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跳舞的土豆

    真實的秦武王

    先看看秦武王在位四年期間都取得的了哪些功績:穩軍心,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定三川,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連橫衛秦,連越制楚,做出了許多貢獻。

    《羋月傳》中所描寫的情節,與真正的中國歷史大相徑庭。它只是一部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是虛構的,這部劇把秦武王塑造成了一個莽夫,其實不然。在定位歷史人物的時候,我們要尊重事實,尊重歷史,所以說秦武王是一位大有作為的君王,算是一代明君!

  • 2 # 武嶽萌主

    關於這個問題,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秦武王嬴蕩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身材高大,天生神力,是個大力士,他崇尚武力,爭強好勝,喜歡和人比力氣。

    秦武王留下來的事蹟並不多,這主要是因為他在位時間太短了,從繼位到去世僅三年的時間。與他爹秦惠文王(在位26年)和他弟弟昭襄王(在位56年)相比,歷史存在感確實有點低。後人對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他戲劇性的死亡——被鼎砸死。

    公元前307年,在東周的都城洛陽,秦武王一行人參觀象徵九州的九鼎。九隻鼎上分別刻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字。秦武王指著其中一隻刻著雍字的鼎說:這個鼎是指秦國,我要把它帶回咸陽去,轉身問隨從的任鄙、孟賁說:你們誰能把鼎舉起?任鄙推辭說不能舉起。孟賁用盡全力,勉強把鼎舉起。爭強好勝的秦武王見孟賁舉得起,自然不願意承認不如孟賁,於是不顧眾人勸阻,也要去試試。秦武王拼盡全力把鼎舉起,想要走兩步,不覺力氣用盡,鼎墜落於地,右腳被砸的粉碎,不到一日就因失血過多而死,死時年僅23歲。

    可是荒唐而死的秦武王也並非一個昏君,雖然僅在位三年,但是秦武王還是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其中,拿下南韓的軍事重鎮——宜陽對秦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秦武王還重用楚華人甘茂,任命甘茂為丞相兼上將軍。事實證明,秦武王的這項任命是正確的,甘茂確實為秦國立下了大功。

    秦武王曾對甘茂說:寡人慾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意思是說,我想要坐車到三川之地,看看周天子的王城,就算是死也沒有遺憾了。從這裡可以看出秦武王志向高遠,有向東開疆擴土的意圖。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率兵10萬攻打宜陽。甘茂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他不是秦華人,他擔心秦武王不信任他,心存顧慮。在攻打宜陽之前,他勸秦武王先不要攻打宜陽。秦武王問他原因,甘茂表達了自己的顧慮。秦武王為了讓甘茂放心打仗,表示絕對信任他,不聽其他人的反對意見,並和他立下盟約,甘茂這才放心出征。甘茂打了五個月沒能拿下宜陽,果然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請求秦武王停止攻打宜陽。可秦武王還是選擇支援甘茂,繼續給他增兵,最後終於拿下宜陽。

    宜陽位於函谷關和洛陽之間,是秦國東出函谷關的第一個障礙。宜陽之戰的勝利,打通了秦國和東方的聯絡,使得秦國可以東出函谷關,秦國在統一中國的道路上又進了一步。

    秦武王雖然爭強好勝,但卻並不昏庸。相反,他還是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在位期間做出了一些政績。

  • 3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莽撞之人不乏睿智

    歷史長河中玩物喪志、聲色犬馬的君王不少,風花雪月、吟詩作賦的君王也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壯舉也非項羽一人,秦武王也算一個,為後世留下孔武有力、孔武好戲的談資,做了莽撞君主的代言人,其實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碎片,好象也不全是啊。

    《史記-秦本紀》載“惠王卒,子武王立。韓、魏、齊、楚、越皆賓從。武王元年,與魏惠王會臨晉。誅蜀相壯。張儀、魏章皆東出之魏。伐義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醿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張儀死於魏。三年,與韓襄王會臨晉外。南公揭卒,醿裡疾相韓。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武遂。魏太子來朝”。

    一看這個武王“上任三把火”,一把火“與魏惠王會臨晉”。這個武王是惠文後所生,惠文後是魏公室之女,應為魏惠王之晚輩,要知道這個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可是個長壽之人,於秦孝公之前繼任,而此時秦已歷三代矣,一個老人與一年輕有力的後生晚輩會盟,不單是國力的此消彼長,也是年輕的秦武王已經看透,山東六國的合縱(合眾弱敵一強)之策已是窮途末路不堪一擊,而此時秦國雖說一國獨超,然齊、楚及遠離中原的越都還有相當實力,吞併六國之時未到、之勢未足,連橫政策仍有其存在價值,武王此舉一是化解了新上任之危機,二是連橫政策擴大到魏,更加孤立了趙、韓、燕諸國,無力與之爭鋒。二把火“誅蜀相壯”,“伐義渠、丹、犁”。安定了後院、糧倉。三把火“張儀、魏章皆東出之魏”。這個後人多有非議,說是二人惡了武王,或說朝野有人抹黑告狀,實哉是此二人此時留秦已無用途了,其縱橫理論也已隨著秦國超級大國地位的鞏固而失去了意義,而武王雖說莽撞而只是禮送出境,也不失仁義啊。

    二看這位武王的文韜,一是與六國有區別,置丞相,且左右制衡,預防權臣獨大;二是連魏國、臣南韓,讓秦國重臣相韓;三是遠交齊策不變以制魏趙燕,遠交越國以夾制楚國,整個國際秩序以秦國為主設局。

    三看這位武王的武略,一是果斷平蜀亂、伐義渠、丹、犁,鞏固後方穩定;二是伐韓以示牛刀,雖說軍事上相對而言是一次冒險行動,但有連魏之政治外交於先,武王自信趙魏不敢插手,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終下宜陽而置三川郡,開始了遠交近攻的統一步伐,即後世范雎所言“得一寸、王之一寸也”;三是敢於在天下老大面前作秀,楚莊王問鼎為霸業,而這位年輕的武王敢於舉鼎以圖天下啊。

    看來,這位年輕的君王是夠莽撞的,但亦不失睿智啊。

  • 4 # 挖了恐龍侃歷史

    第一:歷史上的秦武王,其實也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秦武王的父親是秦惠文王,他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君主,可見他是個有才能的人,而他會選擇秦武王繼位,自然是看重了他身上的一些才能,否則秦惠文王又怎麼會把國家交給他呢?由此可見,秦武王並不是一個只會蠻力的莽夫。而且在秦武王繼位以後,他重新樹立了秦國勇武的風氣,而且還攻下了宜陽,打開了秦國東征六國的大門。可見,秦武王確實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然他死了以後,秦國也不會給他一個褒揚的諡號:秦武王。

    第二,解釋一下他為什麼舉鼎。因為在春秋時期,生出了一個“問鼎中原”的成語,當時周朝派使者去了楚國,楚王問使者洛陽的九鼎有多重,是什麼樣的。使者卻回答說這不是他該問的問題。使者是什麼意思呢,從他的回答,就可以聽出他的藐視之意。九鼎象徵著九州,是周朝權力的象徵,這不是一個諸侯王應該惦記的。而楚王問鼎,自然就顯示出了他的野心,所以使者沒有給他留絲毫的情面。   因此,嬴蕩舉鼎其實就是為了向周朝炫耀一下自己的力量,也是向周朝炫耀一下秦國的力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他把鼎舉了起來,那麼也能證明周朝在秦國的眼裡算不上什麼,如果他逃避了,不敢舉這個鼎,那麼或許別人就要以為他是怕了周朝了。嬴蕩產生了這種想法以後,就不顧任何人的勸阻,執意的去舉了鼎,想為自己和秦國掙一點顏面。可是沒想到的是,他竟然用力過猛,搬起鼎砸了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天大的笑話,而且還丟了自己的性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宋有哪些抗金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