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古代人不刷牙的???其實古人也很在意牙齒的保健。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事兒吧
牙齒和臉一樣,是一個人的“門面”,對牙齒不好看的,不平整者被稱為“齷”,咬合不齊者被稱為“齪”。“齷齪”本是形容一個人的牙齒不好看,最後引申為道德品質低下。可見,古人對“門面”的在意程度。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約有6-7億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中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不足1%,人均有2個齲齒以上。口腔健康問題已如舊時王謝堂前燕一般,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
其實古代先民很早就對齲齒有了一定的認識,在甲骨文中已經有了“齲”的形象,其字形類似牙齒生蟲的象形,這表明古人很清楚的知道齲齒是蟲蛀引起的,牙齒被蟲兒吃掉了。即使時至今日,民間仍然把齲齒叫做“蟲牙”。
甲骨文中的“齲”字
古人也和我們一樣,深受牙疾困擾。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對好友劉師服的一口大白牙深表豔羨,在《贈劉師服》一詩中詠歎到:“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餘皆兀臲(音“聶”)。匙抄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飣慄與梨。”你的牙齒啊牢固又潔白,吃起大肉和硬餅就像用刀切菜一樣犀利。我的牙齒豁落的甚多,有幸剩下來的也都是搖搖晃晃、鬆鬆散散,隨時可能脫落。吃飯也只敢慢慢的吃軟的,妻兒恐我身心惆悵,連栗子和梨子都不給放!嗚呼哀哉,誰曾想大名鼎鼎的韓昌黎會因為牙口不好,淪落得吃“軟飯”的境地。所以各位小夥伴們一定要愛護好自己的牙齒呀!那麼深受牙疾困擾的古人是如何做好牙齒的清潔和保護從而使自己有一口牢固且潔白的牙齒的呢?且聽我給大家娓娓道來。
看不出來還有幾顆牙的韓昌黎
古人護齒妙招第一招,漱口。《禮記·內側》記載:“雞初鳴,鹹盥漱。”,可見先秦時期人們就有清晨以鹽水漱口的習慣。此外,《禮記》中還有“虛口”的記載,“虛口”是指吃完飯了要以酒漱口,以清潔口腔。漢醫學家淳于意在“齊中大夫病齲齒”案例中,明確提出患者的齲齒乃“食而不漱”所導致。東漢《金丹全書》記載:“飲食之毒,積於牙縫,於當日夜晚洗刷,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北宋蘇東坡著《東坡集》雜記中的《漱茶說》記有“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即去……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已。”可見,古人不僅清晨用鹽水漱口,飯後也會以濃茶漱口,古人的口腔衛生習慣還是很好的。
黛玉漱口圖
古人護齒妙招第二招,剔牙。使用牙籤,比徒手剔牙要文明的多而且更加衛生,有利於去除積塞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如何剔牙,古人頗有講究,《禮記·曲禮上》記載:“毋絮羹,毋刺齒”。這裡講的“毋刺齒”就是指不要當眾剔牙,可見古人還是很講餐桌禮儀的。東漢末三國時牙籤的使用就很常見了。《陸士龍集·與兄平原書》記載,西晉人陸士龍在鄴城時,曾親眼看到曹操生前所使用的物品,並且他還從“曹公器物”中,“取其剔齒纖一個,今送以見兄。”可見,三國奸雄曹操也有剔牙的習慣。元代趙孟在《老態》一詩中也有“食肉先尋剔牙籤”的句子,看來古人頗知食肉一時爽,塞牙很痛苦。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其鉅著《本草綱目》中記載到:“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牙杖,剔齒甚秒”。可見,柳枝不僅能送別,以寄相思之意,還能削而剔齒,保持口腔健康,柳枝真可謂是無上妙品。1963年,雲南昆明呈貢王家營沐氏家族墓沐崧夫人徐氏墓就曾出土包含有金牙籤的金四件寶串。無奈金、銀所制牙籤太過奢侈,非平民百姓所能享用,大多數人只能使用木製牙籤,尤以柳木為多。
金四件寶串(金刀、金鑷子、金牙籤、金挖耳)
古人護齒妙招第三招,叩齒。叩齒就是上下牙齒反覆相互咬叩,是一種很簡單也容易辦到的牙齒保健方法。西漢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養生方》就記載有叩齒之法,“朝夕啄齒不齲,令人齒牢”,可見叩齒能防齲齒,有助牙齒牢固。東晉養生大家葛洪在《抱朴子·雜應》記載到:“或問堅齒之道,抱朴子曰:能養以華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知道葛洪的叩齒之法後,身體力行,果然受益匪淺,在《顏氏家訓》中大為讚揚:“吾嘗患齒,動搖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時至今日,叩齒保健法在仍然較為流行。
古人護齒妙招第四招,刷牙。根據刷牙所用工具不同,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揩齒。所謂“揩齒”,就是用手指幹搓,或者加上鹽或藥物散劑來清潔牙齒。第二種是“楊枝揩齒法”。唐代王燾的《處臺秘要》中記載有“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可見古人認為以手揩齒不那麼衛生雅觀,發明了升級版“楊枝揩齒法”。
敦煌莫高窟159窟揩齒圖
第三種方法就是使用植毛牙刷。現代的第一支牙刷是英華人威廉姆·艾迪斯在1780年研製出來的。但無論是文獻記載還是出土文物都表明,植毛牙刷在中國早已有之。南宋嚴用和在《嚴氏濟生方》中記載:“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濃汁楷牙旬日數更,無一切齒疾”。南宋吳自牧《夢梁錄》“鋪席”一節羅列當時臨安的著名店鋪,“凌家刷牙鋪”與“傅官人刷牙鋪”赫然在列,說明當時不僅有牙刷,而且形成了製作、售賣牙刷的一條龍產業鏈。不僅文獻有牙刷的記載,考古出土的實物中也能見到牙刷的蹤影。1953年,內蒙古赤峰縣大營子村發掘的遼駙馬衛國王墓中,出土有兩把骨制牙刷柄,牙刷頭部分兩排各四孔,孔旁可見金屬絲結紮過得痕跡。無獨有偶,1984年,在成都指揮街唐宋遺址的唐代灰坑中就出土了牙刷實物,可惜年代久遠,牙刷上所植的毛早已腐朽不存。唐代灰坑中出土的牙刷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最遲在唐代就已經制造並使用牙刷。
成都指揮街出土唐代牙刷
遼駙馬衛國王墓牙刷
說到刷牙,則不得不談牙膏。最初刷牙只是使用清水,後來蘸鹽或加入中藥散劑。南朝梁劉峻撰《類苑》一書中有歌《西嶽華山峰碑載治口齒烏髭歌》曰:“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分、等分同燒鍛,研煞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這種“仙方”牙膏由皂角、生薑、升麻、細辛。荷葉等10種藥物研熬而成,可算得上中國最早出現的有記載的“牙膏”。北宋方書《太平聖惠方》中也記載了一份“煉製“牙膏”的藥方:“柳枝、槐樹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枝,細辛末、芙蓉末,每日擦齒。”
由上可知,古人非常講究口腔衛生健康,不僅有漱口、剔齒、叩齒等護齒妙招,還專門發明了牙刷、牙膏。可見,相較於“齷齪”且沒有口福,古人更想做一個齒如瓠犀、吃嘛嘛香的自在歡樂人。
牙齒是人的門面,古人對牙齒的頗為重視,牙齒不好被稱為“齷齪”。為了保護牙齒,古人冥思苦想,想盡了各種方法,需求推動進步,牙刷和牙膏由此應運而生。因為古人和我們一樣都有一項終極目標,那就是沒有蛀牙!
陳亞建:《小器大美——古代牙刷設計文化流變圖考》,《裝飾》2010年第9期;
李剛:《中國古代牙刷的發明和發展》,《口腔護理用品工業》2012年第3期;
伍秋鵬:《唐代植毛牙刷考》,《文博天地》2014年第5期。
誰說古代人不刷牙的???其實古人也很在意牙齒的保健。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事兒吧
牙齒和臉一樣,是一個人的“門面”,對牙齒不好看的,不平整者被稱為“齷”,咬合不齊者被稱為“齪”。“齷齪”本是形容一個人的牙齒不好看,最後引申為道德品質低下。可見,古人對“門面”的在意程度。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約有6-7億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中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不足1%,人均有2個齲齒以上。口腔健康問題已如舊時王謝堂前燕一般,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
一、關於齲齒,其實古人早就知道其實古代先民很早就對齲齒有了一定的認識,在甲骨文中已經有了“齲”的形象,其字形類似牙齒生蟲的象形,這表明古人很清楚的知道齲齒是蟲蛀引起的,牙齒被蟲兒吃掉了。即使時至今日,民間仍然把齲齒叫做“蟲牙”。
甲骨文中的“齲”字
二、深受牙疾困擾的古人古人也和我們一樣,深受牙疾困擾。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對好友劉師服的一口大白牙深表豔羨,在《贈劉師服》一詩中詠歎到:“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餘皆兀臲(音“聶”)。匙抄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飣慄與梨。”你的牙齒啊牢固又潔白,吃起大肉和硬餅就像用刀切菜一樣犀利。我的牙齒豁落的甚多,有幸剩下來的也都是搖搖晃晃、鬆鬆散散,隨時可能脫落。吃飯也只敢慢慢的吃軟的,妻兒恐我身心惆悵,連栗子和梨子都不給放!嗚呼哀哉,誰曾想大名鼎鼎的韓昌黎會因為牙口不好,淪落得吃“軟飯”的境地。所以各位小夥伴們一定要愛護好自己的牙齒呀!那麼深受牙疾困擾的古人是如何做好牙齒的清潔和保護從而使自己有一口牢固且潔白的牙齒的呢?且聽我給大家娓娓道來。
看不出來還有幾顆牙的韓昌黎
三、保護牙齒,古人有妙招古人護齒妙招第一招,漱口。《禮記·內側》記載:“雞初鳴,鹹盥漱。”,可見先秦時期人們就有清晨以鹽水漱口的習慣。此外,《禮記》中還有“虛口”的記載,“虛口”是指吃完飯了要以酒漱口,以清潔口腔。漢醫學家淳于意在“齊中大夫病齲齒”案例中,明確提出患者的齲齒乃“食而不漱”所導致。東漢《金丹全書》記載:“飲食之毒,積於牙縫,於當日夜晚洗刷,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北宋蘇東坡著《東坡集》雜記中的《漱茶說》記有“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即去……緣此漸堅密,蠹病自已。”可見,古人不僅清晨用鹽水漱口,飯後也會以濃茶漱口,古人的口腔衛生習慣還是很好的。
黛玉漱口圖
古人護齒妙招第二招,剔牙。使用牙籤,比徒手剔牙要文明的多而且更加衛生,有利於去除積塞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如何剔牙,古人頗有講究,《禮記·曲禮上》記載:“毋絮羹,毋刺齒”。這裡講的“毋刺齒”就是指不要當眾剔牙,可見古人還是很講餐桌禮儀的。東漢末三國時牙籤的使用就很常見了。《陸士龍集·與兄平原書》記載,西晉人陸士龍在鄴城時,曾親眼看到曹操生前所使用的物品,並且他還從“曹公器物”中,“取其剔齒纖一個,今送以見兄。”可見,三國奸雄曹操也有剔牙的習慣。元代趙孟在《老態》一詩中也有“食肉先尋剔牙籤”的句子,看來古人頗知食肉一時爽,塞牙很痛苦。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其鉅著《本草綱目》中記載到:“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牙杖,剔齒甚秒”。可見,柳枝不僅能送別,以寄相思之意,還能削而剔齒,保持口腔健康,柳枝真可謂是無上妙品。1963年,雲南昆明呈貢王家營沐氏家族墓沐崧夫人徐氏墓就曾出土包含有金牙籤的金四件寶串。無奈金、銀所制牙籤太過奢侈,非平民百姓所能享用,大多數人只能使用木製牙籤,尤以柳木為多。
金四件寶串(金刀、金鑷子、金牙籤、金挖耳)
古人護齒妙招第三招,叩齒。叩齒就是上下牙齒反覆相互咬叩,是一種很簡單也容易辦到的牙齒保健方法。西漢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養生方》就記載有叩齒之法,“朝夕啄齒不齲,令人齒牢”,可見叩齒能防齲齒,有助牙齒牢固。東晉養生大家葛洪在《抱朴子·雜應》記載到:“或問堅齒之道,抱朴子曰:能養以華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知道葛洪的叩齒之法後,身體力行,果然受益匪淺,在《顏氏家訓》中大為讚揚:“吾嘗患齒,動搖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今恆持之。”時至今日,叩齒保健法在仍然較為流行。
古人護齒妙招第四招,刷牙。根據刷牙所用工具不同,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揩齒。所謂“揩齒”,就是用手指幹搓,或者加上鹽或藥物散劑來清潔牙齒。第二種是“楊枝揩齒法”。唐代王燾的《處臺秘要》中記載有“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可見古人認為以手揩齒不那麼衛生雅觀,發明了升級版“楊枝揩齒法”。
敦煌莫高窟159窟揩齒圖
第三種方法就是使用植毛牙刷。現代的第一支牙刷是英華人威廉姆·艾迪斯在1780年研製出來的。但無論是文獻記載還是出土文物都表明,植毛牙刷在中國早已有之。南宋嚴用和在《嚴氏濟生方》中記載:“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濃汁楷牙旬日數更,無一切齒疾”。南宋吳自牧《夢梁錄》“鋪席”一節羅列當時臨安的著名店鋪,“凌家刷牙鋪”與“傅官人刷牙鋪”赫然在列,說明當時不僅有牙刷,而且形成了製作、售賣牙刷的一條龍產業鏈。不僅文獻有牙刷的記載,考古出土的實物中也能見到牙刷的蹤影。1953年,內蒙古赤峰縣大營子村發掘的遼駙馬衛國王墓中,出土有兩把骨制牙刷柄,牙刷頭部分兩排各四孔,孔旁可見金屬絲結紮過得痕跡。無獨有偶,1984年,在成都指揮街唐宋遺址的唐代灰坑中就出土了牙刷實物,可惜年代久遠,牙刷上所植的毛早已腐朽不存。唐代灰坑中出土的牙刷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最遲在唐代就已經制造並使用牙刷。
成都指揮街出土唐代牙刷
遼駙馬衛國王墓牙刷
說到刷牙,則不得不談牙膏。最初刷牙只是使用清水,後來蘸鹽或加入中藥散劑。南朝梁劉峻撰《類苑》一書中有歌《西嶽華山峰碑載治口齒烏髭歌》曰:“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旱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分、等分同燒鍛,研煞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這種“仙方”牙膏由皂角、生薑、升麻、細辛。荷葉等10種藥物研熬而成,可算得上中國最早出現的有記載的“牙膏”。北宋方書《太平聖惠方》中也記載了一份“煉製“牙膏”的藥方:“柳枝、槐樹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枝,細辛末、芙蓉末,每日擦齒。”
由上可知,古人非常講究口腔衛生健康,不僅有漱口、剔齒、叩齒等護齒妙招,還專門發明了牙刷、牙膏。可見,相較於“齷齪”且沒有口福,古人更想做一個齒如瓠犀、吃嘛嘛香的自在歡樂人。
文史君說牙齒是人的門面,古人對牙齒的頗為重視,牙齒不好被稱為“齷齪”。為了保護牙齒,古人冥思苦想,想盡了各種方法,需求推動進步,牙刷和牙膏由此應運而生。因為古人和我們一樣都有一項終極目標,那就是沒有蛀牙!
參考文獻:陳亞建:《小器大美——古代牙刷設計文化流變圖考》,《裝飾》2010年第9期;
李剛:《中國古代牙刷的發明和發展》,《口腔護理用品工業》2012年第3期;
伍秋鵬:《唐代植毛牙刷考》,《文博天地》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