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代藝術品鑑賞
-
2 # 故園齋主
一對琺琅彩碗要賣一億多,其實也是炒作成分居多,對於我們普通收藏者是不屑一顧的,尤其是我,心態平衡,收藏只為喜歡,一件藏品,先看它的藝術性高不高?有沒有欣賞價值,至於新老真假,反正我又不賣,所以可以略過不計,人生健康快樂就好。
-
3 # 巴蜀藏居
你好,拍賣成交價格超過億元的拍品可謂天價藏品,標題裡提到的碗雖然沒有說明是哪一件,但我印象裡最符合標題的應該是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張宗憲御製瓷器珍藏專場裡的那件【清乾隆御製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當時的成交價是151320000港幣。與標題提問一樣,央視科教頻道百科探秘欄目曾在2007年播出一期《揭開天價古瓷背後的秘密》的節目,當時邀請的揭秘專家正好是我的兩位好友,可以參考一下。琺琅彩繪採用的畫琺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裡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琅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琅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做成裝飾性的工藝品。隨著東西貿易交往的頻繁,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臺灣以後,禁海開放,西洋製品開始湧入,西洋琺琅便由廣州等港口傳入中國,並就地設廠研製,稱之為洋瓷,宮中則稱其為廣琺琅。當時,廣州的產品多保留著西方文化的韻味,由於燒造技術不高,釉料呈色不穩定。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聘請法蘭西畫琺琅藝人陳忠信來京,在內廷琺琅處指導燒造畫琺琅器。其式樣、圖案主要是中國風格,少有西方畫琺琅的特點。瓷胎畫琺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琅,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琅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琺琅彩瓷器都是皇家專用的,絕不外傳。琺琅彩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燒製地方不一樣,一般的陶瓷都是在當時的景德鎮燒製的,而琺琅彩的燒製卻需要先把景德鎮燒製好的優質作品挑選出來後,加上琺琅油畫技術在宮中二次燒製,燒製的過程皇帝幾乎全程參與監視,宮中成立三個燒製的地方,分別是紫禁城,頤和園和怡親王府。琺琅瓷如此珍貴,首先一直都是皇家專用,從未流入民間,導致數量極少,在圖案上極少有重複的,二就是皇帝親自參與制作,監視,然後就是一種文化藝術。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採納,謝謝。最後把一億五千萬的這隻碗的圖片發到下邊,請檢視。
搜尋
民國琺琅彩
八十年代琺琅彩瓷器
官窯琺琅彩暗記
瓷器底款大全
制壺大師名單
土瓷碗價格
-
4 # 虛白室主人
謝邀請。問題“價值一億五千萬的琺琅彩瓷碗背後有什麼故事和價值”?首先應該明確,這隻碗應該就是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賣的著名收藏家張宗憲珍藏的清乾隆御製琺琅彩“杏林春燕"小瓷碗。而買家就是其胞妹張永珍,兄妹在拍場上的榮耀登場,譜寫了一段中國瓷器工藝美術品在世界拍賣史上的傳奇。
有人戲稱這是擊鼓傳花。但當我們對他們兄妹的收藏經歷或者說故事稍加了解,就不會有這種認識了。單就瓷器拍賣而言,張永珍女士可以說有三次拍賣重新整理了瓷器拍賣紀錄。第一次是2003年香港蘇富比的清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的拍賣。每個收藏愛好者都知道,彩瓷發展到明清,由於制瓷技藝的完全成熟和精進,加上統治者的愛好和推波助瀾,高潮迭起。永宣青花,成化鬥彩,嘉萬五彩,康雍乾琺琅彩、粉彩,皆是一代名品,引發世界藏家垂涎。而粉彩至雍正時完全成熟,製作最為雅緻精良,堪與成窯鬥彩比肩。而此次拍賣的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從體量,形制,繪畫成就各方面綜合考量,可以稱得上雍正粉彩的精品。為此,上海博物館也派著名瓷器鑑賞專家汪慶正先生赴港參拍。而請兄長掌眼的張永珍也志在必得。雖然其兄長告誡,競爭激烈時要慎重舉牌,但張永珍最終還是以4150萬元港幣竟拍成功。事後,汪慶正先生感喟:公立博物館因資金問題,無法與私人收藏競爭。2003年,聞知此言的張永珍女士有意將此瓶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張宗憲把資訊傳給汪慶正時,汪慶正先生連夜把訊息告知了館長陳燮君。三天後,在上海南伶酒家,陳、汪宴請張宗憲,並請其代傳對張永珍女士的感謝。十月二十六日,汪慶正攜另一專家赴港,十月二十八日在張永珍女士家裡完成了捐贈。事後,汪先生感嘆,從事瓷器鑑藏五十一年來,如此貴重的捐贈以如此簡短的方式完成,有做夢的感覺。2004年,上海舉行了捐贈儀式,贈於張永珍女士“白玉蘭”榮譽稱號。流浪海外的雍正蝠桃紋橄欖瓶永駐上博,成就了一段傳奇的感人故事。
張宗憲,張永珍的父親張仲英,十八歲時在上海五馬路開設了古玩店“聚珍齋",他們家族是名符其實的收藏世家。而張宗憲最初的理想並不想從事家族事業,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四九年離開大陸赴港,起初事業失敗,兄妹都過了段苦日子。自幼受家族事業影響的張宗憲最終還是迴歸古玩行當,做得風生水起。無論瓷器,書畫,皆奉行真,精,新的收藏理念,成了來往歐洲,香港的大拍行的一號人物。而“杏林春燕”琺琅彩小瓷碗正是體現張氏收藏理念的珍品。單說它的名字就充滿了詩情畫意,而這個名字後面的典故更值得傳誦。傳說三國時吳國名士董奉隱居廬山之時,為世人免費看病,但條件是重症須植杏樹三五株,輕者一株,久久成林。後世就以“杏林妙手”等詞語稱謂聖心仁術。“春燕”在中華詩詞中是意蘊豐贍的詞彙。囉嗦一句,由於歷代詩人吟誦的累積,有些詞已經不單單是詞彙意義,而是詩境、詩象,如煙柳,灞橋之類,春燕是春之使者,見燕即知春來。所以杏林春燕就是聖手回春。如此美好的名字,用瓷胎畫琺琅表現出來,其價值可想而知!
琺琅彩至乾隆時已臻化境,玉一樣的瓷胎權作宣紙,琺琅彩料成了國畫暈染的顏料,一幅生機勃發的詩書畫印精絕的春之歌美圖就展現在一隻小瓷碗上。這是近三百年前的事,我們能不為祖先拍手叫絕嗎。所以,2006年,這隻乾隆御製杏林春燕圖琺琅彩瓷碗在香港佳士得拍場一經出現,就引發藏家逐鹿,竟爭激烈,最終由張永珍女士以1.51億港幣竟得。張永珍女士說,看見它,就被其美妙打動。而張宗憲也很慶幸,認為給自己的“愛女”找到了好人家。杏林春燕圖琺琅彩小碗就這樣成了張永珍女士永久的珍藏。我們祈願它將來以適當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能讓我們近距離的一睹它的風采。
說到這兒,故事應該結束了,但前面已經提到,張永珍女士的瓷器收藏有三次重新整理拍賣紀錄,前兩次已表,第三次就是2010年10月,她又以高價2.5億港元拍得乾隆淺黃底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長頸葫蘆瓶。事後,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讚歎,張永珍女士有錢,也把錢用到了極致。
好了,讓我們用明代才子唐寅的杏林春燕七絕來結束本答問,回味魅力持久的杏林春燕文化。燕子歸來杏子花 紅橋低影綠池斜
清明時節斜陽裡 個個行人問酒家。
回覆列表
2007年,拍賣會場上有這樣一個碗,成交價格是一億五千萬元,價格為什麼會如此之高呢?首先它是一個康熙皇帝時期的琺琅彩瓷器碗,本身這種琺琅彩瓷器都是皇家專用的,絕不外傳。琺琅,是來源於歐洲的一種使用化學原料為作畫,經過燒製後形成了一種類似於玻璃效果的產品。·這個琺琅瓷器本身是從外國引進來的,最早引進來的時間是明代,明代的景泰藍就屬於一種琺琅品,當時的琺琅品主要是最為一種貢獻品獻給當時的皇帝,但是可能引進的技術也不成熟,導致琺琅彩瓷沒有被盛行起來,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因為康熙皇帝的開放包容,加之康熙又對琺琅藝術的情有獨鍾,便開始燒製琺琅彩瓷,最早的時候有金屬胎畫琺琅,玻璃胎畫琺琅,瓷胎畫琺琅,也就是把琺琅藝術畫在金屬玻璃陶瓷上,而效果最好的當屬瓷胎畫琺琅。
而這琺琅彩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燒製地方不一樣,一般的陶瓷都是在當時的景德鎮燒製的,而琺琅彩的燒製卻需要先把景德鎮燒製好的優質作品挑選出來後,加上琺琅油畫技術在宮中二次燒製,燒製的過程呢,這個康熙皇帝幾乎全程參與監視,這個康熙皇帝很重用人才,把當時繪畫高手賀金昆請入宮中,還有一些其他的,來參與這個琺琅彩的繪畫,並且授權給他們在畫府隨便出入的資格,這在當時是一種待遇。康熙皇帝還在宮中成立三個燒製的地方,分別是紫禁城,頤和園和怡親王府。
琺琅彩從引入中國後,色彩繪畫上也有所改變,可能是跟當時的皇帝有關,康熙年間, 外壁畫面大多以黃、藍、紅、豆綠、絳紫等色彩作地,再利用各種顏色的彩料以雙勾技法描繪纏枝 牡丹 、 月季 、 蓮花 等花卉圖案,且有花無鳥。也有在四個花朵中分別 寫“萬”、“壽”、“長”、“春”等祝壽語的,風格嚴謹華麗。所用彩料系從西洋進口,所用畫稿由宮中造辦處下屬的如意館提供。由於施彩較厚,致使紋樣有堆凸之感,且出現細小裂紋。康熙時的琺琅彩瓷器也有個別直接在宮中舊藏明代永樂白瓷盤上施彩的,而在圖案上則講究左右對稱,因為有皇帝的親自監視,每成一件彩瓷,底部都會印有“康熙御製”四個字印。
到了雍正時期,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預下,隨著造辦處自煉琺琅料的成功,和愈來愈多的宮廷書畫家參與琺琅彩瓷器的 繪畫 和 寫字 ,琺琅彩瓷器的生產遂取得較快發展。從當時造辦處檔案記載來看,雍正六年,造辦處新煉的琺琅料有月白、白、黃、淺綠、亮青、藍、松綠、亮綠、黑等九種顏色。新增琺琅料有軟白色、香色、淡松黃色、藕荷色、淺綠色、醬色、深葡萄色、青銅色、松黃色等,共九樣。造辦處自煉琺琅料的成功,不僅擺脫了琺琅彩瓷器生產因依靠進口料而可能產生的捉襟見肘的窘態,而且新增加的彩色品種亦可使畫琺琅人在表現物像時更加得心應手,而成品都會在底部印有“雍正年制”的字樣。
乾隆時期琺琅彩瓷器的裝飾題材較雍正時更加豐富,除山水、花卉、花鳥外,還有中國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 洛可可 ”藝術風格影響的各種洋花圖案。新增的各種色地、色地開光、色地軋道琺琅彩瓷器,圖案繁複,不留空白,不題寫詩句。雍正時盛行的詩、書、畫、印相結合的白地琺琅彩瓷,此時繼續生產,所題詩句和所用閒章與雍正時大同小異。
琺琅瓷如此珍貴,首先一直都是皇家專用,從未流入民間,導致數量極少,在圖案上極少有重複的,二就是皇帝親自參與制作,監視,然後就是一種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