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與競猜之主
-
2 # 幼麒麟
精銳與走量都是看將的,說白點看誰指揮,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順風局看不出高低眉眼來,打個逆風局就知道什麼叫力王狂瀾了,古代為什麼有人把朝中一個有能力忠臣謀害,則江山異主呢?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混子,中看不中用,溜鬚拍馬比比皆是。牆頭草等等等等。故事很多,歷史沒有重複的,但結局往往又那麼相似。
-
3 # 五嶽掩赤城
兩者並不衝突,但精銳部隊壓陣是必不可少,而精銳騎兵更是可以為所欲為
謝邀,就拿中國古代兩大軍事巔峰時期漢和唐來舉例說明。其實漢唐的軍隊構成非常相似,絕對精銳的核心部隊,大量戰鬥力中上的一般部隊,以及臨時招募的醬油部隊組成。
漢代核心是中央軍北軍,漢武帝設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七校。以隴上六郡良家子為主,他們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射獵為先,是當時優質兵源,且名將多出焉。東漢時期胡騎併入長水,虎賁併入射聲,形成北軍五校。這些部隊都是那個時代的美軍,數量雖然只有數萬,但是裝備最精良,戰鬥力強大,夫漢騎一當胡騎五。每次出征時,以中央軍為核心,徵調邊軍和郡兵為爪牙,再臨時招募以及徵招附庸少數民族部隊為輔助。
初唐中唐時期軍隊也是如此,核心是中央軍南衙十二衛,由各地府兵中抽精銳組成,甲堅兵銳,可以動則“火力覆蓋”。出征時徵調相應折衝府府兵,再招募長征健兒,從而構成唐軍主力。之後天可汗體系下,徵發附庸的各族蠻兵,組成滅國艦隊出去掃蕩。
可見在封建時代,精銳和走量其實並不衝突,但是一隻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必須要有一支精銳部隊作為核心,他是全軍之膽,破軍之鋒。冷兵器時代,打仗更多是士氣較量,有一支戰鬥力強大,士氣高昂的部隊壓陣,可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防守時,精銳部隊是總預備隊,穩定陣線,防止潰敗。進攻時,精銳部隊是破陣開啟缺口的陷陣營,是迂迴包抄的奇兵隊。
如果精銳部隊是高機動作戰能力的騎兵的話,那個作戰威力更是無法抵擋,他們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叢集,對方雜兵再多也要被吊起來打。虎牢關之戰,李世民帶著五百玄甲軍卷旗過營,直接衝進竇建德三十萬大軍中把對方主帥俘虜了,找誰說理去?初唐名將們各個是奇襲高手,精銳騎兵突突下交換比簡直無法看。李靖的3000騎定襄突襲和500騎陰山夜襲連招一放,東突厥沒了。李勣的諾真水之戰,六千驍騎追著薛延陀大軍打,破二十萬,俘虜五萬。更誇張的是蘇定方,敦煌中吐蕃史書記載,“達延莽布支於烏海東如與唐廷蘇定方交戰,達延戰死,且以八萬敗於一千。”找誰說理去?抱歉,冷兵器時代精兵+騎兵+名將,真的可以開掛一樣為所欲為。
-
4 # 行蹤63516574
最後都是質量,戰爭中沒有數量,數量敢多都是農民軍,也是所謂起義,戰爭結束能剩下幾個,戰爭不是吹牛逼是殺戮是科技
-
5 # 再次舉起救世的旗幟
跟平時維護費用有關係,就算現代,和平時代中國也就10個軍,這就是精銳,剩下的就是駐紮城市的武警,各種村鎮民兵。
-
6 # 城隅舍人
古代限於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很多時候都是穿上盔甲是士兵,脫下盔甲是農民。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才結束,有人可能會反駁唐的府兵,宋的禁軍,明的三大營等等,其實你會發現他們還是要從事生產的,屯兵制是中國古代最為合理的減輕朝廷財政負擔的手段,但是不可避免會有尾大戒不掉實況,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辦法來讓全部的軍人來脫離生產。
除非有現代化的火藥武器加持且人數還不低於現在一個到三個集團軍的兵力,不然很難會對全國和周邊國家形成優勢地位,因為在精銳計程車兵也有力氣耗完的時候。
總的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動輒幾十萬大軍,真正發揮作用的往往就是幾千人的家丁隊伍,其他的大多是後勤充數的。贏了順風順水,輸了一鬨而散。
就封建王朝來講,既要保持精銳全脫產計程車兵,也要有一定的數量震懾人心。最重要的時候作為王朝的老大,帶頭人應該手裡有兵權更有應該懂軍事,否則,呵呵?
-
7 # 清風明鑑
就像漢朝時期,漢軍的核心是中央軍北軍,當時漢武帝設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七校。其中又以隴上六郡良家子為主,他們迫近戎狄、修習戰備、是當時名將的訓練營一般。
但是打仗的時候如果僅憑藉精銳那也是不夠的,兩國交戰不僅僅是正面廝殺,還有後勤保障,佔領區的防禦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做,如果僅僅憑藉著幾萬或者十來萬的精銳,累死他們也不可能顧得過來。所以如果單純的走精銳路線是不可能的。
如果放棄精銳走數量,你想想宋朝大量養兵的後果吧,人是很多,動輒就能拉出幾十萬大軍,但是卻沒有王牌部隊,打仗時如果全是烏合之眾,那麼被人一擊即潰,人數還有意義嗎?只能是平白給人增加斬首數量和軍功。
所以,一個合理的軍隊建設個人覺得應該是一到兩成是精銳,剩下的就是一般部隊,畢竟精銳第一花錢多,第二精銳也得看兵員素質,歪瓜裂棗怎麼訓練也成不了精銳。精銳負責陣前對敵,一般部隊負責穩定後方,配合精銳部隊進行防禦作戰或者輔助作戰。
個人見解,如有紕漏請斧正,清風留
-
8 # 亞特博納爾
基本上走量都是封建王朝的選擇,在古代來說,很多的都是帶甲出征。從唐之前都是徵兵制後期改為募兵制。徵兵制下所有的適齡男性都要參與戰爭,所以古代來說在明朝以前大概軍隊的規模在都在百萬左右,這是人口不過億的情況下。很多古代徵兵是要自己攜帶武器裝備甚至糧食的。我們是從唐朝以後才開始走向募兵制。真正走向募兵制的是元明兩朝包括清後期。走量基本上是古代最優的選擇,因為農業生產力不高,發生小規模動亂的機率太大。所以才有宋一朝災年大量徵兵以圖穩定。
至於精銳部隊不是不想建,而是建不起來!中國古代成熟的兵法都是從東周的春秋和戰國四百年的戰爭中萌芽和成熟的。
中國式的名將都是經過兵家教育或者在戰爭中實踐學過兵法成長起來的。至於說的整正意義上的精銳確實很少。基本上走三四千人就是頂峰,所以走量才是主流!
回覆列表
我個人看法是,精銳確實重要 ,
沒有精銳部隊的只走量的王朝比如宋,人倒是夠多了,結果全是烏合之眾,根本打不了。
而像戚家軍這些軍隊只有幾千,卻真要是陣地戰我覺得就算對面有十幾萬雜牌軍也打不過。
鐵器時代,精銳建軍是軍事規律的大趨勢,至火繩槍時代也沒有改變。燧發槍和重型火繩槍時代才有變化。
波蘭翼騎兵或薛仁貴蘇定方那些都有幾千人起到戰略性作用,有把握勝十幾萬平庸武裝的能力。
但是精銳軍隊從哪裡來?
岳家軍的背嵬軍,鄭成功的鐵人軍。還有傳說中的唐朝陌刀隊。
精銳是建立在走量上的,沒有量,如何篩選出壯漢?
而且封建王朝的軍隊,最大的任務不是對抗邊疆的入侵者,而是鎮壓內地此起彼伏的大量造反者,
你走質不走量,單憑一支精銳部隊,累死了也完不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