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有點剪輯

    因為他們之間的感情是浪漫主義型的。

    個人認為,林徽因之所以不嫁給徐志摩。可以用我們的古詩風格來引喻。

    首先,林徽因和徐志摩是浪漫主義。

    兩人皆被對方的才氣所吸引。很多的是心靈上的交織。可以說,林徽因在思想上和徐志摩是絕佳的伴侶。但就像有句話這麼說,就算是不染塵世的仙子,終究也要飽腹。只有精神食糧是不夠的。多少的美好最終只是流於空想。

    但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就不同了,他們屬於現實主義型的。

    兩人門當戶對,知識水平相當,價值觀也一致。可以說,不管是生活還是思想上,都能水乳交融,十分融洽,最重要的是,能落於現實,梁思成對林徽因也十分包容,從實際出發,梁思成才是林徽因的良配。

    綜上所述,林徽因不嫁給徐志摩是因為她們的感情理想化,梁思成才是林徽因的歸屬。

  • 2 # 洪一歐1

    林徽因,一位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民國才女,在她冷靜的外表下,埋藏著熾熱的愛。她的生命裡有過三個愛她的男人,建築大師梁思成、浪漫詩人徐志摩和學界泰斗金嶽霖,金嶽霖為了她更是終生不娶。

    作為女人,她是幸福的,因為同時有這三個愛她的優秀男人。但也正因為如此,她在面對感情問題時也是相當矛盾和痛苦的。

    她愛金嶽霖,對於為了她終身未娶的哲學大師,她說她會像愛家人一樣地愛他。她愛徐志摩,康橋中的柔波與英倫的夕陽曾經見證了這段戀情,但她並沒有被情感矇蔽了理智。徐志摩無法給她現世的安穩,徐志摩的感情就像天空中飄搖不定的風箏,一撒手便是天涯兩端,所以在世俗中,他們之間的感情無法有更多的交集。

    林徽因雖然渴望浪漫純粹的愛情,但她又是個極為理性的人,在與徐志摩的這場戀情中,她始終都保持清醒,雖然幾多痛苦,幾多無奈,但她懂得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經過內心的痛苦掙扎,她最終放棄了浪漫,選擇了安穩,選擇了梁思成。

    林徽因又是幸運的,遇見了心胸寬廣的梁思成。正因為有了梁思成的輔助,她才能在眾多領域取得成功;也正因為有了梁思成的愛護體貼,她的家庭生活才會這樣幸福;如果沒有梁思成的寬廣心胸,充滿詩意的林徽因也不會有人生中的各種精彩,有多少男子能如梁思成那樣寬宏大度,又有多少女子能像林徽因那般幸運?她對梁思成說:“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 3 # 朝文歷史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

    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鍾情,而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後來才發現,自己對徐志摩只是崇拜,並無愛情。而徐志摩則完全陷入情網,深深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對她評價甚高,為此激發了磅礴的創作靈感,為林徽因寫了很多情詩。

    徐志摩開始對這位年輕貌美的才女展開苦苦的追求,為此,還解除了與前妻張幼儀的婚姻。事實上,當時林徽因的父親已悄然帶著女兒回國,並已將其許配給了梁啟超的公子梁思成。

    然而,徐志摩並沒有放棄,儘管恩師梁啟超寫給他一封長信:義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弟之此舉,其於弟將來之快樂能得與否?殆茫然如捕風,然先已予多人以無量之痛苦。但這位浪漫主義的詩人並不買賬: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而林徽因卻最終選擇了梁思成,儘管她也為徐志摩這種情感所深深打動。然而,她對這種熱情卻也有著不可信任的直覺。徐志摩的浪漫飄逸是她所欣賞的,但也是她無法把握的,所以還是離他而去。

    她的家庭背景,教養,以及她天生的理智都促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浪漫詩人與穩重儒雅的建築學家之間,她還是選擇了腳踏實地的那個。

    多年以後,林徽因對其兒女所說的話,也許最能解釋她當初選擇的原因:

    “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而終其兩人一生,這一次的擦肩而過就錯失了今生。

    1931年,徐志摩因坐飛機去北京參加林徽因的建築史講座,乘坐“濟南號”飛機於濟南西南郊由於飛機事故遇難。這位詩人一生追求真愛,卻終無緣自己最愛的人,最後卻因真愛而去,可謂心中再無遺憾。

    而突聞徐志摩遇難的噩耗,林徽因痛苦不已,將梁思成從事故現場收集到的失事飛機殘片一直掛在臥室的牆上,直到離世。可見,林徽因心中對徐志摩也有深深的感情,只是一旦錯過,今生再無可能。兩人可以說是有緣無份,也許他們今生的情緣僅在於此,強求不來。

    最後,附上兩首詩,分別是兩人為對方所作,大家一起感受下:

  • 4 # 江徐的自留地

    林徽因不選擇徐志摩,除了理性,更因為她的原生家庭

    少女時代的林徽因

    楊絳曾說:最好的家教,是一場幸福的婚姻,樹立好的家教與門風,就是一個家庭最豐厚的財富,子孫後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父母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對婚姻有信心,父母關係冷漠,會讓孩子長大後對婚姻失去信心。總之,父母的婚姻模式,會對孩子的擇偶觀產生深遠影響。

    有人認為,林徽因之所以能夠抵抗住徐志摩軟磨硬泡的追求,選擇回國跟梁思成結婚,是因為,她具有超越年齡的理性,以及現實的頭腦。

    這話不假。那時候林徽因只有十七八歲,正是少女懷春的芳華,而徐志摩也是風流倜儻,博學多才,她無法不被他的魅力所吸引。

    林徽因、徐志摩接待來華訪問的泰戈爾

    事實上,她只是將他視為開啟人生眼界的引路人,她清楚對方的浪漫氣質,同時也明白詩人的愛是怎樣一種激情。

    正如若干年後,她對自己女兒說過的一句話:“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這張身陷其中卻又超乎其外的冷靜,實在難得。她比作為當局者的徐志摩看得清楚——既然對方愛的不是真實的自己,而是想象出來的形象,那麼一旦走進柴米油鹽的生活,Phantom破滅,愛就會蕩然無存。

    這種與年齡不符的理性思考,跟她的成長環境有關。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1904年,林徽因出生於杭州。她長得靈秀可愛,且聰明伶俐,從小被父親林長民視為掌上明珠,父親對她的喜愛明顯超過其他幾個子女。

    但是她看得出來,父親並不愛母親。在婚姻當中,母親扮演一個棄婦,林徽因從懂事起,就開始被迫接受母親對丈夫的哀怨。

    林徽因父母的婚姻也是“西服配小腳”的模式,父親林長民思想開明,儒家風流,接受過西方教育,母親何雪媛是個出生在封建家庭的舊式女子,完全是不同世界的兩個熱,結合也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愛情基礎。

    在林家,年紀輕輕的何雪媛過著喪偶式的婚姻,丈夫不關愛她,婆婆看不起她。後來,林長民娶了年輕美貌的程氏女子,何雪媛從此更是被忽略。

    右一為林徽因

    林家人多宅大,程氏和其他弟妹們熱熱鬧鬧地生活在前院,林徽因平時跟隨母親生活在冷冷清清的後院。從小到大,她聽太多母親的抱怨。耳濡目染之下,她明白:一個被丈夫遺棄的女人,生活將何等悽苦。

    這種認知,在林徽因幼小心靈深植,對她的婚姻觀產生很大影響。

    徐志摩固然才華橫溢,和他徜徉康橋固然是人間清歡的好時光,他又那麼熾熱執著地追求著自己,可是,一旦想到自己母親的遭遇,她就不得不理性面對徐志摩的熱情,理性考慮自己與徐志摩之間的關係。

    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因,寧可與當時懷有身孕的妻子張幼儀離婚。這種行為,難道會打動林徽因嗎?也許只會讓她感懼而遠之——對於一個為追求自己幸福拋棄自己妻子的男人,她怎麼會去選擇?內心的善良,註定她不會為了自己幸福去傷害無辜。

    林徽因

    林徽因曾在一封給徐志摩的信中寫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雙眼睛。上次您和幼儀去德國,我、爸爸、西瀅兄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的底蘊,那裡藏著我的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

    徐志摩去世後,林徽因在給胡適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

    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

    有時,愛情會讓人衝昏頭腦,愛情當中的理性最為可貴。理性,是少女林徽因的人生智慧。原生家庭雖然給她帶來創傷,卻在日後轉化為避免情感亂局的財富。

  • 5 # 五色土聊歷史

    林徽因之所以跟徐志摩交往,是因為仰慕徐志摩的才華,林徽因之所以沒有嫁給徐志摩,是因為徐志摩道德的卑下。

    徐志摩可以為了一己之利,追求風華絕代的林徽因,不惜拋妻棄子,甚至讓正在懷孕的張幼儀打掉孩子,這種人品實在是不敢恭維,按現在的話來說,徐志摩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林徽因看到徐志摩在人性上如此不堪,怎麼可能嫁給徐志摩?

    徐志摩再有才華,也掩蓋不了他人品的瑕疵,也正因為他人品的瑕疵,過分的自私自利,才碰到了他的剋星陸小曼(陸小曼吸毒,過度奢侈,花天酒地,讓徐志摩在經濟上不堪重負),導致他英年早逝;這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因果迴圈百試不爽的道理。

    徐志摩是一個內心沒有規矩,沒有底線的人,是那種枉為而不自知的人。這也跟他的家庭出身是有關的,大商大富之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來都是別人伺候他,他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覺。

    商賈之家,沒有文化底蘊,沒有遠見,重利而輕德, 這對孩子的培養來說,就是一個短板。實際上,修德是一切事物的基礎, 一個沒有德行沒有擔當的人,終將不會成為一個偉丈夫,也終將不會走的很長很遠。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都是同樣的道理。

    厚德載物,修德就是修命,沒有德,哪有命啊,這就是天道!!!

    路在腳下,且行且謹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國為何要在日韓爭議島嶼舉行大規模奪島軍事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