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霄孤鶴
-
2 # 玻璃國王
漢語拼音是走入文字與文學的階梯,是每一個小學生的基礎啟蒙,國語流行於國外,許多外華人成立了《孔子學院》普通話走向世界,讓華夏文化源遠流長髮揚光大,祖國萬歲。
-
3 # 五峰巴人
一、先說漢語拼音的由來:
古代是沒有拼音,一般以字注字,反切法來確定音標。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人們開始大搞建設,下發相關檔案到鄉鎮,發現約有全國80%的人都是文盲,有3億多人大字不識一個。加上各地的讀音不一樣,政策無法推廣下去,只好又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掃盲。在掃盲過程中如何統一字音呢,有部分人建議廢除漢字,改用英文、或俄文代替。幾千年來傳下來的漢若廢掉了,就廢掉下幾千年中國優秀的傳統,肯定不行啊。爭議了好久,一位漢語言學家周有光建議,不廢除漢字,適當簡化漢字,方便大家認識,然後用外文字母26字母,用來給漢字注音,基本上一看就懂。
這個方案提交給政府,很快就被政府批准了。於是周有光等人連續加班兩個多月,綜合了各地的建議,最終成果就是1958年的漢語拼音方案。
後來他又編寫的《漢語拼音詞彙》,成為後來電腦中文的詞庫的基礎。 1979年,周有光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會議,他提議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全世界拼寫漢語的唯一標準,投票後成功透過。這就是漢語拼音的由來,周有光功不可沒!
二、標點符號的來歷
在古代寫詩、賦、貼、文章等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斷句非常困難,讀起來也十分吃力,從而造成了許多誤解。詞不達意,意不符詞的狀況時有發生,許多爭執不下的,就靠猜了!直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這些就是中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西方標點起源於古希臘,據說在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文都是連寫,連當時的大學者亞里士多德都看不下去了。到後來,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阿里斯托芬(前257~前180年)才創制出三級點號:中圓點(·)、上圓點(·)、下圓點(.),從無到有,且成序列。可以說是標點符號的啟蒙。
真正奠定西方標點符號的是義大利語法學家和出版家A·馬努提烏斯(約1450~1515年)。他以語法原則取代誦讀原則,發明創造了5種印刷標點:逗號(,)分號(;)冒號(:)句號(.)和問號(?)。
現行的漢語的許多標點符號是從西方借來的,直到1919年4月,胡適、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6名教授實在看不下去,一圈到底,的確誰也忍受不了。他們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頒佈通行“,。;:?!—()《》”等標點。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中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從此誕生。
-
4 # zhangwanhe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不是很好嗎?漢語注音,在中國用了很長時間,但是外華人都不認識。後來藉助拉丁文字母來替代國語注音,對當時的普及文化,掃除文盲氣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同時,外華人也可藉助新的漢語拼音,來讀出中國字的發音。雖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但對於一些特殊的名詞,則可以理解,比如地名、商品名等。對現在在世界上普及漢語,幫助巨大。當時的決策是英明、偉大的。
-
5 # 方玄靈
標點符號
最早使用標點符號的是古希臘人。希臘人是歐洲最早進入文明的民族,也是最早使用文字的民族。希臘的文字大家都不陌生,是一種表音的字母文字。一個單詞就是一串字母,單詞和單詞之間尚可用空格分開,一句話的末尾總不能用更大的空格,就要加一點料來區分。古希臘的文獻中通常使用一個點(·)、兩個點(··)或三個點(···)來斷句。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馬努提烏斯按照語法的原則,制訂了五種標點:逗號(,)句號(.)分號(;)冒號(:)和問號(?)。這五種標點也是現代標點符號的雛形,到了18世紀,標點符號系統才逐漸完善,廣泛被英文、俄文等西方文字使用。
中國古代幾乎不使用標點符號,僅僅在某些出土的戰國時代的竹簡上發現一些特殊的標記來表示段落的終止。也就是說,在古代的文獻中,往往一篇全是字,沒有任何標記。你能否句讀正確,還要看你的文化水平。
中國最早接觸標點符號的人,是晚清的一個叫張德彝的英文班學生。他在出訪歐美的時候,就發現了西文中存在的這些標點符號。他當時並沒有想過在中文裡也加上這些標點,只是當成一種獵奇,記錄下來並帶回國。新文化運動時期,在胡適等人的提議下,北洋政府於1920年2月2日頒佈《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從此中文也有了標點符號。
早期漢語拼(注)音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它的表音屬性不夠強大,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人想過各種辦法給漢字注音。比如漢代出現的“讀若法”和“直音法”,就是找一個和目標漢字讀音相近或相同的字,來表示它的讀音。隋唐至清初最常使用的“反切法”,就是找兩個漢字,一個取聲母,一個取韻母,然後拼在一起。同時期中國西北很多地方受伊斯蘭文明影響,學習了阿拉伯字母。由於阿拉伯字母是表音字母,可以用來拼讀漢字。當時的很多回民小孩子就是透過阿拉伯字母版的“拼音”來學習漢字,所以也叫“小兒經”。很多不識字的古代回民也會使用“小兒經”書寫自己的語言。
在“漢語拼音”產生之前,就有不少中外學者嘗試過各種方法為漢字注音。比如,1867年英國學者Thomas Wade就編寫了一套針對普通話的拼音方案。到了1892年,英國外交家Herbert Allen Giles對這套拼音做了一些改動,於是便有了世界上第一套正式的羅馬字母拼音方案,叫做“威翟式拼音”(Wade-Giles romanization,也叫威妥瑪式拼音)。這套拼音在國際社會享有很高的地位,僅次於“漢語拼音”。很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比如“Mao Tse-tung”,就是用威翟式拼音轉寫的。
1912年,北洋政府通過了一套拼音方案,即“注音符號”(ㄅㄆㄇㄈ)方案。這套方案最早是章太炎先生用來為漢字標音的,無論聲母、韻母都只採用漢字本身或它的一部分,形狀上很像日語的片假名,實際上一點關係也沒有。比如“ㄅ”就是“包”的一部分,表示“b”音。“ㄠ”和“么”(yao)同,這裡代表韻母“ao”。這套方案於1918年正式使用。目前中國臺灣仍在使用這套方案為國語(普通話)和臺語(閩南話)注音,中國大陸1958年的“漢語拼音”取代了這套“注音符號”,在《新華字典》上仍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1928年正式使用的“國語羅馬字”是中國國內第一套羅馬字漢語拼音系統,也是現代“漢語拼音”和臺灣後期一系列拼音方案的源頭。這套方案最早由趙元任提出,包括林語堂在內的學者們共同制定。它有一個特點,就是用不同的字母組合表示普通話四個音調。比如,“an”這個音,本身“an”表示一聲,“arn”表示二聲,“aan”表示三聲,“ann”表示四聲。“陝西”的漢語拼音“shaanxi”就是參考了“國語羅馬字”,多加一個“a”來區別“山西”。這套拼音學起來很麻煩,每個韻母要學四種寫法,規律還不統一。因此,遠不及“威翟式拼音”流行,在大陸被1958年所創立的“漢語拼音”取代,在臺灣於1986年也被另一套拼音方案所代替。
1943年,美國軍方委託耶魯大學漢學家喬治肯尼迪編制一套拼音方案,對將要去中國參加抗日戰爭的美國士兵進行短期漢語培訓。這套方案就是“耶魯拼音”(Yale romanization of Mandarin),後來也用於拼讀漢字的粵語發音。二戰結束以後,耶魯拼音就成了美華人學習漢語普通話的輔助工具。直到1982年,隨著“漢語拼音”成為國際標準,耶魯拼音就很少被使用了。相比之下,耶魯粵語拼音使用比較廣泛,是外華人學習粵語的主要工具。
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1950年,周有光先生帶領他的團隊,以1928年的“國語羅馬字”方案為基礎進行修改,並於1958年正式發表。周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曾留學日本,二戰後在紐約和倫敦都工作過。新中國成立後,回國在復旦大學教書。2017年1月14日,周先生離世,享年112歲,是位相當長壽的老人。
周先生的這套拼音方案在國內外認可度極高。無論是中國小孩子學習漢字,還是老外學中文,抑或是中國的人名地名轉寫成拉丁文字,都離不開這套拼音。1982年,這套拼音成為國際標準。周氏漢語拼音方案的優點是,拼寫簡單,同樣的讀音,周氏漢語拼音通常會比其它拼音少用一個字母。而且除了“ü”之外,幾乎用不到輔助符號,與拉丁字母的吻合度較高。缺點是“j q x”三個字母莫名其妙地發出了“雞 七 西”的音,而且個人認為“yi wu wo”這類讀音聲母和韻母有重複,可以進一步簡化。
與此同時,臺灣的拼音也在發展。1986年推出了“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取代“國語羅馬字”,2002年又推出“通用拼音”取代“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2008年9月16日,臺灣正式接受“漢語拼音”作為普通話的拼音方案。目前的臺灣,官方拼音方案包括“注音符號”(ㄅㄆㄇㄈ)和“漢語拼音”,民間一部分人喜歡用“威翟式拼音”轉寫一些人名和地名。
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的來歷都大致介紹了。至於為何要借鑑外語,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大陸的字典和臺灣官方一直保留著“注音符號”(ㄅㄆㄇㄈ),那可是百分百我們自己的拼音,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借鑑外語可能由於當時拉丁字母在國際上地位較高,通用性強。一方面表音字母注音輔助漢字學習,另一方面方便把中國的人名地名轉寫成拉丁文字,方便融入國際社會,也方便外華人學習普通話。
回覆列表
我的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都是在學校跟語文老師學習的。至於漢語拼音為什麼借鑑了外語,大抵是外語比漢語早(外語要遲拿什麼去借鑑)的原故,亦或是創造漢語拼音的大師們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否則,就是我愚昧不得原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