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就叫驚鴻

    《弟子規》並《三字經》都並不算是什麼經典,成書時間也晚,時代也稍顯疲弱,且其中規矩太多,並不適合孩子誦讀。

    其實,小孩子在成長階段,最好還是自由一些,負責會碾壓孩子的先天本性,得不償失。蒙學用的讀物,還是更究竟的經典恰當一些。其實也不必擔心孩子讀不懂,多讀多誦,甚至放個錄音機給他,時間久了,他自然就懂了。

  • 2 # 河北人張鵬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出自《論語》,學而篇其中第六條“弟子中”,其中主要內容是教導弟子和世人,在家、出外、接人與學習上應該恪守規範,後期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此作是教育並驚醒世人要養成淳厚家風,杜絕邪念,心存善念。並以言簡意賅且具有易於記憶的文字,把很多道理的驚醒世人,是老少皆宜的品讀佳品,所以現在弟子規一直源遠流長,並且形成了一種獨具風格的《弟子規》熱。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關於“《弟子規》熱”,有些槽不吐不快

    近些年《弟子規》大火。翻看新聞,每隔幾天就會出現一些新的學習《弟子規》的新聞。“弟子規朗誦會”、 “弟子規書寫大賽”……碰巧前些天和朋友聊天,聊到小時候背《弟子規》的經歷:

    她六歲的時候,爸爸聽說背“聖賢書”的孩子會比一般孩子聰明、懂事。於是要求她每天背誦《弟子規》直到滾瓜爛熟。《弟子規》作為一本兒童啟蒙讀物,文字通俗易懂。但這些通俗易懂的命令式文字,如“長者立,幼勿坐”之類,卻讓她陷入了糾結:

    既然《弟子規》是“聖人訓”,那自己就一定要按照文章裡的要求做,只有按照那些要求做了,自己才是好孩子。她說,當時只要家裡有長輩,自己就會戰戰兢兢,無時無刻不盯著長輩的動作,等待著“站”或“坐”的“訊號”。長輩不讓坐,自己不敢坐。只要長輩站起來,自己就像裝了彈簧一樣蹦起來。

    “當時覺著很壓抑。想照做,但身體是拒絕的。但不照做,我就不是好孩子。我糾結的都擰巴了。”有過這種想法的孩子,不是個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其中一些道理是這樣說的:

    長輩站著,你就不能坐著;長輩坐下,讓你坐了你再坐;

    師長批評你,無論說的對錯你都要恭順的聽著;

    做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不然你就有失子女的本分;

    你要好好學習啊好好學習,早上得早起晚上得晚睡;

    別人送你東西你得少要,你送別人東西要越多越好;

    ……

    Excuse me?

    客觀來講,《弟子規》產生於封建時代,則不可避免的有尊卑秩序的思想。很多段落雖呼籲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卻也脫不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意味。在這種意味的薰陶下,即便孩子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有如海水,但這份愛對孩子來說不是喜悅和溫暖,更多的是規則與負擔。

    也許你會看到你的孩子在背了《弟子規》之後變得乖巧懂事,但是你不一定看得到他們內心的糾結與不安。

    這並不是說《弟子規》毫無可取之處。其中關於愛家人、自尊自愛、勤勉、誠信、仁愛等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

    如“身有傷,貽親憂”告訴孩子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告訴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記下來向人請教;“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告訴孩子,不能擅自使用他人的物品。“凡出言,信為先”則是明確的強調了誠信的重要。

    類似這樣的內容,我們可以直接教給孩子,告訴他們,這是我們生活中要具備的品德素質。

    而那些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理念的內容,家長和老師就要進行取捨,著意的用貼合當代思想的角度進行解讀。

    舉3個栗子

    1、“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古代的時候是這樣,現在我們不需要你這樣做。但是我們仍然要尊重長輩,經常換位思考,當我們不累,而長輩很累的時候,我們應該讓他們先坐下休息。

    2、“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不同意家長或老師的說法,或者被冤枉時,我們不需要像文章裡說的那樣“順承”,但是我們不能急躁。我們可以等對方說完,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意見不合的時候,不論爸爸媽媽、老師,還是你,我們都應該尊重對方,一起平靜的討論該怎樣做。

    3、“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向孩子解釋,做任何事都要經過充分的思考,因為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凡此種種,不一一列舉。

    亦或者,我們可以等孩子大一點,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斷能力之後,再讓他看類似《弟子規》的文章。

    古代經典啟蒙作品有很多:

    我們有唐詩宋詞讓孩子感受壯麗河山、人間百態;

    我們有《大學》讓孩子明明德;

    我們有《笠翁對韻》讓孩子感受音韻之美;

    ……

    為什麼非要讓孩子在沒形成獨立的道德判斷標準的時候,讀《弟子規》?

    古代作品中有些內容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選擇性閱讀、重新解讀,讓這些作品“古為今用”。高中政治課就講過,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我並不想批判《弟子規》,我只希望,人們追捧“國學”的時候,勤于思考,不迷信傳統——加強甄別,在合適的時候讀合適的文章,對於不符合當代社會道德的內容進行重新解讀,唯有此道才能讓傳統文化生命力長存,唯有此道才能讓孩子從傳統文化中受益。

    弟子規產生的歷史背景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康熙年間,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傳統優秀思想文化的認同。《弟子規》是當時皇權、神權下的產物,統治者需要順民、奴役,所以《弟子規》一誕生,就受到皇家大力追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涯明月刀》和《九陰真經》,你覺得哪一款遊戲的輕功更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