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太2
-
2 # 春風踢碎鬼門關
我們看看地圖,歐洲面積和中國相當,但是始終無法完成統一,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英國。
英國在歐洲歷史上是攪屎棍,在歷史上英國就一直希望自己能夠獨立於歐洲國家之外。在歐洲國家的事務之中,英國一直都是扮演著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的國家。就拿現在的英國脫歐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成立歐盟的時候,英國不願意加入,當歐盟運轉順利的時候,英國卻又要加入進來,歐盟遇到了困難,英國又想逃跑,種種作為充分顯示了英國的投機性格以及攪屎棍的作用。英國加入歐盟就是在歐盟埋下的分裂的種子。
德國作為歐盟的發起國,為了能生存的更好,在1951年,和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建立了歐盟的前身,煤鋼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就是以讓渡部分國家主權來開展國家間的合作。後來,英國等一些國家相繼加入,才形成了現在的歐盟。
本來法國是不願意英國加入的,因為知道英國的本性,後來考慮不加入說不過去,才同意英國加入,沒想到的是,英國的表現符合法國的擔心。
英國加入歐盟的待遇就是,英磅是獨立核算的,不接受歐元的。這樣的英國一開始就不受待見。歐盟現在遇到困難了,英國不考慮和歐盟同舟共濟,卻考慮退出歐盟,至歐盟的分裂於不顧,更為惡劣的是成了其他想脫離歐盟的國家的榜樣,是對歐盟的重大打擊,這樣的英國難道不是德國最大的敵人嗎?
在德國統一的時候,英國是反對德國統一的,因為一旦統一,德國又會成為歐洲的領頭羊,因此英國對德國百般刁難,幸虧的是,德國還是和平地統一了,所以在德國的眼裡,英國就是一個最大的敵人。
歐盟的建立是符合德國當初統一歐洲的夢想的,為了這個夢想,德國付出了許多,雖然歐盟和德國二次大戰時候的夢想還是差了不少,但畢竟有了基礎。然而英國的突然脫歐,無疑就是擊碎了德國的夢想,很可能會帶來歐盟的解體,這豈不是讓德國恨之入骨,因此英國是德國最大的敵人確定無疑了。
美國和俄羅斯是外部的,改變不了,英國是歐洲內部的殺傷力遠大於外部,這就是為什麼說英國是德國的最大地人的說法。
-
3 # 閒看秋風999
這個題目不準確。“同舟共濟”根本就談不上,“同室操戈”也是捕風捉影的事兒。英國當下的敵人是它自己,是“窩裡鬥”,是一群人想留在歐洲,另外一群人想立刻就離。
英國什麼時候和德國有過“同舟共濟”的往事呢?題主大概指的是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歐盟成員國吧?不過,別忘了,德國以及其它五個國家才是歐盟的前身“歐洲煤鋼共同體”(1951年成立)的發起人,而英國不是。
換句話說,二戰後的英國當時還是戰敗國德國的佔領軍,怎麼可能與德國結盟呢?而且,英國長期徘徊在歐洲大陸以外,直到1973年才加入“歐共體”。這哪裡是同舟共濟呢?
再來看“同室操戈”;說到同室操戈,英國和德國就更談不上了;在歐洲,英國的“敵人”只有一個——無論是過去、現在、或者是將來;這個“敵人”就是法國。
想當初,英國想要加入歐共體,法國首先公開反對;法華人認為英國與美國關係太近,不利於歐洲大陸的團結與獨立性;當時的法國領導人就是戴高樂將軍。
蘇聯解體後,德國才相繼統一;經過近二十年的埋頭苦幹,德國才在歐盟(歐洲)坐上了經濟總量的第一把交椅——在此以前,西德在歐洲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怎麼就是“同室操戈”呢?
如果非要說英國最大的敵人是德國,恐怕就是和現在英國脫歐到底是有沒有“協議”有點關係——作為歐洲現在的老大,德華人如果主動退讓一步,是否能夠讓英華人在脫歐以後得到更多的好處呢?
不過話說回來,歐洲議會剛剛改選完畢,新的一屆歐盟領導人才剛剛上線;怎麼談?會不會對英國“讓利”?也不是德國就能夠說了算的事情,怎麼就成了最大的敵人呢?
-
4 # 北京老馬3
從歷史上看,英國和德國可以說是宿敵。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和德國都是交戰國,而且兩次大戰德國都是英國的戰敗國!可以說是結怨已深!如今英國已經是‘落日黃花’了,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是二流國家了!而德國可以是二度雄起,重新成為政治經濟軍事的強國!成為歐洲的領袖!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決不是德國的對手,在歐洲絕對沒有英國說一是一的份兒!今後,投靠美國,政治上可以‘狐假虎威!經濟上美國的巨大的市場和資源都可以為英國的發展提供優越的條件!同樣,歐洲中的領頭羊德國法國也是要和美國爭奪歐洲的領導權的國家,美國也需要英國的幫助,制約德國法國。。這哥倆同宗同源,’在國際舞臺上一唱一和將是世界的新動向!
-
5 # 諶人
謝小秘書邀;
問題提法有待商榷。
德國當下最大的敵人是美國。美國在德國保持著海外僅次於日本的最大駐軍(最高時10萬,現在3.4萬),設有美國歐洲空軍司令部等軍事基地,令17.7萬德國國防軍形同虛設。
美國獅子大開口,要求德國將在北約軍費從GDP佔比1%多一點的水平快速提升至2%,再進一步提升到4%,這是要德國每年多掏出400—1200億美元軍費。這無疑是要德國的命。
美國打壓德國汽車製造軟肋(美國是德國高階汽車主要市場),令德國非常被動和沮喪。
英國是德國的次要敵人英國現在既要想恢復“光榮的孤立”,又一貫不放棄對歐洲列強“保持均勢”的制衡,德國是英國要削弱的主要物件。英國要脫歐,是嫉妒德國在歐洲一體化程序中的領導力和撈到了巨大經濟好處。英國要折散歐盟,主要是衝著德國而為。
英國還千方百計阻止德國與俄國經濟務實合作走近,利用“間諜中毒案”逼迫德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把德國牢牢綁在美英反俄戰車上。
英國與德國是世仇,談不上同舟共濟過。德國的存在就是英國的噩夢。
英國發起了人類工業革命,但歐洲的工業革命成果、歐洲的工業製造中心被德國拔得頭籌。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被英(法美)用《凡爾賽和約》無情剝削和嚴厲壓榨。但德國在艱難困苦中再次崛起,並對英國(法國)發起了復仇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雖再次戰敗,但又快速崛起,現在的經濟實力領先與英國(法國)。
而英國成為兩次世界的最大失敗者,從世界的老大淪為了美國的附庸,成為了一蹶不振的二流國家。這筆賬,這仇恨,英國會永遠記在德國頭上。
英國與德國“操戈”談不上“同室”,而是你死我活的利益爭奪。英德“操戈”是慘烈的。最具代表性的有;
一戰在法國南部的索姆河戰役,德國軍人用馬克沁重機槍,一天屠殺了5萬英勇衝鋒的英國軍人,令英國一些光榮的世襲貴族絕種。
二戰的大不列顛空戰,德國空軍幾乎把赫赫有名的大英帝國“世界首都”倫敦炸成了廢墟。
二戰德國潛艇的“群狼”圍攻,令英倫三島幾乎斷了炊煙生計。英國被迫出給美國出讓海外殖民地換來陳舊驅逐艦加強反潛作戰保命。
大英“日不落”帝國不可避免大傷元氣大淪落,如今只剩落日的餘暉。
展望歐洲未來,英國會倚僅美國威風繼續在歐洲充當攪屎棒。德國可能與俄羅斯抱團走近。而高盧雄雞法國國左右逢源投機。
-
6 # 松澗山水畫
英國曾經是德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德國發動的一戰和二戰就是要挑戰英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德國是一戰和二戰的戰敗國,德國雖然兩次敗於世界大戰,但德國發動的世界大戰卻成功的推翻了英國全球霸權,二戰後,英國霸權隕落,成為偏居一隅的一島國,為了追憶曾經的全球霸權夢,英國不得不成為美國的附庸國。
現在英國只是二流國家,英國也不是德國最大的敵人,隨著英國脫歐即將成為事實,英國已經完全被排除在歐洲的政治經濟決策核心圈之外,英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會隨著英國脫歐,而被徹底邊緣化,英國正成為歐洲的看客,一個距離歐洲大陸遙遠的島國看客。
德國最大的敵人和競爭對手是俄羅斯和美國,二戰後德國被美蘇兩大強權分割,在美蘇軍事力量的管控和打壓下,現在的德國幾乎完全喪失了對軍事力量再次崛起的渴望。
德國雖然再次統一,但俄羅斯和美國對德國發展軍事力量的警惕並沒有放鬆,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會允許一個軍事力量強大的德國存在,德國軍事力量一旦再次崛起,德國的全球霸主夢就會再次覺醒,軍事力量再次崛起的德國會力圖再次統一歐洲。
軍事力量再次強大的德國必然會和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再次強大的德國必然要把美國勢力逐出歐洲,而德國統一歐洲後,也會再次向俄羅斯發起挑戰。
帶領統一強大的歐洲向俄羅斯腹地進軍,不只是德華人的夢想,也是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夢想,強大的德國是對俄美的最大威脅,在遏制德國軍事力量上,俄美是有高度默契的,俄美才是德國最大的敵人,俄美就是橫在德國軍事強國路上的最大攔路虎。
回覆列表
如果翻翻歷史,就會發現英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敵人。德國自然有自己的毛病,拋開正當性不講。近代時上,每當德國輕舉妄動時,英國都會給其迎頭痛擊,讓其翻不了身。至今德國仍生活在二戰後的“懲罰”中,這要拜託英國所“賜”。如果說美國是英國最大的“剋星”,那麼英國就是第二,一點也不錯。現在說英國上升到了第一,成為了德國最大的敵人,可以說是有部分道理的。原因仍是:每當德國順水順風時,英國就要給德國腳下 “使絆子”。
一戰時,德國的工業生產已經佔據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位置。帝國主義的產生就是戰爭的根源,德國在工業急劇擴張的同時,資源的供應和商品的銷售矛盾自然突出。這樣,它盯上了英國的殖民地。爭奪殖民地的鬥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的禍根:英法美幫助已亡國了一百多年的波蘭復國。過度地剝奪了德國的一些權利,是造成德國民眾心理不平衡的原因。一條“波蘭走廊”,不僅分割了德國的國土,而且直接影響到了東西德的經濟發展和兩邊的生活水平。
歐共體的出現與歐盟的發展,讓德華人有機會解決自己透過兩次世界大戰都無法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兩德的合併,讓德華人在心理上和經濟上都得到了滿足。一方面,28個歐盟成員國讓德國強大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釋放。另一方面“申根協定”,給了東西德事實上“融合”,“歐元區”的實施以德國統一歐洲的願望無限接近於事實,德國不戰而勝,完成歷史上的夢想不再是遙不可及。但,每到關鍵時刻,英國都會給德國的好夢橫插一槓子。
德法建立這個經濟共同體之初,也是各懷鬼胎的,法國就是為了監督這個鄰國的經濟發展,因為德國的爆發力太震憾了。德國呢?確實有過人之處,把它說成“金子”也好,“黃銅”也好,總之,它是有那麼點“亮色”。當它噴發出掩飾不住的活力時,英華人又來了,又要合作,加入這個經濟體。但一隻腳在門裡,一隻腳在門外,沒有加入“歐元區”,做出準備隨時抽身走的樣子。英國的走並不完全是怕吃虧的心理,它的走有“釜底抽薪”的意思,讓歐盟塌臺,有讓德國再次削弱的因素包含在裡面。
英國進入歐盟從來就是懷有二心的,法國就曾經阻撓過英國的加入,因為法國更瞭解英國這個“攪局者”的角色。英國後來能加入,也是歐盟源於對自身的信心。德法經濟遠好於英國,特別是德國,每年GDP要高過英國1萬多億美元,英國的能力只能排歐盟的“小三”。英國後來要退出,也是看不到自己在歐盟的“前途”。政治上,法國是代表。經濟上,德國是領頭羊。作過“小三”的英國,只有出“會費”的份了,曾經的優越感,讓英國覺得很不爽。
英國要“脫歐”,特朗普鼓勵法國也“脫歐”,可知美國對歐盟的真實態度。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事實上是不能接受德國的崛起的。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開始,美國就不乏打擊德國的意圖,因為德國在伊朗的投資最多。而英國在這件事上保持的暖昧,實際上有助於美國的行為。特別是近來在扣船問題,護航問題上,英國的立場完全站在了美國的立場上。可知,英國會逐漸地脫離德法,繼續做美國的盟友,把德國當作在歐洲的最大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