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文吳老師
-
2 # 華歌流澤
看了安娜以後,低沉抑鬱了很久,就好像自己和她一起經歷了一場人生的戰爭,雖然其它人物和場景也寫得深入逼真,可沒有一條線象這條線將人的心整撕扯進了深淵,死對她而言是解脫,殘烈的死亡對應的是她的狂熱的愛情。那種撕裂性的予盾的敘述讓讀者和作者一起經歷痛苦。本來還想看一遍,沒看。
-
3 # 不稱
中學時期,我有幸閱讀了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一位美貌的貴婦人形象栩栩如生,她的美韻味十足,豐潤充滿魅力,她的神態高貴又清純。
她享有一位貴婦人的體面生活,在交際圈中也久負盛名,有脫俗的表現。
她喜歡安逸的生活,熱愛幼子,內心鄙視官僚丈夫的庸俗不堪,刻板,不苟言笑的秉性。
她被勇於追求愛情的年輕軍官俘虜了,從身體和心理的淪陷使他背棄了官僚丈夫。
她的舉動驚世駭俗,名聲受損,得不到上層社會的諒解。
她與情侶躲到了遠離人群的海外,過了幾年幸福的生活,可是隨著歲月流逝,這種生活的不如意和摩擦漸漸顯現。
追究原因,並不是情侶給予愛減少了,也不是優越的生活環境改變了,而是安娜心態變了。
她的內心不再安適從容,對兒子的思念,對未來的迷茫,對情人的疑慮使她不安,痛苦,焦慮。
她不願再承受痛苦了,這位追求愛情的美麗女人,產生了用死亡來了結一切的想法。
她做到了,臥軌自殺,讓她擺脫了這個讓她深陷疲憊的世界。
這是一位美麗,見了(讀了)就不會忘記的女人,一位內心純潔,追求美好愛情的女人,一位被時代不容的女人,一個以悲劇收場的女人。
-
4 # 四碗風
世上沒有完全幸福得稱心如意,十全十美的婚姻。安娜的不幸是制度造成的,不允許離婚,女人在婚姻權上無權利造成的。更是自身造成的。不論任何社會制度下,遵守社會秩序規範,活在有序社會中。人受限制才有幸福。幸福不是隨心所欲的,是要不以犧牲別人的幸福自由,而保障自己幸福的自由。自由的幸福是有限制的保障。
安娜離開曾經幸福的婚姻又組建了家庭就幸福了嗎?生活又是先幸福,過著過著就不幸了。任何一個透過婚姻組成的家庭起始幸福,否則不會有婚姻。在長久新鮮變熟悉之後,彼此再熟悉不過。優點缺點盡現。優點也不優,缺點是缺點。人與人,哪怕夫妻,由陌生到熟,由熟又到陌生。人就像過日子做工作總需有新意,對婚姻也難保也厭倦。但日子是總這樣,白天黑天,規則不可變,改變的是自身過日子方式,使日子有聲有色。任何行業規律也都如此。
婚姻的七年之氧也靠夫妻雙方共同努力,共同面對時間給婚姻帶來的問題。顯然安娜未意識自身是家庭主角的變化,自己該做的事情。她丈夫忙於官場業務也無暇顧及,是他根本未考慮到有變化。安娜的錯誤在於年輕,不成熟,順應了她的心思,而違備社會秩序。背叛家庭,投入新生活。無限制的自由得到的幸福以為幸福。不滿足生活,慾望強烈。
人是社會一份子,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家庭是社會構成的一部分,幸福在家庭之中,也在社會之中。社會是有序的。脫離社會正常秩序的家庭在社會上便會引起維護有序世界人的反 感。安娜新家庭承受不了眾人的眼光,脫離不了身為社會一分子的生活。人不可能永遠禁錮家庭之中。家庭是家人的棲息地,但人不全是為家庭而存在。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人的社會性,價值性。人是家庭屬性與社會屬性共存共生的。二者不能絕立存在,一旦分割,必有悲劇。感情不是一個人的全部,不是幸福的全部來源。朋友,親情,公共事物,不可或缺,少了一部分,生命不完整。想以感情為全部幸福寄託的安娜即喪失了對家庭的失望,對幸福的全部希望。她所以為的一落入現實融化了。她缺乏對人生命角色,社會性,生存,生活,家庭之間的相聯性,之所以幸福的根源認識。
-
5 # nihao173722737
安娜一邊享受著丈夫的地位和財富帶來的舒適生活,一邊抱怨著不能滿足的浪漫,幻想著只有愛情的生活。豈不知生活有多精彩就會有多麼波折和痛苦!在追求愛情的美麗旅程中,見到了不能忍受的許多。
-
6 # 手機使用者61497568792
這部小說是典型的兩條線並列又交叉的敘述方式,旨在對比:以作者本人為原型的列文和他純潔質樸的未婚妻之間的理想愛情,和安娜婚外情的不幸結局。安娜的悲劇是註定的,因為不被世俗社會接受。在腐朽墮落的上流社會,人們可以容忍偷情濫交,卻不能容忍一個本質善良的女人為了不自欺欺人公然離婚去追隨她心目中理想的夫妻之愛。這就是貴族社會的虛偽。
-
7 # k如風
小說的歷史背景是沙俄時期,此時俄國婦女的社會地位是低下的,追求真正的愛情,即使對於安娜這樣的女子,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為了愛情,拋棄了被包辦的婚姻中的老丈夫和小兒子,以及養尊處優的上等人生活,此時她的全部生活就是與渥倫斯基相愛,這種感情上的極其依附,使她完全失去了自我,一旦失去了安全感,必然會走向自我毀滅。女人需要愛追求愛沒有錯,但失去自我是大錯特錯,在那個時期婦女們的思想意識還在被禁棝之中,悲劇是難免的,託翁的寓意並不是對安娜之類的批判,而是同情與惋惜。至於很多讀者(包含女性讀者)不同情安娜並且無情的斥責她,那是因為人生觀的原因,與作者的用意是相悖的。
-
8 # 闢玉合子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安娜的悲劇,那就是,因為她要愛情。
要說安娜的愛情 ,就必得說兩個人,卡列寧和弗倫斯基。
卡列寧作為安娜的丈夫,無疑是不合格甚至失敗的。
就從小說開始的那段說起,安娜從莫斯科回來,卡列寧看似履行他做為丈夫的義務去接她,但態度卻是“冷冷的”與“戲謔的”的口吻與安娜交談,別說“小別勝新婚”“距離產生美”的效果都沒有。換作任何一個女人,恐怕都會意難平。
我們說一段夫妻關係中,雙方互相欣賞十分重要,欣賞就會產生喜悅,喜悅就會加重幸福感。
而反觀安娜與卡列寧這對夫妻呢?
安娜無疑是個美女,就連她的情敵吉娣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可遺憾的是,她的丈夫卡列寧根本看不到這一點,或者說,壓根沒想到要去意識到這一點。換句話說,安娜沒有在卡列寧身上得到過愛情。
她渴望嗎?肯定是渴望的,不渴望這小說也寫不下去。
婚姻一般包括兩項內容,愛情和責任。只有一樣可以嗎?
可以的,如果兩人都要愛情,那麼誰也不去怪罪責任無人承擔,那麼要幸福也是可以的;如果兩人都要責任,不去管愛不愛這回事,那麼婚姻都可以穩定地維持下去。
遺憾的是,安娜想要愛情,而卡列寧只肯給責任。當一個人的需求與另一個人的給予不能同步時,勢必會產生矛盾。而弗倫斯基呢,恰巧在這個矛盾中,給了安娜最漂亮的一朵花:愛情。
卡列寧並不是個壞人,相反,安娜都不得不稱讚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與安娜分居時都不忘給她寄生活費,關心那個私生女,並且在安娜死後將私生女帶回去生活;他工作認真,十分爽快地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即使後來所有人都認為他失去了晉升的機會,但仍努力做自己的計劃,他忠於的是政治工作本身,並非單純的攀求權勢。但這樣一個人格出色的人卻不能否認他情感上的缺陷。
如果溯源,他的情感缺陷要從原生家庭說起,他從小跟著有權勢的叔父長大,所受的都是政治教育,他也如期成為一名官員。從人類的心理學說來,情感也需要學習,你不能指望泰山擁有普通人的情感觸角,很明顯,沒人教過卡列寧這些。當然,他只是情感有缺陷,並非沒有情感。
再來看卡列寧處理有關安娜事件的態度,最先他忽視安娜的情感需求,後來當安娜出軌的事情傳出去後,他想的卻是麻煩。他並沒有覺得自己作為丈夫被帶了綠帽子那種憤怒,僅僅是麻煩。他不想去了解安娜為什麼要出軌,也不想去挽回什麼,只是在想,天吶,我竟然要為了這件事浪費自己精力,太糟糕了!
而後來,安娜在難產時,卡列寧想的是,如果她死了就好了,這一切就結束了,他再也不會因為安娜出軌的事去面對什麼,他可以安心幹他的事業了。
你瞧,這是一個在感情上全然不在乎的丈夫。
愛慕,在乎,嫉妒,統統都沒有。
卡列寧沒有,但是弗倫斯基有啊!
要我說的話,弗倫斯基的愛情才是給安娜的致命一擊。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安娜渴望愛情,但她並不是非愛情不可。最初她是有過掙扎的,可弗倫斯基如何做的?像個跟蹤狂見天兒跟她訴衷情,還託他的堂姐去當說客。現實裡有句知怎麼說來著:不是你夠忠貞,而是你面對的誘惑不夠大。對一個渴望愛情的女人釋放愛情,簡直跟把一塊麵包遞給餓了一星期的乞丐似的,哪怕那塊麵包有毒,也制止不了他先吞下去再說。
人吧,沒有得到什麼,執著度還有限,可一旦到了手裡,還會想放嗎?那這人得對自己的慾望多狠心吶!安娜是個普通的女人,她沒那麼狠,所以她扔不掉那塊麵包。這就是人性。
但回頭看弗倫斯基的愛情,我不否認他是愛安娜,但是他的愛帶有太多的退路。
就拿上流社會的規則來說,一個追求未婚姑娘失敗的男人要被笑話,但是追求已婚女人,並且冒著生命危險不成一切去勾引到手的男人決不會是被笑話的物件,相反,倒有一種英雄豪俠的味道。也就是說,弗倫斯基在做出示愛的時候是有退路的,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被社交圈拋棄,你看後來他果然重新回到社會圈,事業也有起色,反觀安娜,連去親戚家都不敢。
再來說安娜的性格。
她聰明、熱情、真誠,在許多人眼裡都是不可多得的女性。按中國的話來說,她孃家的家境是配不上卡列寧家的,但是她卻很好的適應了卡列寧的社交圈,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交際手腕高明的女人,我們通常說這種人情商很高。可如果來看她處理這段三人關係,著實難以承認這點。當然,情商高只是做人的一個方面,並非人類的最高甚至最正確的範本。不過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如她跟其他貴婦一樣,跟丈夫維持表面和平,私下有幾個情人就有幾個,站在卡列寧的立場,沒有給他製造麻煩,他可 以當作什麼都沒有,這樣豈不是家庭愛情兩不誤?但——這就不是安娜了。
她對愛情純粹到什麼地步呢?她懷了弗倫斯基的孩子,就跟卡列寧攤牌,生產時將死,還不忘向卡列寧懇求他原諒自己和弗倫斯基,明明卡列寧已經寬恕了她,卻還是跟弗倫斯基私奔,最後,更是為了報復弗倫斯基,用死亡讓他後悔。可以說,安娜是個十分坦誠的人,無論對他人,還是對自己的感情。
一個女人通常有幾個身份,社會人,女人,母親,妻子。這些身份中,通常母親和妻子被排在最前面,我們常說母親偉大,偉大在哪裡?偉大在她放棄了其他三個身份,獨留下這一種。
卡列寧希望安娜首先是“妻子”,再是“母親”至於“社會人”和“女人”那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類。可安娜從她愛上弗倫斯基,生下私生女,私奔,自殺,都在說明一件事,她將“女人”這個身份牢牢放在第一位,“妻子”可以拋下,“社會人”可以丟棄,“母親”可以漠視,唯有可以享受愛情的“女人”始終在她的意識裡不曾離去。
也就是說,安娜自主地選擇做擁有“愛情”的“女人”,就她私奔後那樣的境遇,也不能阻止她釋放女性的魅力,這是她做為一個女性的堅持。
當然,安娜為這個選擇付出了代價,被社交圈拋棄,與兒子疏離,跟丈夫不和,和情人爭吵,為愛情恐懼,最後丟了性命。
這是一個女性的悲劇。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太複雜,卡列寧的冷漠,弗倫斯基的引誘,社會的流言,甚至包括她自己的不堅定。但我沒辦法說這是誰的錯,硬要說的話,是愛情的錯。
可愛情會因為是悲劇就可以不產生嗎?
這世上什麼最難控制?
自然,死亡,和人心。
-
9 # 珠珠王子
安娜為什麼死?她是否非死不可?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首先,她的“罪與罰”到底是什麼,以至於她的“罪”導致了死作為“罰”?其次,是否死必然是“罰”?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安娜到底犯了什麼“罪”。
說這個話題並不討好。因為安娜太漂亮,太有活力了,人人都像伏倫斯基一樣喜歡安娜。但我們必須公正一點,暫時拋開自己的喜惡來看這個問題。
在回答之前要記住兩個前提。第一個是,托爾斯泰是一個道德主義者,有時還是過分的道德主義者。他在《安娜·卡列尼娜》之前和之後寫的書,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人如何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他所持有的道德標準比我們現在的道德標準要嚴格得多。第二個前提是,這本書是雙主角的拱形結構。雖然以安娜為名,但她的戲份只佔一半;和她平分秋色的人並不是相戀的伏倫斯基,而是一個幾乎不相干,只見過一面的列文。然後我們來看,安娜到底犯了什麼“罪”?
首先,安娜犯下了最普通的罪:背叛家庭,對丈夫不忠。這本書的起源是托爾斯泰從一個法官朋友那裡聽到的一則新聞:一個出軌的妻子臥軌自殺。托爾斯泰以此構思了《安娜·卡列尼娜》的草稿。在草稿裡,托爾斯泰想把安娜寫成一個有罪的妻子,因為背叛丈夫而死。雖然後來構思發展了,人物變多,關係變複雜,小說從中篇變成超級長篇,安娜身上的活力也更加顯現,但安娜身上的“原罪”還是保留了下來。她不忠於家庭,背叛丈夫,這個陰影——尤其托爾斯泰來說——始終是安娜頭頂的烏雲。無論安娜是否有意,卡列寧和安娜的兒子謝遼查,是受到了安娜的傷害。
其次,安娜還有另一重罪,那就是過剩的激情。雖然正是她身上的活力招引了我們的喜愛,但安娜的經歷還是說明了,在這個社會上,單純出於激情(愛情)的結合最終將會招致悲劇。安娜對伏倫斯基的愛情完全是不計一切的。安娜本來是一個普通的貴族婦女,過著普通但謹慎的生活,後來卻因為愛情,不惜冒大不韙尋求離婚,說明主導她行動的已經完全是愛情。但這種愛情,卻是社會所不能容納的。安娜被上流社會驅逐——這可以從劇院那場戲看出來——不僅僅因為上流社會勢利和虛偽,而且因為上流社會看出了安娜身上的可怕。她過剩的激情必然摧毀人們因為相互需要和妥協而建立的社會。比如,對於那些不能大膽去愛和表露感情的人,比如被安娜背叛的丈夫卡列寧,社會就是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另一方面,安娜迸發出來的過剩的激情,就連伏倫斯基自身也無法容納。要知道伏倫斯基出場時是青春少女吉娣心中的戀人,後來追求安娜,為了和安娜結合,不惜放棄了自己孜孜以求的軍事上的功名,甚至離開熟悉的城市生活,到外國和鄉下建立和安娜的新生活。但即便做了這些,還是不能滿足安娜的激情。她和所有深陷愛情之中的人一樣,總是想要更多。在書的後半部分,安娜被懷疑和嫉妒折磨,疑心伏倫斯基移情別戀。這種過剩的激情讓伏倫斯基受壓,無法和安娜交流,更讓事情惡化。安娜最後出走的直接原因,正是她對伏倫斯基的猜疑。
安娜的第三重罪在於,她無法建立新的關係和生活。安娜身上是有不足的。她漂亮,有活力,是“生活之神”,但她卻沒有學習和反思的意識。這種缺陷要和另一個主角列文的對比才能看出來。第一男主列文踏上的是和安娜同樣的道路:尋找愛情,建立新生活。但書的結尾卻是,列文得到了家庭,安娜得到了死亡。列文到底做對了什麼?首先是吉娣和列文懂得從周圍人的生活中教育自己。吉娣在被伏倫斯基拒絕後出國治療心傷,在華倫加的身上學會了善是奉獻。後來和列文結合時,吉娣已經不再是無知少女了,可以熟稔地處理家庭事務。列文也從哥哥的死亡、自己的打獵等事物中學會了許多東西。更重要的是,列文擁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大地上的田園生活。向吉娣求婚失敗後,列文雖然傷心欲絕,但還是回到鄉村,繼續割草和種植莊稼。他領悟到自己的心靈能夠在數千年的生活傳統中得到支撐。而安娜卻不曾有這種支撐。在伏倫斯基之前,她只有上流社會的生活和不自覺的活力。在伏倫斯基之後,她就飛蛾撲火,只把愛情當做生命的唯一支撐,以至於當愛情消減或暫時隱匿時,她就無處可去,只有一條路:死。可以說缺乏某種堅實的、不可動搖的東西的支撐,也是安娜的一種“罪”,導致了她後來的悲劇。
然後我們來追問下一個問題,是否安娜的“罪”必然以死做“罰”,難道不能有其他的“罰”了嗎?以及,是否“死”就僅僅是一種懲罰?
我們必須先回到小說的開頭。嚴格來說,小說的第一句話不是那句家喻戶曉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在這句之前,小說還有一句題頭:伸冤在我,我必報應。這句話出自《新約·羅馬書》,原文是,“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它表明的是,無論我們如何評價安娜的行為,無論安娜如何自我評價,最後審判一切的是“我”,是一個超出人類自身的道德和行為主體。這就是普魯斯特所說的,“在托爾斯泰的小說中有一個安詳的神道的審判”。雖然安娜犯下了許多的“罪”,但都不是必然會帶來死。帶來死的還是那個“我”。在這個意義上,安娜也是不幸的。如同大部分人一樣,她在這世界上都要聽憑某種天命。正是這種罪不至死的“罰”,才讓我們既感受到另一個主體的恐怖和嚴格,也讓我們為安娜的悲劇而嘆息。
但是另一方面,當安娜正對飛馳而來的火車時,她卻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寧靜。因此,我們或許可以說,死亡既是安娜所領受的“罰”,也是安娜所領受的恩賜——從此以後她就再也不用受人世和愛情之苦了。同時,安娜也用自己的死懲罰了其他人。它既讓伏倫斯基變得消沉,只想一死了之,也對虛偽的社會關係做了一次無情的諷刺。這就是“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的雙重含義所在。“我”超出一切,永遠是公正的,既要為被安娜傷害的人“伸冤”,也要為被傷害的安娜“伸冤”。
當然,安娜之死帶來的教益絕不是這幾點所能說明的。它值得我們永遠探索下去。
(安娜走下火車,看到了伏倫斯基和一個在鐵軌上慘死的看路工。第一次見面時的血預示了後來的一切。)
-
10 # 鑽石鼻子
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不朽,就在於她的選擇所具有的悲劇美。美是永遠吸引人的,但悲劇就不會有人效仿,而甘於平庸,可平庸本身就是另一種悲劇,如鈍刀割肉。
回覆列表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這部長篇小說中敘述和描寫了不只一個家庭所遭遇的婚姻危機。安娜的家庭只是其中之一,安娜本人之所以引人矚目當然是與作者對她的人物設定有關,我們習慣上將居於敘事中心的人物稱作主人公。安娜是一個非常稱職的、起初還是光彩奪目的主人公。我這裡說安娜非常稱職,是說安娜本人被作家塑造得非常真實,有血有肉。對於她的喜怒哀樂以及所思所想,我們不可能無動於衷。更何況最後,她竟然自殺了。根據世俗標準,我們知道安娜生前一度是令人豔羨的,她是政府部長夫人,精通法語,從不為金錢發愁,而且她還那麼美。
在世界文學史上,安娜·卡列尼娜不是第一個自殺者,也不是最後一個。我個人理解,她是以死表達自己對非本然性的生活的抗議和否定,以此贏回自己做人的尊嚴,而不僅僅是為了解脫和懲罰。聖奧古斯丁曾在《上帝之城》這部著作中說道:“如果我們認識或看到這樣的人,如果我們思考他們的尊嚴,我們或許勉強能抑制淚水,甚至根本不能。”安娜就是這樣的人,她活著的時候為自由、為尊嚴、為真誠而受盡屈辱,她只能以死來捍衛自己做人的尊嚴,而不是單純地把死作為一種懲罰的手段。
安娜的悲劇告訴我們,單純的兩性之愛不足以建立起穩固的完整的自足的世界,藉助於本然的生命力的迸發與釋放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局,但從根本上講非但不能拯救個人,反而將個人逼進死衚衕。但若以為託翁意在將個人激情、個體行為納入社會掌控之下,就可能曲解了託翁的本意。如果一個人 “不聽從他靈魂裡神秘的、歡樂的召喚,如果他羞愧地走過生活為他準備的最大的樂趣”,豈不是辜負了神的意旨?在社會和社會輿論面前,安娜是無罪的。但在上帝面前,安娜是有罪的,罪在那裡?是她的任性嗎?是她的嫉妒嗎?是她的猜疑嗎?是她的自殺嗎?《聖經》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安娜臨死之前,獲得了一種我稱之為“靈視”的本領,在車廂裡,有一對夫婦坐在她對面,好像挺恩愛的,然而洞若觀火一般的安娜一眼就看穿了他們關係的真相。“這是虛偽的,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這是世界的本相。這一本相令人作嘔,難以容忍。
在安娜看來,人生的痛苦註定是無止無休的,“簡直想象不出一種不痛苦的生活環境”。她說:“我不是活著,而是在等待著一種拖延了又拖延的結局。”這個結局是什麼呢?安娜也迷迷糊糊,晦暗難明,但她已預感到肯定不是什麼好的結局,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她處在一種無止無休的懸置狀態,對未來充滿疑惑和恐懼。相伴而來的就是對生存的厭倦,虛無感開始在其內心世界逐漸漫延浸潤。既然生存是虛無,是徒勞,再折騰來折騰去,有意思嗎?別人也許有精力、有興致去折騰,可是安娜不想了。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說:絕望是一種病。而安娜用她的生命為這個命題做了詮釋。
不可否認,安娜明確地把死當作一種懲罰的手段,來懲罰弗隆斯基子虛烏有的背叛,這表明計劃一開始付諸實施的時候,安娜的心理實際上已經非常扭曲了,精神已處在非理性因素的控制之下,在去往車站的路上,她雖然洞若觀火一般,但唯獨對弗隆斯基的真實情感把捉不定,以至做了最後的誤判。正如結局所顯示的,安娜把非正常死亡當成了一種懲罰人的手段。現實生活中還真有不少人如法炮製,當一個人由極愛轉為極恨,他往往以一種無法挽救的自我毀滅的方式給曾經的所愛之人留下一個難以磨滅的Phantom與無法擁抱的虛無,這樣一種懲罰,是何等快意!又是何等殘酷!
安娜一出場,死亡就如影隨形一般陪伴著她,小說中,死亡敘事與慾望敘事是交叉行進的:莫斯科車站的車禍、尼古拉之死、弗隆斯基自殺未遂、列文自殺未遂,等等,托爾斯泰似乎想要向我們表明:“死”離我們每一個人並不遙遠,死亡的意識不僅潛藏在宇宙的深處,更潛伏在我們的身上。安娜雖然得到了她的愛,但這一不可饒恕的幸福實在太短暫了,與她後來所遭受的痛苦相比,她為謀求這短暫的幸福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每向前跨越一步,都面臨著一些難纏的問題,總有一種走投無路之感,而“死”這個字眼一旦蹦出來,就不斷地在安娜的腦海裡跳躍翻騰。
儘管如此,我們還應當指出,安娜最後去車站並不就是去自殺,雖然自殺的念頭已在她的頭腦中盤旋了許久。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安娜去朵利家如果沒有遇上昔日的情敵吉蒂,或者吉蒂快一些下樓並熱情擁抱安娜,沃倫斯基及時接到安娜的去信並立即回信或趕回來,安娜在莫斯科近郊車站站臺上沒有看到車伕接索羅金公爵夫人及其女兒,沒有看到那個眼熟的農民(護路工)(這一點構成了安娜的宿命),而此時火車沒有那一聲淒厲的鳴笛,我想,安娜未必會選擇自殺。正是因為這一連串偶然性因素的發生(有些其實是安娜的錯覺和臆想),安娜的被遺棄感和絕望感越來越被強化、放大,心理負荷已過臨界點,最後,導致了死亡衝動戰勝生之本能。臥軌的一剎那間,或許她意識到了什麼,但無情的車輪已不容她的意識再活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