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江雪5556
-
2 # 山雲水蘭
真不後悔!這梁山一眾好漢落的個兔死狗烹的下場!怎會不後悔?其它好漢肯定會後悔,而吳用真還不後悔。分析下來原因有三個:
1吳用的學問韜略背景。
看《水滸全傳》第十四回“赤發鬼醉臥靈官殿,晁天王認義東溪村”吳用出場:
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這人乃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祖貫本鄉人氏。曾有一首《臨江仙》贊吳用的好處: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字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才者著多自負、自信!, 水泊梁山招安的失敗,在梁山有多次預兆的顯示和表現,如魯智深,武松,李逵…的反對意見,晁蓋制定的梁山方略,方臘的陣前勸說,朝廷的奸臣阻礙,好漢們血崩似的傷亡…,證明了招安困難重重,必然是輕者至少傷筋動骨,重者死於非命,而作為智多星的吳用豈有不知,焉有不嘵,和宋頭領一樣,一條招安道走到黑,豈有後悔?
2《水滸》中智多星吳用,科舉嚴重受挫,失去這條道路,才能無以售以帝王家,故在內心深處像宋江想當然一樣的尋找一條封妻廕子,名揚天下封建仕途,宋江開導,招安亦是他本人“曲線救國”的途徑,在梁山,傾其才華,沉著冷靜,且有神機妙算,以做大做強作為未來地位的籌碼。例子:智取生辰綱、智取大名府 、策化招安之途徑、 巧用雙掌連環計、智賺玉麒麟、在二打曾頭市中巧用“番犬伏窩”之法……,可謂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他的智慧對梁山有用,而對朝廷是禍害,何用之有?吳用一直在這條無用的招安道路上證明自己!對一個封建才子軍師的宿命!沒有後悔一說。
3封建道德“忠,義”的體現。如果吳用不接受朝廷的招安,那就是不忠,違反宋江的要求,那就是不義!,眼前這個殘局,已是死局,宋江一死,吳用徒喚奈何?上失大哥,下亡兄弟,中有奸臣橫道,良機不再!一生應籌帷幄,落個兔死狗烹,這是對他梁山軍師,智多星最大的諷刺!無(吳)用…!宋江的死,一個慚愧的敗局,讓他走上不歸路!他明白的只是,才華是幹不贏厚黑學的,朝廷不是為好漢設定的,官大一級真會壓死人的!奸臣操盤,忠義兩全必敗無疑!……!
最後,還是大哥宋江互視作知己,重用自己,又是及時雨,讓吳用運籌帷幄,出謀劃策,一展才能,曲線救國,而宋江為官盡忠,臨死盡責,把小鬼帶上!吳自嘆息,忠義難兩全,跟上大哥赴黃泉,也許心安能解決心中的疑惑!至於幫大哥,看走眼了結果,最大程度會認為這是天命吧!後悔二字,我看沒有!。
-
3 # 成長新視點
一部水滸全傳,寫盡人間蒼涼。水滸傳,是一部偉大的歷史題材反應封建社會人物故事形象的小說。
水滸傳,講的是梁山108條好漢,來自不同社會階層身份的人,他們經歷了不同的故事,被逼無奈走到了一起,卻又為了相同的夢想去奮鬥著,奉獻自己的一切。
一、水滸傳講的是什麼。過去,老人常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無形中,傳遞著一個故事,那就是這兩部小說給人們的印象和風格完全不同。
三國演義,充滿了智慧和權謀,防備和算計。魏蜀吳三國殺,東吳和西蜀時而合作抗魏,時而分裂互毆。
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龐統、荀彧等頂級謀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曹操、劉備、孫權等政治家,極盡權謀。
關羽、張飛、呂布、張郃、許褚、周泰、黃蓋、馬超、趙雲等頂級武將,衝鋒陷陣,拼殺四方,逐鹿中原。
處處時時都充滿著陷阱和智慧,陰謀和暗算,每一步都有陷阱,每一天都在鬥智,無時無刻不在互相利用和互相算計。
可是,水滸傳就不一樣,它展示的是義字當頭的江湖豪邁之氣,宣揚的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兄弟之親。
水滸裡,也有打打殺殺,但更多的是個人恩怨和仇恨,講的老百姓之間的故事和悲歡糾葛,恩怨情仇。
水滸傳,大多強調的是個人之間的利益衝突,團隊之間的利益關係,不像三國演義那種有著國家競爭的大背景和大利益。
水滸更多傳遞的是一群普通老百姓的活法,為了更好地活著,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所做出的貢獻。
忠君護國、保境安民,濟困扶危、仗義疏財,是梁山好漢們的風骨和夢想,行動和情懷。
二、智多星吳用為什麼要隨宋江去死,值不值得。智多星吳用,是水滸傳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是封建社會里,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體現和榜樣。
他本來是一個落第秀才,在鄉村教書,卻有著一顆報國無門的熱情和無限能量的智慧,有生不逢時的感覺。
智取生辰綱,是他和晁蓋等人看不慣貪官汙吏的重要反應和行動,也是他展露智慧的具體表現。
可是,自從上了梁山以後,吳用發現跟著晁蓋沒有更好的人生出路,也就是一個落草為寇的山賊流寇。他一腔報國熱情,根本就沒有機會實現。
然而,當宋江上了梁山以後,他發現宋江與晁蓋的政治願景完全不同。宋江要脫去山賊的身份,要向朝廷納降,接受詔安,報國安民。
宋江的政治理想,與吳用的政治理想完全相同,所以,宋江上了梁山以後不久,兩個人就表現出來的關係非常親近,合作的也非常順暢。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這是古代的一個俗語,很真實地反應了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吳用當知道了宋江被害,覺得活下去沒有意義,不如一起離開,也是解脫。
結語。水滸傳的結局,很悲涼,也很熱烈,傳遞著人世間最真實的愛恨情仇,兄弟大義,志同道合的朋友之情……
可以說,吳用去陪宋江,是無怨無悔,是心甘情願,也是對當時朝廷昏暗的一種抗拒和反對!
-
4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我覺得他好象有點後悔,吳用這個角色我不太喜歡,總覺得哪裡不對似的,反正印象一直就不怎麼樣,還不如朱武呢!吳用和宋江是有很多相象的地方,比如都讀過書,都是知識分子,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都想轟轟烈烈的大有作為一番。宋江是外熱形型的,吳用是內斂型的,宋江適合當領導,大刀闊斧的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業,吳用適合做策劃著,出謀劃策,這樣組成一個團隊,要是做企業一定是佼佼者,果不其然,梁山在兩位能人的領導下,不斷做出新的,大的業績,梁山成了那個時代的品牌,而且,吳用這個書生,知識分子,彷彿對社會更加不滿,更具有挑戰性,比起宋江來,又多了投機性,他反抗社會之心較之於宋江更強烈一些,宋江最開始是個小吏,對待工作也說的上是比較認真的,若不是惹上官司,鬧出人命,不至於亡命江湖,不因為誤題反詩也不會落腳梁山,但他對大宋是絕對忠誠的,對弟兄也還算講義氣,內心是愛護的。吳用和宋江不一樣,這個拿著鵝毛芭蕉扇的人,自比諸葛亮,一出場,就有反心,公然想組織人搶梁中書為岳父生辰所置辦的生辰綱,敗露後又想方設法擁戴晁蓋,取代王倫,但晁蓋做寨主後,行事比較低調,不做傷天害理的買賣,容易滿足,這使得吳用沒有什麼用武之地,宋江的到來,讓他轉手導向宋江,這就是他的投機性,因為他知道宋江更需要他,更能體現他的價值,所以才敢於背叛,勇於背叛,他不象宋江那樣,還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還有一些民族氣節的,他是一個搖擺不定的人,相比於諸葛亮他可沒有太多的雄才大略,幾乎就是一些不入流,見不得光的小計策,是挺猥瑣的,擺不上臺面上的。比如為破連環馬,讓時遷去盜甲,為收李應,李莊主,絕了他的後路,為了讓朱仝上梁山,和宋江設計殺了小衙內,為了賺盧俊義上梁山,不惜提反詩,陷害盧俊義。種種惡行非君子所為,而他總是 樂此不疲,並以取得成效為榮。在招安這條路線上,遠沒有宋江那麼堅定,他是猶豫不決的,審時度勢的,看出朝庭招安,沒有誠意,暗中派阮氏三雄倒掉御酒,讓李逵撕掉詔書,使這次招安流產。此後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向朝庭顯示威力,其實應該加深了統治者和水泊梁山的矛盾,也為梁山最終損兵折將埋下伏筆,但最終還是招安了,可吳用並沒有感覺有多好,接著就是打大遼國,這個時候吳用在困難面前又開始了搖擺,在遼國的勸說下,真想投遼國算了,宋江一番慷慨陳詞,吳用才不敢在提了。面對好漢為國捐軀,宋江每每落淚大哭,軍師吳用總是無動於衷,總說他們命數該結,不必悲傷,心腸冷冷的。宋江被害了,吳用的軍師生涯也結束了,他並不象宋江那樣熱衷功名,也並不熱心官場,朝庭也不會重用他,他的事業在梁山,是宋江給了他施展才能和報復的機會,也是宋江給了生存的價值,他覺得他和宋江是分不開的,朝庭即然能害宋江,也一定饒不過他這個軍師,而且宋江死了,吳用也生無可戀了,追隨哥哥全了大義,也死而無憾了,總是搖擺不定的吳用這一次沒有隨波逐流,選擇了追隨自己最崇拜的人而去。
-
5 # 霧都溼氣
宋江因為征剿方臘,自渡江已過,損折了許多將佐。有詩曰:宋江三十六,回來十八雙。內中有四個,談笑又還鄉。
上皇道君嗟嘆不已,乃曰:卿等一百八人,上應星曜。今只有二十七人見存,又辭去四個,真乃十去其八矣!
宋江亦無不傷感,軍馬渡江,十存二三。乃嘆曰: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於罪人,並不曾行半點異心之事。今日天子信聽讒佞,賜我藥酒,得罪何辜?
卻說武勝軍承宣使軍師吳用,自到任之後,常常心中不樂,每每思念宋公明相愛之心。忽一日,心情恍惚,寢寐不安。至夜,夢見宋江、李逵二人扯住衣服說道:今朝廷賜飲藥酒,我死無辜。身亡之後,見已葬於蓼兒窪深處。軍師若想舊日交情,可到墳塋親來看視一遭。
次日,便收拾行李,不帶從人,獨自奔來,於路無話。前至楚州,到時,果然宋江已死。只聞彼處人民,無不嗟嘆。
吳用就於墓前,以摑其墳冢,哭道:仁兄英靈不昧,乞為昭鑑!吳用是一村中學究,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到今數十餘載,皆賴兄長之德。今日既為國家而死,託夢顯靈與我,兄弟無以為報,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
似此真乃死生契合者也。非也!
吳用長嘆一聲,低首不語,肚裡沉吟:我尋思起來,只是兄長以忠義為主,小弟不敢多言。
目今宋朝天子至聖至明,果被蔡、童、高、楊四個奸臣專權,主上聽信。設使日後縱有成功,必無升賞。我等三番招安,兄長為尊,只得個先鋒虛職。若論我小子愚意,從其大遼,豈不勝如梁山水寨。
卻說那大遼國主敕旨:封宋江為遼邦鎮國大將軍,總領兵馬大元帥。贈金一提,銀一秤,綵緞一百八匹,名馬一百八騎。抄錄一百八位頭領姓名赴國,照名欽授官爵。
如此成行,那吳用豈不是:護國謀成欺呂望,順天功就賽張良。燕雲十六唾手得,名標青史載丹書。
那吳用軍師豈有不悔之理!
-
6 # 脂肪故事
吳用不後悔才怪了!
且不說吳用自身的才能如何,但他絕對沒有濟世報國、名垂青史的志向和胸懷,他科舉不順,便想走曲線救國的路子,兵行險著,鋌而走險,期盼能搏一場榮華富貴。
在吳用看來,只要梁山跟朝廷打幾仗,展現了自身實力之後,以此來跟朝廷進行談判,然後洗白上岸,豈不美哉?算盤確實打得不錯,可惜吳用仍舊低估了趙官家的無恥。
一、徵方臘,兩敗俱傷、驅虎吞狼大宋朝廷的日子並不好過,外部的遊牧民族虎視眈眈,內部有梁山和幫源洞兩大勢力,讓進行焦頭爛額。如何除掉這兩支農民武裝,一支是大宋當朝苦心思慮的事情。
梁山招安之後,這個難題迎刃而解。在朝廷的安排之下,招安投誠的梁山和頑固到底的方臘展開了殘酷的搏殺,最終,梁山以損失69條好漢的慘重代價,為朝廷剿滅了這個心腹大患。
方臘麾下,戰將眾多、實力強勁,很顯然,這是朝廷的“驅虎吞狼”之策,但梁山能不打嗎?明明知道這是朝廷藉機消耗梁山的實力,卻又不得不打。你梁山也是草寇出身,當年武力對抗朝廷,讓朝廷耗費錢糧、丟盡了臉面,你說洗白就洗白?你說上岸就上岸?
徵方臘就是梁山的“投名狀”,是消滅梁山的陽謀,堂堂正正,無法拒絕,看著兄弟們一個一個犧牲在徵方臘的戰場上,梁山好漢們心裡能好過嗎?
梁山好漢損失過半,而且徵方臘之後,兄弟們都有了自己的心思,如燕青一般,直接跑路,如李俊、童威、童猛等,直接出海去了,如林沖、武松、魯智深等,且殘且病,這樣的梁山已經沒有實力再威脅到朝廷了。
吳用辛辛苦苦謀劃、苦心孤詣獻計,把梁山經營成了氣候,最後卻落得這個下場,吳用能不後悔嗎?
二、連環殺,斬盡殺絕儘管梁山好漢在徵方臘之後損失過半,但朝廷卻依然對他們不放心。以宋江等人的號召力,若是哪天再度謀反,又是一大除患。
更何況,徵遼、徵方臘之後的梁山,雖然損失大了點,可梁山的兵將卻經歷了殘酷戰爭的洗禮,整體作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個時候進行如果與梁山開戰,根本打不贏。
所以,朝廷對梁山好漢展開了殘酷的“追殺”。宋江、盧俊義都被朝廷暗中下毒,中毒而死,關勝則是酒醉後墜馬病亡,非常可疑。
宋江、盧俊義何等英雄,卻被朝廷“毫不費力”地幹掉了,吳用心裡能不害怕嗎?他根本沒有想到,朝廷居然如此沒有道義。
宋江和盧俊義兩個高層是第一波被幹掉了,第二波用腳指頭想一想,肯定是吳用、花榮等梁山的中堅力量了,吳用等根本無路可逃,左思右想之下,乾脆在宋江墓前自己了斷算了。
我從來沒有覺得吳用是那種把兄弟情義看得比什麼都重的人,他選擇了自殺,更多的是出於對未來的恐懼,對即將到來的死亡的逃避。
甚至,吳用會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宋江等好漢,回首前塵往事,吳用心中又痛又悔,只有死可以解決這一切!人只有在極度痛苦、極度後悔的情況下才會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吳用沒有後悔,他為什麼尋死?活得膩了嗎?
三,大宋朝廷的黑暗吳用對於朝廷的黑暗是有深刻的認識的。吳用之所以沒有考入編製成為大宋的公務員,他自身的能力有限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沒有後臺、沒有關係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只要有後臺有背景,哪怕是不學無術、慣會迎逢的破落戶高俅,也能成為當朝太尉;而林沖、楊志等武藝超級的武將,卻因為沒有後臺背景,要麼當個微末小官、給人賣命,要麼為了當個小官、屈身官場。
這樣的大宋難道不黑暗嗎?
再者,小說中害死宋江、盧俊義等人的是高俅等奸臣,可如果沒有徽宗的縱容、默許,高俅敢這麼幹嗎?否則,以高俅那八面玲瓏的腦袋瓜子,他會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殺害立下戰功的宋江嗎?
其實真正要殺害宋江的,正是徽宗。那麼徽宗殺害他們的動機又是什麼呢?在他看來,一日是賊,終身是賊,就算招安了,骨子裡也是無惡不作的強盜、賊寇。
所以說,梁山曾經對抗朝廷這事,根本沒法洗白,宋徽宗根本不可能真正對他們放心。甚至,他可以容忍普通的梁山好漢,卻無法容忍宋江、盧俊義、吳用等梁山高層。
吳用沒有想到,自己的曲線救國之策,現在看來是那麼地可笑,朝廷接收了梁山,除去了心腹大患,卻把梁山的根基都抽空了,梁山變成了大宋史書上的幾筆墨痕而已。
吳用辛辛苦苦的算計,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自以為運籌帷幄、百般算計,卻被朝廷輕描淡寫地除掉,他能不後悔嗎?
結語:更讓吳用心寒的是,宋江、盧俊義被害死後,餘下的梁山好漢,卻沒有沒有一個人願意為宋江復仇。梁山兄弟的塑膠情誼,展現地淋漓盡致。別怪梁山兄弟涼薄,實在是宋江、吳用等用的手段太讓人寒心了。這些好漢上梁山,有多少是吳用的陰狠算計?上梁山之後,許多事情又何嘗公平了?
宋江死後,連祭奠報仇的都沒有,其中的原因難道吳用心裡沒數?
也許,如果沒有吳用輔佐梁山的話,梁山未必有那麼大的規模,也成就不了那麼大的氣候,更不會引來朝廷的猜忌與毒殺。
自己苦苦追求了一輩的東西,併為此付出的全部的心力,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吳用痛悔之下,只有以死解脫!
-
7 # 孤獨的人209381559
《水滸傳》結局慘烈,智多星吳用最後後悔幫助宋江了嗎?我覺得,不是吳用這個梁山暴力犯罪集團的頭號狗頭軍師,最後後悔幫助了宋江,而是吳用這個狗頭軍師,後悔不應該為了他夢想中的功名利祿,夢寐以求的出人頭地,而出頭挑唆晁蓋和阮氏三兄弟等人,組成一個犯罪團伙,前去黃泥崗搶劫生辰綱,從此走上了反政府反社會的不歸之路。
在他吳學究(吳用字學究)沒有起意生辰綱之前,阮氏三兄弟也好,晁蓋也好,他們都是在各自居住的村寨裡,過著大體上安分守己的平靜生活。但是隨著渴望出人頭地的吳學究與綽號赤發鬼劉唐的挑起打生辰綱主意的事端,阮氏三兄弟也好,晁蓋也好,不務正業的白日鼠白勝也好,他們都在吳學究和劉唐的極力竄掇之下,走上了反政府反社會的不歸之路。雖說是北宋政府也不是什麼好鳥,但是梁山暴力犯罪集團,它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而無辜無助的老百姓,只能是北宋政府與梁山暴力犯罪集團之間鬥爭的犧牲品。在梁山暴力犯罪集團不斷的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梁山暴力犯罪集團對無辜無助的平民百姓,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而作為梁山暴力犯罪集團的首要人物的吳學究,作為梁山暴力犯罪集團實施暴力犯罪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手上更上沾滿了無數的無辜者的淋淋鮮血。可以說,吳學究對於梁山暴力犯罪集團的崛起,真的是“功莫大焉。”
雖然到後來,按照宋江和吳學究的精心策劃,梁山暴力犯罪集團看似如願以償的洗白了身份,成功的進入了北宋政府的體制之內。然而令梁山暴力犯罪集團倍感心寒的是,北宋政府並沒有真正的接納它們這夥罪行累累的賊寇。在經歷了殘酷的鎮壓方臘起義的血腥征戰後,“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伎倆,再一次被北宋政府複製到梁山暴力犯罪集團的殘存首要分子的身上。宋江死後,自知末日將臨的吳學究,肯定是懷著對自己過去對功名利祿的不擇手段的痛悔,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恐懼的心情,與花榮一道,在宋江這個曾經的梁山暴力犯罪集團頭號人物的墓前自盡,走完了它罪惡的一生。
-
8 # 霜鬥寒
吳用肯定沒有後悔,如果後悔的話,他就不會和花榮一起,跑到宋江墓前自殺了。
吳用最終跑到宋江墓所在的蓼兒窪,上吊自殺了。他這樣做,就是想死後能被埋葬在宋江墓的旁邊。這說明他對宋江還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生死都要在一起。這就是《詩經》中所說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從吳用的這種表現來看,他當然沒有後悔幫助宋江。
其實,吳用有啥後悔的呢?吳用從一個鄉村學究(教書先生)起家,幫助宋江和一夥兒好漢在梁山聚義,披荊斬棘,屢破各種強敵,乃至最終歸順朝廷後,又出征田虎和方臘,為朝廷平定了這兩大叛亂,也算功成名就,度過了波瀾壯闊的一生。有此一生,何悔之有?這樣的一生,其他天下眾生又有幾個人能夠經歷或做到?
吳用最後自殺,其實也是出於義氣,出於對大哥宋江的想念,而絕不是出於後悔。他的這種做法雖然不值得推崇,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9 # 北斗星君
不算後悔,但是肯定是心有不甘!因為自己的結局是個悲劇。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如果吳用不去幫助宋江,那麼他的一生將會怎麼樣。吳用是個屢考不中的氣憤才子,不被朝廷安置去施展才華,憤憤不平。我們都知道有點才能的人都是不甘於平庸的。吳用也只能在鄉下教書,然後終其一生。
對於吳用來說,只能選擇宋江這條路,也算是逼上梁山,與一幫同是氣憤不甘的草莽一起共事。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去挑釁朝廷,迫使朝廷來詔安,然後洗白自己,轉而為朝廷做事,洗掉自己草寇的名頭,轉而變成大將軍或者朝廷正式任命的地方官員,以後就可以封妻廕子,從此抬起頭來做人。
在經過樑山高層的一路精心策劃下,吳用也走到了自己想要的階段,眼看著要大功告成,功成名就。但是朝廷卻出爾反爾。反而要毒害自己。
宋江吳用一幫人的結局註定是悲劇的,對於朝廷來說只是一幫難產的草寇,並不會危害到整個大宋江山。給你點甜頭,給你點許諾。但是對於梁山來說,也只能是按照朝廷的意思去走,因為自己並沒有推翻大宋王朝的實力。
後悔肯定是不會的,只是不甘心沒有成功。
-
10 # 箴言老哥
肯定後悔啊這還用問。當初七星聚義的時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多麼的豪爽多麼的自在瀟灑。跟了宋江之後天天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吳用老哥能快樂嗎。最後被招安悲慘的結局我看他大概也料到了。為什麼沒有獨自跟燕青一樣出走可能還是對兄弟們有感情不捨得離開。當然了這也是農民起義的悲哀。我要是吳用早他媽撂挑子跑路了。[凝視][凝視]
-
11 # 聰明的橘子cp
後悔個屁,明明是老師,可希命不在老師身上,一心做大事,做強人,才去劫生晨剛,然後上梁山做大事情。逼上梁山,是錯的,上梁山之人,都是想做大事情啊。
-
12 # 文化一家人
讀過《水滸傳》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吳用是吊死在宋江墳前的。
可見吳用並不是後悔,而是絕望了。
南征結束,梁山人馬死傷大半。
回到京城,朝廷對生還的梁山人馬都進行了封賞。
先鋒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副先鋒盧俊義,加授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
軍師吳用,授武勝軍承宣使。
除去原梁山領導班子這三人之外,其他生還人員也都作了妥善安置。
如果就此完結,他們也算是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但是,把持朝綱的大奸臣高俅,蔡京,楊戩等人不甘心就此罷休。因為梁山人馬曾經是他們的死敵。
當年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的生辰綱,就是梁中書送給他老丈人蔡京的生辰壽禮。而宋江又是通風報信使他們得以逃脫的關鍵人物。蔡京對他們恨之入骨。
高俅曾多次上陣清剿梁山,被宋江帶領梁山人馬三次打敗,直至把高俅活捉上山。
如今高俅蔡京豈能甘心讓宋江吳用等人身居高位享清福。他們糾集到一起,設計以朝廷御賜美酒的名義,在酒裡下了慢性毒藥,先是毒死了盧俊義,後又毒死了宋江。
作為同是梁山原領導班子成員的吳用,見到宋江盧俊義已死,兩棵大樹已倒,想東山再起已無可能。高俅和蔡京也絕不會放過他。吳用清楚地預感到自己前途未卜,已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於是,乾脆追隨宋江而去,吊死在宋江墳前。
由此可見,吳用並不是後悔,而是絕望了。
-
13 # 木子君的小屋
不會後悔,不然的話,聽到宋江中毒身亡,應該彈冠相慶,或者去挖宋江的墳,而不是和花榮一起在宋江墓前上吊。
智慧星吳用是什麼人?他本是一個不第的秀才,鄉村教師?明明很有才,為什麼考不上科舉?在我看來,和他的興趣點有很大的關係,他應該是像張良、李儒、賈栩一樣的縱橫家,或者陰謀家,能夠攪動風雨,而不適合考什麼舉人、進士,可謀國而不能謀身,不巧的是,他生活在如火烹油的大宋,雖然有小打小鬧,但像三國那樣亂世的局面不可能有的,所以他只能做一個鄉村教師。
對他來說,死並不可怕,失敗也不可怕,怕的是一輩子寂寂無名,到老了,在世界上連個泡都沒有冒。
他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不可能接觸真正的上層社會,所以只能攪動綠林了。
在《水滸》中,好多事背後都有他的影子。
智取生辰綱,當赤發鬼劉唐進入東溪村尋找托塔天王晁蓋的時候,只聽說過他的名氣,卻沒有見過面。
他被雷槓捉住,前往東溪村晁蓋家裡吃酒,遇到了晁蓋才點明身份,被晁蓋搭救。出來後和雷橫鬥在一起,眼看就要將事情鬧大,是吳用主動跳了出來,用銅鏈隔開二人,而在後來的策劃生辰綱奪取事宜中,雖然有許多江湖人的加入,但主導權與指揮權在他手裡。
相反,晁蓋卻是表面的主事人和風險的承擔人。
憑大家對他的信服和他對江湖的瞭解,說明吳用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師,很有可能只是這次活動的實際牽頭人。
因為他的緣故,劉唐才會前往東溪村,聯絡晁蓋以促進此事。
後來的事情,也一步步在他的控制中,比如說奪取生辰綱,後來被官府察覺時,逃往梁山。
表面是他的活太糙,導致的目擊證明活著,最終官府畫影捕拿眾人,更不如說這事只是後面一系列事件的開端。
因為生辰綱,眾兄弟才聚在一起,被官府緝拿,逃往梁山,是落草舉事的下一步。一環扣一環,最終將晁蓋這個大冤種坑上了梁山,成為表面的帶頭人。
後來,他發現晁蓋雖有諾大的名氣,仗義疏財,但智商一般,是個帶不動的豬隊友,再加上和宋江的熟悉,覺得他是一個不錯的領導,二人志趣相投,才有了後來踢開晁蓋,投奔宋江,扶宋江成老大的舉動。
當然,這個過程未必順利,因為宋江還不願落草,所以他們上梁山後,給宋江送信的是有明顯特徵的赤發鬼劉唐,諾大的梁山找不到一個認識宋江,辦事得力的嘍羅嗎?未必吧。
如果宋江和劉唐接頭,被官府發現抓入大牢,吳用鼓動晁蓋下山營救便是。
但宋江行事機敏,沒被官府發現,卻因後院起火,被養在外面的閻婆惜發現,最終宋江殺了人,順便逃亡。
這個時候宋江落草,符合吳用的利益—勢單力薄,好控制。但不符合宋江的利益—手下沒兄弟,上山沒辦法和晁蓋掰手腕。最多宋江一直結識各位好漢—比如說清風山一系的燕順,王英及清風寨副知寨花榮等。
在我看來,很明顯是吳用故意犯罪,將宋江推下懸崖,再在關鍵的時候,梁山出馬,將宋江挾裹上梁山,真正落草而已。
這種將人逼得落草,不得不上梁山的手段,吳用在盧俊義身上用過,在朱仝身上用過,為什麼不能用在宋江身上?
但宋江被救出之後,不顧眾人的危險,越過晁蓋直接下令,殺回江州城,活捉黃文炳,來一場燒烤盛宴,除了證明自己不是隻有義氣和仁心,更展示其狠辣和果斷的一面,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已。
他的手段別人看得懂不懂,但李逵與吳用是看懂的,李逵活剮黃文炳,將他的肉給用碳烤著吃了,是向宋江效忠,甘當一條可以幹髒活的狗,而吳用則是在宋江上山之後,很快投向了宋江的陣營,至於二人達成了什麼交易,就不知道了。
從此,梁山勢力越來越強,在吳用和宋江的策劃下,立下“殺人放火受招安”的計策,先聚攏力量,再向朝堂展示自己的肌肉,最終實現招安的計策。
在這個過程中,雖有曲折,但他們的策劃一步步實現,先是聚攏了一百零八好漢,有了足夠的實力,再打敗朝廷的圍剿,順利招安。
可以說宋江與吳用的計劃是可行的,最終也成功了,作為搭檔,他們是合拍的。
在政治目標上,二人也是一致的。
雖然招安後的情形並不是多好,一百零八好漢在徵方臘的過程中損失殆盡,但這怨宋江嗎?可以說在他們將腦袋綁在褲腰帶上落草的時候,就是必然的。
不然的話,你看哪個土匪有好下場的?不招安,就有好下場?
作為一個謀士,身為棋手,萬物皆是棋子,哪怕曾經的兄弟都是,在宋江的帶領下,吳用體驗了一把掌控萬物,揚名例外的機會,哪怕敗了也在世間轟轟烈烈走一遭,這種人會後悔嗎?
他們只會後悔自己的哪步棋走得不完美,而不是後悔因攪動天下而身死。
以吳用的機會,要逃之夭夭,隱身江湖,會沒有可能嗎?只不過對宋江這個大哥的忠心,還有對玩了一把大的之後的滿足,有望在史上留下名字的成功,才讓他和花榮一起在宋江墓前自盡而已。
不知道我說得對否?
回覆列表
後悔啥?最不能後悔的就是這位老兄了,原是一個村小的民辦代課老師,文憑最多就初中,還未畢業,宋江對他言聽計從,對他有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