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武最前哨
-
2 # 國平軍史
8月26日上午,大連造船廠熱鬧非凡,鞭炮齊鳴為首艘中國產航母即將進行第二次海試舉行儀式,隨後002型航母在多艘拖船的牽引下緩緩離開船廠碼頭。
8月22日,素有有航母保姆之稱的海軍89號保障船,已經駛離碼頭,並且於25日重新靠港,8月25日,中國產航母已經甲板清空,被輿論解釋為航母再次海試前的準備工作。
航母第二次海試,可視為測試整艦裝置相容性,很可能會測試艦載機系統和航母電子裝置的使用,被認為是航母交付前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引發了國內網民們的熱議。
從中國產航母第一次海試,到現在,也就三個月餘時間,說明第一次海試時,所暴落出的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改進和完善,所以才有中國產航母第二次海試。
國內軍工確實很拼,中國產航母的服役速度會提速,甚至都不排除年內交付海軍的可能性,給人民海軍和國內軍迷以非常大的驚喜。
至於航母要靠拖船掉頭擺尾,也是不難理解的,因為航母靠泊的港口,水深以及水域面積,不足以讓長達300餘米的航母這一海上龐然大物掉頭,所以藉助拖船是很好的辦法,可謂省時省力省錢,而且安全係數也非常高。
事實上,不要說是航母,平常所見驅逐艦級別的艦艇,試航時離開靠泊的碼頭時,都有拖船左擁後抱,順利離開船廠碼頭,到水深處,才用驅逐艦自身動力前行。
-
3 # 恰恰無心用
新船試航都是由拖船頂、拖離港入港,這是為了安全。同時,港口內船多、空間侷促,大型船舶要靠岸、移位、掉頭等等,用拖船比較方便。不管是軍艦還是民船,都是如此,尤其是外來船舶不熟悉港內情況,必須由拖船幫助。
-
4 # 喀秋莎61589681
中國002號中國產航母至2017年4月26日第一次試航成功結束,返回大連造船廠港口進行維護後於今年8月26日開啟了第二次試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檢查維護實屬神速。航母是現代海軍科技含量、.技術水平最高、製造難度最複雜和最核心的軍艦。華人的航母夢百年來終於在我們手中實現了。一艘航母在交付海軍之前,要做許多試航多項任務。首要的是測試動力系統,包括航速,轉向和操控靈活性等,接下來還需對甲板排程能力測試,艦體左右舷平衡度,艦載武器系統
-
5 # 96121578447
第二艘航母也就是第一艘中國產航母,第二次海試說明中國產航母不斷完善,但是這不可能是最後一次試航。從航母現在的外貌就可以直接的看出來了,因為這次試航的鏡頭很清楚的看見航母船首兩邊的鞭狀天線還沒有安裝,說明這次的海試還不是最後一次。什麼事情都是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的!
-
6 # 硯田劍影
謝邀請。八月二十五觀察到了中國產第一艘航母周邊海域有拖輪清障,舷號89保障船靜臥港灣,航母上除必要的檢驗裝置外都己清理完畢,估計第二次海試快了。二十六日早七點半左右航母在多艘拖輪的前呼後擁,像眾星捧月般的簇擁下,開啟了又一次遠端海試。這次海試為除錯性驗證性海試,我們知道,中國產航母的艦體結構沿續了遼寧艦的艦體結構,做了很大的改動,在設計圖紙時,參照遼寧艦把一百多枚導彈的發射系統捨去大部,節省下的空間用於存放艦載機,和後續要增加的預警機。由於改動較大,影響了航母在高速航行和轉向的平衡度,重新增加水壓倉以制衡改動後的重心偏移,此次海試,迎風逆航考驗航母的穩定和平衡度,動力系統,彈射,欄阻,通訊,雷達,防禦,升降,電力各個系統這些都要在廠家和軍方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預期的指標,各系統的生產廠家派出優秀的專家將在不同的崗位上手把手言傳身教隨航母海試的海軍官兵。教會使用各個系統的操作與保養是這次海試的看點。這次海試將觀察彌補第一次海試發現的問題的缺欠是否有效地解決,在不斷的發現,整改,再發現,再整改這符合第一次自主建造航母的羅輯,畢競中國以前不掌握航母建造技術,有了瓦良格後,在突破尖端技術後,我們有能力,舉全國之力,在眾多的廠家協同下,航母在大連造船重工千百名員工的晝夜奮戰下,航母建造成功順利下水並開啟了它的第二次海試,相信不久,將加入海軍序列。
-
7 # 蒸汽裝甲艦
8月26日002型航母開始了第二次海試,好幾艘港口拖船連頂帶拖,把排水量不小於65000噸的新航母推進了出港航道。下面小弟就來講講為什麼大船離開泊位一般都不能依靠自身動力。
以前我軍的驅護艦艦長們曾以不依靠拖船的輔助直接靠上碼頭為榮,那種直接靠碼頭的操艦技巧確實純熟,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八九十年代我軍的艦艇排水量太小。小船的體積小慣性也小,還是可能在減速後依靠繼續滑行的慣性緩緩靠上碼頭的。
不過如果換成001型002型航空母艦這麼大的艦艇,靠自身動力靠碼頭和離碼頭還有可能嗎?當然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接受碼頭和船體經常被撞壞。
哪怕在微速下,大型船舶的慣性仍然是很可怕的,更重要的是當船速很小時,大型船舶的船舵的舵效一般都會降到很低的程度,如果沒有艏側推裝置的話,大型船舶想調整自己的運動姿態是異常困難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拖船來提供幫助。
在所有各類船隻當中,拖船幾乎是單位馬力最大也是結構最堅固的船,別看拖船往往個子不大,但全都是Golf小鋼炮級別的。拖船尤其是港口拖船不但發動機功率強勁,而且吃水淺操縱非常靈活,非常適合在狹窄的港口裡來回移動大船。
一艘100多噸的拖船往往就有3兆瓦的發動機總功率,300噸級拖船的功率可以達到4-6兆瓦,拖帶力可以達到好幾十噸。
為了提高操縱的靈活性,拖船的外形短胖,而且桅杆一般也不高,桅杆的安裝位置也得向後移動,以免頂推航母這樣外飄非常厲害的大船時磕碰,這次頂推002航母的大連港拖船都具有摺疊式桅杆,就是為了避免跟航母外飄的飛行甲板發生磕碰。
上圖是2017年4月26日002型航母下水時的照片,看左邊黃圈處,“連港27”拖船頂推航母的船頭上鋪了帆布,這是為了防止舊輪胎蹭髒航母外殼的油漆;另外右邊黃圈裡的“連港31”拖船的桅杆被摺疊放倒了。
為了實現小半徑轉彎、大拖帶和頂推力以及水上較為精確的定位,拖船的設計跟普通船有很多不同。小而短的拖船現在基本都是安裝高速或中速柴油機,其功率跟小小的船體相比明顯過剩,畢竟拖船是講求功率輸出的。拖船上層建築一般最多兩層,駕駛室顯然在高處,並且很多拖船的駕駛室都開了向斜上方的天窗,為了觀察他們近距離拖帶的大船,這是很有必要的。
大功率柴油機的煙囪往往都伸出幾根偏斜向後上方的排氣管,因為拖船頂推大船的時候,自己面前像山一樣的巨輪阻擋了前方的空氣交換,而廢氣很難聞的柴油機必須避開前方和上方這些被遮擋的部位,防止廢氣不好消散倒灌進入駕駛室。為了防止淺水水底障礙物碰壞螺旋槳,拖船的螺旋槳都是導管式,外面有一圈外殼保護著槳葉,為了提升機動性螺旋槳都是變距槳。更有一些拖船為了能在大船附近來回機動,乾脆安裝了推進吊艙,可以原地改變航向,用起來就更方便了。
採用三個推進吊艙的拖船。
下面說說大船船長如果非要逞能,打算不依靠拖船就靠離碼頭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其結果,就會類似下面高雄第二海港曾經遇到的這種狀況。
2017年一艘總統輪船公司APL的集裝箱船吉達號(JEDDAH)在掉頭時突然失去動力,撞上了高雄第二海港的碼頭,吉達號的總噸位為25305噸,這麼大的船輕輕一碰,鋼筋混凝土的碼頭就這德行了。
人家都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跟這說法對著的另一句話往往被大家所忽視,那就是“在絕對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雲”。大船尤其是5萬噸以上的巨輪,哪怕是以行人走路的速度過來,其巨大的能量也夠把一棟樓房給拆掉一半。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或者鋼結構堅固吧?但如果重量不夠,在巨輪的衝擊面前都跟紙一樣,半秒鐘後就會變成皺巴巴的一堆殘骸。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這次撞擊的罪魁吉達號,它的堅固的大鼻子也給撞得夠嗆,修理費怎麼也得是百萬級別的。
這樣推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工程師和工人們幾年辛辛苦苦造出來的嶄新的航空母艦,如果就這麼給撞癟了誰來賠,誰能賠得起?
還是老老實實的享受一大群港口拖船的服務吧。
在此向每天兢兢業業工作的拖船船長和船員們致敬,他們的工作有時候相當無聊,而且還有不小的危險性,這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才能從事的職業,他們很棒。
拖船們不但在港口和海上執行助航任務,有的時候我們的拖船還乾點副業呢,比如贏得了對越南的頂牛比賽,越南人說我們竟然敢用拖船頂他們這是犯規。
對此我方應該表示,越南兄弟還請理解一下,中方產能過剩需要找點活兒幹,弄一條拖船來頂你們也是給你們面子了。
-
8 # 隨談君
第二艘航母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艘中國產的航空母艦,雖然有遼寧艦的影子,可它確是完全由中國自行改進研發建造的。
航母的二次海試,說明對艦上裝置、系統、排程等方面進行更近一步的測試和完善,有條不紊的進行相關工作檢驗,同時也是加快其正式加入華人民海軍的日子。海試的次數越多,其加入海軍的天數就越少,中國防力量就越來越完善。
對於所問的為什麼要用拖船來幫助航母離港的問題?其實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疑惑過為什麼,細心的觀察,一般軍艦出港的時候都是藉助拖船,來駛離港口,尤其是大型軍艦,在平常生活中,船廠裡的大型船舶離港時,也需要藉助拖船。因為大型船舶(軍艦)駛離港口時,其航道一般都是比較狹小,因為吃水量大,所以也容易在靠岸的地方遭遇擱淺的威脅。再者航空母艦頻繁使用發動機,容易降低其效能壽命。對於這個吞油的大怪獸,油耗也不是一星半點的。
中國產航母加速試航,中國雙航母編隊即將實現,未來我海軍航空力量將實力大增,中國海軍部隊建設正穩紮穩打的前進著。厲害了我的國,因為它,帶給華人的安全感十足!!!
-
9 # 雙馬尾班長
中國海軍距離擁有首艘中國產航母的母艦又近了一步。緊隨著055導彈驅逐艦,中國第一艘中國產航母在近日進行了第二次海上測試。首艘中國產航母在2017年五月進行了第一次海上測試,和大多數新下水的水面艦艇一樣,001A型航母在第一次海試中難免暴露出一些不足,並需要在改進糾正後,在第二次海試中觀察這些不足是否得到解決。
圖為中國產航母第一次海試
此外,中國產航母第一次海試過後安裝的其他武器系統也需要進行測試以確定其可靠性。這次海試中,中國將主要驗證航母通訊、導航以及其他電子和機械儀器的效能,併為日後其他系統的安裝和海試打下基礎。
圖為中國產航母第二次海試
參考目前中國產航母的進度,該航母很有可能將於2019年下半年加入中國海軍。在第二次試航後,中國產航母很快就會展開與艦載直升機和固定翼艦載機的接觸磨合,第三次海試才是中國產航母最值得期待的海試。
圖為中國產航母海試
中國產航母是根據遼寧艦使用經驗的改進型,沒有選擇安裝彈射器和製造更大的飛行甲板。雖然作戰能力相對於美國10萬噸級航母仍然十分有限,但作為中國更遠大航母夢的墊腳石,中國很快就會建造更強大的航母。新的航母將可以搭載更多的戰鬥機、預警機和其他機種,從而使中國的藍水海軍夢成為可能。
8月26日上午,網路上流傳的一段影片顯示,停靠在大連的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在拖船協助下駛離碼頭,開始進行第二次海試。但為什麼要靠拖船調頭擺尾呢?自身不是有動力系統嗎?
回覆列表
根據最新訊息顯示,中國產002型航母於今天早間在眾多牽引船的協助下緩緩駛出碼頭,準備進行繼五月份以來的第二次海試。這也意味著中國的首艘中國產航母距離正式服役為時不遠。
但也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航空母艦可以說是軍用艦艇中當之無愧的“大哥大”,不僅體積龐大而且動力強勁,那為何海試的時候還需要一些螻蟻般的拖船牽引出港呢?
其實這其中的奧秘並不難理解!我們都知道,建造中的航母所停泊的港口都是一切為施工服務的,所以港口的水深都是勉強適用於航母停靠,這就導致航母根本無法像深水海域那般自由行進。
而且由於施工港口的空間都比較有限,航母龐大的體量不足以在狹小的範圍內進行掉頭等動作,就只能依靠拖船的協助直進直出。這樣不僅降低了風險,而且還能節省一定的費用。
另外,航母強大的動力系統如果一旦在這種淺水港口開啟,那必然會對港口、其它船隻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破壞。其實就連類似橫須賀那樣的深水港口,大噸位艦船進出時都需要依靠拖船的牽引。
就比如幾年前美國的華盛頓號航母訪問香港時,也不是直接靠港,而是先有牽引船隻拖到指定的錨位,航母上的工作人員再轉乘運輸艦登岸。
所以說,002型航母海試期間進出港需要拖船的協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條件不允許和降低安全風險的做法。不僅我們這樣做,像美國這樣的航母大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