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山話史
-
2 # 鄭太尉觀天下
為避免重蹈五代各短命王朝的覆轍,確保新生的趙宋王朝長治久安,宋太祖趙匡胤在取代後周建基稱帝的第二年(建隆二年,即公元 961 年)七月導演一出青史流芳的“杯酒釋兵權”,將禁軍高階將領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人的兵權悉數解除,邁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王朝統治的第一步。
“杯酒釋兵權”將軍隊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徹底從藩鎮轉移至中央手中,使得中央政權能夠有足夠的精力和力量按部就班,心無羈絆的實施統一國家的戰略。“杯酒釋兵權”及相關軍制改革,在打壓軍人勢力的同時也刻意提高文人士大夫在國家生活中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在這種背景下傾心文治使得宋朝的科舉制度得以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為讀書人參與國家治理提供了通道。
“杯酒釋兵權”主要是為加強中央集權服務的,而其後一系列帶有相同目的的改革舉措雖然確實給宋朝帶來了中央集權的加強,但由於大量任用文官,導致了“冗官” 現象的出現。同時“杯酒釋兵權”之後實行的募兵制,除了平時補充兵員外,遇有荒年災歲,更是大量募兵,以便把破產脫離土地的農民招募到軍隊中來。因此與其說這是募兵制,還不如說是用經濟手段解決農民問題。它不是為了國防服務,只是為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所以這種軍制在造成戰鬥力低下的同時,還造成“冗兵”的現象。而“冗官”、“冗兵”則又必然帶來“冗費”。“冗官”、“冗兵”及“冗費”則又帶來了四個不良後果:一是增加財政開支,二是行政缺乏效率,三是軍隊缺乏戰鬥力,四是為以後的政治改革添加了阻力。這四個後果增加了社會的負擔,壓制了社會的活力,限制了綜合國力的提升,導致宋朝(尤其是北宋)看上去雖然繁榮富庶,但也有非常虛弱的一面。
“杯酒釋兵權”是趙匡胤“罷功臣,釋兵權,制將帥,立兵制”整套政策的首要一環。這整套政策實施下來,一個直接的不良後果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以致國防實力大打折扣。北宋一代,雖名臣迭現,文壇巨擎更是燦若星河 ,但自“杯酒釋兵權”之後,除狄青外幾乎無一名將。“杯酒釋兵權”開有宋一代疑忌武將之先河,又由於慣性的作用,導致後世帝王更加文弱化,反過來更加猜忌武將。狄青、岳飛等千古名將最終成為這種政策最直接的犧牲品。
在外患強烈,戰爭不斷的背景下,削奪大將兵權也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原因是君主直接掌握兵權,不諳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武將頻繁調動,在打擊武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也限制了武將軍事能力的提升和束縛了其軍事才華的發揮。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軍事積弱,為兩宋兩度亡於異族埋下禍根。
“杯酒釋兵權”雖然讓趙宋“歷數百年而無兵患”,但宋太祖在實施這項舉措時,為減少武將的抵抗情緒,在財物和軍紀約束方面進行了補償,導致腐敗滋生,敗壞了社會風氣。據史料記載,“杯酒釋兵權”之後宋朝開國大將們幾乎無一不淪為貪財好色之徒。儘管我們也可以理解,武將們這般作為極有可能是自汙以求自保,就如《宋史》所云:豈非亦因以自晦者邪 ? 但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客觀存在,“以腐敗換兵權”對於趙宋王朝來說,無異於自毀長城,慢性自殺。
-
3 # 二哈大神
宋代的軍力力量並不薄弱,薄弱的是指揮力量,也就是武官的地位。宋代軍隊無論裝備還是軍事技術在那個時期都是世界頂尖的,但是將軍的地位低於文官,全國從上到下厭戰情緒嚴重,感覺好像很弱的感覺。如果真的弱,宋朝也不會是抵禦蒙古時間最長的國家了。杯酒釋兵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只是高層的一部分原因罷了,最重要的是,經濟高度發達,從官員到百姓都不願意打仗才是根本。說宋朝年年用錢買和平,是屈辱,其實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這反而是代價最小的維持和平的辦法,因為宋代太有錢了。舉個例子,隔壁二狗窮屌絲一個,帶了一幫乞丐天天要佔地主家院子,地主這時候有兩個選擇:一是給他們錢財,這錢財每年佔地主家收入的比例極低;二是發動全家用大量錢財購買鎧甲兵器,僱傭一群打手打出去,這期間還會出現自己家人或者打手傷亡的情況,還要給鉅額撫卹金。你覺得地主會選擇哪個方式?
回覆列表
縱觀整個宋朝,軍事力量是比較弱的。雖然現在有些人企圖各種漂白,甚至戴上“強宋”的帽子,可是改變不了一個基本事實: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都與周邊勢力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在這麼多喪權辱國條約面前,硬要裝作強大的樣子,那我也無話可話。
當然,宋朝並不是一開始就很弱,但開國伊始推行的“強幹弱枝”政策,從長遠的角度看,確實大大削弱宋朝的軍事力量。強幹弱枝的政策,就是從杯酒釋兵權開始。所謂強幹弱枝,就是抑制禁軍首領專權,抑制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削弱藩鎮的兵權及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自五代以來,沒有一個皇帝能長期穩坐龍椅,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僅僅中原就換了十幾個皇帝,平均每個皇帝當不到四年,比美國總統任期還短。謀殺、政變、叛亂交織為一幕幕血腥的政治史,那麼,靠著“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如何防止皇帝被弒的一幕重演呢?
這個時候,一個人站出來給趙匡胤指點迷津,此人正是趙普。他說:國家陷入混亂,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藩鎮的權力太大,致使君弱臣強。若是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奪藩鎮之權,控制其錢糧,收其精兵,把財政、軍權控制在朝廷手裡,天下從此安定矣。
在宋朝軍隊系統中,最重要的是殿前司、侍衛司這兩支禁軍。我們看《水滸》裡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看看“八十萬”這個數量,就可以知道其份量之重了。當時掌管殿前、侍衛二軍的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不僅是皇帝的結拜兄弟,也是開國元勳,戰功赫赫,在禁軍中的地位穩若泰山。
五代史告訴我們,父子、親兄弟都不一定靠得住,何況是結拜兄弟呢?在趙普的慫恿下,趙匡胤終於下定決心,杯酒釋兵權。那幫兄弟明白了趙老哥的心思,大家自覺遞交辭呈,稱身體有疾,要求自行解除兵權。
石守信、王審琦等宿將離開後,趙匡胤對禁軍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目的在於限制禁軍首領的權力,將兵權牢牢握在皇帝手中。先說說殿前司系統。杯酒釋兵權前,殿前都點檢一職已不設,酒杯釋兵權後,殿前副點檢一職也被取消,重要職位只剩下殿前都指揮使、殿前都虞侯。再看看侍衛司系統。在石守信之後,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一職也被撤銷。侍衛司被一分為二,分別是侍衛馬軍司與侍衛步軍司。經過這一番調整後,禁軍變為三大系統,但兵權更分散了,特別是新上任的將領,在禁軍的威望及影響力,是完全不能與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這些開國功勳相提並論。
宋太祖大力削弱地方兵權,把兵權集中於中央,操縱在皇帝手中,建立起“內重外輕”的軍事制度。這一政策,結束了中晚唐以來的“藩鎮割據”局面,中央高度集權,大宋三百年,幾乎沒有弒君的事(宋太祖是否被弟弟所弒,有爭議)。然而,從國家層面上說,這種制度有很大的弊端。
自“澶淵之盟”後,帝國進入長期和平時期。全國主要軍事力量都集中於中央,那麼邊防怎麼辦呢?於是朝廷採取了一種輪戍的辦法,中央禁軍輪流到邊疆戍兵。邊疆將領沒有一支固定的軍隊,軍隊沒有固定的指揮官,“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領與士兵長期嚴重脫節,士兵的訓練水平很低。遇到邊疆有戰事時,匆匆派中央軍前往,結果士兵既不熟悉敵情,也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將領,戰鬥力自然十分低下。
大宋之弱,在於軍事制度出問題。無論是對遼,對西夏,對金,對蒙古的戰爭,整體上都表現不佳。唯一的例外是南宋中興之戰,當時迫於壓力,宋高宗不得不倚重軍事將領,允許他們在一定範圍內發展自己的武裝,給予某種特權。對武將限制的放寬,令軍事將領得以有較大的自主權選將練兵,大大提升了南宋的軍事力量。在此背景下,一批將領脫穎而出,成為手握重兵的實權人物,其中以岳飛及岳家軍最為有名。
可惜的是,武將的崛起為朝廷所不容,岳飛被殺後,南宋又回到“內重外輕”的老路上,軍事力量很快又衰落了。當然,在對外戰爭中,一兩處亮點是有的,但總的來看是比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