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聯盟

    漢服不同於和服、北韓服。這兩個民族的衣服用兩個詞就能形容:形式單一、樣式簡單。而漢服有幾千年的歷史,從西周的"青青子衿"開始經過秦漢、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這幾個歷史時期的演化,湧現了一大批形式各異、樣式炫目的漢服。下面小編用圖片來說明漢服的演化歷史:

    夏商西周時期的漢服基本特徵是這樣的:交領、右衽、繫帶。上衣下裳(音同"長")。

    秦漢時期的漢服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深衣為主,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

    曲裾深衣是秦朝與前漢時期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由於前漢時期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後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兩漢時期,中國的國力十分強盛,前後出現了文景之治、武昭宣盛世、明章之治,在後漢時期,甚至出現了燕然勒功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標誌漢民族與匈奴之間的戰爭以漢人的勝利而告一段落。由於經濟政治軍事的空前強盛,服飾禮儀制度得以在很大程度上的完善,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漢朝在黃巾起義、董卓之亂之後行將就木。歷史轉向了魏晉南北朝亂世時期。尤其是西晉的永嘉之亂之後,北方五個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亂華,黃河流域的漢人被迫遷徙到長江流域,胡人統治了北方。居於南方的漢人在服裝上有了一些變化,魏晉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並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於這一時代。

    此外,北方胡人尤其是鮮卑族採取漢化政策,導致北方胡人與漢人在血統上混合,文化上相容。漢人的衣服也受到胡人的影響,中原男子開始著上衣和褲裝。這算是現代衣服樣式的雛形。

    南北朝最終在公元六世紀被隋朝統一,歷史進入隋唐五代時期。隋唐衣著高度創新,但仍未脫離漢朝衣服的樣式。女性當中十分流行齊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小編認為,當代復興漢服的女性應該嘗試穿穿隋唐的齊胸裙。】當時的漢服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顏色大膽。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滅亡,五代繼承唐裝的精神。但是宋朝建立以後,唐裝基本被遺棄了。宋朝的漢服保守至極。到了宋代後期,經濟富足,絲綢製作的衣服是漢服的主流

    元朝一統天下,雖然元朝統治殘暴,但是元朝沒有強行推行漢人胡化,漢服被保留下來了。不僅如此,蒙古服裝與漢服相互影響,漢人男士著裝以窄袖長袍為主,婦女則是漢服。

    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明朝恢復了漢唐的漢服。即便如此,明朝的衣服沒有唐朝那樣開方。但是著裝多變、作用精良是明朝漢服的一大特點。

    明朝滅亡,清朝入關。滿清廢除了漢服,要求漢人著滿服,強行胡化漢人。

    由於清朝初期,漢人曾多次反對剃頭改裝,清朝政府便以暴力鎮壓。清初發生的若干起慘案也就是因此而來。比如揚州八日、嘉定三屠等。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滿人殺盡漢人骨氣與廉恥。說的就是滿清統治時期的“留髮不露頭、留頭不留髮”。不過說實話,清朝初期剃頭真的很難看。當時剃頭基本是全剃,留下的頭髮只是腦袋瓜後面很少的一撮。

    清朝到了末期,由於列強入侵和民族矛盾,孫中山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政治行動指南。大清的統治就此結束。但是民國沒有恢復漢服,而是像當時的後發國家一樣,高度西化。西裝和旗袍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的服裝不過是當時當地經濟實力的反映。說白了,漢服不過是漢文化的一個側面反映,它不等於漢文化。穿上漢服的胡人也不是沒有。當代中國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以為穿了漢服就是漢人的形式主義。恢復漢服如果是建立在這個意義上的,那就是勞民傷財的不智之舉。

    因此,小編的觀點是,不對當代文化的重建有指導性意義的文化復興,不過是為了炒作的譁眾取寵。漢服復興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有追求新鮮感的嫌疑。也就是題主說的秀衣服。恢復漢服,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歷史上的漢文化的追憶,但是這對現代的漢文化的何去何從是沒有任何指導意義的。

    這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看歷史。漢服是在清朝時期消失的。而這一時期是工業革命的時期。工業革命讓社會的發展速度提高了不止一個數量級。穿著衣服的實用性也提高了不止一個數量。西方人在現代文明到來以前是極愛穿禮裝的,可是現在西裝、休閒裝、牛仔裝才是時代主題。這是因為這些衣服符合實用性原則。西方人自己都將自己的衣服淘汰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拘泥於那些嚴重脫離時代要求的衣服呢?在小編看來,這是典型的反智主義和民族沙文主義,更是脫離時代的倒退主義。

    不過,這不代表漢服就必須要退出歷史舞臺。漢服作為民族服裝,有它的特色和歷史地位,我們需要做的是像日本人學習,保留傳統、追憶傳統,但要讓傳統服從時代要求。日本人穿和服,但是不是不分場合,不分要求的瞎穿。華人裡甚至出現了工作時穿漢服,這就叫腦子瓦特了。還有,剛才小編也說了,既然要恢復漢服就要回復個徹底,穿漢服的人裡有幾個是從頭到腳都漢服化的?外面穿了漢服,裡面呢?不還是現代服裝!上面穿了,下面呢?日本人是連木屐都保留下來了。我們呢?我們早在唐朝以後就把木屐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裡了。現代人更是頭齊腳不齊的不倫不類。華人學西方是不倫不類,學老祖宗還是不倫不類。恐怕還是魯迅先生說得對——華人只懂湊熱鬧。我們就是湊熱鬧最厲害的主兒。

    題主說恢復漢服是不是復興漢文化。小編覺得,漢文化復不復興,應該交給歷史來回答。符合歷史潮流的事情,我們不惜一切代價要做;不符合歷史潮流的事情,就算是倒貼錢,我們都不能做。我們復興漢服的最終目的,是讓以漢服為代表的漢文化迴歸到本來的面目,絕對不是使之神聖化、宗教化。這是拖歷史後腿的愚蠢之舉,其結果只會被歷史淘汰。因而,復興漢服絕對不能也不會上升到恢復漢文化的地步。

  • 2 # 軍都弩

    要復興秦始皇,漢武帝穿的是漢服,還是李世民,朱元璋穿的漢服,後面兩位穿的衣服與蒙古袍子倒是很像,漢服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到底要復興那一類?

    現在看到的漢服大多類似秦始皇,漢武帝穿著的式樣,李世民和朱元璋穿著的式樣不多,這兩位穿著的難道是夷狄的衣服?這可是他們的標準像?

  • 3 # 火星的孩子521

    復興漢服任重而道遠。復興漢服真正的要義是復興漢文化。網路上和有些地區組織了一些漢服時裝秀,在推廣廣大群眾在認知漢服上也有積極意義。但是,也只是認識而已。真正讓人民接受漢服,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漢服離開我們太久太久了。而這一切的根本,是我們離我們傳統文化漸行漸遠。近代中國,學習了西方先進技術,學者西方文化。看看昨天的聖誕夜就知道我們在保護自己傳統文化上做的是多麼糟糕。

    我們要復興漢服,我們先從那方面做起沒有一個人或者組織提供這樣的平臺。官方在這方面也是沒有作為,因為,漢服在政府方面還是一個敏感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兒不教父之過,養女不教孃的錯,這話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