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iangsitian

    正史,漢的最後一年是魏的第一年,魏的最後一年是晉的第一年,吳蜀割劇政權,與李自成,陳友亮,周世宗一樣。陳壽寫了三國志,民間才說三國

  • 2 # 清無餘

    首先國家這個詞要弄明白先,曹丕稱帝前只有東漢這個國家,無論其再衰敗也沒有魏蜀吳,只有數個割據勢力,國家不正統是不能被承認的,後來三個最強割據勢力相繼稱帝,東漢這個國家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從這裡開始才有了三國這一說法,除了這三國當時也就遼東太守公孫“氏”幾任太守的勢力相對較強,這太守就算再牛逼也是太守,何來一國?這種太守歷史會記錄成一國嗎?這不是搞笑嗎?

  • 3 # 咚咚拇指

    三國時期確實存在著第四個國家,這個國家它是漢末亂世的殘留。在形成三足鼎立年代之前,也就是魏蜀吳三國的鼎盛時期之前,這個國家是一直存在,但由於在的角落比較小,所以名聲比較小,沒有三國各個英雄豪傑的人物故事,也就沒有那麼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

    那個國家叫做燕國,這個國家實力實在是太弱小,以至於弱小的曹操根本看不起這個國家,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國家才沒有遭到曹操的毒手,才活了下來。它的奠基者是公孫度,公元204年公孫度逝世之後,他的兒子公孫康繼位,公孫康在歷史上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唯一能讓人記住的一次就是,曹操在重點是平定南方的時候,公孫康砍了袁紹的兩個兒子的頭顱,當做送給曹操的見面禮。在過了14年之後,公孫淵奪走了他叔叔也就是公孫恭的位置,讓我們看看以後的事。

    在公孫淵在上位之後,根據中原的形式進行一番觀察,然後學習秦昭王。軍事上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想要一統天下,成就一番霸業,後來就暗通東吳的孫權和他結盟,然後俯首稱臣,接受孫策對他的冊封,並且成為了燕王。在這之後,他和東吳的孫權兩個人一起聯合對抗曹魏的曹操。

    最後諸葛亮,去世以後沒有多長時間燕國就被滅亡了。他之前一直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曹操被其他兩個國家實力所牽扯,而沒有騰出軍事力量和時間來與燕國打仗,以達到併吞的目的。所以我們由此可看,從一開始這個燕國就根本沒辦法與魏蜀吳三個國家相提並論,所以他自然也就不會成為第四國。

  • 4 # 滄浪貓

    原因很簡單,公孫氏雖然割據,但並不是一國呀。曹操說:如果沒有我不知幾人稱帝稱王,這說的不正是像公孫這樣的集團嗎?試舉證如下:

    其一,自公孫度於公元189年趁董卓之亂時割據遼東起,歷經三世,重視耕戰,招募流民,延覽名士,儼然為世外樂土。燕、齊百姓多經陸海兩路湧進遼東,管寧、國淵、王烈等經學大家都託庇隱居於此。這大大提升了遼東的實力。公孫氏遂東征高句麗,西擊烏丸,霸於東表海上,“東夷九種皆服事焉。自詡為華夏延續了對遼東的統治。但終公孫三代未曾稱帝,不敢同中原分庭抗禮,也不敢自立一國,只是在魏、吳之間搖擺騎牆,基本上是附庸的地位。後來公孫淵剛剛稱王,次年就被司馬懿滅了。割據而未成國,當然不能列為第四國。

    公孫度,遼東土著。原為玄菟郡小吏,後舉孝廉,曾為冀州刺史。董卓當政時,受同鄉徐榮舉薦為遼東太守。從此割據遼東歷經三代。統治區域北至鮮卑扶余及高句麗北部,東至北韓中部,西抵灤河,南至海,一度佔據山東北部之區域性地區。

    其二,公孫度割據的遼東,漢代稱為“東域”,同西域相對。這裡地處偏遠,替朝廷羈縻匈奴,烏桓、鮮卑,扶余,高句麗。在中原人心中的重要程度不足。曹魏雖然對公孫報以戒備但也並不如何尊崇過分,爵不過列侯,官不過太守、將軍。在曹魏眼中,公孫氏其實算是一個世襲的太守。

    公孫康繼承其父太守之職。207年,曹操大破烏桓,公孫康連忙殺袁尚、袁熙以討好曹操。曹操封其為襄平侯,左將軍。承認其世襲地位。

    其三,公孫氏雖然最終疆域不小,且稱霸北韓高句麗扶余等國。但畢竟不過三郡之地(後又自設帶方郡),只佔幽州十郡之三。古代遼寧以醫巫閭山為界,分為遼東遼西。自夏代之時,遼西的農業就很發達,也是同中原交通聯絡的必經之地。而遼東森林密佈,漢代之後才有條件大規模地開發。但仍不如遼西。西漢末遼東人口27萬餘,遼西則35萬。曹操攻滅烏桓,佔據遼西,就堵死了遼東勢力進取中原的陸上通道,而青州堵死了它的海上通道,而中原百姓也失去了向遼東流亡的可能。很多名士也開始迴歸故鄉,為曹操效力,所以曹操留著公孫也無關大局。

    公孫淵稱燕王,畢竟不敢稱帝,但仍遭到滅頂之災。238年,司馬懿攻破襄平,結束了公孫氏近半個世紀的割據。

    總結,三國鼎立的割據為世人承認,並列名史冊,是因為這三者都在漢末亂世中完成了“區域性”的統一,並都在爭取對全國的統一。所以他們最後都稱帝,以示政權的對等性,並拒絕承認他國的正統性。而公孫氏僻居遼東,不足一州之數,無心入主中原。於曹魏不過一附庸爾,怎麼會有資格稱一國呢?

  • 5 # 縮頭烏龜千秋萬代

    劉備的蜀國就是漢朝,蜀國不滅,漢朝不滅,東漢人不知道自己是東漢人,只知道自己是漢人,蜀華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是蜀華人,只知道自己是是漢人,所以三國只有魏漢吳。

  • 6 # 9劃

    從法統上講,漢獻帝禪位給了曹丕,你不管漢獻帝怎麼想的至少程式是走完了的,魏晉之間也是這麼個理,所以歷史上奉魏晉為正朔。陳壽寫三國志也是這個標準。蜀,是我們對劉備軍事集團的稱呼,人家自己叫自己漢的,畢竟劉皇叔的政治口號是興復漢室。怎麼能叫蜀呢。至於江東政權,雖然也建了國,但是存在時間太短,地盤也太小。對主體政權基本沒有威脅。所以頂多算個割據政權。

  • 7 # 林長風

    東漢之後,便是三國,三國者,曹魏、東吳、蜀漢,哪裡又有第四個國家呢?我想提問者可能說的是佔據遼東的公孫氏。但是,公孫氏真的能算作一個國家嗎?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魏蜀吳三國先後在中原、江南、蜀中地區站穩腳跟,遂成三足鼎立之勢,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後人對這段歷史大多耳熟能詳。但人們往往把目光聚焦在魏蜀吳身上,卻大多不知道在遼東地區還曾出現了一個存在了五十多年的政權。

    遼東政權的創立人叫公孫度。公孫度小時候跟著父親公孫延到東北北韓北邊的玄菟郡居住。當時玄菟郡太守的兒子叫公孫豹,而公孫度的小名也叫做豹,兩人又恰好同年,於是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好朋友。

    但是,太守的兒子公孫豹在18歲的時候突然死了,於是太守就把一腔愛子之心轉移到了公孫度身上,不僅請來老師教導他讀書,還做主為他娶了妻子。漢靈帝時期,太守還舉薦公孫度做官,被漢朝廷封為尚書郎,不久遷任冀州刺史。

    可能公孫度在朝中沒什麼人脈,剛當任刺史沒多久,就傳出對公孫度不利的謠言,接著又被罷職了。

    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執掌大權。他手下有一個叫徐榮的中郎將,他跟公孫度是老鄉,於是就把公孫度引薦給了董卓。不久之後,公孫度當上了遼東郡太守。

    因為公孫度本來“起玄菟小吏,為遼東郡所輕”,所以一到遼東,公孫度就開始“立威”。以前得罪過他的襄平縣令公孫昭被抓了起來,在襄平縣鬧市中將其鞭打而死。郡中豪門望族如田韶等家,只因在平時的來往上對公孫度沒有恩惠,就都被他找藉口殺了,被他如此誅滅的豪族有一百多家。於是,遼東郡百姓談起公孫度就色變,這也使得他一時在遼東站住了腳跟。

    公孫度至少做了近四年遼東太守,建立起了一支忠於自己的官僚機構。當董卓遷漢獻帝於長安,並與關東諸軍對峙於洛陽時,他就看到“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於是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此時中原亂上加亂,很多中原名士就逃往遼東躲避,其中有知名武將太史慈,謀士管寧、王烈、邴原等人。

    公元204年,公孫度去世,一共在遼東經營了二十多年,佔據了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東邊的少數民族也紛紛向其臣服,留下了偌大的一片基業。

    公孫度死後,由其子公孫康嗣位。公孫康繼位之後,對曹操示好,先後臣服於漢和曹魏政權。公元207年,曹操征討收留袁尚、袁熙的烏桓,袁尚、袁熙等人又逃亡遼東,公孫康“悉斬之,傳送其首”,就是把他們的腦袋割下來給曹操送了過去。

    公元221年,公孫康卒,但此時他的兒子們年幼,於是眾人擁立公孫恭為遼東太守,曹丕封公孫恭為車騎將軍、假節,平郭侯。

    公孫恭無能,等到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長大,便於公元228年奪了公孫恭的位子。此時曹魏正和東吳的陸遜、蜀漢的諸葛亮打得難分難解,於是為了安撫遼東,又封公孫淵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但公孫淵是個典型的兩面派,他一方面接受了曹魏的封賞,另一方面又和東吳的孫權結交,意圖提高自身的籌碼份量。但當孫權封他為燕王時,他又覺得東吳畢竟距離他太遠,且遠不如魏強盛,反而羞辱孫權的使者,藉此向曹魏示好。

    公孫淵如此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終於使得吳、魏大怒,兩國都下定決心要剷除他。

    公元238年,諸葛亮已經去世,司馬懿得以從關中前線抽開身來,提兵四萬,一舉結束了公孫氏在遼東半個多世紀的統治。

    縱觀公孫氏在遼東的統治,雖然時間長,也相對獨立,但卻不能稱之為一個國家,理由如下:

    第一,公孫氏在遼東地區始終沒有稱帝。就算公孫淵237年稱燕王,但238年就被司馬懿所滅,勉強算的話,燕國存在時間也就一年時間,在近百年的三國戰鬥中,不過是曇花一現,不值一提。

    第二,公孫氏雖然存在了50多年,但其實力和魏蜀吳三國相比,實在是弱得多,只不過由於大家都在忙著逐鹿中原,沒工夫搭理他而已。一旦騰出手來,司馬懿只用了4萬人,一戰就將其滅掉了,而三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哪次不是動輒數十萬人?遼東的實力和魏蜀吳完全不是在一個檔次的。

    第三,無論是公孫度,還是公孫康、公孫恭、公孫康等,公孫氏始終都接受了漢朝廷和曹魏朝廷的封號,這就說明,公孫氏充其量只能算作東漢亂世和三國時期的一個地方軍閥而已。東漢滅亡前,他是東漢的地方軍閥;曹魏建立之後,他就是曹魏的地方軍閥,說破天最大也就是個割據政權,而不能稱為國家。

    因此,東漢之後,就是三國,而不是四國。陳壽的《三國志》也好,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也好,並非不知道遼東有個公孫氏,只是因為其勢力較弱,對天下形勢影響有限,且又從未稱帝,因此只將其作為一個地方軍閥來看待,並沒有把他和魏蜀吳放在一個水平上論述,這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現在的人不必懷著獵奇的心理去看待他,如果遼東政權也算一國的話,那麼就不是三國變四國,而是五國、六國、七八國了……

  • 8 # 金印紫綬

    在曹丕稱帝之前,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東漢王朝,曹操、劉備、孫權只能是比較大的三個割據勢力,遼東公孫家是小的割據勢力…

    220年曹丕稱帝,東漢王朝滅亡,221年劉備稱帝,229年孫權稱帝,三國形成,遼東公孫家是割據勢力,沒有稱帝建立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蘭特受傷首度發聲,不怪勇士隊,G5復出是計劃之中,杜蘭特能否恢復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