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話歷史

    成王敗寇,中國歷史很多人失敗都把責任歸到女人頭上,這不公平,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做出的,腳上的泡是自己磨的,關他的女人何事?虞姬也沒代替他做任何決定!

    就好比現代,一個人創業失敗了,沒有人會把他媳婦太漂亮當做失敗的原因的!

  • 2 # 打工仔老楊談古論今

    不能,性格原因決定了他的成敗

    項羽敗給劉邦其實是必然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人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失敗的主要原因。項羽是具有遠大報復的人,不可能會沉迷於女色。在老楊看來項羽的失敗是註定的,也是由其性格原因決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非常自負。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力大無窮,一身武力無人能敵,自信能獨闖千軍萬馬而不傷身。自以為,亡秦非他不可,注重自身實力。不會用人,氣走唯一的謀士范增。將帥之材韓信在其軍中不被重用,後受辱而投靠劉邦。各路投奔而來的豪傑,無法得到項的器重。

    2、自視清高。在秦末,各路諸侯逐鹿中原的時候,認為自己乃楚國名將後裔,血統高貴,不屑於與劉邦為伍。認為劉邦就是一地痞流氓,一群烏合之眾,輕視對手,在最恰當的時機“鴻門宴”中沒有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言而除去劉邦,劉邦此去開始做大,為以後的末路埋下伏筆。

    3、不肯服輸。“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被劉邦的部下追到烏江邊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把面子看得猶為重要的項羽自刎而死,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其實,勝敗乃兵家常事,劉邦也有被項羽追著逃跑的時候。項羽是個英雄人物,不懂思變,其實也就是不服輸。若是當時承認自己不如人,這一戰輸了,退回江東老家留得性命在,然後再汲取教訓,重整旗鼓與劉邦再逐鹿天下,最終結局也許會有所不同。

    4、不得人心。在與秦軍交戰中,贏得戰役後,縱容下屬吭殺二十萬俘虜。阿房宮是秦始皇時期興建的大型宮殿,項羽率軍隊到達後,縱容下屬燒、殺、搶、奪,讓龐大的阿房宮毀於一旦。由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從而失去了天下人的民心,百姓不擁戴。

    綜上,由於項羽非常自負、非常清高、不肯服輸、不得人心,所以他的失敗已是註定。任何一個君王在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後,都應以史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3 # 法考快車

    大家好,我是有理想,有信仰,天天開心,身體健康的錦弦O(∩_∩)O~

    常言道,自古紅顏多薄命,英雄難過美人關。

    但實事求是地講,就算沒有虞姬,項羽或許會換個死法,但結局是一樣的。

    因為項羽早已民心盡失,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01

    分封不均,賞罰不明,失五國(齊、燕、韓、趙、魏)民心

    一方面,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未將六國(齊、楚、燕、韓、趙、魏)宗室貴族趕盡殺絕。因此,六國宗室貴族在舊國封地仍有一定的影響力。且各國百姓均有親人死於秦國發動的戰爭中,再加上秦國政令太過嚴苛,便使得六國百姓均有復國之心(這也是陳勝吳廣起義,天下雲集響應的原因)。

    但是秦朝被推翻後,項羽作為聯軍主帥主持天下分封工作時,完全憑親疏遠近和個人喜好,未能綜合考慮功績大小、身份高低、民心所向等因素,導致分封不均,五國宗室貴族忿忿不平。不僅失去了五國擁護,還為今後的戰亂埋下了禍根。

    比如:把已立為齊王的齊國宗室改封到膠東而立齊國的將領田都為齊王,激怒了齊國宗室,激發了叛亂。把已立為趙王的趙國宗室改封到代郡,讓趙國宗室心中不平。封跟自己關係不錯的張耳為王,卻封與張耳功績差不多的陳餘為侯,讓陳餘起兵造反。

    另一方面,在平定諸侯叛亂時,項羽不思安撫百姓,反而屠城擄掠,又失去了各國民心。

    資治通鑑記載,項羽在平叛時任齊王田榮時,在北海一帶焚燒房屋、活埋降兵、搶掠婦女,導致齊國的百姓又聚集起來反叛項羽。

    02

    坑殺降卒,行事暴戾,失秦國民心

    一是活埋了秦兵二十餘萬,失去了百姓的民心。這二十餘萬人皆是秦地百姓的骨肉至親。已經降了還要殺,秦地的百姓一定恨項羽恨到骨子裡。

    二是殺了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失去了秦國宗室貴族的信任。

    三是與劉邦對比,秦國上下大失所望。劉邦入咸陽城時,金銀財寶沒要,美女也沒要,而是跟百姓約法三章,廢除秦國嚴苛的舊法,還要讓秦王子嬰當自己的宰相。而項羽入咸陽城時,不僅屠城了,還把秦王宮燒了,把子嬰殺了,把所有的女人都帶走了。

    閱讀史書的時候感覺,屠城啊、帶走俘虜啊什麼的很常見,但設身處地仔細想想,這些在屠城中死亡的將士百姓、被掠走的女人,誰沒有家人?

    而他們的家人,就是民心。

    03

    天下未定而誅殺義帝,失楚國民心

    項羽之所以能成為義軍將領之首,不僅因為他出色的軍事能力和霸氣的個人魅力,還因為他擁立了楚國宗室為天下共主——義帝。

    但是秦國滅亡後,項羽沒有思考如何將天下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卻嫌義帝影響日常生活體驗而把他趕走了。

    義帝不樂意,就沒遷都(可見,義帝手裡還有兵權呢,不然不敢不遷都啊。項羽心也是夠大的,漢獻帝手裡啥權力沒有,曹操還不敢稱帝呢,因為權力的迭代,怎麼也得經過三代人才能保證權臣都是自己人啊)。

    當然了,項羽不高興了,他給自己封的西楚霸王麼,誰不服就幹誰唄。

    義帝雖然有兵權,但肯定打不過身經百戰的項羽啊。結果就是,項羽把義帝殺了。

    殺個人倒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從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到公元前207年秦國滅亡,這才16年啊,一代人都不到,項羽應該考慮到楚國宗室仍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啊。

    就這樣,項羽連自己家鄉的民心也失盡了。

    總結(敲黑板)

    當然,項羽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

    有戰略上的錯誤,比如把章邯等秦國降將分封到秦國。(估計項羽是覺得他們熟悉工作環境吧,但他忘了那二十多萬秦兵是咋死的了?章邯帶著他們投降的。他們都死了,但章邯封王了,秦國百姓能聽他的?)

    有策略上的錯誤,比如沒有把劉邦放在心上。(劉邦說自己不造反他就不造反了,項羽還被劉邦騙了去攻打別的封國)

    但歸根到底,項羽已經把天下的宗室貴族和百姓都得罪了,失敗戰死就是早晚的事。

    所以,不管有沒有虞姬,項羽的結局已經註定了。正如著名影星尼古拉斯·趙四說的那樣,自己腳下的泡,是自己走的。

    既然說到這了,我就答一贈一O(∩_∩)O~~。

    項羽就算過了江東,也無法捲土重來。

  • 4 # 歷史文化廳

    不能,性格原因決定了他的成敗

    項羽敗給劉邦其實是必然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人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失敗的主要原因。項羽是具有遠大報復的人,不可能會沉迷於女色。在老楊看來項羽的失敗是註定的,也是由其性格原因決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非常自負。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力大無窮,一身武力無人能敵,自信能獨闖千軍萬馬而不傷身。自以為,亡秦非他不可,注重自身實力。不會用人,氣走唯一的謀士范增。將帥之材韓信在其軍中不被重用,後受辱而投靠劉邦。各路投奔而來的豪傑,無法得到項的器重。

    2、自視清高。在秦末,各路諸侯逐鹿中原的時候,認為自己乃楚國名將後裔,血統高貴,不屑於與劉邦為伍。認為劉邦就是一地痞流氓,一群烏合之眾,輕視對手,在最恰當的時機“鴻門宴”中沒有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言而除去劉邦,劉邦此去開始做大,為以後的末路埋下伏筆。

    3、不肯服輸。“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被劉邦的部下追到烏江邊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把面子看得猶為重要的項羽自刎而死,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其實,勝敗乃兵家常事,劉邦也有被項羽追著逃跑的時候。項羽是個英雄人物,不懂思變,其實也就是不服輸。若是當時承認自己不如人,這一戰輸了,退回江東老家留得性命在,然後再汲取教訓,重整旗鼓與劉邦再逐鹿天下,最終結局也許會有所不同。

    4、不得人心。在與秦軍交戰中,贏得戰役後,縱容下屬吭殺二十萬俘虜。阿房宮是秦始皇時期興建的大型宮殿,項羽率軍隊到達後,縱容下屬燒、殺、搶、奪,讓龐大的阿房宮毀於一旦。由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從而失去了天下人的民心,百姓不擁戴。

    綜上,由於項羽非常自負、非常清高、不肯服輸、不得人心,所以他的失敗已是註定。任何一個君王在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後,都應以史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鄭智馬上就要迎來的國家隊第一百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