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31178771630

      悲秋是唐宋詩詞的一個重要題材,詩人們往往以之訴離情,寫別恨,寄愁思,多作“兒女悲”,其中不乏名篇佳什,但象這一首借悲秋抒發憂國之思的,卻並不多見。   採用“感情物化”式的化虛為實的手法是這首詩的特色。所謂“虛”,是思想感情;所謂“實”,是景物形象。一是從情緒引起的反應來表現,如“悵望”,“感慨”等,是傷時憂國的引起的反應。二是“物化”的手法,如以“西風”,“別浦”,“寒聲”等來渲染氣氛,映襯心境。三是將感情比作某一個具體的東西,如用“山鳥”,“井梧”作為特殊的比喻,分別表現暫時偏安一隅以求歌舞昇平和敏銳看出潛藏危機的隱憂兩種人。所有這一切,詩人都是採用化景物為情思的手法來表現,這就避免了“以虛為虛”的弊病。   秋天,草木黃落,原野蕭條。蒼涼悽清的景象,最易觸動離人遊子的傷感,勾起羈旅行役的鄉愁。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首開其端,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從各自的經歷,以“悲秋”,“秋興”為題,抒發了思鄉懷人的感慨。這首《悲秋》詩,並未憑秋色以訴離情,託秋意以寫別恨,而是借秋景表達他的憂國之心,格調高致。   詩一開始,即緊扣題目,以“西風”點秋,以“悵望”點悲,展現出詩人在西風蕭瑟中,獨立書齋悵然想望的畫面。首句在“扉”前著一“晚”字,交代了時間,又渲染了冷寂的氣氛。次句在“齋”前著一“高”字,標明瞭立足點,為所見愈遠作了鋪墊。李白《折荷有贈》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情景與之略相似,但此處寫得較為含蓄深沉。詩人沒有明說悵望什麼,而是留下懸念,徑直引著讀者把目光投向遠處的別浦。   “別浦”是通大江的小河汊。南朝宋代謝莊《山夜憂》詩:“凌別浦兮值泉躍,經喬林兮遇猿驚。”唐人鄭谷《登杭州城》詩中,也有“潮來無別浦,木落見他山”的佳句。遙看別浦,雙雙行舟揚帆而去,漸漸隱沒;極目凝望,廣漠而靜謐的荒野伸向遠方;荒野盡頭,天似穹廬,邊際四垂,寥廓蒼茫。蕭瑟落寞的景象,映襯出詩人抑鬱孤寂的心境。   作者黃公度,宋高宗紹興八年(1136)舉進士第一,曾任秘書省正字,時秦檜當權,因貽書檯諫官言時政,被加上“譏謗”國事的罪名,貶為肇慶府通判。當時的臺諫官(御史的別稱)已成為秦檜排斥異己的工具,只要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諱”,無不爭先揭發邀功。這首詩作年無考,從內容上看,作者關切時事,委婉曲折地表示出對秦檜推行投降政策的不滿。“雨意”一聯,借眼前實景寫出了蘊結在心底的情思。“雨意欲晴”和“寒聲初到”,是自然氣候的變化,又實中寓虛,隱喻政治氣候的變化。詩人賦予“山鳥”“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帶有喻意的藝術形象,抒情的筆調,告訴人們:山鳥只是為目前的晴天而高興,井邊的梧桐卻敏感到季節的變易。作者當時正處在宋金對峙的時代,那些沉湎於偏安局面的權貴們,僅希求一時的和平與歡樂,惟有關心國家命運的有識之士,才能看到潛伏著危機的苗頭。“井梧翻葉動秋聲”,詩人運用“井梧”的物候特徵,含蓄不露地暗示他不甘於沉默,不屈於威壓的決心。   最後,作者一變前文的鋪敘景物的格局,直抒胸臆,以“丈夫感慨關時事”的壯語作結,痛快淋漓地托出全篇的主旨,並且斷然鄙棄楚人宋玉傷時悲秋、惆悵自憐的兒女之情。詩人的偉大抱負,對個人窮通不縈於懷的豪邁氣度,躍然紙上,讀了令人擊節讚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作者“詞氣恬靜而軒爽,無一切淟涊齷齪之態”,實屬平允精當之論。   詩名《悲秋》,作者不寫一個“秋”字,而是透過“西風”、“寒聲”、“井梧”等事物的典型特徵,刻畫出秋的意境。全詩氣韻生動,時人稱其“詩效杜甫古律格,句法逼真”(見《宋詩鈔·知稼翁集序》)。作者託景抒情,把複雜的思想感情,用簡潔的形象表達出來,寓悲壯於閒談之中,的確耐人咀嚼,引人涵詠尋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傅雷家書梗概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