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老真言
-
2 # 千年八卦史
儘管諸葛誕造反失敗,被誅滅三族,但諸葛誕屬於曹魏陣營,而諸葛亮屬於蜀漢陣營,司馬氏再厲害,也不可能為了殺一個被連坐的犯人,就大舉進攻蜀漢,去取諸葛亮的人頭。
那時候的滅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即便女兒難逃罪責,但也不包含女婿所在家族,所以說,司馬繇應該不在三族範圍之內。
不過,就算司馬繇確實應該被株連,但你一看他的姓氏就可以明白他為什麼逃脫罪責了,他雖然是諸葛誕的外孫,但他也是司馬懿的親孫子呦。
古代的法律都是當權者為統治臣民所定,統治階層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對自家人網開一面,還是能做到的。
-
3 # 歪史
這個問題牽扯到後來三國志中所說的淮南三叛之一的諸葛誕之叛。
曹魏高平陵之變以後,司馬氏掌握曹魏中央政權,地方上原來忠於曹魏的人物不少的仍然掌握地方權力,於是就出現了殘酷的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
司馬氏所依託的則是四朝元老的地位和曹丕九品中正制度的保護,又掌握了朝廷,相當於掌掐住了曹魏的咽喉,曹魏於是一招致命,雖然多次蹦躂但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勢力越來越弱。
越來越弱不代表不發表意見。於是朝廷內有多次針對司馬氏的叛亂,地方上有淮南三叛。司馬氏挾天子以令天下,三叛最後都已失敗告終。參與者也都被夷滅三族。
古代的夷滅三族現在解釋不通,很多時候也執行的不同,但是各個版本都是父族一系全數處死,外嫁的女兒則鮮少波及。父系那就是一網打盡除了漏網的。
司馬繇題中的司馬繇,看名字就知道,司馬家的!他是諸葛誕外孫,同時是司馬懿的子孫後裔,自然不能牽連。
諸葛靚是諸葛誕的兒子,但是在反叛以前已經送入孫吳作為人質換來援兵。當時司馬氏沒有辦法越境抓捕。後來諸葛靚官居孫吳要職,司馬炎統一以後,一度躲著不見。天下傳為美談。
-
4 # 歷經春秋史發天下
諸葛亮祖輩那一族,從其祖父諸葛豐算起,到了諸葛亮這一代有四個分支,分別為三兄弟諸葛瑾、諸葛亮、諸葛均和堂兄弟諸葛誕。這四個分支被分派到了三國時期的這三個集團之中,諸葛瑾在東吳,諸葛亮和諸葛均在蜀漢,諸葛誕在曹魏,但是由於東吳和曹魏集團之中謀職諸葛氏的最後由於諸葛恪戰敗、諸葛誕反司馬氏失敗均被滅族和蜀漢的諸葛亮那一分支的諸葛詹諸葛尚父子戰死沙場,諸葛氏族的風雲終於落為平靜,幸運的是這四個支脈都留有後人,以傳後世。對於輩分最小的諸葛誕來說,選擇的是在曹魏謀職,由於“造反”後來被滅三族,可為何他的兒子諸葛靚和外孫司馬繇能夠倖免?這個問題涉及到三個方面,第一個為何諸葛誕造反被誅滅三族?第二個誅滅三族包括哪些?第三個為何在誅滅三族時司馬繇和諸葛靚能夠倖免?
為何諸葛誕造反被滅三族?在三國割據的時代,也許諸葛氏為了能夠延續下去,分別在這三個集團下了賭注,四路支脈分別進駐這三個集團效力;也許是諸葛誕不想依賴其族兄而另闢蹊徑,直奔曹魏。從數學的角度來看,這種選擇應該是最明智的,只要不是太倒黴或太離譜,諸葛氏延續下去應該不是問題。不管是哪一方倒臺,總有另一方收留或說情,比“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強多了。
一、早期為官
在早期,諸葛誕官至御史中丞、尚書。到魏明帝曹睿時期,由於曹睿認為諸葛誕及其好友夏侯玄等人是追求官宦浮華之輩,沽名釣譽之人,紛紛罷了他們的官。再到曹芳時期,由於大將軍曹爽專政,任用夏侯玄等人,受到好友夏侯玄的連帶作用,諸葛誕又復職,並出任揚州刺史,加受昭武將軍。二、跟隨司馬氏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掌握了曹魏大權,並解除曹爽大將軍之職,於不久後處死曹爽滅其三族。公元251年,太尉王凌不滿司馬懿專政,計劃推翻司馬懿,並另曹彪(曹操之子)為帝;不料計劃洩密,遭司馬懿討伐,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封山陽亭侯。由於反司馬懿的計劃洩露後,王凌拿不到虎符,無法調動兵馬,主動向司馬懿投降,最後吞藥自殺,所以諸葛誕的官職算是白拿了。公元252年,在諸葛誕的誤解下,建議曹魏攻打東吳,結果發動東興之戰,後兵敗。諸葛誕也在敗兵之中,由於主帥司馬師歸罪於自己,所以就象徵性的被降職。公元255年,毋丘儉與文欽於壽春起兵反司馬師,派使者拉諸葛誕入夥。諸葛誕由於跟文欽不睦,為了撇清關係,殺了使者,並宣佈毋丘儉和文欽叛亂。這種撇清關係的做法非常高明。於是司馬師帶兵討伐毋丘儉等,諸葛誕隨即跟隨帶兵前往壽春。後來文欽兵敗,逃往東吳,毋丘儉見勢不對棄壽春城逃亡而被殺。諸葛誕趁壽春無主之時進駐,穩定戰局,並派兵追擊接應毋丘儉的東吳兵,斬殺將領留贊。鑑於此起平叛有功,諸葛誕被封為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轉任徵東大將軍。這次諸葛誕升官了,俸祿也加了不少。三、擁兵反司馬由於好友曹氏勢臣鄧颺、夏侯玄先後被殺,反叛的王凌和毋丘儉均被滅三族,同時忌憚司馬氏兄弟擅權,諸葛誕感覺自己官位可能到頭了,心中十分不安,於是在壽春收買人心,蓄養死士以圖自保或反司馬氏。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誕的危險意識很強,自保能力也很有一套。公元256年,由於不支援司馬氏奪位,而引起司馬昭猜忌。公元257年,為了把司馬氏奪位,諸葛誕可能帶來的危險性降到最低,司馬昭明升暗降的想將諸葛誕調回朝中任職進行控制;然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接到詔命以後,諸葛誕非常害怕,恐懼回到朝中後,會步夏侯玄等人的後塵,於是殺掉揚州刺史樂綝,同時派吳綱帶著自己的兒子諸葛靚去東吳做人質請救兵。這件事諸葛誕做的很到位,不但給自己留了個後,同時殺掉地方的政府頭目以便實際控制壽春。四、糧盡被殺
在得知諸葛誕反叛之後,司馬昭率兵攻打諸葛誕幷包圍壽春城。東吳援軍兩次從外圍進攻,都被擊敗而不得進城援救。這個時候應該是諸葛誕最佳突圍時期,可是他沒有行動;既然壽春城給不了東吳,但是至少人應該儘量跑掉。三方相持不下,諸葛誕認為時當雨季,可能會淹退司馬昭軍隊,但是等了很久就是不下一滴雨,由於突圍出城意見不同,有一部分人出城投降。這個時候一方面天公不作美,另一方面雖然說突圍出城時機稍微晚了點,但也是可行的,可是諸葛誕放棄了。公元258年,壽春城中糧食漸漸耗盡,等不到東吳救兵的諸葛誕突圍失敗,傷亡慘重,被逼退回城內。時當由於東吳早期派來的救兵文欽主張節約糧食,而諸葛誕意見不同殺死了文欽,導致文欽之子文昭和文虎投降司馬昭。都到了這個時候還在搞內訌,諸葛誕沒得救了。最後司馬昭透過封賞投降的文氏兄弟瓦解了城內軍民反抗之心,於是壽春城就被攻克了;諸葛誕帶領數人騎馬逃出城,被大將胡奮手下士兵殺死;其手下數百人被俘,均拒絕投降而被殺。這說明諸葛誕籠絡人心的手段非常高明,對待自己的親兵也非常不錯。誅滅三族包括哪些?在三國時期,滅族有一般的滅族和滅三族的刑罰。滅三族一般是指誅滅父族、母族和妻族這三族;一般所說的滅族,就是指滅父族,又稱滅九族。滅族在乎或者重點在於滅掉男性,女性則一般可以倖免而活命,不過最終也是被賣掉做奴僕;如果是皇親國戚則可以倖免。
一、父族
這裡的父族是一般指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在內的九族。二、母族
這裡的母族一般是指按照舅表兄計算的九族。即母親的曾祖、祖父、父親、兄弟、兄弟的兒子、兄弟的孫子、兄弟曾孫,兄弟的玄孫、兄弟的來孫在內的母九族。三、妻族
妻族一般是指按照妻子兄弟輩分計算的九族。即的妻子的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妻子的兄弟、妻子兄弟的兒子、妻子兄弟的孫子、妻子兄弟的曾孫、妻子兄弟的玄孫在內的九族。為何在誅滅諸葛誕三族時,司馬繇和諸葛靚能夠倖免?諸葛誕被滅三族是由於反對司馬氏奪曹魏的江山死磕到底的原因,而這個滅掉的三族有那些呢?
首先父族,諸葛誕被誅殺的時候,其父諸葛玄已經去世了,祖父那就更不用說了,那麼只剩下他自己和他的兒子諸葛靚了,但是早在反叛之前,諸葛誕就把兒子諸葛靚送到東吳去了,曹魏這邊的司馬昭也無法追責至東吳而放棄誅殺諸葛靚,所以父族這邊只有諸葛誕自己了。如果連堂兄弟也算,那麼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均這三脈也在其中,不過這三個分支不在曹魏勢力範圍內,所以無法追殺。再則,如果要深入追究,只能把他的妻子以及女兒算上。大女兒嫁給王廣(王凌的兒子),由於王凌反司馬氏,被滅族受牽連被殺,由於歷史沒有記載,估計是被殺了。小女兒嫁給司馬昭的異母弟弟司馬伷,由於司馬家族當權,而且給司馬家族生了兒子,所以肯定不會受到牽連。所以實際上,在諸葛誕這個父族之中能夠被誅殺的只有諸葛誕自己了。其次母族,由於早期諸葛誕的父親諸葛玄為劉表的屬臣,為了順帶撫養諸葛亮和諸葛均而定居於襄陽,後來在荊州去世,所以其母族應該在荊州地域範圍內,歷史典籍也沒有記載其母資訊,所以或無處查詢或無法實施,所以誅滅母族應該就是一句空話。再次妻族,由於歷史典跡沒有記載,甚至連諸葛誕的妻子的名字和姓氏都無處可尋,很有可能是在曹魏境內的都被殺了,不在曹魏境內的紛紛躲避關係,以免受到牽連,所以其妻族這邊就銷聲匿跡了。這裡所涉及到的兩個人物一個諸葛靚,為諸葛誕的兒子,由於身處東吳,在曹魏勢力範圍之外,所以就逃過了滅三族的誅殺;第二個司馬繇,為司馬昭弟弟司馬伷的兒子,也是諸葛誕女兒的兒子,即他的外孫。在古代,一般嫁出去的女兒基本上就是夫家的人了,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受到連罪的,所以諸葛誕的這個女兒和兒子司馬繇不在諸葛誕的三族範圍內。就算強行算入三族範圍內,但是由於他們是司馬家族的人,屬於當權者,也是晉朝的皇族,所以在誅殺三族之前肯定被排除在外。由於勢力範圍和司馬家族當權者的原因,況且這個誅滅諸葛誕三族的命令實際發行著也是司馬昭,所以諸葛靚倖免於被殺司馬繇沒有理由被殺而都存留下來。
回覆列表
諸葛誕是死於曹魏末期與司馬昭爭權之中。而司馬繇是死於西晉司馬炎死後的八王之亂。二者相隔近五十年,沒有必然關聯。如果硬要說有關係,司馬繇是諸葛誕的外孫,他們有親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