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兮2

    人類的生活自古至今都缺不了音樂,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流行金曲。古代也不例外,唐宋兩朝,堪稱中國的文化鼎盛的時代,而文學與音樂幾乎達到了巔峰的水平。

    那麼,唐宋時代的當年的大街小巷,流行的哪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呢?

    一、盛唐時期那些流行歌

    先說唐朝。唐朝立國二百多年,每個階段的流行歌,具體很難清楚,不過倒有個小典故,可以讓我們一窺盛唐時期(唐玄宗前期)的那些部分流行金曲。據唐代作家薛用弱在他的筆記小說 《集異記》中記載:

    開元年間, 當時詩壇有“四大才子”王昌齡、高適、岑參、王之渙(當然,同時的李白、王維等更是超級明星,流浪江湖的杜甫那時寂寂無名),他們也是好友,當時沒有當官,經常串門喝酒,週末相約浪終南山什麼的。

    一個冬天,天降小雪,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興奮地相約去酒樓喝個燒酒,他們選了一個安靜的最高層——旗亭下,準備賞雪聊天,縱酒賦詩。

    不料,突然來了一群來自皇家梨園機構的伶官十幾人,一擁而上來到了旗亭上,登樓會宴。遇到這種場面,三位詩人趕緊離席,躲避在角落的火爐旁邊。很快,又來了四位有名的女歌手,打扮得妖媚動人,款款登樓。宴會上,她們在場,肯定是要唱的。

    這裡簡單說下,古典詩與歌不分家,在唐宋以前,那些律詩、絕句往往作為歌詞被譜曲傳唱的。被傳唱詩作越多的詩人往往也成了歌壇的明星,而唱歌的歌手(大多為歌姬),地位較低,基本不被關注,也沒有名氣的。

    所以,縮在角落裡三位詩人開始小聲打起賭來。王昌齡先發話: “你我幾人在詩壇還算有些名氣,朝野上下詩作也頗為傳唱,今天打個賭比賽,看誰的詩被唱的多,誰就是第一。”

    一會兒,就聽到一位歌姬唱道:“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老王自傲地說:“這是我的,一首了啊。”接著另一個歌姬唱的是“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高適激動地說“這是我的一首”。

    既而又聽唱到: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得意洋洋地開始飄了:“我的,兩首了!”

    王之渙在詩壇成名已久,沒人唱他的詩,這會有些面子過不去了,便開口說:“你們沒看見麼,剛才唱歌那幾個都是庸脂俗粉,你們瞧著吧,輪到那個最有氣質的歌姬,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詩,我這輩子不寫詩了。如果唱的是我的詩,你們可要拜倒在我面前,尊我為師啊。”其他兩位不相信,笑著表示沒問題。

    然後都翹首等著這一幕:那位氣質絕佳的歌姬,舒展鶯喉唱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果不其然,這是 王之渙最有名的《涼州詞》之一。這下,王之渙嘲笑起來高王:“二位村夫,我說的沒錯吧!”

    三人互相大笑。對面的伶官們大吃了一驚,莫名其妙,然後過來,問他哥仨在笑什麼。王昌齡把打賭的事說了一遍,這些伶官趕緊表示膜拜:“原來如此,我們俗眼不識神仙啊,敬請入席,讓我們敬幾杯,聊表心中仰望之情!”哥仨也不推辭,上席放開心懷,興奮地喝了一整天,東倒西歪地才叫車回去了。

    由此可知,唐玄宗時期的流行歌大多都是詩壇的名作,那些被文人墨客人推崇的名詩,往往都會被譜成曲子,然後傳唱於宮廷之內,市井之中,或歌樓之上。

    除了上面幾位的名作,李白,王維、白居易、元稹等人曾做過翰林學士,甚至在皇宮受過皇帝的賜賞,他們的作品如《清平樂》《長恨歌》《渭城曲》(即《陽關三疊》)等,更是成為宮廷樂隊的香餑餑。

    二、宋金時期的流行金曲

    兩宋時代,除了傳統的詩,還興起了另一種體裁——詞(俗稱長短句,區別於整飭的律絕形式)。所以,到了宋代,詞便成了那些流行歌壇的歌唱內容了。

    宋朝最流行的歌,當屬柳永了,青樓柳巷不用說了,相傳有水井處,都有人傳唱他的詞,可見其流行度,火的不行不行的。柳永最流行的是兩首歌,一首是著名的感傷送別歌的《雨霖鈴》,另一首就是寫景的《望海潮》。

    第一首課本中都學過,不說了。說下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詞寫得美妙至極, 將杭州描寫成“人間天堂”,寫杭州景緻的,估計沒有超過這首了。這首詞寫出來後,很快就被傳唱大江南北,甚至都傳到了國外去了。

    當時北方的金國國主完顏亮在他的大帳篷裡聽到柳永這首歌,尤其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樣的景緻深深打動,羨慕嫉妒恨之餘,立馬發誓,要南下滅了宋朝,霸佔這中原大好河山和享受天堂般的生活。於是幾年後就有了一場宋金之間的國際戰爭……

    除了柳永,宋代的流行歌,應該是蘇東坡的了,如他的《念奴嬌》等,也是傳唱天下。當時宋代一作家俞文豹在《吹劍續錄》記載:蘇軾問一個善於唱歌的幕僚:“我的詞比柳(柳永)詞,怎麼樣?”那人答:“柳郎的詞,最好是十七八歲的女孩兒,拿著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你的詞,需要關西大漢,抱著鐵板,唱‘大江東去’了。”蘇東坡聽了,哈哈大笑。

    北宋時期的流行歌尚有宰相之子晏幾道的《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此外,還有人稱外號“張三影”的大才子張先的《天仙子》的這首: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境,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據說,這首詞讓張先一舉成名。尤其詞中“雲破月來花弄影”被認為神來之筆。此句與“隔牆送過鞦韆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合稱“三影”,張先由此得此雅號“張三影”,而張先本人對此一生也頗為自得。

    還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宋代流行歌——《生查子》,為一代才女朱淑真所作: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朱淑真是南宋極富盛名的女詩人、詞人,一生命運悲慘淒涼,著有《斷腸集》(詩詞集),尤以長短句成就備受稱讚,由此,她與李清照、魏夫人,並列為宋代三大女詞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更是被譽為千古佳句,家喻戶曉。

    與宋朝對峙的,尚有北方的金國,金國雖然不大,但統治燕趙之地,卻也人才輩出,當時出了不少詞人,其中北方當時最流行的歌曲,相傳是這首《春草碧》:

    幾番風雨西城陌,不見海棠紅、梨花白。底事勝賞匆匆,正自天付酒腸窄。更笑老東君、人間客。賴有玉管新翻,羅襟醉墨。望中倚闌人,如曾識。舊夢迴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陳跡。落盡後庭花,春草碧。

    詞人名叫吳激,作為金人,他被著名詩人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被後世的陳廷焯稱為“金初詞壇盟主”,從這些史料記載來看,吳激堪稱是金國的北方歌壇霸主,他寫的詞,膾炙人口。詞中不僅僅抒發的是傷春感懷,更含蓄地表現了世事滄桑的歷史感慨。

    三、兩位宋代職業音樂家的pk

    兩宋時期,還有兩位大名鼎鼎的職業音樂家詞人,一個是北宋的周邦彥,一個是南宋的姜夔。

    周邦彥受愛好文藝的皇帝宋徽宗的器重,曾擔任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一把手,專門負責譜制詞曲,供奉皇帝及朝廷典禮。周邦彥最流行的一首歌,就是被一代名妓李師師歌唱的《蘭陵王》: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這是一首送別詞。相傳是因為與宋徽宗和名妓李師師的“三角戀”感情事故,被皇帝察覺,貶出京城當地方官。周邦彥離京時,李師師親自相送,這位詞人音樂家就寫了這首傷懷離緒的詞。

    李師師回去後,思念之際,就將這首詞譜曲歌唱,被惜才宋徽宗聽到,覺得詞意高妙,不禁有些惋惜,便下令將周邦彥召回了京城,繼續讓他做宮樂總監了。

    再說,南宋的姜夔跟周邦彥命運不同,姜夔一生布衣清苦,未曾當官,大半生泛舟江湖,遊山訪友,作詞譜曲,彈琴吹簫,好不自在。他在浪跡江湖時曾寫過這首《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可謂是對詞人自己日常清雅生活的自況,也透露他遠離官場、只求清閒的自在與得意的布衣生涯。

    他平生以作曲填詞為樂,為後世留下了一部《白石道人歌曲集》(六卷),幾乎首首精妙,幽韻冷香,尤以自創的《暗香》《疏影》兩首歌最為有名,流傳廣遠: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姜夔雖身在鄉野,卻被認為超過周邦彥,甚至被公認為是與辛棄疾並峙的南宋詞壇領袖,到了清代,浙西派詞人把他奉為宋詞第一家,視其為“詞中老杜”。

    唐宋時代還有其他一些流行歌,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從大唐王朝到兩宋,當時歌壇的流行歌基本都已詩人或詞人的作品而聞名,也就是說,一首歌的流行程度,取決於歌詞內容的好壞,以及人們對歌詞的喜愛程度,音樂性似乎在其次。

    相比如今的現代歌壇,每首歌往往以優美的旋律打動人,才能紅起來,歌詞則在於其次,甚至有些現代歌詞俗不可耐,竟沒有阻止人家進入流行榜。可以說,現代歌壇是旋律大於歌詞,而古代則是歌詞大於旋律。可見,不同時代,人們對歌曲的關注度是有偏差的。

    當然,現代有不少作曲家,為一些經典的唐詩、宋詞譜曲,比如李煜《虞美人·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岳飛的《滿江紅》等,是當代比較流行的古詞新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一吵架就有花心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