確校對各個歷史時期的詩賦用韻需要一套科學、龐大的音韻學系統及考古學系統來進行支撐。除此以外的人云亦云都是不負責任的臆造。

  • 4 # 坤午辰辰壬乙

    也有指責平水行韻失韻,到底誰是誰非?莫名其妙,得從韻律說起。

    韻律: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透過字的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的四聲節奏表達一種淡然的激情美,可引申為音響的節奏規律。如《舊唐書·元稹傳》的:“思深語近,韻律調新,屬對無差,而風情宛然。”葉聖陶《遊了三個湖》的:“聽湖波拍岸,挺單調,可是有韻律。”二是指某一物體運動的均勻節奏,如葉聖陶《倪煥之》的:“她的肩背有韻律地波動著。”

    平水韻:平水韻是宋朝時期科舉考試用的一種行韻,是對應舉人規定詩詞的平仄規格和韻腳。當時平水(今山西臨汾)是出版印刷中心(教育部),由本地人劉淵出版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文字分為106韻部版本,稱“平水行韻”。明代以後文人就沿用106韻部。

    A.上平聲15部,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

    B.下平聲15部,如:一先,二蕭,三餚,四豪……

    c.上聲29部,如:一董,二腫,三計,四紙……

    D去聲30部,如:一送,二宋,三降,四寘……

    E.入聲17部,如:一屋,二沃,三覺,四質……

    把文字分為五個韻部,要求應舉人按制定平仄格式和韻腳規則進行作詩詞答卷,其印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錯用了,你的科舉就取消。

    詩經:周朝時期設有采詩官,每年春天,這些官員搖著木鐸到民間收集反映人民歡樂和疾苦的歌謠,由太師(負責管音樂的官)譜曲,由藝人唱給太子聽,作為施政參考。

    騷賦:騷賦產生於戰國時期,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是古代一種文體。兼具詩和散文的性質,講究文采和韻律,是寫景借景抒情,可以概括為“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它傳承《詩經》賦頌,並採納《楚辭》韻味,兼收戰國縱橫文筆,鋪張恣意文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而形成的漢代文學。

    樂府:樂府設立於秦朝,是管理樂舞演唱教習音樂的機構。漢武帝在定郊祭禮樂建立樂府,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詩詞來配樂,用於朝庭宴會時或祭祀時演奏。

    由此可見,平水行韻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是離開生活為應舉人制定一種科舉考試題目,是給應舉人增加考試難度,也可以說是沒有立足點的考試題目。而詩經、騷賦、樂府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是從人民生活採集出來的,貼近人民生活疾苦和歡樂,其目的是給天子治國作為參考。如果說詩經、騷斌、樂府失韻,倒不如說平水行韻失韻,但是兩者是互不相關,各盡真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大公文化交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