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馬青年

    這個浮躁的社會是怎麼產生的?是教育和社會現象導致的,所以不可能靜下心來,去品茶和探討美好人生,每個人都有社會現象下產生的壓力。

    在深山老林裡面,很多老人面對自然,沒有生活壓力,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沒有慾望,生老病死。

    中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是社會現象導致浮躁現象出現,沒錢和權的想錢和權,有錢權的不滿足。生存壓力導致華人浮躁心態,中國如果解決醫療教育和住房養老退休問題,社會浮躁心態就會慢慢消失,幸福指數就會很高。

    那個時代就是共產主義。

  • 2 # 貞觀之治19

    如果認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就不會喜歡讀書,白巖松說讀書是提高認識、提升境界、開闊視野和心胸,增長見識的最廉價最便捷的方式方法,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不是每一個人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得旅行的,也不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時間和條件去行萬里路的,但是讀書可以說每個人每天無論多麼忙,只要他有心讀書,那麼他就一定能抽出時間來讀書,哪怕一個小時左右,半個小時也可以,最重要的是長期堅持不懈的讀書。

    當自己剛剛踏入社會時,社會經驗和職場經驗不足時,最好多讀和自己工作內容有關的專業書籍,這樣可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對於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來說讀書一定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修身養性的書要讀,比如文史哲,能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書同樣必不可少,當然請教公司的優秀員工和參加相關培訓和講座,也是一種讀書方式,只不過是無字的書!!!

    一定要多讀幾遍經典的書籍,並且要寫出讀書筆記,也就是心得體會,因為盡信書不如無書,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全部正確,要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經歷自己體會和感悟作者的觀點和對書中對某一個人物的評價!!!有的書隨著自己閱歷的不斷增加是常讀常新的,體會和感悟是不一樣的,比如上學的時候看孔子的論語和參加工作10年後看論語的體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讀書經歷告訴我凡是經典書籍都是這樣,比如唐詩宋詞、道德經、史記等等,當然也包括很多文學名著!!!

    作為家長晚上在家時儘量抽出點時間讀書,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好的,也是陪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讀書的好習慣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潤物細無聲,孩子寫作業時你在看書,不是在打遊戲和看韓劇,這樣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會不斷提高,將來孩子也會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這種教育方法,曾國藩這樣做過,國外的洛克菲勒同樣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同時透過影響和引導孩子養成讀書習慣,還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哪裡,這樣可以儘快的讓他為自己喜歡的專業做準備,為以後無論是創業還是踏入社會和職場打下良好基礎!!!

    當然讀書肯定不能讀死書死讀書,除了修身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靈活運用,不能停留在紙上談兵和誇誇其談上,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慢慢改變自己提高自已,進而改變家庭改變團隊甚至改變社會改變世界!!!

  • 3 # 鄭光赫

    自從有了電視、網路、智慧手機,讀書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讀紙質書的人就更少了,這個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可是,詭異的是,據說統計資料表明,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圖書的出版量和銷售量一直呈上升趨勢,且幅度不小!

    怎樣解讀這個矛盾呢?

    我覺得,除去學生用書大幅度增加以外(包括各類考試用書),是因為閱讀本身發生了大的變化:過去,書的種類相對少,主流文化單一,容易形成熱門書和閱讀熱,而現在,書的種類多了,文化多元,崇尚個性,就不容易形成閱讀熱。

    另外,過去以借閱為主,包括從圖書館借,和讀者之間互相借閱,這導致選擇餘地少。現在呢,至少讀者間互相借閱的非常少了,因為“你喜歡看的書,我不一定喜歡”已是常態了,選擇範圍增大了。當然,這和我們的經濟水平普遍提高了也有關係。也就是說,現在的閱讀在量上少了,但質量應該是提高了。

    我以為,問題主要在於:電視、網路、手機固然可以提供我們知識、思想等等,但畢竟這些的目的是娛樂。我們都知道,所謂“娛樂至死”,就是什麼都可以拿來“娛樂”!而紙質書,雖然也能用來娛樂,但娛樂以外的收穫份量是不能忽略掉的。這應該是兩者質的不同吧?

    所以,從成長的角度看,至少到目前為止,紙質書所起的作用仍然更為顯著。

    這一點,決定了一定會有人自覺地選擇紙質書!

    或許應該這樣說:不讀書的人,不管有沒有電視、網路、手機,都不會讀書,喜歡讀書的人,則不論怎樣都會讀書,電視、網路、手機,則只是豐富了讀書的手段而已。

  • 4 # 啜飲人生

    在這個浮躁社會,多數人忙於生計、為生活疲於奔命,忙於追夢,為夢想拼命奔跑,能靜下心來品茶,看書簡直就是悖逆

    我們都是俗人,俗人便有俗人的生活方式,柴、米、油、鹽最現實,冷飯是一頓,熱飯也是一頓,清淡是一餐,豐盛也是一餐,優雅的藝術生活不是我們的專利。日常鎖碎,世態人情比名茶,好書更有趣味,既可當茶品,亦可當書看。

    品茶,看書能使人靜心,倒不如說靜心的人才能品茶、看書。品茶感悟人生,讀書改變生活只是假雅士的一碗毒雞湯。

  • 5 # 沉澱與生活

    浮躁的不是社會,是人心。

    社會是一個大熔爐,最終能耐高溫沉澱下來的才是真金白銀。所謂大浪淘沙亦是如此。

    人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亦帶動社會發展也在此壓力下產生了急功近利的心理。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心卻靜不下來了。

    書,作為我們的精神食糧,都在通訊網路發達的今天,特別是新一代年青人,他們不再拘限於紙質的載體,他們更多的是透過手機或是電腦翻閱電子報紙書刊,這於他們而言,比起去書店買書更為便捷方便。

  • 6 # 老老查

    是的,現在這個社會人們開口就說錢,每說一句活,都與錢有關。靜下心來讀書,認認真真看一段文字的人很少。年輕族都成了手機謎,在手機讀書的人也很少,一般都是打遊戲,看一些花裡糊騷的東西。如果每個人每天堅持讀一些書或者在網路上學習一些知識對自己很有幫助,陶野情操,淨化心靈,增長知識,豐富人生,有益工作。是件非常好的事,現在年輕人很多靜不下心來,總是那麼浮躁,奉勸一句:年輕人你們要靜心下心,少玩一點手機,沉下來多多學一些有用知識,有益自己,有益於家庭,有益於社會。

  • 7 # 使用者7954627224083

    0707070707070707070707

    0202020202020202

    -

    但是是-7.

    -

    但是-7.

    -

    -

    -

    -

    .

  • 8 # 沙漠雨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習慣和愛好,更是一種高貴和雅趣。只有不停的閱讀,我們才有可能更加聰明,更加有智慧。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夠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的人很少了。零碎而又應接不暇的手機文化完全可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而且,手機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對紙質書的衝擊是災難性的。

    我總認為,手機文化儘管方便,豐富多樣,易於讓人接受,但和紙質書相比較,不可同日而語。一個通讀國學經典的人和一個整天翻看手機的人,絕對不在一個境界!

  • 9 # 梧桐

    我太沒有自制力了。一邊抱怨生活的無聊寂寞,一邊又無所事事,浪費時間。每次看書都覺得好多書都沒看,可是又總是拿起手機放下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沿海城市的人最喜歡吃哪些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