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顏風事

    唐高祖李淵在歷史上毫無存在感,給人的感覺就是靠著兒子李世民才登上皇位的。

    但李淵能在隋末眾多豪傑中脫穎而出,成為李唐的開國皇帝真的只是靠兒子嗎?

    其實在歷史上的李淵可謂是深謀遠慮,首先借任太原留守的機會,李淵集團充分利用“龍興之地”和“李氏當王”的讖語,使起兵合法化; 籠絡當地的政府官員與士族豪強,獲得社會各階層支援; 對外向弦控百萬的突厥稱臣,在增強軍事力量的同時避免兩面受敵。李淵起兵立足於太原,旋即“乘虛而入”長安,為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李淵起兵前的準備

    現在很多影視作品認為李淵之所以起兵造反是因為他中了李世民的計謀睡了隋煬帝的妃子才不得已起兵造反的。但實際上李淵為了反隋做了長足的準備,且反隋是李淵的自己的意志,而非受李世民要求。而實際上早在太原起兵前四、五年,也就是農民起義開始爆發,隋煬帝正在進攻高麗的時候,李淵就有取隋而代之的打算。例如當宇文士及投降唐朝的時候,李淵對裴寂說:“此人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宇文士及投降唐朝在武德二年(公元6 19年),這時李淵說他六七年前與宇文士及談過“天下事”,當然是在太原起兵前四五年前的事。

    李淵在太原時拉攏當地的政府官員與地方豪強為逐鹿天下積蓄力量。在617年,李淵終於決定起兵,他召回了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同時命令次子李世民和謀臣劉文靜等也在太原招兵買馬,緊接著,找藉口殺了隋煬帝指派給他的兩個副手——王威和高君雅,這也就意味著他決定徹底的反隋,617年陰曆七月初,李淵和他的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開始從太原出發,加入了逐鹿天下的爭鬥中。

    二、對突厥的策略

    李淵的起兵之地太原扼守南北交通之要衝,太原的北邊,經常有突厥南下不斷地侵擾。因此李淵在起兵前一定要解決突厥的問題,不然到時候天下還沒到手老巢就丟了。而與突厥開戰無論是勝是敗都會是李淵的兵力大損盡而失去逐鹿天下的資本,因此他寫信給畢始可汗,偽稱他起兵之意在恢復帝國秩序,也可恢復華人與突厥人之間的友好關係,並與畢始可汗達成協議,如果他贊助唐兵義舉,畢始可汗可取得全部為唐戰鬥的戰利品,並且在寫信時力排眾議,用了下對上行文的“啟”字,辭氣甚恭,這就表明,他已在名義上決定成為突厥的番薯。而畢始可汗信以為真還支援李淵幾百名士卒和數千匹馬。可以說李淵既解除了後顧之憂又白嫖了突厥。

    三、裝慫麻痺對手

    隋末,群雄競起,爭奪天下。河北地區有安建德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江淮地區有杜伏威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河南有李密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同時隋將王世充擁泰王據守東都洛陽,隋王室還在江都拼死掙扎。李淵孤軍深入,奪取長安,並非易事。當時李密的軍隊勢力很大。李密“以天下為己任”,有“噎商辛於牧野,執子嬰於咸陽”之志。以東都洛陽和江都為據點的隋朝殘餘勢力,也是不能釋視的。如果李密與李淵來爭奪長安,或者隋朝殘餘勢力全力赴援長安,都會給李淵構成極大的威脅。李淵對此的認識是比較清楚的。因此他制定了“觀鵲蚌之勢,以收漁人之功”的策略。

    天業十三年七月,李密緻書李淵,要求與李淵結盟。李密自恃兵強,欲為盟主。李淵得書後很高興立刻給李密回信,極盡吹捧之事。大意就是自己年老體衰,無意爭奪天下,尊李密為盟主。並鼓勵李密自己努力爭取天下。李淵與李密結盟,實為良策。其一,消除了西取長安的最大敵手;其二,利用李密守成泉之時,使江都信使不通,斷絕了江都與長安的聯絡;其三,利用李密拒東都之兵,使東都隋軍無暇西顧;其四,李密與王世充兩敗俱傷,自己得以迅速奪取長安,平定關中。

    四、保持自身得到天下的合法性

    在起兵成功後李淵並沒有立即稱帝,而是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傀儡皇帝,而隋煬帝背上了太上皇的虛銜(不知道日後李淵成為太上皇后會是什麼心情),此時李淵則成了實際掌權者,這也為他日後更名正言順的稱帝鋪路。在618年,李淵廢黜了隋朝傀儡皇帝幼帝,自己稱帝,開創了新王朝—唐朝。

    唐高宗李淵身為唐朝開國皇帝自然不可能是一個能力平庸的人,相反他能力出眾、深謀遠慮對李唐王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敏性面板可以用醫採生物千維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