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碧海藍天67289

    書體之別,大類有二:一為正書體,一為行草體。正體者,篆、隸、楷三體是也。行草者,正書之變體是也。正書體是行草體的基礎。先有正書體,次有行草體。行草體皆是由正書體演化而來。篆書的草化書寫,即為草篆或篆草;隸書的草化書寫,即為隸草或草隸,亦即章草的雛形;楷書的草化書寫,即為行草。是行或是草,視草化程度的高低而定。故所有行草書,都須以正書體為依託,沒有脫離正書體而獨立存在的行草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章草實際是隸草書的標準化,嚴格來說也是一種正書體,只不過因其是為了追求“簡而便”,故以章草體勢體現,但它是官方的一種標準書體。

    在幾千年的書史演進中,正書體一直作為官方標準書體而被廣泛推廣,並蔚為大觀,而行草體則是於此基礎上的一種日常書寫。某種程度上說,一部中國書法史即是一部書體流變史,既是一部篆、隸、楷三體的正書流變史,也是一部正書體向行草體嬗變的流變史。正書體和行草體長期交錯並行,共同構成中國書法史上的綺麗景觀。

    就筆法而言,所有書體的筆法皆源於篆書,也即通常所說的“篆籀筆法”,它要求訓練的是中鋒用筆。這是基礎。沒有中鋒用筆,即沒有側鋒用筆;不能掌握中鋒用筆,則不能掌握側鋒用筆。而中鋒用筆的最好體現即是篆書。所以,篆書的基本筆法是中鋒圓筆,它要求裹鋒,即筆鋒緊束、凝聚。唯有筆鋒緊束、凝聚,方能體現中鋒圓勁之美。隸書的基本筆法是逆勢方筆,它由篆書的中鋒圓筆演化而來,即在中鋒基礎上增加方筆、頓挫、逆勢,筆圓字方,在字形上,由圓勢變而為扁方之勢,由曲線變而為直線,並於頭尾處增加波勢和挑法,相比於篆書,體勢更加開張,但仍以中鋒為主。篆書追求錯落之美和圓曲之美,隸書追求整飭開張之美。如果說錯落之美和曲線之美為篆書的一大審美特質,那麼整飭開張之美則為隸書的一大審美特質。當然,在審美品格上,相比於篆書和其他書體,隸書更追求華美和奔放,其體勢之開張奔放,是無與倫比的。

    在篆書和隸書之間,還存在一個漫長的篆隸書過渡的書體流變時期,這一過渡時期的書體的筆法和風格,基本是篆書和隸書的雜糅,其形態和筆法介於篆書和隸書之間,很難說是屬於單純的“隸變”,如漢代的許多碑刻,即是屬於半篆半隸或篆中有隸、隸中有篆的形態。尤其是東漢末年,隸書呈復古特徵,漢篆蔚為大觀。如《張遷碑》的碑額,即是漢篆的典型。這類漢碑額篆書,線條盤曲,波蹀分明,造型奇特,體態雋宕,裝飾性極強,華美繁複,比之秦篆,筆法更為完備和豐富。東漢時期,還產生了一種書體叫八分書。八分書源於隸書,嚴格來說,不應該歸為隸書範疇,但它是隸書的標準化和定型化,最典型的即是蔡邕的《熹平石經》。八分書的基本形態是體勢開張,字形呈扁方,頭尾有翹角,挑法分明,呈十分規律的造型體勢,發展到三國曹魏及西晉時期,則變而為標準的“折刀頭”筆法,即凡起筆及末筆皆呈統一的“折刀頭”形狀,體勢扁方,波蹀分明。從西晉至十六國時代的北涼時期,則進一步演化,在“折刀頭”基礎上逐漸楷化,頭尾皆翹角,曲線平直化,結字由扁方逐漸向正方轉化。進入東晉南朝,碑刻書法呈現出隸楷結合的趨勢,但仍以方筆為主,南朝碑刻體勢呈正方,線條短促,已無漢魏及西晉分書之開張體勢,且捺筆多以方筆代替,比之北碑,氣格已稍弱,而南朝的卷軸書法則是成熟的真書體,以圓筆為主,隸意已趨弱。此時北方的碑刻書法,尤其是北魏書法,則延續曹魏及西晉書風,由分書向真書轉化,呈現出比較典型的魏碑體面貌。所謂“魏碑體”,儘管在書體面貌上也是隸楷結合的隸楷書,但此時已不是曹魏西晉的八分書面貌,而是少了裝飾性,八分書逐漸向碑刻楷書轉化,並形成了影響後世千年的北魏體方筆楷書,北魏體方筆楷書分為沙孟海所說的“斜畫緊結”和“平畫寬結”兩大類,這是與東晉南朝結體整飭線條平直的隸楷書碑刻相區別的;到了東魏、西魏等北朝時期,碑刻書法的方筆又逐漸減少,而增加了楷書的圓筆,書體面目雖然以楷書為主,但雜糅了分書、篆書的用筆,漸有復古之趨勢,且多了一些與南朝帖派書法比較接近的妍媚之氣,虛和沖淡,圓融蘊藉;到了北齊,書體進一步呈現復古之面貌,楷書體勢減弱,分書體勢增強,進而八分筆法一統天下,書體之變在這一時段體現得尤為明顯。到了隋代,南北書風趨於統一,篆法、分法進一步減弱,繼續向楷書體勢進化,楷書面貌基本成型,這為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到了唐代,楷書進一步趨於定型化、標準化、規範化,並呈現出歐虞褚薛顏柳幾大家鼎足而立的格局,楷書達到頂峰,但其體勢之變也走向停滯,正書趨於衰退。宋金元明四代在篆隸楷三種正書體上,基本是繼承前人成就,缺少變化,但在行草上卻出現了巔峰。到了清代民國,隨著碑學的發軔與金石學的復興,以篆隸楷為代表的正書體又開始勃興,正書書風異彩紛呈,蔚為大觀,這時的書家大多身兼文官和學者身份,故其書風又呈現出融書卷氣、士夫氣與金石氣於一體的面貌。此為正書體嬗變史之大略。

    梅花詩屋(書法) 金農

    正書體向行草體的轉變淵源甚早,由來已久。先秦之際,一方面有標準的正體,另一方面也有日常的手寫體。標準的正體一般用於比較莊重的場合,如祭祀、大典、紀功、銘刻、典章、奏報、敕封、誥命、封禪等,大多刻寫於青銅、玉器、石器等比較堅硬的材料之上,但這些材料由於質地堅硬,不易搬運,並不利於實際運用,不能形成書寫的便捷化和日常化,於是,春秋戰國之際,簡牘、帛書等材料逐漸成為知識分子階層的書寫工具,在簡牘、帛書等材料上書寫,可以做到快速書寫,這樣,就形成了正書(篆書)的行草化書寫,篆書的草化即形成了篆草或草篆。這就是草書的雛形。與此不同的是,先秦時期還有一種字型叫秦隸,也叫古隸,是與西漢為代表的今隸既相區別又有聯絡的隸書。

    而在漢簡之中,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書體的雜糅則隨處可見,此可以西漢河西簡牘、敦煌漢簡、居延漢簡等為代表,連雲港之尹灣漢簡,亦是其例,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亦不可忽視。此外,兩漢時期,數量不菲的磚文書法,亦是正體與行草體兼而有之的典型。磚文書法雖大多為民間工匠之跡,然體勢奔放,情感充沛,筆法多變,恣肆開張,或篆或隸,或草或楷,或篆隸楷草諸體兼而雜之,莫可名狀。書體變化之大者,實可以兩漢為最。

    東晉南朝,是舊體向新體演變的輝煌時期,誕生了以王羲之、王獻之等為代表的偉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的造詣主要是行書和草書,兼有楷書和分書。但是仔細研究,王羲之的諸多行草書法帖中,時見真書筆意。事實上,王羲之行書和草書筆法皆來源於真書(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楷書)筆法,而其真書筆法又來源於分書筆法。而王羲之在真書上亦有較高造詣,其真書來源於鍾繇真書和漢魏之際的分書。故王羲之實際是以正書體而變行草體,以古體而開新體,乃成一代宗師。

    正書之美是一種原典之美,是華夏先民審美的重要表徵。上古人造字,即追求方正之審美。漢字就是方塊字,漢字之形體為方正,漢字之審美特徵即是方正之美。故書法之始,亦即正書之始。正書之始,亦即漢字書法審美之始。倡導正書創作,即是要追源溯流,回溯漢字書法審美的原點。倡導正書創作,即是要追尋書法的雅正之風。在今天倡導美育的時代,倡導正書創作,正是美育精神的重要體現。呼籲正書審美,可謂正逢其時!

    正書的審美,亦是一種端嚴、整飭、恢弘、大氣之美。而這,恰是當今時代審美的重要表徵。在今天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更需要一種代表正大氣象的書法審美風尚,更需要一種能夠呈現大氣象、大格局、大境界的書法審美風尚,而正書正好扮演了其中一個重要角色。弘揚正書,乃是承續書法正脈,把握時代脈搏,陶鑄時代審美,攀登藝術高峰,堅持用正書體書寫大時代、大格局、大氣魄、大境界,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壯闊畫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皇帝一頓飯要吃多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