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31890164859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本文記遊“三山”,沒有描繪具體景觀,而是敘寫了焦山碑林、偉人默寫詩詞、劉備招親、白娘子故事,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與文化韻味。B.文章提及“石板古街""磚木店鋪""雕花客棧"等景觀,聚焦西津古渡,又連續發問,啟發讀者思考它的歷史文化價值。

    C.圍繞西津古渡,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文人墨客,但作者僅濃墨敘寫祖逖"中流擊楫"的故事,旨在表現人物的功業和氣度。

    D.文章強調西津古渡戰亂年代與和平歲月一樣重要,但內涵發生了變化,戰亂年代偏重軍事價值,和平年代凸顯經濟、文化價值,都緣於實用。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文章開頭西津古渡是個很好的“歷史標本”,是一塊年代久遠的《活化石”,作者連用兩個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西津古渡的歷史悠久和文化價值。

    B. 文中作者敘述時多處使用第二人稱,更直接地與讀者進行對話交流,顯得親切自然;同時,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引發讀者的共鳴。C.文章最後一段與開頭呼應,進一步突出了西津古渡的文化價值、歷史意義,作者撫古觀今,思考未來,情感濃郁而又不失理性。

    D.本文語言風格古樸、典雅,既有古典詩詞的引用,也有古人古事的敘述,還有地方風物的介紹,表達上契合了西津古渡悠久的歷史。

    8.本文寫西津古渡,但也花了不少筆墨寫鎮江三山景區,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4分)

    9.葉兆言說∶“好的文學作品始終帶有很強烈的抒情節奏感,人會被吸引。”請從情感與表達兩方面談談這篇文章是如何體現這種"抒情節奏感"的。(6 分)

    答案:

    6.(3分)C(主旨不是強調人物的功業)

    7.(3分)D(“古樸”不是通篇的語言風格)

    8.(4分)

    ①突出了“三山”景區的歷史文化價值,為下文強調西津古渡的精神意義做鋪墊。

    ②將“三山”景區總被人關注與西津古渡日漸成為擺設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如何傳承歷史文化的深沉思考。(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9.(6分)

    情感:文章開頭推出西津古波,充滿激情:接著介紹“三山”景觀,感情舒緩;然後引領讀者走近西津古渡的人文歷史,情真意切:再而濃量敘寫相邀事蹟,感情激越:最後揭示西津古渡的精神價值,感慨深沉(3分。每點1分,答出任意三點,意思對即可。)

    表達:開頭推出西津古渡後,轉而介紹“三山”最觀,宕開一筆:中間介紹西津古渡人文歷史時,詳略有別,錯落有致:行文最後,議論當今在傳承歷史文化上的不足,直接打情,發人深思。(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胖,適不適合買個風衣,買什麼樣的風衣,怎麼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