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夫子讀史
-
2 # 小鈴鐺157348923
人性其實就體現在慾望上!那你說慾望有善惡之分嗎?自然是沒有!所有的慾望都是沒有罪的,沒有善惡之分的!那現實中自然毫無疑問是有善惡之分!怎麼會分出善惡呢?就在於實現慾望的手段!於是一切都很明瞭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後面這句是太上老君的話!不善者如何善之呀?能善之嗎?首先是能而且應該,因為奸肖的慾望奸肖的追求也正是我們良善的追求,錢誰不想啊!香車美女不好嗎?所以要尊重小人的追求!就是不善者吾亦善之!能然後是如何能做到啊?要知道小人什麼巧言令色,什麼陽奉陰違,什麼巴結奉承,數不清道不盡啊!圍繞一條,小人不存在道義,只存利益!只會損人利己!傷風敗俗!所以就好辦了,以利導之以利制之!這個就是不善者吾亦善之!膽敢逾越法規那就該殺的當砍柴,最多難砍的大力點或者說放火燒!這個是理論!實際生活中千奇百怪!未必一時能勝之,甚至於很多情況下被它殺死我們!毛主席教導我們說“老虎是要吃人的,你刺激它它要吃你,你不刺激它它照樣是要吃你”!所以怕是怕不掉的!在根本上也是無須怕的!還是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馬克思教導我們說,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我告訴大家,不要幻想惡敗歪賤會改過自新,會棄惡從善,會聽你的勸不賣淫了從良!也就是不要妄想正其心,只可儘量正其行!以規則和利益控導其行為,以力量讓他知道必須尊重我使之不敢侵犯!沒有別的辦法!為什麼不要妄圖正其心呢?因為它們的三觀一旦形成就改不了了!雖然它同樣會受到道義在內心的衝擊!但是它只會不斷地利用道義!既不講道義又懂得用道義來保護自己!所以,我都不屑說了!我看就講到這吧!要玩一會鋤大地了!借漢高祖的地盤一用!說實在的我不瞭解劉邦!我也不是學歷史的!按理沒有資格評論劉邦人不人性的主!但是我知道劉邦殺韓信誅盧綰,是沒良心沒人性的!不要摻雜政治說什麼以後有謀反怎麼辦?還是不說了!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再說也沒有管窺知豹的能力!
-
3 # 亭殿閣
說到草根逆襲成皇帝,就不得不提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生於亂世,大丈夫揭竿而起,一步步打下江山,成為九五至尊,他的故事充滿曲折與傳奇,千年後仍為人津津樂道,可他這個人,卻彷彿一直讓人看不透,猜不著,一面他是放蕩不羈的,一面他又是智勇雙全的;一面他是無情無義的,一面他又是知人善用的……他是雙重性格,雙面人生的典型代表,可細細讀來史書,他卻好像,一直是一個樣子的,熱血,穩重,不變初心。
對於劉邦最初的印象,是一個小混混形象。他生的帥氣,帶著成熟男人的氣息,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做著沛縣泗水的小小亭長,和方圓十里的各色人交好,吊兒郎當的樣子,讓人總認為他胸無大志。那時候,呂公定居沛縣,因為與沛令交好,所以門前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呂公好客,但是他定下了一條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身無分文,卻放出豪言“我出賀錢一萬!”之後被呂公親自接見,在宴會之上,劉邦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吃喝玩樂,卻意外得到了呂公的欣賞,呂公觀其面相,認為劉邦日後必然是人中之龍,在宴會散去之後,將呂雉許配了給他。
以後的幾年裡,劉邦依舊是劉邦,日日同友人廝混,家中瑣事全靠呂雉張羅。
回顧劉邦的政治之路,大概是三個階段,簡而言之,第一階段是沛縣起事;第二階段,是駐軍霸上,秦朝滅亡;第三階段,是楚漢之爭。之後,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秦朝暴政,普通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雖然是一個小官,但肯定小日子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只要他願意守著多大碗,吃著多少飯,就沒有問題。
但是,劉邦沒有,他看似大大咧咧,沒個正經之下,是有一顆救世濟民的心的。
他利用職權放走刑犯,哪怕為此,他只能躲在山上,但是至少,他用自己的行為,在最大的能力範圍之內救濟他人。
沛縣起事,他一呼百應,要知道,秦始皇可是一統六國的鐵血人物,和秦朝作對,與他作對,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氣,三千子弟如果不是相信劉邦為人,為他折服,說什麼也不會把身家性命置之度外,追隨他。
他沒有強大的軍事依靠,只能審時度勢,在沛縣之後,他投奔項梁,項羽的為人,豪放不羈,是個好將軍,卻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劉邦和他共事,這其中滋味,後人無從知曉,但是肯定不易。
根據史實記載,秦王子嬰是向劉邦投降的,秦朝滅亡後,劉邦沒有屠城,這和項羽愛好屠城的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使得他一時之間,民心所向。
再之後,鴻門宴上,他忍辱負重,換來一條命,終於在數年以後,在楚漢之爭裡勝出。君臨天下。
劉邦登基之後,像所有明君一樣,選賢任能,為百姓謀福祉,他做了一個好皇帝,而且,他有一點,比古往今來所有帝王都做的好,那就是,從未修改史實。
一路走來,他犧牲了許多,也留下了許多讓人詬病的事蹟,最著名的,是他對血肉至親都可以拋之腦後,結髮妻子呂雉在項羽軍中受盡折磨,他不聞不問;逃難之時,他狠心毫不猶豫的踢下自己的孩子;當項羽差點活生生煮了他老父,他還能嬉皮笑臉要分一杯羹。
歷朝歷代,篡改歷史,粉飾個人形象的行為屢見不鮮,可是劉邦沒有,他任憑這一切都被記錄,可他可以置之不理。
而今天,很多事情回頭看,他的這些行為,其實是一種變相的保護。呂雉和老父親,比起追隨他東征西伐,在項羽軍中,作為人質,他們至少得以保全性命。
劉邦是複雜的,可是又是簡單的,他始終是當年那個,看到秦始皇車馬威風八面駛過,感嘆“大丈夫該如此”的少年,救世濟民這條路太難走,如果要走到最後,必須經歷妥協,經歷忍辱負重,更難的是,即使如此,付出全部,也不一定能完成最初的理想,但是,劉邦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
-
4 # 涼生小七
你可快拉倒吧!秦始皇不殺功臣!你瞅瞅劉邦!功臣保不住!自己女人也保不住。對於個人而言,劉邦並不比項羽幸福。
-
5 # 稷下小書生
劉邦算是很仁義,有人性的開國皇帝。
理由如下:
一、劉邦分封王侯的規模之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許多功臣受到賞賜,劉邦根據眾將士在反秦滅項中的功勞大小,總共封了8個異姓王,139個異姓侯。
二、王侯不僅僅是榮譽稱號,還享受食邑,功勞最大的封以萬戶食邑,最低的也給予五六百戶的食邑,王侯專制一方,具有巨大的權力。
三、8個異姓王,139個異姓候,延綿儲存長久的不多,但大多因造反、犯罪等被自身原因被廢除,漢初基本上不存在皇帝故意殺伐功臣。
(一)8個異姓王的下場
1.燕王臧荼-造反被殺。劉邦滅項羽建立漢朝後,在全國範圍內搜捕項羽舊部,臧荼原屬項羽麾下大將,心中不安,於是先下手為強,起兵造反,臧荼是第一個造反的異姓王,三個月後兵敗被殺。
2.楚王韓信-造反被殺。漢高祖六年,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劉邦採用陳平計謀,假裝出遊,誘捕了韓信,查無造反實證,將韓信貶為淮陰侯。韓信被貶後,心生怨恨,陳豨造反時,劉邦親征,韓信計劃釋放囚犯攻擊皇宮,響應陳豨,因計劃洩露,被呂后殺死在長樂宮鍾室。
3.梁王彭越-被下屬舉報謀反,被誅三族。下屬得罪了彭越,彭越要殺之,下屬乘機逃跑,並向朝廷告發彭越謀反。劉邦派使者逮捕了彭越,將其貶為庶人,發配到四川。倒黴的彭越在路上遇見了皇后呂雉,彭越向呂后喊冤求情,呂后假裝答應,實則勸說劉邦不要放虎歸山,彭越最終被殺,誅三族。彭越是死的最冤的異姓王。
4.淮南王英布-造反被殺。漢高祖十一年,皇后呂雉在長樂宮鍾室殺死韓信,誅其三族,同年又勸說劉邦誅殺彭越,夷其三族,並將彭越屍體剁成肉醬分給個諸侯王吃,英布內心十分惶恐,暗地備兵。英布與一下屬有矛盾,欲殺之,下屬逃到長安舉報英布造反。英布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下屬一家,正式起兵造反,最終兵敗被人刺殺。
5.趙王張敖-因部下謀反被貶。趙王張敖娶了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是劉邦的女婿,劉邦到趙國時,張驁以女婿之禮對劉邦非常恭敬,而劉邦卻態度傲慢,這讓張敖的相國貫高非常惱怒,遂瞞著趙王密謀造反,後來貫高謀反事件被發覺,趙王張敖被廢為宣平侯。
6.韓王韓信-投降匈奴,兵敗被殺。漢高祖六年,匈奴突然出兵圍住韓王信的封國都城馬邑,韓王信一面與匈奴假裝和談拖延時間,一面向朝廷求援,劉邦懷疑韓王信與匈奴合謀,派遣使者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懼怕,投降了匈奴,韓王信與匈奴聯軍進攻漢軍,被漢軍大將柴武斬殺。
7.燕王盧綰-投靠匈奴,老死域外。燕王並無顯赫戰功,只因與劉邦是發小而被封王,但異姓諸侯王,除長沙王吳芮外,悉數被殺,盧綰對此惴惴不安。陳豨造反時,盧綰曾派人與其聯絡,後被劉邦發現,劉邦兩次派人召盧綰,綰稱病不行,劉邦遂派樊噲攻擊盧綰,盧綰最後投靠匈奴,老死域外。
8.長沙王吳芮-善始善終。吳芮是唯一一個善始善終的異姓王(歷五代因無嗣而止),他行事低調,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子女,又主動削弱自己的兵力,成功儲存了自我。
(二)139個異姓候的下場
《史記》記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餘皆坐法隕命亡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漢朝剛建立時,功臣受封為候的有一百多人,但到了漢武帝時,只剩下五家侯爵了,其餘的都因犯法獲罪,喪身亡國,泯滅無存了。
綜上可見,劉邦開國後,大封功臣,進入太平之世,劉邦並沒有大肆殺伐功臣,功臣凋零大多因造反、犯法等自身原因,總體上看,劉邦還算是一個很仁義、有人性的開國皇帝。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不是問反了。
漢高祖劉邦是最沒有人性的開國皇帝之一,動輒“烹之”,恨不得“烹”盡功臣。韓信、彭越和英布身死族滅,沛縣老夥計蕭何戰戰兢兢始得全身,聰明如張良深諳兔死狗烹的規律,功成身退,免於一敗。異性王除了長沙王吳芮無不剿滅。跟他有一拼的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必欲殺盡功臣而後快。
您還問劉邦是不是最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