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吳始置羅陽縣以後,歷代以縣名江。三國吳時名羅陽江,晉時名安固江,隨後又名安陽江,唐時名瑞安江,又名飛雲渡。宋末詩人林景熙有《飛雲渡》詩,始有飛雲江之名。
飛雲渡位於飛雲江下游,北岸碼頭在瑞安城關南門,南岸碼頭在飛雲鎮碼道村,渡程1000來米, 自古為浙閩交通要津。這個千年古渡經歷了風風雨雨,也曾荒涼也曾繁榮,而今,退去鉛華,默默地作為瑞安交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瑞安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宋元:小立蘆風起,乘槎動客心
南宋時溫州一帶商業貿易日趨興盛,飛雲江流域和沿海客貨運輸隨之發展,飛運渡口擺渡業開始興起。元代後,飛運江南岸日益繁榮,飛雲渡也繁忙起來。但因飛運江江寬流急,民間木船抗風能力差,事故頻頻發生。生於宋元之交的林景熙在《飛雲渡》詩中寫到:“人煙荒縣少,澹澹隔秋陰。帆影分南北,潮聲變古今。斷峰僧塔遠,初日海門深。小立蘆風起,乘槎動客心。”民間也有諺語:“飛雲江十個關,個個都是鬼門關”。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暴風覆舟,溺死多人。郡守趙鳳儀祭江後,督辦修建渡船10艘,兩岸對開,飛雲渡的安全狀況有所改觀。當時,渡費為每人每渡銅板2~3枚。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始建飛雲江南北碼頭,飛雲渡也由原來的民渡改為官渡。官渡僱傭渡夫,渡費收入用以支付渡夫工錢及渡船修造,不足部分由官府補貼。後因倭寇騷擾等原因,官府補貼難以兌現,致使渡船年久失修。人多船少,加之管理不善,渡口擁擠不堪,常有渡夫為謀私利,停擱官船,以行私渡,每至中流,勒索船錢,名為“吊馬懸蹄”,使得交通阻滯,安全堪憂。
明:湯湯不用愁天限,南北於今總一家
嘉靖二十九年,劉畿為瑞安縣令,為了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復造渡船10只,編上號數,並在各只船上掛著寫有渡夫姓名的木牌,便於監管。同時聘請12名正直負責的六十歲以上鄉民,分置南北兩岸,每人每月值班5天,專事稽查。置小牌100面,每船10面,牌上有船號,規定每日每隻船各來回10次,天明則行,黃昏則止。如發現渡夫勒索旅客,值班鄉民陪同旅客層報縣衙,由縣官對其枷號懲治;如鄉民知情不報,連坐以罪。
由於措施得當,管理有序,渡口的混亂局面得以好轉。有林亭有《飛雲渡》詩為證:“漲泥新甃路何賒,十里長堤湧白沙。病涉無詩歌苦葉,候律有客倚仙槎。拍岸怒潮春雨後,隔江疏樹夕陽斜。湯湯不用愁天限,南北於今總一家。”
清: 飛雲渡口水茫茫,風景依稀似錢塘
明後期,連年戰爭,政局混亂,財政匱乏,民不聊生。飛雲渡因經費短缺,官渡在無奈下中止。清康熙十六年(1677),該官渡改為義渡,陳克受倡捐款,副將劉順復捐俸,置渡船38艘。後因經費難以為續,康熙十九年復民渡,渡費每人銅板3~5枚,如江面遇風,渡費增至銀角子1枚(值銅板10枚)。二十四年知縣範永盛擴建渡口,增置渡船。
雍正九年(1731),天王寺僧宗義捐寺田100畝,又募田30畝,除交稅外,租田收入買渡船27只,加上對原有渡船拆朽修損,共成渡船40只,分泊南北兩岸。並議定每船定額載30人,載貨1擔算1人,每人每渡收渡費一文(即銅板1枚),作為渡夫工夫食錢。
乾隆四年(1739),經浙閩總督郝玉麟批准,官府撥塗田330畝,歸義渡公用,其田租收入作為渡船的修造。至此,飛雲渡的日常費用得到了保障,義渡運轉正常。乾隆十年,恢復民渡,渡費同康熙十九年。同年,僧人云巖募款修建南岸碼道,改塊石為條石,飛雲渡面貌煥然一新。
法久生弊,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於飛雲渡管理放鬆,渡船年久失修,渡夫為謀私常常超載,渡客為爭先時常擁擠,終於釀成大禍。這年六月,“江豚夜吼滄波底,長江駭浪如山起,傷哉數十同舟人,一時都作波中鬼!”(餘國鼎《雲江覆舟自嘆》)
痛定思痛,嘉慶十二年(1780)秋至十三年夏,知縣譚正坤、張德秋相繼捐俸,紳耆李錦瀾等集資擴建飛雲渡北岸碼道(今同利埠碼道),闊8尺5寸,長30丈。其時,著名經學大師俞樾在《自福州還杭過瑞安》中感嘆飛雲渡風景如畫:“飛雲渡口水茫茫,歷歷風帆海外檣。江面亂流行十里,風景依稀似錢塘。”
光緒十五年(1889),知縣楊文斌重建飛雲渡碼道,並勒石禁止他人侵佔該渡仙岩頭船塢。此時駭發生渡夫勒索旅客,渡費高至銀角子1~2枚。光緒三十一年八月,瑞安吳之翰倡創義渡改良會,整頓章程,加強管理,免收渡費,將南岸碼道由8尺闊寬為2丈餘,並新建北岸待渡亭,內有亭聯:“少住為佳,看南浦飛雲,西山雨巷;請君快渡,趁一帆風正,兩岸潮平。”
從容飛渡濤不驚,同橋共濟渡亦存
民國四年(1915),項湘藻等人創辦的瑞安通濟輪船公司將永瑞河引用於飛雲渡,稱之為輪渡,從而結束了飛雲渡千年木船擺渡的歷史,開創了動力擺渡的新紀元。十八年八月,政府撥款改建北岸大碼道,修築南岸碼道及飛雲亭。二十九年六月至三十二年,飛雲渡南北岸碼道、飛雲亭及其周邊遭受日本侵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滿目瘡痍,渡運也時斷時續。抗戰勝利後,由縣公產整理委員會撥款修復。當時飛雲渡渡運價格,民國四年為每客銅板3枚,民國十二年4枚,民國二十四年6枚,民國三十四年(1945)至解放前夕,幣值暴貶,改收實物,每人每渡收雞蛋1~2個,從而出現了飛雲渡歷史上鮮有的採用實物收費的奇特景象。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開始整頓飛雲民渡的通濟輪船公司。1950年10月1日,招商局輪船公司溫州公司河瑞安通濟輪船公司共同經營飛雲渡,日平均收入87元,贏利27元。1958年10月,瑞安輪船公司成立。此後經過多次改、擴建南北岸碼道、引橋、候船室,添置渡輪。1978年冬,第一艘400客位150馬力鋼質渡輪投入渡運。1979年起增開夜渡客輪,1982年至1985年增設鋼質渡輪兩艘。1985年又添兩艘46噸位、180馬力的板車輪渡,日渡板車400餘輛,3艘客輪對開,每五分鐘一渡,日渡客3~4萬人,比50年代劇增3倍。真可謂“從容飛渡濤不驚”。至1986年,飛雲渡擁有鋼質渡輪6艘,碼頭佔地面積480平方米,為瑞安港區最大的客運碼頭。
1989年飛雲大橋通車後,飛雲渡渡客銳減,但直到現在,兩岸的一些百姓還是喜歡選擇乘渡輪過岸。“飛雲江大橋太擁擠了,還是輪渡方便又便宜。”一個挑著貨擔的老農說。據渡口管理人陳麗萍介紹,由於輪渡有著渡費低(飛雲渡渡費為1.5元)、過渡便捷的優勢,加之飛雲江大橋車流量劇增,近年來飛雲渡的客流量有所回升,日渡客大概在6000人左右。
“橋隨渡而生,渡因橋而衰”,這似乎是橋渡興衰的一個必然規則,但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對橋渡的選擇需求也漸顯多樣性,橋渡並存已成為必然。飛運渡在歷史的今天,如同風韻尤存的少婦,以淡然的姿態,為瑞安人的出行提供方便。
三國吳始置羅陽縣以後,歷代以縣名江。三國吳時名羅陽江,晉時名安固江,隨後又名安陽江,唐時名瑞安江,又名飛雲渡。宋末詩人林景熙有《飛雲渡》詩,始有飛雲江之名。
飛雲渡位於飛雲江下游,北岸碼頭在瑞安城關南門,南岸碼頭在飛雲鎮碼道村,渡程1000來米, 自古為浙閩交通要津。這個千年古渡經歷了風風雨雨,也曾荒涼也曾繁榮,而今,退去鉛華,默默地作為瑞安交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瑞安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宋元:小立蘆風起,乘槎動客心
南宋時溫州一帶商業貿易日趨興盛,飛雲江流域和沿海客貨運輸隨之發展,飛運渡口擺渡業開始興起。元代後,飛運江南岸日益繁榮,飛雲渡也繁忙起來。但因飛運江江寬流急,民間木船抗風能力差,事故頻頻發生。生於宋元之交的林景熙在《飛雲渡》詩中寫到:“人煙荒縣少,澹澹隔秋陰。帆影分南北,潮聲變古今。斷峰僧塔遠,初日海門深。小立蘆風起,乘槎動客心。”民間也有諺語:“飛雲江十個關,個個都是鬼門關”。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暴風覆舟,溺死多人。郡守趙鳳儀祭江後,督辦修建渡船10艘,兩岸對開,飛雲渡的安全狀況有所改觀。當時,渡費為每人每渡銅板2~3枚。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始建飛雲江南北碼頭,飛雲渡也由原來的民渡改為官渡。官渡僱傭渡夫,渡費收入用以支付渡夫工錢及渡船修造,不足部分由官府補貼。後因倭寇騷擾等原因,官府補貼難以兌現,致使渡船年久失修。人多船少,加之管理不善,渡口擁擠不堪,常有渡夫為謀私利,停擱官船,以行私渡,每至中流,勒索船錢,名為“吊馬懸蹄”,使得交通阻滯,安全堪憂。
明:湯湯不用愁天限,南北於今總一家
嘉靖二十九年,劉畿為瑞安縣令,為了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復造渡船10只,編上號數,並在各只船上掛著寫有渡夫姓名的木牌,便於監管。同時聘請12名正直負責的六十歲以上鄉民,分置南北兩岸,每人每月值班5天,專事稽查。置小牌100面,每船10面,牌上有船號,規定每日每隻船各來回10次,天明則行,黃昏則止。如發現渡夫勒索旅客,值班鄉民陪同旅客層報縣衙,由縣官對其枷號懲治;如鄉民知情不報,連坐以罪。
由於措施得當,管理有序,渡口的混亂局面得以好轉。有林亭有《飛雲渡》詩為證:“漲泥新甃路何賒,十里長堤湧白沙。病涉無詩歌苦葉,候律有客倚仙槎。拍岸怒潮春雨後,隔江疏樹夕陽斜。湯湯不用愁天限,南北於今總一家。”
清: 飛雲渡口水茫茫,風景依稀似錢塘
明後期,連年戰爭,政局混亂,財政匱乏,民不聊生。飛雲渡因經費短缺,官渡在無奈下中止。清康熙十六年(1677),該官渡改為義渡,陳克受倡捐款,副將劉順復捐俸,置渡船38艘。後因經費難以為續,康熙十九年復民渡,渡費每人銅板3~5枚,如江面遇風,渡費增至銀角子1枚(值銅板10枚)。二十四年知縣範永盛擴建渡口,增置渡船。
雍正九年(1731),天王寺僧宗義捐寺田100畝,又募田30畝,除交稅外,租田收入買渡船27只,加上對原有渡船拆朽修損,共成渡船40只,分泊南北兩岸。並議定每船定額載30人,載貨1擔算1人,每人每渡收渡費一文(即銅板1枚),作為渡夫工夫食錢。
乾隆四年(1739),經浙閩總督郝玉麟批准,官府撥塗田330畝,歸義渡公用,其田租收入作為渡船的修造。至此,飛雲渡的日常費用得到了保障,義渡運轉正常。乾隆十年,恢復民渡,渡費同康熙十九年。同年,僧人云巖募款修建南岸碼道,改塊石為條石,飛雲渡面貌煥然一新。
法久生弊,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於飛雲渡管理放鬆,渡船年久失修,渡夫為謀私常常超載,渡客為爭先時常擁擠,終於釀成大禍。這年六月,“江豚夜吼滄波底,長江駭浪如山起,傷哉數十同舟人,一時都作波中鬼!”(餘國鼎《雲江覆舟自嘆》)
痛定思痛,嘉慶十二年(1780)秋至十三年夏,知縣譚正坤、張德秋相繼捐俸,紳耆李錦瀾等集資擴建飛雲渡北岸碼道(今同利埠碼道),闊8尺5寸,長30丈。其時,著名經學大師俞樾在《自福州還杭過瑞安》中感嘆飛雲渡風景如畫:“飛雲渡口水茫茫,歷歷風帆海外檣。江面亂流行十里,風景依稀似錢塘。”
光緒十五年(1889),知縣楊文斌重建飛雲渡碼道,並勒石禁止他人侵佔該渡仙岩頭船塢。此時駭發生渡夫勒索旅客,渡費高至銀角子1~2枚。光緒三十一年八月,瑞安吳之翰倡創義渡改良會,整頓章程,加強管理,免收渡費,將南岸碼道由8尺闊寬為2丈餘,並新建北岸待渡亭,內有亭聯:“少住為佳,看南浦飛雲,西山雨巷;請君快渡,趁一帆風正,兩岸潮平。”
從容飛渡濤不驚,同橋共濟渡亦存
民國四年(1915),項湘藻等人創辦的瑞安通濟輪船公司將永瑞河引用於飛雲渡,稱之為輪渡,從而結束了飛雲渡千年木船擺渡的歷史,開創了動力擺渡的新紀元。十八年八月,政府撥款改建北岸大碼道,修築南岸碼道及飛雲亭。二十九年六月至三十二年,飛雲渡南北岸碼道、飛雲亭及其周邊遭受日本侵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滿目瘡痍,渡運也時斷時續。抗戰勝利後,由縣公產整理委員會撥款修復。當時飛雲渡渡運價格,民國四年為每客銅板3枚,民國十二年4枚,民國二十四年6枚,民國三十四年(1945)至解放前夕,幣值暴貶,改收實物,每人每渡收雞蛋1~2個,從而出現了飛雲渡歷史上鮮有的採用實物收費的奇特景象。
解放後,縣人民政府開始整頓飛雲民渡的通濟輪船公司。1950年10月1日,招商局輪船公司溫州公司河瑞安通濟輪船公司共同經營飛雲渡,日平均收入87元,贏利27元。1958年10月,瑞安輪船公司成立。此後經過多次改、擴建南北岸碼道、引橋、候船室,添置渡輪。1978年冬,第一艘400客位150馬力鋼質渡輪投入渡運。1979年起增開夜渡客輪,1982年至1985年增設鋼質渡輪兩艘。1985年又添兩艘46噸位、180馬力的板車輪渡,日渡板車400餘輛,3艘客輪對開,每五分鐘一渡,日渡客3~4萬人,比50年代劇增3倍。真可謂“從容飛渡濤不驚”。至1986年,飛雲渡擁有鋼質渡輪6艘,碼頭佔地面積480平方米,為瑞安港區最大的客運碼頭。
1989年飛雲大橋通車後,飛雲渡渡客銳減,但直到現在,兩岸的一些百姓還是喜歡選擇乘渡輪過岸。“飛雲江大橋太擁擠了,還是輪渡方便又便宜。”一個挑著貨擔的老農說。據渡口管理人陳麗萍介紹,由於輪渡有著渡費低(飛雲渡渡費為1.5元)、過渡便捷的優勢,加之飛雲江大橋車流量劇增,近年來飛雲渡的客流量有所回升,日渡客大概在6000人左右。
“橋隨渡而生,渡因橋而衰”,這似乎是橋渡興衰的一個必然規則,但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對橋渡的選擇需求也漸顯多樣性,橋渡並存已成為必然。飛運渡在歷史的今天,如同風韻尤存的少婦,以淡然的姿態,為瑞安人的出行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