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娛啟示錄
-
2 # 自動化小行家
先下手為強,李世民和李建成說不上誰勝誰負,李建成沒想到李世民會來這招完全不顧親情,魏徵勸過李建成先下手,但是他沒聽,這事就是命中註定,李建成不夠狠辣做不了帝王!
-
3 # 再言春秋
一場玄武門之變讓李世民如願以償地消滅了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李建成。在這之後,普天之下再沒有人能阻擋李世民當皇帝,縱使是李淵也不可能。
不過,玄武門之變的驚心動魄讓李世民每次回憶起來都很是“後怕”。或許如果再讓他進行一次選擇,他本人都不見得會發動玄武門之變。
分析在玄武門之變前,李淵對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是很清楚的。他甚至還想過劃江而治,讓李世民到洛陽再成立一個朝廷。當然,他的這個想法李世民是不會接受的。
說起來,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李淵的搖擺所導致的。本來這兩個人都是當世人傑,不願落在人後,而李淵在對於立誰為太子的事上總是不那麼堅定。
明面上他是立了李建成為太子,可他在暗地裡又把太子之位許諾給了李世民,還不止一次。李世民本就對至尊之位蠢蠢欲動,李淵的一次次的許諾更是讓他下定決心要拿下那個位置。
不過,那個時候李建成還是明面上的太子。身邊也有一群人在給他出主意,李世民想要從他手裡奪走太子的位置,也不那麼容易。
李建成的人才庫我們看到的唐史,很大程度上被李世民“篡改”過,這一點司馬光老先生就不止一次質疑過。
當然了,李世民所篡改的主要就是他與李建成之間的明爭暗鬥。他要讓自己成為史官筆下的“受害者”,他要讓後人覺得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是迫不得已,他要塑造自己“仁義”的形象。
所幸,他只是在明爭暗鬥的細節上進行了篡改,並沒有對太子府的人才庫進行改動。這對於我們去了解李建成身邊的人才是有用的。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在李世民與李建成爭鬥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並非所有厲害的人物都在李建成身邊。他的身邊有厲害的人物,但還遠遠達不到“都”。而且,這個人才庫裡並沒有頂級人才。
在我看來,初唐時期的頂級人才不過寥寥數人。房謀杜斷自是可以被列入頂級,李靖、李世勣兩大名將也可以進入頂級,至於長孫無忌、魏徵等人就要比他們略遜一籌了。
如果照這樣的標準來看,當時在李建成的身邊沒有頂級人才。所以,才讓李建成在與李世民爭奪過程中,屢屢失去先機。就是因為缺少一個像杜如晦那樣能替他決斷的人。
那麼,李建成身邊的人才都有誰呢?
我們最先能夠想到的就是魏徵和王珪。誠然,魏徵與王珪都是人才。而且,他們二人在李建成身邊的貢獻也是不小的:
及劉黑闥重反,王珪、魏徵謂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遂請討劉黑闥,擒之而旋。
魏徵、王珪的這個建議被李建成所採納。平定河北,讓李建成有了“武功”。這件事,提高了李建成的地位,也是讓李世民感到危機的一件事。
魏徵在這之後還屢屢向李建成建議“暗算”李世民。如果李建成聽了魏徵的,那歷史的走向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李建成沒有聽。
至於王珪,因為他太子舍人的身份讓他在李建成身邊並沒有效力多久,起碼在二李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他不在李建成身邊:
太子與秦王有隙,帝責珪不能輔導,流巂州。
除了魏徵、王珪兩個文才之外,李建成的身邊也是有武才的,其中能力最為出眾的當屬馮立和薛氏兄弟。
先說馮立,他的最大特點是忠。在所有人都要背叛李建成的時候,他還是感念李建成之恩德:
李建成被誅,其左右多逃散。馮立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於是率兵犯玄武門,苦戰久之,殺屯營將軍敬君弘。
至於薛氏兄弟,其中最厲害的是老二薛萬徹。薛萬徹是李世民非常欣賞的將領,把他與李道宗、李世勣並列。而薛萬徹最早的時候是太子李建成的人。
其實,不管是魏徵、王珪還是馮立、薛萬徹,對李建成的幫助都不大。他們是人才,但還稱不上厲害。
能夠幫助李建成,而且和李建成站在一個陣營的,真正“厲害”人物是裴寂和尹德妃。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倆是李淵的身邊人。李淵這個人最是重視感情,尤其是舊交和“枕邊風”。裴寂作為李淵的發下,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李淵的抉擇。至於尹德妃,更是深得李淵喜愛,李淵為了尹德妃甚至還傷害過李世民。
李建成身邊所謂的“厲害”人物,主要是因為他善於經營後宮關係網。與李世民不同,李世民常年征戰在外,錯失了經營後宮關係網的時間,而身居京城的李建成在這方面有天然優勢。
李世民能聚攬人才如果我們列出一個名單的話,會清晰地發現,李世民身邊聚集的人才是真的要遠比李建成多的。
一方面和兩個人的職責分工有關,另一方面也和二人的性格有關。
李世民始終在京城之外征戰,這就意味著在他的身邊必然會聚集著一大批謀士和戰將。在這一點上,李建成是處於劣勢的。
雖然他身居太子之位,也有自己的黨羽派系,但他的派系更多的是“理論儒生”而不是“才具謀士”。這是跟太子的身份密切相關的。歷代的帝王給太子身邊安排的多是儒生,用來教導太子行為的。
從性格上說,李世民是那種天生帶有一種光芒的人。他既喜歡結交人才,也懂得如何經營關係。加之戰場上所維繫下的友情,讓李世民身邊聚集了一批人。
很多人縱使不明確支援李世民,但也不會支援李建成(李靖、李世勣)。
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李世民其實也在李淵身邊有釘子。李建成有裴寂這個釘子,可李世民的釘子要比李建成更多。
在李淵身邊,總共有五個老臣是李淵最寵愛的。這五個人分別是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高士廉。
這裡面除了裴寂支援李建成,封德彝首鼠兩端之外,剩餘的三個人都是明確支援李世民的,尤其是高士廉那是李世民的妻子的親舅舅。
還有一些在武德一朝深受李淵信任的老人,如屈突通、溫大雅、長孫順德、劉弘基也都是支援李世民的。
其實,如果單從支持者的數量上來看,李建成絲毫沒有比李世民有優勢。
結語“術業有專攻”,李建成和李世民在聚集支持者的方法和手段上,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李建成身居太子之位,又長期處在京城當中,他的身邊主要聚集的都是儒生,這些人算不得厲害。真正厲害的是他有機會經營後宮關係網。
至於李世民,他長期的深處戰陣當中,身邊自然會聚集大量的謀士、武將。這些人是真的有能力,而且對李世民很忠誠。
而說到李世民為什麼最後能戰勝李建成,是因為李世民做事比李建成更果決。他提前發動宮廷政變,消滅了李建成。如果在晚幾天的話,也許李世民會被李建成殺掉。
-
4 # 戴生講史
很多人認為唐初的玄武門之變很奇怪,明明太子勢力更大,手底下的能人很多,為何最後取勝的人不是太子而是秦王李世民呢。
其實答案並不複雜,很多時候人們的感覺是有問題的,唐初的玄武門之變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現象。
很多人認為秦王李世民是個傻白甜,這可就大錯特錯了。人家秦王李世民早就開府建牙了,擁有一整套完整的班子“天策府”,還有那麼多“天策府”能人輔佐。
更要緊的是李世民在大唐開國的時候,一直是作為武將發揮作用的,而且戰鬥力和軍功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像什麼竇建德、王世充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手下敗將,這個軍中資歷和威望那都是太子不能比的。
太子在開國的時候主要負責的是後勤行政,天然就和武將們存在隔閡,更何況秦王李世民的手段和軍功讓大家心服口服,李世民在軍中的影響和勢力,早就超過了太子。這一點從後來李世民輕易就接管了玄武門也能看出痕跡。
當然了,太子李建成那邊也確實有幾個能人,比如說魏徵,然而正如《舊唐書》所說的那樣,魏徵後來吐槽太子李建成怎麼說的?“可惜他不聽我的呀,不然哪有你李世民的好果子吃?”
剛愎自用的領導人身邊的能人再多也沒用處,更加上太子李建成在面對李世民的突然襲擊,應對失措,在第一輪的突襲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就丟了命,身邊就算有諸葛孔明在世也是沒得用啊,《舊唐書》上寫得明明白白,“太子死後的頭顱給割下來給太子的舊部一看,太子黨羽就一鬨而散了。”
-
5 # 腦指揮眼
誰告訴你李世民稱帝前厲害的人物都在太子身邊,這個問題本身就很無知。當時支援李建成的獨立勢力也只有羅藝,而李靖,李世績、甚至李孝恭、李神通都在秦王一邊,而且羅藝還只是個離山之虎,已經不得煙抽了。看看當時的宰相,裴寂是李淵的人,對李建成未必有好感,l封德彝是兩頭騎牆,陳叔達和蕭瑀顯然支援李世民。再看看太子府與秦王府的文武僚佐,太子府最著名的也就是魏徵王珪,王珪還也就是個文人型政治家,就連太子少保李綱都因心向秦王而與李建成搞僵了。武將最有名的也就一個薛萬徹,他哥薛萬均還是秦王的愛將。再看看秦王府,房玄齡、杜如晦都是蕭何張良一般的人物,武將秦瓊,尉遲恭都是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萬人敵,單挑不亞於關雲長,衝鋒陷陣賽過趙子龍,還有程知節,段志玄,張公謹,李道宗等莫不是超級殺手。太子府中的人才雖也不算少,但無論是質量而是數量,都明顯被秦王府碾壓。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李世民能戰勝李建成決不是偶然,更不是像某些人講的那樣因為李建成仁慈。封建制度下的政治鬥爭是容不下什麼仁慈的。說句實在的,當時李世民如果面對的不是自己的父兄,這場政變根本就等不到武德九年。
-
6 # 朵朵佬爺
開華人才濟濟,以軍功為首。李世民團隊中軍功人才多,而李建成的人才較少,有些人是李淵從李世民團隊中調過去的,其心還在李世民團隊。人心就是政權,得人心者得天下,李世民就是得到了天下人心,膽氣才會如此強大。
-
7 # 榮耀歷史
玄武門之變一直是很熱的話題,關於李世民為什麼能贏,回答也大多集中在李世民的戰功和軍隊影響力上,其實這只是一方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被忽略了。
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其中的記載都可以發現,整個玄武門之變中,完全是秦王勢力佔據著主動性!
我們先來簡單覆盤玄武門之變的過程。發生時間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的早晨,但是李世民對整個事件的謀劃在兩天前就開始了!六月初二晚,李世民派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持秦王劍去“請”房玄齡和杜如晦回秦王府“商議大事”,他給尉遲敬德的命令是“如果二人不來,就用秦王劍砍下他們的頭顱帶回來!”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本就一直在暗中鼓動李世民奪嫡,因為李淵的干預被迫離開秦王府,聽說李世民要謀劃大事,很自然就回到了秦王府。當晚參與密謀的主要是玄武門之變中的五個一等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還有侯君集!
在長安城內,太子李建成的紙面實力遠大於李世民,手上有朝廷配置的太子衛率,還有私下招募的長林衛,而李世民只有秦王府衛隊數百人,正面硬剛無異於以卵擊石,因此幕僚們都主張挑選一個讓李建成發揮不出全部實力的地方先下手為強,很自然大家都想到了太極宮!太極宮是唐初的皇宮,李建成和李世民進入都只能帶少許貼身侍衛,大隊護衛人馬要留在宮門外,這樣李世民就有實力一搏!但政變是大事,成功則登上人生巔峰,失敗便死無葬生之地,所以要儘可能提高成功率!如果能提前在皇宮內埋伏大批人馬,造成人數上的壓制,李建成必定在劫難逃,新的問題來了,如何神不知鬼不覺瞞著李淵和李建成,提前在太極宮內埋伏呢?
唐朝的皇宮是宮苑一體,佔地面積極大,內部既有宮殿群,也有園林、宮苑,想要埋伏點人馬問題不大,關鍵是如何把人送進去!幕僚們一籌莫展時,李世民說他有辦法!太極宮北門玄武門的守門將領常何本是齊王李元吉的人,因為跟著李世民打過幾次仗,被李世民的軍事藝術折服,暗中投靠了李世民。李世民可以讓常何提前開啟玄武門,讓秦王府的人馬進去埋伏!一切謀劃妥當,玄武門之變進入不可逆狀態。
六月初三,李世民進宮向李淵呈奏,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與後宮嬪妃有染,而且想在出徵突厥的酒宴上手刃自己,李淵大驚,連忙安撫李世民,並傳旨讓兄弟三人明天一早來御前對峙!
六月初四,凌晨時分!李世民披甲上馬,身後跟著尉遲敬德、侯君集等秦王府將士,還有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文士,合計八十餘人。眾人鉗馬銜枚,一路無聲來到玄武門下,李世民派人學布穀鳥叫,玄武門城樓上也傳來布穀鳥叫,隨後玄武門緩緩開啟,李世民率先策馬進入,埋伏於臨湖殿周邊樹林。清晨,玄武門到了規定開啟的時間,常何命人開啟城門,應召而來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已等在門外,他們留下衛隊,輕騎進入玄武門,往臨湖殿方向,一頭扎進李世民的“伏擊圈”。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伏兵四起,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遲敬德殺死李元吉,大事已定後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去見李淵,正式通報事變結果,李淵知事無轉圜,不順從的話自己也會成為刀下之鬼,只得老淚縱橫地下詔立李世民為太子,朝廷所有事情需先送李世民決議,幾個月後乾脆直接禪位。
從密謀,到提前埋伏,再到一擊必殺,整個過程都按照李世民預設的劇本在走,完美避開了雙方紙面實力的差距。那麼問題來了,李建成既有道義上的制高點,又有絕對的實力,為什麼沒有把危險扼殺在搖籃裡呢?
如果說李建成沒有這樣的想法就有點冤枉他,低估他的政治智商了,其實李建成一直在想辦法削弱李世民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對秦王府幕僚下手,其次是對李世民本人下手。
李建成很清楚李世民奪嫡的最大資本就是秦王府或者是天策上將府內一眾幕僚,文以房玄齡、杜如晦為首,武以尉遲敬德為首,他的策略是文誘之以高位,武誘之以重金。李建成派人給尉遲敬德送去大量金銀珠寶,想要他改換門庭,無奈尉遲敬德對李世民是死心塌地,不僅拒收,還把此事當作笑話講給李世民聽。對於房玄齡等人,李建成向李淵進言,說李世民想要奪嫡都是房玄齡、杜如晦在背後鼓動,李淵大怒將兩人調出秦王府,同時嚴令二人不準再去秦王府,否則死罪!這也就有了上文李世民需要派尉遲敬德去“請”兩人,同時擔心兩人懾於李淵的威嚴不敢回秦王府。至於其他文士,則是透過升職等方式將他們調離秦王府!一系列操作之後李世民真正感受到了危機,也直接為玄武門之變埋下伏筆!
李建成對李世民本人的攻擊就更加直接了,主要透過一些讒言,或者後宮吹枕邊風,讓李淵對李世民逐漸生疑,甚至李元吉直接勸李淵殺掉李世民。不過李淵本人優柔寡斷,同時李世民軍功實在太高,在朝堂、軍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又是自己的親兒子,殺掉難以服眾,又心有不忍,只得不斷敲打。李元吉見此計不成,乾脆自己動手,宴請李世民時在酒中下毒,幸好得到齊王妃的暗示,飲酒不多,也及時做了處理,才撿回了一條命!李淵知道後,嚴重警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
從李建成的角度來看,他是嫡長子,太子名分早定,依附於自己的勢力樹大根深,只要自己不主動犯錯誤,李淵就不可能廢了自己,那麼只要安安穩穩送走李淵,這天下終將屬於自己。如果現在兵行險著,冒險殺了李世民,惹怒了李淵,廢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就得不償失了!於是李建成不再主動發起對李世民的攻擊,僅僅是在朝堂鬥爭中不斷削弱其實力,對其步步緊逼。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李建成只要活過李淵,他就是大唐皇帝,而李世民只有奮起一搏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就有了玄武門之變。以主動攻擊被動,以萬事俱備攻擊措不及防,李世民自然勝了,李建成自然敗了!
-
8 # 星疏月明
恰恰說錯了。稱帝前,厲害的人物都始終在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16歲從軍,能文能武,氣度恢弘,整個唐朝江山,大半是李世民領兵打下來的。晉陽之謀,破瓦崗軍,敗王世充,擒竇建德,皆為李世民傑作。房玄齡,杜如晦,李靖,李績,尉遲恭,程知節,秦叔寶等文臣武將,俱是李世民麾下。而李建成僅有魏徵,薛萬徹等少數名臣名將。玄武門之變前,李淵命將李世民麾下精兵猛將欲劃給李建成轄制,迫使李世民提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奪取了主動。彼時隨李世民參加政變的,即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程知節,尉遲恭等心腹將領。否則,李世民政變不可能成功的。
回覆列表
毛主席說過: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所謂的厲害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有點武斷了。兵貴精不貴多,人貴忠不貴能。
從當時的形式看,太子李建成的確擁有優勢:首先,他是太子佔據了大義的優勢;其次,其本身也非常擁有功績和實力,不像歷史上說的那麼猥瑣;其三,人才優勢的確也不少,魏徵、李靖、薛氏兄弟以及一幫謀臣,特別是李元吉不僅僅武勇,還佔有了血親方面的優勢。
反觀,李世民方面也不差什麼:首先,其擁有天策將軍府,擁有自己的軍政大權;其次,其常年在外攻伐,最不缺的就是戰功,所以在武將方面也能服眾;其三,雖然在血親方面比較孤立,其也不缺李淵的認可,而麾下的戰將也幾乎囊括了隋唐時期的主要戰力。而這些戰力,也是李建成非常覬覦,拉攏而不得的。
為什麼最終李世民得到勝利,實際上,李建成的身份即是助力也是阻力,助力在於可以快速幫助其吸納人才,而阻力在於這些人才以什麼心態投靠過來——走捷徑永遠是無法抵擋的誘惑。因此李建成身邊的人良莠不齊是一定的,而最終也驗證了能夠忠心與他的寥寥幾人而。
李世民方面因為大家的交情都是戰場上積累的,屬於三大鐵之一。利益相關,生死相依,從而使其核心更具有向心力。
最後是比誰心狠和手段毒辣,李世民無疑用行動證明了其心狠和毒辣。而李建成因為身份的原因,顧慮就會比李世民多很多,再加上其本身的性格原因,即便搭上李元吉的狠毒,也沒有最終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