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莊說歷史

    春秋戰國四百多年,湧現出無數豪傑智者。這裡不談孔老莊墨等思想家,而是說說政治、軍事領域,誰最有智慧?

    我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千差萬別。很多人會想到孫子、吳起、管仲、伍子胥、范蠡、樂毅、田單、孫臏、李牧、王翦、藺相如、百里奚乃至蘇秦、張儀等人。

    但我認為最有智慧的,是蹇(音剪)叔。

    熟悉春秋的人肯定都知道百里奚,認為他的人生是一個傳奇。如果沒有他的輝煌,我們不可能知道蹇叔是誰。因為蹇叔之前默默無聞,如果不是百里奚推薦他為相,歷史上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

    百里奚已經是罕見的智者和賢者了,但蹇叔更勝他一籌。

    我們不妨站在蹇叔的角度,看看他的人生經歷。

    蹇叔,宋華人(現河南商丘一帶),一生始終淡薄名利,志趣高雅,他很願意過與世無爭的農耕生活,是當時相當有名的隱士。

    在他壯年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到宋國的流落乞討之士。蹇叔見他相貌奇偉,就和他談話聊天,這個乞丐對答如流,見識不凡。於是蹇叔對他刮目相看,問了名字才知道,此人叫百里奚。於是蹇叔將百里奚收留在家中,兩人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從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蹇叔並沒有因為對方是乞丐就看輕別人,而且他相當會看人。無論是從面相看人還是以後聊天,蹇叔都相當有水平。蹇叔還很仗義,讓百里奚作為朋友(而不是僕人甚至奴隸)住在自己家裡。

    蹇叔淡泊,但百里奚卻一直想做一番事業,俗稱就是想當官了,所以一直躍躍欲試。當時的齊國正在內亂,公子無知殺了齊襄公自立為君,懸榜招賢納士。百里奚很想去投奔,蹇叔就勸他:“襄公之子現在逃亡在外,公子無知的名和位都不正,以後必然不會成事。”百里奚也是從善如流的智者,所以就沒去。後來成了齊君的無知出遊,很多對他有怨氣的人把他襲殺了。所以,百里奚聽了蹇叔的勸告,免去了這次災難。

    但是不久,百里奚聽說周厲王的弟弟王子頹喜歡鬥牛,凡給他養牛的人都待遇優厚,於是就想到國都洛邑試試身手。臨走時蹇叔告誡他說:“男子漢大丈夫,投奔人是很重要的事。投錯了主人,離開他是不忠,跟他共患難是不智。

    所以兄弟你這次去,一定要謹慎行事。”(“丈夫不可輕失身於人。仕而棄之,則不忠,與同患難,則不智。此行弟其慎之!”)。百里奚到了洛邑見了王子頹,頹也逐漸瞭解了百里奚的才能,決定重用他。

    但是這時蹇叔來了,他和百里奚一起去見頹。回到住處,蹇叔對百里奚說:“王子頹志大才疏,他所信任和使用的人,一般都是態度卑賤之徒和善於討好之輩,此人不可依靠,不如趁早離開這兒。”後來王子頹造反,失敗被殺,百里奚又免於一難。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蹇叔更夠朋友了。他非常擔心百里奚跟錯了人,所以在百里奚正式出仕之前,還陪他一起看看主人什麼樣。

    百里奚是虞國(今山西南部)人,他離家數年想回家看看老婆孩子。蹇叔有個老朋友叫宮之奇,當時正在虞國做官。於是他和百里奚一起來到了虞國。蹇叔向宮之奇盛讚百里奚的賢能,在宮之奇的引薦下,他們見到了虞公。

    回來之後,蹇叔又對百里奚說:“我看虞公愛貪小便宜,也不是有為之主。”但是百里奚由於長期貧寒,早就想當官了,可能對蹇叔也煩了,認為他過於小心謹慎,所以這次沒聽他的話,留在虞國做了中大夫。

    不就,蹇叔的擔心就變成了現實。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想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念國)國(今河南滎陽一帶),給虞公送了厚禮。虞公貪賄,便答應讓晉軍借道。宮之奇很賢明,他勸阻說:“我們和虢國是嘴唇和牙齒的關係,唇亡就會齒寒,所以不能讓晉國借道。”

    百里奚也勸告虞公。但是虞公不聽,宮之奇就把全家搬出虞國,離開前說:“虞國沒救了,過不了年就會被滅。以後晉國不用再借道了。”並勸百里奚也離開。但百里奚貪圖功名,不願意走。結果晉國滅掉虢國,回師時又趁機滅掉了虞國,這就是成語“假途伐虢”、“唇亡齒寒”的由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蹇叔在事物完全未顯現危險時就能察覺到;宮之奇可以及時察覺危險,並及時採取自保措施;而百里奚卻不能及時察覺危險。雖然他也認為虞國不應借道,但並不認為這有多大的危險,至少短期內不會有。

    另一方面,貪圖榮華富貴或者想做一番事業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影響了他的判斷。

    如果他們玩股票,表現肯定不一樣。蹇叔透過觀察思考,發現中國股市基本上是個賭場,是為國家和權貴服務的,散戶總體上是接盤俠,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會參與。宮之奇則是一直在參與,但發現危險會及時逃跑。百里奚則會更加貪圖利潤,不願意及時撤離,直至股市崩潰,深度套牢甚至套死,呵呵。

    回到百里奚。面對滅國危難,很多人都逃走了,但百里奚卻願意陪同虞公到晉國當俘虜。由此可見,百里奚的智慧雖然比不上蹇叔和宮之奇,但他很忠誠,蹇叔和他交朋友,沒有看錯人,之前對他過於熱衷於當官的擔心也是對的。

    成了俘虜的百里奚拒絕在晉國做官,後來做了晉國公主嫁到秦國時的陪嫁奴隸。換了主人,百里奚就逃走了,到楚國給人當奴隸放牧。秦穆公聽說了百里奚的賢名,不想大肆聲張,就用五張羊皮把他換了回來,這就是“百里奚五羊皮”的著名故事。此時的百里奚已經七十高齡,總算遇到了賢明的君主,可以做一番事業了。

    做了高官的百里奚,人品比後來的李斯高出一大截(李斯不願意推薦他的同學和好朋友韓非子,並陷害韓非子至死)。他向秦穆公舉薦了蹇叔。百里奚對秦穆公說:“我的結義兄長蹇叔見識高遠,勝我十倍,乃當世賢才。請任蹇叔,臣甘當輔佐。”

    當時列國紛爭,秦國不算強國,所以秦穆公派公子縶(音直)扮成商人,帶著重禮到宋國聘請蹇叔,並帶了百里奚寫的一封信。公子縶在農人的指點下來到了蹇叔的住處,拿出百里奚的信並送上重禮。但是蹇叔看完信說:“當時虞君招致敗亡,就是因為不信任百里奚,聽不進他的忠告。現在一個百里奚也足夠輔佑秦公成就霸業了。我已隱居多年,不想再出去做事了,所賜予的禮幣,還請悉數收回,請代我向秦公推辭致謝吧。”

    公子縶一聽就慌了,急忙說道:““百里奚大夫說過,如果您不去秦國,他也不願一個人在那兒了。他也要像你那樣去隱居了。”蹇叔聽了此話,沉吟了半晌,最後才答應說:

    “百里奚一直想成就一番大業,然而始終是懷才不遇。當今幸運地遇到了明主,我不能不成其之志。為了成全百里奚,這一趟秦國我只好去了。不過過不了多久我還是要歸耕於此的。”於是,蹇叔把秦君所贈的重禮都分贈給鄰居,同時囑咐家人要勤力耕作,然後跟著公子縶來到了秦國。

    幸虧百里奚沒有在戰亂中喪生;幸虧百里奚意志堅強,一直都沒有死;幸虧秦穆公求賢若渴,重用了他;幸虧他胸懷坦蕩,肝膽相照,推薦了他的朋友蹇叔。所以,蹇叔因為百里奚,他們兩人都因為秦穆公,而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

    中國春秋時期最著名的友誼是“管鮑之誼”。但在我看來,“蹇百之誼”更醇厚、更肝膽、更博大,更智慧。

    到了秦國之後,蹇叔和百里奚一起做出了很多重要決策。兩人的意見基本是相同的,糾正了秦穆公的很多錯誤,讓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尤其是蹇叔,在分析問題時更加深入。如果穆公不聽勸,事後證明蹇叔和百里奚也是對的,所以穆公更加敬服二人。蹇叔勸誡秦穆公不要攻打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公元前627年,也就是在齊桓公去世後第十七年、晉文公去世後第二年,秦穆公經過了二十多年勵精圖治,也想對外做一番事業了,他要秘密發兵攻打鄭國,先徵詢蹇叔的意見。蹇叔的回答是這樣的:

    帶領大軍襲擊遙遠的國家,以前從來沒聽說過。軍隊很勞累,遠方國家的君主又有防備,這樣做怎麼行呢?所以秦軍的行動,鄭國必然會知道。我們費了半天勁而沒什麼收穫,軍心必然不穩,別人恐怕也會乘人之危。何況我軍要行軍千里,不要以為行動很秘密,這種事誰會不知道呢?

    (當時秦國和鄭國並不接壤,中間還要經過晉國的大片土地)所以不可能達到奇襲的目的。(“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蹇叔的分析很到位,否定了“勞師以襲遠”的行動。但是秦穆公並沒有聽,他非要派孟明視(百里奚的兒子)、白乙丙、西乞術(蹇叔的兩個兒子)率軍出征。

    臨行之時,蹇叔、百里奚都對著軍隊大哭。秦穆公很生氣。二位老人說:“為臣不敢阻攔軍隊。部隊要走了,我倆的兒子在軍隊中也將前往;如今我們年歲已大,他們如果回來晚了,恐怕就見不著了,所以才哭。”

    二人私下對他們的兒子說:“你們的部隊如果失敗,一定是在餚山的險要處。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後來秦軍果然勞師無功,回來時在餚山被晉軍伏擊,全軍覆沒,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也被活捉。幸虧晉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兒,他對新繼位的晉襄公說:“穆公對這三個人恨之入骨,希望您放他們回國,好讓秦國國君能親自痛痛快快地煮掉他們。”

    晉襄公答應了。三位將軍回國後, 秦穆公穿著白色喪服到郊外迎接他們,向三人哭著說:“寡人因為沒有聽從百里奚、蹇叔的話,以致讓你們三位受了屈辱,你們三位有什麼罪呢?你們要盡力洗雪這個恥辱,不要鬆懈。”於是對三人官復原職,更加厚待他們。

    從蹇叔論戰和哭師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蹇叔並不僅僅擁有智慧,他同樣是忠直耿介之人。當然,這也是因為他發現秦穆公確實是一個賢明的君主,所以才敢這麼做。要是碰見袁紹之流的昏君(袁紹官渡兵敗之後殺掉之前勸告他的田豐),以蹇叔的智慧,不僅不會勸,而且事先就不會輔佐。

    所以我認為,春秋戰國時期,政治智慧最高的是蹇叔。

    蹇叔分析問題,首先是從“大道”上看。最重要的問題是執政者本人怎麼樣。執政者的性格、智力和胸懷,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未來走勢。政治決定經濟,政治和外交策略,決定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生存空間。

    所以對於最高決策者的分析,對於宏觀政治問題的分析,是絕對領先於相對中觀和微觀的經濟問題的。蹇叔見微知著的能力太強,他靠著高超的智慧,不必像百里奚那樣,讓自己的生命面臨危險才能接受教訓。

    秦穆公顯然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的智慧雖然比不上蹇叔、百里奚,但他能夠任用賢能的人,也能從善如流,有錯就改。所以蹇叔見了秦穆公之後,沒有像過去那樣勸百里奚離開,而是和百里奚一起盡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蹇叔的智慧,一點不比姜子牙差。但是姜子牙輔佐的西周,早已是商朝末年的西方大國,周朝又延續了八百年,所以在歷史上,姜子牙的名聲一直相當大。而蹇叔、百里奚輔佐的秦國當時並不強,何況東邊還有晉國、南邊還有楚國,這些都是春秋時期的大國。所以雖然秦國可以說從秦穆公時期開始強大,但畢竟不可能建立像姜子牙的功業,所以蹇叔的名聲遠不如姜子牙,也遠不如後來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李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梟雄劉備稱帝的路上都用哪些手段?真的是“仁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