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逍遙遊講史
-
2 # 江湖小曉生
要是能力強的人,都跑去稱帝了,那權力的遊戲還怎麼玩下去?
楊素的確能力很強,甚至不在隋文帝楊堅之下,可是他自願投靠隋文帝楊堅,後來又自願輔佐隋煬帝楊廣,你又有什麼辦法呢?
作為滅陳的水軍總司令,楊素居功至偉。可是在滅陳以後,他兩手一攤表示:主公,這可都是你們家二小子楊廣的功勞。
等到隋煬帝楊廣做了皇帝以後,楊素一對二五六,什麼都不管了。整天在家吃喝玩樂,這叫什麼?這就是自保的手段。
楊素本就沒有做天子的想法,也不敢有,畢竟遇到了兩位對權力有著極高掌控欲的皇帝,楊素就更加不敢打這種主意了。
一、楊素自打遇上了楊堅,就知道自己沒這個命了。楊素這輩子立了太多功勞,放在任何時代,都是一顆璀璨的將星。
在給北周打工的時候,楊素在滅亡北齊的時候,身先士卒,立下大功。因此得以開府,被加封為成安縣公。
投靠隋文帝以後,以信州總管的身份,帶領水軍順江而下,一舉蕩平了陳國在長江沿岸所設立的各種障礙,為滅陳立下了汗馬功勞。
平定天下以後,楊素又帶著水師集團痛擊泉州豪族王國慶,痛擊江南反叛勢力,穩住了南方的江山。
別以為楊素只適合水戰,收拾完南方以後,楊素又奉命北上,與高熲、燕榮一同兵分三路,進軍突厥。其中楊素軍大敗突厥,而此時楊素已經封無可封,隋文帝只好把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封為大將軍。
此後楊素又多次擊敗突厥步迦可汗,使得突厥人遠遁塞外,不敢南鄉。還是封無可封的情況下,這一戰後隋文帝將楊玄感封為柱國,楊玄縱封為淮南郡公。
要是再這麼立功下去,隋文帝就實在不好加封楊素了,因為他的兒子們一個個也都成為了隋朝的高階官吏,並且享有股份,除非封他做接班人了。
為此,從這個時候開始,楊素就再也沒有立過什麼像樣的功勞了。從楊素的仕途經歷來看,他自打投靠楊堅以後,就再也沒有自立的想法。
因為他發現楊堅實在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而且楊堅捷足先登,這是楊素所比不了的。楊素對楊堅也是心悅誠服。
二、楊堅得人心,楊素不投靠只有滅亡的份。別看楊素很有才華,如果他不好好站隊的下,下場也會很慘。任何時期任何地方都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站好隊的人才。
當初楊堅打服了周圍一票宇文家的王爺,自己又有輔政大臣的身份,而且從名義上來說,他還是北周靜帝宇文闡的外公,這種人一眼看去,誰都知道他想幹些什麼。
隊伍已經排好了,就等楊素怎麼站隊了。當時給楊素的選擇有這麼幾種:
第一就是投靠楊堅。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當時楊堅的實力最強大,投靠楊堅可以獲得各方面的保護。第二就是捍衛宇文闡。這是最蠢的選擇,因為當時誰也不看好宇文家的統治,繼續愚忠只能夠自取滅亡。第三就是選擇自立。這是收益最高的一條路,但是伴隨著的風險也最大。楊素看看自己背後的支撐者寥寥無幾,只好卑微地低下了頭。由此可見,楊素當時沒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因為楊堅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勢力,而且有了很大規模,楊素加入可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因此楊素要想在楊堅集團拔得頭籌,還得倍加努力才行。所以說楊素不但不能有自立為帝的想法,而且還得想各種辦法立功,以此博取自己的主子楊堅的欣賞。
反過來想,楊素投靠楊堅,也是自保的一種方式。雖說創業型集團不養閒人,可是隻要你不跟楊堅作對,就不會有人危害你的小命。
三、楊素的兒子差點幫他完成了這一創舉。楊素家族實在是封無可封了,這也是隋煬帝最煩惱的事情。如果隋文帝給楊素的級別稍微低一點,那隋煬帝上臺以後,倒是可以再提拔一下楊素,以示恩寵。
一般情況下,皇位交接的時候,新舊皇帝都是玩這一套。可隋文帝似乎太歡樂了,直接一口氣把楊素給封到頂端了。你讓隋煬帝怎麼搞?
想要封賞他的兒子吧,可楊玄感當時也位列三公,基本到頂了。這可叫隋煬帝咋整,楊素家族已經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
當臣子無法從皇帝這兒得到封賞的時候,那對於臣子來說,這個皇帝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楊玄感繼承父親爵位,成為楚公以後,開始對隋煬帝表示不滿。
隋煬帝遠征高句麗的時候,讓楊玄感負責排程糧草。結果楊玄感一言不合,就發動了反叛。楊素不敢做的事情,楊玄感倒是敢。
因為楊素家族,在楊素一生的努力之下,已經獲得了很高的威望,所以楊玄感起兵以後,立刻就聚集了十多萬人。
這等於是在隋煬帝的後院放了一把火,氣得隋煬帝二話不說就要回來滅了楊玄感。楊玄感深得老爹楊素的真傳,打仗的水平也很高。多次擊敗前來鎮壓反叛的大軍。
只可惜楊玄感放棄了攻入洛陽,打算直奔關中,這一失誤的策略,使得楊玄感集團備受打擊。因為打下洛陽,就可以宣佈滅亡隋朝了,會嚴重削弱隋煬帝的權威,增加自己的權威。
所以說楊玄感和帝位只有一步之遙,其實歷史上很多人距離這個位置只有一步之遙,所以說這就是楊素家族的宿命。
總結:楊玄感的反叛,加速了隋朝的滅亡。甭看隋煬帝大張旗鼓地回來,還平定了楊玄感的叛亂。其實這個時候,隋煬帝的權威已經受到了嚴重挑戰。
楊玄感的叛亂被鎮壓以後,陸續各種叛亂也就興起了。瓦崗寨、竇建德等人趁勢而起,宇文化及也不再把隋煬帝放在眼裡。
所以說楊玄感挫傷了隋煬帝的權威,使得大家都敢起來挑戰隋煬帝的帝位。這事兒可就不好辦了,楊玄感被殺5年後,隋煬帝在江都被殺。
參考資料:《隋書》
回覆列表
楊素,字處道,弘農華陰人,是隋朝開國元勳,出身門閥世家弘農楊氏,文武雙全,好學多識,戰功赫赫。他輔佐隋朝兩代天子,位極人臣,卻沒有自己造反稱帝,最後絕醫而死。楊素自己不稱帝的原因如下:
一、實力不足
楊素在北周的時候就有很多戰功,後來投靠楊堅,受到重用。楊堅代周建隋後,楊素被封為上柱國。
要說楊素沒想過當皇帝這事,也不可能。開皇四年(584年),楊素和妻子吵架很厲害,楊素對妻子說: “以後我做了天子,絕對不封你做皇后。”儘管這只是一時氣話,這也說明楊素考慮過這個問題。後來這話傳到隋文帝楊堅的耳朵裡,楊素立即被免職,幾年後才起用。
隋文帝楊堅
後來,楊素在平陳之戰時,結交了晉王楊廣,併成為其死黨。他幫助楊廣奪嫡、平滅漢王楊諒叛亂等,輔佐楊廣當穩皇帝。當然了,楊廣坐穩皇位之後,楊素就危險了,因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必欲除之而後快。
隋朝兩代帝王對楊素也是防範甚嚴,始終有人牽制他,也幾次被架空。正因為如此,楊素儘管位極人臣,也不敢造次。楊素巔峰時期是在大業二年(606年),他的職務是尚書令,太子太師,司徒,楚國公,食邑2500戶。但是,很快病倒了,這也是盛極而衰。
說白了,楊素不敢造反還是實力不足。
楊素
二、未得到關隴勳貴支援
從當時的政治形勢來看,楊素要造反稱帝,必然要得到關隴勳貴的支援。而當時的晉王楊廣奪嫡的成員:宇文述、張衡、郭衍等都是關隴勳貴成員,其他的比如唐國公李淵也是關隴勳貴成員。他們與楊素是平行關係,不會支援楊素稱帝。後來,楊廣派人拉攏楊素,先派宇文述拉攏其弟楊約,然後由楊約鼓動哥哥楊素。最終,楊素成了楊廣奪嫡集團的死黨。
儘管楊素位極人臣,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得不投靠楊廣奪嫡集團。楊廣當太子前,楊素並不是朝中最高的官,他是尚書右僕射、上柱國,他的上面還有尚書左僕射高熲。開皇十九年(599年),高熲被罷斥之後,楊素才成為權相。
楊素為楊廣奪嫡頗多,他誣陷楊勇、蜀王楊秀等,幫助楊廣當上了太子,其本人也受到隋文帝的表彰。但朝中也有不少人反對楊廣和楊素,他們把矛頭對準權相楊素。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是出身門閥世家的柳述,此人任兵部尚書,是隋文帝的女婿,楊廣的妹夫。由於受到柳述的掣肘,楊素在仁壽年間再也沒有幹成什麼大事,對朝政的控制和影響力削弱,唯有對外作戰仍充當統帥。
但楊素在徵突厥立功後,作威作福,以權謀私,構陷朝臣,樹敵太多。隋文帝在仁壽末期對楊素由信任轉為猜忌。不久,隋文帝開始剪除楊素的羽翼,將其弟楊約出為伊州刺史,其從叔楊文紀也外放等,楊素逐漸被邊緣化。
三、帝王的控制
隋朝兩代帝王儘管統治時間不長,對楊素這種手握重兵的將相,時刻保持警惕,想方設法進行控制。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皇帝雖居九五之尊,至高無上,卻又如臨高山之顛,有著很強的危機感。當皇帝的人往往提心吊膽,時刻提防任何可能篡位有野心的人圖謀不軌,臣下隨時都在窺視皇權,身為皇帝必須嚴加防範,加強對臣下的控制。
隋朝兩代帝王都在不遺餘力地加強皇權,對任何可能威脅統治的大臣,他們要利用一切手段,去消除潛在的威脅。
楊素當然是在兩位皇帝的控制之下。特別是楊素手握重兵,是兩位帝王要剪除的物件。隋煬帝剛登基,楊素就幫他平定了漢王楊諒之亂。然而,他馬上成了隋煬帝的眼中釘、肉中刺,成了威脅無上皇權的障礙。
不久,隋煬帝晉升楊素為尚書令,百官之首,實際是明升暗降,剝奪他的實權。而且,公元606年,楊素病倒了,隋煬帝派太醫去探病,並賜藥。誰知,楊素把藥丟了,絕醫而死。
隋煬帝楊廣
四、自身的性格缺陷
楊素權傾朝野,卻沒有選擇稱帝,應該與自身的性格缺陷有關。楊素在隋朝出將入相,善作詩文,為人豪爽,愛才。他又有些貪得無厭。楊素本人經常作詩,是隋朝的一位重要詩人,有文集卷行於當世。但楊素卻未與同樣能詩的隋煬帝唱和,除獨自吟唱外,便是與友人薛道衡唱和。
楊素的性格缺陷有比較耿直、貪得無厭,而且也沒有立志做帝王,這些都不是做為帝王的特質。
總而言之,因為以上四點原因,楊素沒有造反稱帝。不過,他的兒子楊玄感後來趁隋煬帝第二次徵遼東時造反未成,導致最後被族滅。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造反的條件不成熟,貿然行動很可能倒黴的是自己和家族。當時的隋朝兩代皇帝都比較強。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掌握實權的宰相和將軍,生怕皇權旁落,皇位被篡。因此要千方百計要削弱和分割宰相權力,收奪將帥兵權,為強化皇權,有時不惜採用斷然手段,毫不留情地殺戮功臣宿將。這也註定了楊素最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