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leveNSu213

    以前看的育兒書上說不抱,但我的感覺是要抱,不抱會一直哭,寶寶一直哭對他身體不好,可能會導致疝氣,大哭也會引起腦缺氧,而發生窒息或休克。我兒子一歲左右有一次發脾氣大哭,哭著哭著突然臉色發紫,本來坐著就直挺挺躺下去,我當時嚇死了,馬上橫抱起來猛拍他後背,過一會兒才好。事後我抱著他大哭,心裡後悔得要死,不就是要抱抱嗎,好嗎嫌累不抱啊,萬一真有事可怎麼辦。

    另一方面來說寶寶老哭也影響大人的心情不是嗎,所以我建議還是要抱抱。

  • 2 # 獨末流年

    小孩很小不會說話,一切都用哭來表達情緒。媽媽們就得學會辯別小孩子的“小伎倆”啦。

    如果哭聲是很大聲的,要及時檢視 是不是寶寶拉了粑粑,或者拉了尿,還是哪裡不舒服。如果單純是要抱,尋求關注,可以不抱就不抱,給他一些小安慰,一個小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 3 # 66空餘慌88

    對於那麼脆弱的小生命,用嘶聲力竭的哭聲呼喚你,相信任何人都不會無動於衷,總想著怎樣讓哭聲停止,會讓父母產生焦慮感。但是寶寶一哭就抱,這種做法只能簡單轉移寶寶注意力,並不能解決基本問題,不利於寶寶的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也容易出現寶寶抱著就不哭,放下又繼續哭的原因。當寶寶哭的時候,我們要找到他哭的原因?

    1,寶寶還不會用語言,手勢等和外界交流時,哭就是他們表達情緒,發洩精力,向父母尋求幫助的一種溝通方式,如果寶寶是因為不適狀態而哭,我們就要解決其不適狀態。

    2,寶寶是不是餓了,因為這個階段寶寶餵食不規律,非常容易飢餓而哭泣,父母給他餵奶或輔食吃。

    3,衣服不平整,寶寶的面板非常敏感,衣服的標籤線頭或者包裹太緊寶寶不舒適,父母要及時檢查。

    4,周圍的環境過於吵鬧,讓寶寶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建議父母儘快帶寶寶離開吵鬧環境。

    透過上述我們瞭解到,寶寶的哭並不是因為家長抱和不抱。更應該解決讓寶寶哭鬧的原因下手。而安扶的方法也很多,不止抱抱一種,相信父母也有自己的答案了吧。

  • 4 # Wendy媽咪育兒說

    所以1歲內的寶寶吵著要抱,媽媽最好能百分百地滿足她。這樣能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對於寶寶智力和身體的發育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我知道,有一些家長會擔心抱慣了寶寶就是寵壞她。我想說,她才多大呀,1歲的寶寶——一個身心都還剛剛開始發育的嬰兒而已啊!

    培養一個小樹苗我們都需要迎合它的生長過程以及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成長條件。那麼養育一個寶寶也是,要了解寶寶身體和心理的成長需求,千萬不能把自己毫無科學的想法施加給寶寶,這是大錯特錯的。

    著名心靈作家張德芬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小時候被愛,是一個人一輩子的鎧甲》,我非常認同。文中說到“聽過了太多“缺愛”的故事,我們慢慢知道,因為小時候缺少“人之初”最本真的愛,很多人會脆弱、會敏感、會終其一生在愛中求索......"

    早教專家認為,父母在寶寶0-3歲期間是建立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關係的良好與否會影響到孩子的青春期,甚至一生,不能輕視。

    親子關係對一個人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他的自我評價,即他對自己的看法,這個很重要。另一個是他對人、對世界的方法。如果父母是用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他,那麼他自然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對他是有好的,會願意表達,更Sunny,如果不是這樣,他可能就會比較敵對,容易出現退縮不自信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

    所以在寶寶成長期,良性親子關係的建立非常重要,那麼該如何做呢?

    1.堅持對寶寶母乳和撫觸

    2.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寶寶並且和寶寶對話

    3.最好跟孩子一起睡

    4.不要錯過寶寶成長的每一階段

    5.積極迴應孩子的每一次對話

    6.和孩子進行一些身體遊戲的互動

    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會讓孩子更自信更Sunny的成長,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再小的孩子和父母都是平等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尊重他們幼小心靈的成長需求。

    快用你的愛去擁抱寶寶吧,讓你的小天使健康長大,變成Sunny下那個最愛笑的人。

  • 5 # echo小茵茵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一歲以內的孩子主要的心理發展任務就是建立安全感和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感,這個時候的孩子哭了是需要及時安撫的,不一定是抱著安撫,但是必須要有人安撫。

    一哭就抱會把嬰兒慣壞的說法其實是不科學的,這個說法更適用於三歲以後的兒童,而不是一歲以內的嬰兒。

    一歲以內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當他們哭的時候,他們處在一種被情緒淹沒的狀態裡,比如,因為被巨大的聲音嚇到了哭泣,這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沒必要的,因為我們有足夠多的生存經驗告訴我們聲音並不會傷害到我們,但是嬰兒沒有這些概念,那種恐懼的感受對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

    當媽媽或者家人可以及時的抱起哭泣的嬰兒並且去安撫孩子的時候,孩子就能從媽媽的言語和非言語資訊裡瞭解到,原來這並不是很可怕的,是有人會來保護我的,我並不會真的受傷。這些經驗足夠多的時候,積累起來就形成了我們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

    而如果放任孩子在那裡哭,孩子並不是學會了堅強和獨立,而是硬把那種恐懼、憤怒、不適的感受憋了回去,因為得不到迴應,孩子就逐漸會開始封閉自己,變得不再那麼活潑敏感,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

    我們現在能看到很多成年人其實情感是比較淡漠的甚至是冷酷的,其實都是和早年的養育環境尤其是有沒有被很好的迴應和安撫是有關的。

  • 6 # 淺秋的江湖風雲錄

    週歲裡的寶寶缺少安全感,由於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只有用哭聲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如果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的哭鬧,媽媽抱在懷裡寶寶很快就安穩了。

    那麼總是要媽媽抱的寶寶究竟是抱還是不抱呢? 每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需求,媽媽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養護。

    喜歡被抱在懷裡的寶寶要考慮這些原因出生後只要寶寶一哭就被抱起。 有些家長擔心寶寶哭鬧會影響身體發育,其實寶寶的大腦系統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寶寶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鬧。有些家長一哭就抱起來,讓寶寶形成了一種需求習慣。

    現在醫學提倡讓寶寶每天哭幾次,寶寶適當的哭鬧有助於肺部的鍛鍊。增加肺活量。

    寶寶在子宮裡生長髮育10個月,處在封閉的環境裡。出生後生存環境改變,各種外界因素影響,寶寶會不適應,抱在懷裡,寶寶的不適感減輕或消失,就會安靜了。

    總是要抱在懷裡放下就哭的寶寶怎麼辦呢?

    首先給寶寶創造一個溫馨適宜的環境,適當延長哭鬧時間然後再抱起來。等寶寶安靜了下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摸摸頭,按摩身體,然後再輕輕放下,寶寶的姿勢儘量不要改變太大。適當束縛身體,讓寶寶有在媽媽懷裡的感覺。

    在媽媽懷裡睡覺的寶寶,睡安穩後輕輕放下,儘量讓寶寶保持在媽媽懷裡的姿勢。放下後輕拍寶寶。這讓寶寶不易察覺體位的變化,媽媽堅持一段時間,寶寶粘懷的習慣就好了。

    由於身體不適,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哭鬧,媽媽需要特別對待,耐心呵護,並針對具體情況酌情處理。

    總之媽媽要給寶寶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經常給寶寶變換睡姿,減少疲乏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月4日意甲聯賽:那不勒斯vs尤文圖斯,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