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蔓莓愛水果
-
2 # 徐州二姐
你家雞是吃飼料還是雞自己找食吃,如果吃飼料會肥一點,但是肉就不那麼還吃,要是雞自己找食吃,他就不會肥,但是肉好吃
-
3 # 農人莫小道
麻雞也是雞的一個品種,那麼相對來說這個品種普遍的來講,它的重量不是很重。一般而言,野生的麻雞基本上會維持三四斤左右,那麼對於我們個人養殖的麻雞重量也一般而言只能夠達到4~5斤。
相對應來說,普通養殖的多半維持在4斤左右。可是為什麼養了6個月還沒有到三斤重,一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
飼料營養不均衡。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其實我們要第一時間考慮一下,是不是我們投放的食物有問題?
比如說我們投放的食物,由於單質量方面進行投放,營養不均衡的情況下,確切來講,針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會使得他的體重很難增加。
所以我們首先檢查一下我們投放的營養是否屬於均衡狀態,如果營養均衡那麼針對於這個問題來看,就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是否存在有病情其實如果存在病情,比如說蟲子太多,那麼它吃下去的營養都不夠,這些蟲子消化自然而然它是很難生長的。
所以我們要在這一個時間段進行合理的驅蟲,檢查一下我們養殖的產品是否存在著某種病情,而導致他的體重不能增加。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不太瞭解,也不太知道去怎麼去解決和處理。
當然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宰殺一隻來觀察它的內臟,以及腸裡面是否計生有各種各樣的蟲子。
假如有蟲或者有病情的時候,就要進行殺蟲治病。只要將這些蟲子病情根除或者治療完整,基本上這個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是不是品種有問題?其實品種不同的時候也會出現問題,對於麻雞這個情況來看,有的時候養殖的時候呢,如果品種不同,你養的是那個小的麻雞,那麼這種情況之下可能就不是那麼好容易去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你養殖的品種是小的那個麻雞品種。那麼自然而然,任憑你們怎麼養殖,它的上漲幅度都不會上漲。
所以體重這個問題,我們得按照每一個不同的品種去確定他的體重,比如說你的養殖選擇普遍是小種雞,那麼這個時候達不到那個體重也是很正常的。
-
4 # 閩鄉樂樂
家養6個月的麻雞很多沒有三斤重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母雞,本身體型較小,可以說是基本達不到,在筆者的養殖經驗中,公雞也難上到三斤。不過,閹雞6個月長到三斤是比較正常的了。
我們農戶家裡養雞,一般不會去注意雞食的營養搭配,都是喂些粗糧,然後讓雞群出去自由覓食,這樣雞群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營養肯定會不足,長勢自然會跟不上。不過這樣養出來的雞肉品質會更好,只是飼養週期會延長很多,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土雞了。當然,也有些體型比較大的品種,養6個月基本上都可以超過三斤 ,但是這種雞不管你怎麼養,它的肉質都比不上那些體型小的品種。
筆者本地的品種雞,飼養6個月能達到三斤的估計不會超過10%,我養殖的過程中也有麻雞,母雞的話飼養6個月不要說達到三斤,兩斤都是普遍現象。我們這裡的土雞最少需要8個月才能出售,而且母雞也難上到三斤的。所以我們當地市場上賣土母雞的一般都不會按稱來賣,論只100~150元,雖然沒什麼區別,但是按斤數賣的話看起來價格會很高。
所以說農村家養的麻雞,6個月沒有三斤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喂飼料6個月還達不到三斤的話就不一樣了,筆者曾經測試過,天天餵食飼料管飽,4個月就可以達到三斤以上。再有就是品種了,有些品種母雞也是難達到三斤的。 -
5 # 三農剛子
正確的養殖麻雞的方法
我們過去養殖土雞,都有個錯誤的認知,土雞就是每天吃兩頓糧食,再吃點兒剩飯剩菜,剩下大部分時間到外邊找尋,自己能吃到的食物,現在外邊沒有什麼好的食物了,只剩下一些野草和野菜,現在昆蟲也逐漸減少,因為都是農藥的作用,把各種蟲子都殺死了,外邊的食物就不能補充雞的營養,這樣會造成雞的營養不良,使土雞緩慢的增長,現在正確的餵養方法,每天三頓糧食,再加點兒混合飼料,給土雞餵飽為止,剩下的時間就到外邊找食物,來給自己增加營養。
正確麻雞出欄時在八個月我們正常的養殖麻雞,都是在八個月才能出欄,如果按照正常的養殖方法,來養殖麻雞,天數的不夠,導致麻雞重量的不夠,麻雞長到2斤半,是賣不出多少錢的,再說這樣的麻雞,它也不成熟啊,要想養殖真正的麻雞,就不要怕養的時間長,如果再經過兩個月的精心養殖,麻雞長3斤半不成問題,3斤半的麻雞,就會能賣到好的價錢了,3斤半乘上35元,等於122塊五,賣到這個價位基本就正常了,這是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
我們養殖麻雞,就得每天研究它的效能,能給我們創造出多少價值,如果去的本錢,去了各種費用,到年底一算賬,還賠了多少錢,我想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我們養殖麻雞,就是為了掙錢的,我們就得研究麻雞,正常的增長情況,不要盲目的聽信別人傳言,縮短養殖的時間,這樣會給自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後悔就來不及了。 -
6 # 禽病隨談
麻雞現在都屬於大體型雞,咱這種描述就是典型的大小不均,有的雞體重5-6斤了,有的個頭還沒長起來。
這個是管理不當和雞群發病導致的結果。
雞的生長特點不同品種的雞,會有體型差異,如果同一個品種,正常發育的情況下,體型差距都不會很大。
同一品種公母之間有體重差距,這個差距在一斤左右,這個影響也不明顯。
不論什麼品種的雞,體型大概在4個月左右就固定了,後邊生長速度會非常慢,麻雞也不例外。如果說麻雞經過了6個月的飼養,還大小不均,小的3斤,大的5-6斤,這個就是育雛期間出了問題。
大小不均的原因麻雞出現大小不均,主要是育雛期間出現了消化道疾病,營養攝入障礙,最終導致骨骼等發育緩慢,個頭偏小。
導致麻雞發育障礙,常見的原因主要有3種:
1 沙門氏菌。
雛雞的沙門氏菌會有典型的生長抑制的危害。發生沙門氏菌的雞雛,就容易出現大小不均。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在育雛溫度保證穩定,平衡的溫度。
同時使用恩諾沙星,阿莫西林等藥物,抑制雛雞體內的沙門氏菌數量,減少沙門氏菌的危害。
2 雛雞脫水。
麻雞這類品種,孵化廠距離養殖廠都比較遠,長途運輸下來,雞雛脫水問題嚴重。
這些雞雛脫水以後,來到育雛舍,會短時間大量飲水,造成腸道水腫,影響營養吸收。
這樣的雞雛,進行飼養,管理難度就會上升很多,而且容易出現龍骨彎曲,大小不均。
3 腺肌胃炎。
這個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發生的問題。麻雞育雛期間,發生腺肌胃炎。
這樣的雞胃部出現潰瘍,雞在疼痛的時候,採食量下降,營養攝入減少,就會表現出體型偏小,消瘦。
這就是腺肌胃炎所謂的“老,中,青”三代雞。因此育雛期間一定要用中藥來健脾開胃,預防腺肌胃炎。
這個麻雞3斤多,更多也需要考慮這個雛雞期間腺肌胃炎的問題。
除了這主要的三種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也會導致這種類似情況,例如雞體內線蟲,絛蟲等寄生蟲,腸炎頻發等,但是這都是少數雞會出現不長個頭的現象,不會影響整個雞群。
回覆列表
土雞養殖成本利潤概算養土雞以每個月養500只雞,年出欄5000只雞為例:用我們的技術養一隻土雞4個月可達2.5-3斤左右,一隻雞的飼養成本為15元,生態土雞一般價格在13元至20元之間,以15元/斤計,每隻雞按平均重2.5斤計,一隻生態土雞的純利在10-20元左右,年出欄5000只雞,年純利有5-10萬元。養土雞的成本概算養生態土雞90-100天即可達到 2.5-3.5斤/只,即可出欄,但為了保證肉質,一般要養4個月,一隻雞的成本在15元左右。詳細核算如下:養一隻生態土雞4個月上市,重2.5-3斤左右,所需飼料分別為穀物(稻穀、玉米、小麥、高粱、紅薯均可)6斤,按1元/1斤計即6元,黃粉蟲3斤,自己飼養每斤成本1.5元即4.5元,蠅蛆3斤,自己用雞糞飼養成本0.5元/1斤,3斤即1.5元,青菜5斤1.5元(自己種或撿菜葉不用錢),土雞苗自己孵化約2元/只,疫苗每隻0.2元,總計:15.8元。養土雞投資成本概算1、養雞要多少錢投資,這和你的養殖規模大小有關,以每個月養殖土雞500只,年養5000只雞為例,需資金26800-29800元;在農村,如果自家有糧食,前期投資只需6800元,最多有10000元即可。年養5000只雞,只需準備3個月1500只土雞的資金就夠啦。1500只土雞用我們的大棚技術建設雞棚,費用為1500元;1500只土雞苗3000-6000元;養1500只雞需要養黃粉蟲200箱,200箱黃粉蟲需資金2000元,1500只雞需養蟲養雞飼料20000元,1500只雞疫苗費300元,總投資約26800-29800元即可。每個月養500只雞,年出欄5000只,年純利約5-10萬元。2、一畝地可以養多少土雞,這和你的飼養方法,飼養技術,以及你的飼養環境有很大關係。從理論上講,一隻雞的活動空間0.25平方即可,算下來一畝地至少可以養2600只雞左右。?目前,全國的專業土雞養殖戶,多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一般每畝養殖土雞200-500只。而採用我們的生態鏈圈養放牧方式,經益生菌處理,一般每畝可以養殖1000以上,以1000只為宜。土雞需要放養,從以上可以看出,養土雞的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但由於生態、安全、無汙染,味道好,價格比飼料雞高出2倍以上,所產蛋也比圈養雞價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應求,非常暢銷。對於中國廣大的農村人員說,養土雞佔地面積大就不是什麼缺點,在農村的林地、草地、果園、沙地、荒地都可以養,但一定要注意防止老鼠等天敵。養雞利潤分析按湖南懷化的物價:土雞苗1只:3-4元,從小雞出殼到商品雞出欄所耗飼料在14-15元,四個月可以出欄,最低達到2.5-3斤,商品土雞批發價1斤14元,即:2.5/斤*14/元=35元,除去雞苗4元和飼料15元,一共:19元。養一隻商品土雞的純利:35-19=17元。按投資500只土雞計算,所需成本:500只雞苗需500/只*4/元=2000元;飼料需15元/只*500/只=7500元,總共投資9500元;另外500只雞舍建設需500元,500只雞總投資10000元左右。純利在5000至10000之間。養雞需育雛舍、料槽、料筒(要有不同規格的)、料盤、飲水器(大小不同規格的)、基礎設施需要的材料、加溫和保溫工具、通風工具、注射器、網、疫苗、其它勞動工具、電路等工具、雞籠或週轉的箱(用來臨時抓雞的)、運輸車(拉飼料或糧食餵雞的)、稻草簾(保溫用、溫度計、溼度計、稱、斷喙器等其它必備工具。 土雞養殖技術農村飼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鮮,深受消費者喜歡。但由於它生長速度慢(5個月才長大出欄),農戶零星散養量不多,因而養殖者的總體經濟效益不高,難增收致富。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開發農村土雞產業,使土雞長得快,肉質又好,戶養量多呢?採用“優質高效養殖土雞新技術”養殖土雞,既能達到保持土雞肉味特色,又有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達1.5~2.0公斤)。現將技術要點介紹於下。 品種選擇 土雞,即本地雞,有的叫草雞。由於品種間相互雜交,因而雞的羽毛色澤有 “黑、紅、黃、白、麻”等,腳的面板也有黃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場消費也不一樣。故要選養適宜當地消費市場的品種,就廣東而言,三黃雞、杏花雞、麻雞均是較好的品種。 溫室育雛 修建“立體式網床”育雛溫室,進行專業化規模育雛,農戶養育成雞成活率高、風險小、容易成功(能育雛的則可從育雛開始)。育雛中主要注意幾點: 1. 室溫:0~1周齡時為35~32℃,2~3周齡時為31~24℃,4周齡為23~20℃,也可在1周齡之後以每天降0.5℃。 2.相對溼度:室內的相對溼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為60%~65%,10天之後為55%~60%;室內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燻眼的感覺。 3.補充光照:頭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時的光照,以後為17小時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內)。 4.適時飲水和開食。小雞應儘早開食和飲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兩天;第三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 5.高密度育雛。在15天之前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雛在5000只(視養殖戶對雛雞的需求量來定育雛規模)。 “網、床、散”結合 養殖戶應根據自己飼養的數量來適當改造雞舍,要求室內地面為水泥地面,有窗戶和地窗,使空氣流通和採光充足,並做好網床或雞籠,且以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多少以養雞的數量來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來計算(前期密度大一點)。 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釐米,網床高30釐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釐米,一二層網床頂部應擱置承糞板(可用三層板)。網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夾竹,網床四周和底部用1釐米×1釐米網目的塑膠網固定好。料桶和飲水器均置於網床內。將庭院林地用尼龍網圍起來,每隔2~3米遠打一根樁柱,將尼龍網捆在樁柱上,靠地面的網邊用泥土壓實。所圈圍場地的面積,一般以每隻雞不少於1.5平方米計算,越寬越好。 買回的脫溫小雞(已經過育雛的小雞)至1公斤體重的階段在網床內飼養,1公斤後至出欄期間在所圈圍的院林地內放養(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飼餵中,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網床內飼養,雞活動範圍小、雞體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雞在圈圍的院林地散養,能捕食野生雜草和生物昆蟲,改變食物結構,肉質品味高(保持土雞肉質的品味)。 日糧搭配 選擇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於消耗的肉雞全價顆粒料,再適當搭配其他的飼料養雞,才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髮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雞肉風味不變,因此要科學地搭配日糧。 育雛期,應選用肉雞全價顆粒料,最初開食時要將飼料稍浸泡轉化一下,並用手搓碎一點。脫溫雞至1公斤體重期間,則選用中雞料,更換時應逐步替換,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換,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同時,應新增5%~10%的完整穀粒(或小麥),並給予10%~15%的青綠飼料。 在庭院散養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要加入10%~15%的完整穀粒(或小麥),新增15%~20%的青綠飼料。若光喂全價飼料,一來飼養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來雞肉的肌間脂肪多,吃起來不爽口;三是無土雞肉的獨特風味,消費者不喜歡。新增適量的青綠飼料,一來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養殖成本,三可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這是規模養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式,應結合生產的性質(商品肉仔雞)而定,最好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式來參照進行,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後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新增一些藥物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在2~7日齡新增0.02%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黴素或青黴素、慶大黴素等,13~17日齡又重複用上述藥物。19~90日齡在飼料中新增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藥進行驅蟲、雞舍每天要清掃乾淨,並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板上進行消毒。每半月用複合酚兌水將舍外進行噴霧消毒,用百毒殺對雞舍內帶雞消毒。出欄後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處的消毒池要經常有石灰或消毒液,並注意常換。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