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麥開坦克

    感謝邀請,記得是小學三年級和小夥伴一起在家裡看的《龍貓》,因為我們也是住在農村的,小時候雖然不怎麼看得懂劇情,但是裡面的鄉村生活場景讓我感覺到一種親切。如今長大工作來了,卻少有回家的機會,慶幸童年玩伴也在一起工作,《龍貓》再次上映,肯定會和小夥伴一起去電影院看看,重溫童年記憶。

  • 2 # Eleven張

    龍貓是宮崎駿的代表作之一,他也是第一代讓成年人走進電影院看動漫的人,並不僅僅是給小孩子看的,因為他的動畫表達的讓每一個年齡層次看到的和理解到的都有更深層的含義,看龍貓這部動漫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孩子,那時候還是在家買的碟片看的,想想也是十幾年過去了,現在重新上映還是回去電影院一看,不僅僅是這部動漫值得一看,還能重溫一下兒時。個人覺得龍貓這部想表達的不像幽靈公主和風之谷那樣,說的是人與環境問題,而是簡單的表達了,對家人的那種依戀和羈絆,小時候看著就感覺,希望家人健康平安,現在只是想有空多陪陪家人,長大一些,就是希望自己孩子健康平安的成長。

  • 3 # 蘋果醬L

    一定會去看的。《龍貓》的故事背景在鄉村,陳舊的房屋,黑暗的閣樓,廣闊的田野,熱情善良的鄰居,勞作的大人們,門口的抽水井,遊戲的小樹林,泥濘的田邊小路,在河邊戲水,抓魚蝦,和夥伴追逐,一身灰頭土臉地回到家,洗漱時也不忘遊戲,直到疲憊時瞬間睡著,還有對未知的幻想與期待及恐懼等等。

    溫暖又親切,迷茫並快樂著,

    現在能代替的就是重溫電影了。

  • 4 # 浮名半影

    當然會去看的。畢竟這部影片承載力我小時候的一些記憶,那個時候我們家還沒有電視機,也不知道電影這個概念,當然那個時候我也還小,最喜歡的看的動畫片也就只是一部《喜羊羊與灰太狼》,直到村裡讀大學的哥哥姐姐們帶回來了這一個型別的動漫時,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這樣的動漫,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這一型別的動漫了。

    看第一遍時,好奇又歡喜,雖然我可能第一遍沒有看懂,也正因為如此我又看了無數次。嚮往裡面的風景畫面,那時候單純的心,也有著單純的美好。小時候的記憶裡也只剩下這一些最美好又深刻的畫面了。

    一直期待著能在電影院裡去看看這一部影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一直在等著。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的上映吧!

  • 5 # 隔夜說動漫

    在過去很多年裡,宮崎駿的這部《龍貓》帶給隔夜君更多的觸動就在於---

    “毫不造作,毫不刻奇,透過描繪純真爛漫的小女孩攜伴龍貓玩樂,一同去解決苦惱問題的過程,來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大美好的用意。”

    其實就在今天早上的首映場裡,當隔夜君看到小梅躺置在大龍貓肚子上憨甜入睡的畫面,

    隔夜君的心房也確實被這種或許只有宮崎駿才能夠帶來的“溫情和諧”給綿軟融化了。

    但在隔夜君看過了《狗十三》這部深刻的描繪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現實題材作品後,我似乎又對《龍貓》嘉詡了幾分讚歎之意。

    下面就是隔夜君對於這兩部作品於“中國式家庭教育”維度的詳盡評說,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龍貓》&《狗十三》

    《狗十三》可不僅僅是一部口碑爆棚的中國產電影,對於它本身的上映來說就倍具著傳奇色彩了。

    成片於2013年,然而卻一直未有得到放映的許可,足足被封禁了五年之久。

    這除了影片本身的片名帶有強烈的辱罵之意外(原名也是十三,只不過是阿拉伯數字的“13”),更為關鍵的還得屬劇情對“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女主“李玩”是生活在一個離異家庭中的,父親也在隨後結識了新的愛人,組織了另一個獨立的家庭。

    但即便如此,李玩的父親也沒曾丟放過對女兒的“關愛”

    他會為李玩的學業成績感到著急,想方設法為她能夠考上好的高中而絞盡腦汁。

    也會在李玩獲得不菲成績後給予毫不吝嗇的讚譽和贈禮。

    當然也少不了在回憶起過去婚姻的傷痛時,兩父女攜伴一起痛哭流涕,這可算是一種飽含溫情的相濡以沫了。

    就憑這幾點,隔夜君相信已經能讓許許多多的中國父母自慚形穢了,

    但別急,李玩父親在一眾行動的要旨上其實都和大多數中國家長存有共性的,而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父愛”

    說白了那就是這樣一句話:“你不懂,我給你的才是最好的”。

    李玩父親對女兒成績的關注,僅僅著眼於中考的綜合成績,全然枉顧女兒自幼小開始就沉溺於物理研習的這個事實,大抵認為這只是一些過家家的玩意吧,不能起到決定未來的作用。

    於是就粗蠻霸橫的命令女兒做出修改初中社團的決定,好以彌補英語成績上的短腿。

    此後,李玩父親也算是做出了行動,贈送女兒小狗作為補償的禮物。而生性倔強的李玩一開始是拒絕的,但也在朝夕相處中和小狗狗日漸濃情。

    不過在這不久後悲劇就發生了,爺爺遛狗的時候狗走丟了,

    但家裡人是怎樣處理的?

    他們啊,湊了濟濟一堂的成員來安慰李玩,但卻沒有一人到過戶外去尋找過。

    而就當李玩到外竭盡全力去尋找的時候,又作出了厭煩的嘴臉(到處張貼告示,也在連日來毫無朝氣),

    甚至還在某次去喝酒消愁晚點了回家,使得奶奶在尋她的路上短暫走丟而大發雷霆,毫無節制的對李玩身體痛打了一頓。

    怎麼了?李玩父親。

    非要將寶貝寵物視作為爾等小事,女兒為此焦急幾天就認為是小題大做的孩子氣嗎?

    隔夜君知道導演這樣的諷刺刻畫並沒有貶低人類生命的意思,也絕非是將老母親與小狗等同在一個維度了。

    曹保平導演想要強調的也就一點:孩子的偏好,也是應該得到尊重啊。

    於是李玩一家人就更加變本加厲的往錯誤的方向去前進了---給李玩買了一隻同款小狗狗,並欺騙她就是愛恩斯坦(先前小狗的名字)。

    本來李玩在聽聞找到小狗訊息時是異常興奮的,但當回到家看到小狗模樣後就立馬呆住了。

    更為匪夷所思的就是,家裡人竟然串通到了一塊,濟濟用謊言來讓李玩接受這隻小狗就是愛恩斯坦的事實。

    這又是什麼?只要出發的動機是為了你好,就竟然可以肆無忌憚了?

    但問題是,這樣的舉措真是“為了你好”的表現嗎?亦或者只是“別再繼續煩我了”這樣的為求己欲而扭曲的惡行呢?

    這簡直就比時下家長企圖將遊戲和動漫內容一棍子打死的行為惡劣百倍好不好。

    在這樣家庭生活的李玩是鮮少有笑顏的,而其自身的性情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壓迫刺激之下變越越發沉默寡言,成為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犧牲品之一。

    對比起《龍貓》兩位小女主角(姐姐“小月”和妹妹“小梅”)的生活狀態,李玩的人生可謂是悲涼慘痛的---

    從搬家的路上,到房屋的衛生打掃,再到草地上拾撿橡果,叢林間追逐龍貓,以及在雨天裡為爸爸送雨傘等等的生活行為當中,都無不洋溢著歡聲笑語。

    當然啦,生活嘛,也絕非會一帆風順的。但他們的傷痛又是什麼呢?

    是為媽媽的病情可能加重而倍感焦慮啊!這可是發自內心的對家長的情感牽絆好不好?

    之所以能夠培育出這兩位天真爛漫的孩子,在宮崎駿的這部作品裡頭也並非無跡可尋。

    在一定程度來說,那就是“不輕易去否定孩子的說法”,不過在《龍貓》裡,我們卻能夠看到更進一步的暖心表現---讓自己也相信孩子說的事情。

    還記得草壁達郎面對兩個女兒言說在後門看到非蟑螂又非老鼠的恐怖之物時的表現嗎?

    先是鄭重其事的逐一將鍋蓋開啟檢視,而在看到什麼東西都沒有之後,又借用了通話故事裡的“灰塵精靈”作為解釋,好讓孩子能夠安心。

    而在面對小梅說到自己遇到了龍貓,但卻又找不到證據去證明的時候,草壁達郎並未予以分毫的指責。

    相反,也同樣苦口婆心的將可能性娓娓道來,並帶著兩位女兒前去了森林神社參拜一番。

    也好比如到來劇情的最後,當媽媽看到小月和小梅坐在樹梢上看望她,以及爸爸在窗臺上拿到一根刻有著“送給媽媽”字樣的玉米時,

    這兩位父母也並未對此感到分毫的詫異,沒有去細思其中的邏輯關聯性。

    這樣的行為舉措絕非是一句“不要打破孩子們的美好幻想”就能夠解釋的,

    這兩位父母的內心當中也必定對孩子所構建的神奇之事予以了深厚的認同,方才會有此番神情自若的表現。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小月和小梅都是生活在《狗十三》的家庭裡,那她們的人生經歷又將會變得何種模樣呢?

    其實答案一點兒都不難想象,不就是在清掃房屋的時候被嚴厲的呵責不要肆意的搗蛋(畢竟打掃工作已經相當勞累了,兩小妹子還在發出嘈雜的聲音,那可是煩上加煩啊)。

    亦或者在小梅堅持龍貓確實存在的時候,拾拿起晾衣服的架子抽打她的屁股,好以讓她學習學習何為說謊的代價吧,並承認剛剛所見只是夢境之物而已。

    然而慶幸的是,小月和小梅都並非是在中國式家庭教育薰陶之下成長的,

    而作為曾經飽嘗過這一滋味的隔夜君來說,能夠看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原來還是存在著希望曙光(至少在家庭教育如此),我還真有一種卸負重擔的老懷安慰之情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真的存在麼?地球真的是圓的麼?人類真的會消失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