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夫許

    我識為南明的滅亡主要是南明政權腐敗,和南明嫡系不團結,各自為政,力量分散。鄭成功退守臺灣,與大陸隔絕,沒能發動聯絡更多的反清力量,加上清初八旗子弟英勇善戰,況且臺灣內部的力量和清兵對比懸殊太大。

  • 2 # 史海縱橫

    南明不能延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統性和合法性,不能將南方的資源有效的整合起來對抗清軍。

    崇禎皇帝確實是個不負責任的皇帝,自己不南下,也不讓太子和兩王南下,結果父子四人被李自成一窩端了。

    北京被攻破後,南方的福王朱由崧在馬士英、左良玉、史可法的擁立下在南京稱帝,史稱弘光帝。而在福建的鄭芝龍等人卻擁立潞王朱‬常‬淓‬為‬監‬國‬,後‬在‬福州‬稱帝‬,史稱‬隆武‬帝‬。兩派‬之間‬互相‬打‬口水仗‬,甚至於‬兵戎相見‬。

    同時‬,各派‬軍閥‬之間‬也是‬延續‬了‬大明‬的‬黨爭‬,互相‬傾軋‬,互相‬攻訐‬。大敵當前‬,左良玉‬竟然‬不顧‬國家‬利益,起兵‬東進‬討伐‬馬士英‬。

    這種‬軍閥‬之間‬互相‬鬥爭‬的‬例子‬不在‬少數‬。主要‬原因‬在於‬登基‬的諸王‬缺乏‬正統性‬和‬合法‬性‬,隨便‬一個軍閥‬都可以‬擁立‬一個‬宗室‬為帝‬,去‬質疑‬另外‬一個‬的‬合法性‬,使得‬君臣‬之間‬缺乏‬信任‬,大臣‬之間‬不能‬協同‬,逐漸‬在‬內耗‬之‬間‬被‬清軍‬各個擊破‬!

    反觀‬東晉‬和‬南宋‬,都是‬偏安一隅‬的朝廷‬,司馬‬睿‬和‬趙構‬兩個‬都是‬王朝‬宗室‬的正統‬‬繼承‬人,沒有人‬敢‬質疑‬其‬合法性‬。他們‬能夠‬把‬軍民‬擰成‬一股‬繩‬,把‬南方‬資源‬有效‬組織‬起來‬,最終‬延續‬了王朝‬數百年‬!

  • 3 # 麒麟X饕餮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朱家權貴自己把天下百姓搞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中後期的朝廷政策制度,以及國家底層的管控何其荒唐。後期的幾個皇帝那一個把百姓的苦難生死放心上。任何的體系結構政令政策制度法規都是有尤缺點的,如果不時時警醒自身,總結經驗教訓,拾遺補缺。制定短中長期的戰略目標。要求所有人都朝此目標努力前進,不斷加強監查與執行,獎勵與處罰的力度,不斷的強化中央政府對各州縣府衙的管控。掌權者一定要懂得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4 # 鄜延路宣撫使

    南明的失敗主要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太多了,而鄭成功的失敗主要是剛愎自用,驕傲自滿導致的 ;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進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清朝開始定鼎中原。此時在南方的明朝勢力立了福王朱由菘為帝,是為南明弘光帝。這個南明的建立可以說是鬧劇一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南明建立之後沒有看到清兵入關這個威脅,反而還認為農民軍是之前最大的敵人,提出了“聯虜平寇”這個荒唐的舉措,同時派遣使者去和滿清談判一起夾攻農民軍,實際上這就是南明弘光政權坐山觀虎鬥。

    當時就有人提出這樣做只會重蹈當年北宋聯金滅遼和南宋聯蒙滅金的覆轍,但是沒有人聽。滿清看到南明提出的這個政策,高興死了,於是跟使者斡旋,不斷拖延時間。同時派遣軍隊去追打農民軍,一直拿下潼關西安,平定關中之後順道南下滅南明弘光。南明弘光政權的短視可見一斑。

    清軍南下的時候南明其君臣之間想到的反而不是如何抗敵,而是自顧自逃命。例如南明兩廣管事丁魁楚,在兩廣時期收刮民資民膏。清兵南下的時候他表面上弄得忠心耿耿要為永曆皇帝朱由榔抵抗到底,實際上是準備跑路。他給自己準備了三大船來運載財物,去投降滿清李成棟。李成棟早就看上了這些財物,直接抓了丁魁楚,在他面前將其全家殺光,然後佔據了財物。後來有人見到丁魁楚一個年幼孫子為李成棟部將羅成耀收養,問他姓什麼,若回答姓丁,立即遭到一頓毒打。南明就是這一類人,不滅才怪。

    我們再來說鄭成功。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鄭成功率領水師幾千艘、甲士十七萬和英勇剽悍的“鐵人”軍八千,與張煌言帶領的人馬聯合起來,再次北伐。他們由崇明島進入長江,清軍裡多北方人,不識水性,所以在江上用大木編成木排,木排四周圍著木柵,按一定距離安裝了火炮,稱作木浮營,又叫木城。

    木浮營作戰時可以順流而下,攻勢甚為兇猛。另用許多粗大鐵鏈攔住金山、焦山間的江面,稱作滾江龍。江岸上同時還安了數百門紅衣大炮,他們以為這樣便可以防止反清部隊的攻襲了。張煌言充當這次北伐的先鋒,率部直奔長江口。見清軍如此設防,先命數十勇士潛水鑿斷滾江龍,然後將戰船開進瓜洲江面。清兵木浮營發現情況,即向下遊衝來,江岸上的紅衣大炮也狂吼起來。張煌言見情況緊急,登上舵樓大聲說:“弟兄們,情勢火急,沒有退路,只有前進,讓我們奮勇向前,殺滅清朝韃子!”邊說邊向木浮營衝去。

    明軍戰士們在他的激勵下,破浪逆江而上,連克三座木浮營,大大地挫折了清軍的銳氣。清軍本不慣水戰,見木浮營並無大作用,不敢戀戰,棄營潰逃而去。次日,鄭成功大軍到達鎮江,率軍誓師後,指揮大軍一舉殲敵萬餘人,攻下了瓜洲城。接著,北伐聯軍以破竹之勢,先後攻克儀徵、鎮江、六合、浦口,進抵南京城郊。兵船停泊在江心七里洲。

    鄭成功、張煌言召集部將商討進攻南京的方略。鄭成功提出請張煌言溯江而上,佔領蕪湖,阻擊清軍透過上游支援南京,由他率領大軍攻取南京城。張煌言認為攻克南京城是北伐的重大戰略目標,自己應留在統帥部參與攻城戰役。阻擊敵兵增援的任務可以另選將領擔任。

    張煌言在鄭成功的堅持下,帶上本部六七千人馬出發。蕪湖守敵不戰而降,當地百姓聽說北伐義師到來,筆食壺漿前來歡迎,紛紛將頭上的瓜皮小帽擲在地上,一時城中的瓜皮帽堆積如山。不久,長江下游的太平、寧國、池州、徽州四府,廣德、和州、無為三州,以及當塗、繁昌等二十四個縣城都被北伐軍收復。

    鄭成功留下一部兵力守瓜洲、鎮江,親自率領大隊人馬攻打南京。途中慷慨賦詩: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他在城外的明孝陵發誓:一定要驅逐清兵,恢復大明江山。接著連扎八十三個營,將南京城重重包圍起來。

    當時,南京守敵只有三萬人。兩江總督郎廷佐也是明朝降臣,見鄭成功如此陣勢,十分膽怯。這時,有個因犯罪受懲的鄭軍小頭目向他報告了鄭軍鬆懈、輕敵的情況,並且給他出了一個“不可力敵,只能智取”的絕妙主意,樂得郎廷佐連連叫好,於是派了個能說會道的說客前往鄭成功營中,請求延平王等滿三十天,他即開門相迎。其原因是清朝有規定,守將堅持一個月以上投降者可免滿門抄斬,他一家老小都在北京,請鄭成功諒解他的苦衷。這回鄭成功中計了,部將甘輝提醒他不要上當,他未聽,張煌言得知他坐等南京開門納降,派專使來勸他謹防奸計,他也未聽進去。

    這時,進入南京的清崇明總兵梁化鳳,登城見東北角神策門外鄭軍鬆懈,率五百勁騎夜間出門突擊,鄭軍猝不及防,將軍餘新被俘,兩鎮人馬全部覆沒。但鄭成功並未從驕傲態勢中有所醒悟。翌日,清軍分水陸兩路傾城出擊。鄭軍軍灶未成,倉促應戰,鄭成功又有令,無令不得應戰,各鎮人馬只是坐視清軍進攻,不敢互相救援,清軍從山後抄出,炮火交加,鄭軍諸鎮盡潰;埋伏在山內的中提督甘輝軍死戰不得出,甘輝被俘,全軍覆沒。

    當時鄭成功安排的七路出兵,四路俱潰;鐵人軍退至江邊,因無船,投江死者六千餘人。鄭成功見兵敗,只得揚帆出海,退軍廈門。而此時張煌言率領的隊伍,一邊攻城略地,一邊吸納兵員,卻是不斷壯大,捷報頻傳。他接待湘、贛、魯、豫等省反清志士,積極部署攻取九江,打通黔、滇的道路,正興高采烈地醞釀著要將清兵趕出長江以南的宏大規劃時,傳來了鄭成功南京慘敗的訊息,頓時感到心頭一陣疼痛,情不自禁地仰天長嘆道:“天不佑我大明朝成功,奈何!”一場震動全國、規模巨大的北伐戰爭,就這樣功虧一簣。

  • 5 # 劍閣縣青氏牛的養殖場

    各自為政,都各推各王,都想佔上風,不肯犧牲。結果被各個擊破。為大義作下嫁衣就是團結,政令錯誤就兵諫,這種適度性的確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維生物想象三維物體是否和我們想象四維物體一樣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