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水齋老袁

    半月來,熒屏詩神酈波因所作舊體詩遭草根詩友 “一凡詩詞客”質疑而引發網上爭辯。初時詩神數次回覆,或在支持者帖後評論,語帶譏諷蔑視,言質疑者為 “ 夜郎 ”、“ 三季人” ;後更發豪語曰“向我開炮”,並連發三問:“你瞭解中華詩史的內在脈絡嗎?你明白中華詩詞的藝術精神嗎?你有一顆純粹而乾淨的詩心嗎?” 傲視草根,氣壯如牛。

    於是網上人分兩派,紛爭四起。對詩神的作品與辯言,眾多擁躉力挺,而不少詩友也據理反駁。其時“一凡” 不再發帖,只有零星評論;但詩神仍陸續發詩以洩不快。先有《晚登石頭城》,感嘆“ 盛世卑微誰賞音”,後有《春日獨回故園》,直斥質疑者為 “ 池淺黿孫怙惡繁”。一時網上大噪,謂詩神口說 “雲水心閒 ”,其實心理失衡,有失教授導師的斯文。時至今日,紛亂似未有竟期。

    我無意加入此爭,但心緒難寧,每日告誡自己放下,卻欲罷不能。疫情未了,天下多事,本不應為幾首詩作而頻生風波;而百姓為此而寢食不安,猶如去年關注疫情和美國大選,則更是庸人自擾。故作七言五首,以後不再看與此相關的帖子。期盼詩壇太平,大家關心更為重要的事情。

    其一

    溫文倜儻已明星,侃侃談詩萬眾聽。

    新構偶成求喝彩,反添風雨損芳馨。

    其二

    長夜詠懷傳草根,初聞商榷小驚魂。

    若非教授譏嘲語,何至夜郎頭腦昏。

    其三

    滄溟鐵粉愛風流,豈忍明星遭碰頭。

    吶喊聲多明辯少,卻推攻訐上層樓。

    其四

    人間四月盡飛花,網路紛爭亂似麻。

    詩友全將春色負,唯餘跳動是贏家。

    其五

    老美焦頭忌華夏,阿三措手苦新冠。

    騷壇爭辯區區事,何足縈懷心不安。

  • 2 # 杜彩萍

    寫好自己作品,任人評說。別人關注你併發聲,是說明你的作品的確有不足之處。對待文友意見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中國屬文化大國,底蘊深厚。對同一作品持不同看法的,自古以來就大有人在,不必太在意。文無定法,詩無達詁,作為寫作者,對文友意見,應善待之。

  • 3 # 天地公語

    人無完人莫求全,

    才無滿才休自盈。

    天下不說獨山高,

    地上燒草春復生。

  • 4 # 嶽老師講語文

    胡謅幾句,聊表看法:

    一詩激起千層浪,

    大才攘攘鬥詩忙。

    同根相煎何太急,

    李杜論文細商量。

  • 5 # 白日152566566

    做為一個有高度修煉者,怕啥?別跟風應對,別劍指他人,別駕臨高地,一一去發奮應對。中國歷史上文人特多。今天,稍齊,立正,向前看齊。這就是人師。別忿怒而“激揚文字”歇會。

  • 6 # 池晨光93870648

    我之前看過酈的一些詩作,感覺酈詩不是矯情之作,就是強行將古人詩句生吞活剝堆砌炫技而已,真沒什麼水平。其實,酈如果對批評能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虛心態度,心平氣和討論,他完全可以贏得更多人尊重。可惜,他不自知,這邊喊著“向我開炮”,這邊在質問人家“你有一顆純粹而乾淨的詩心嗎?”同時,丟擲了“池淺黿孫怙惡繁”之句,難道這就是他所說的純粹而乾淨的詩心嗎?這引來網上更多的批評就很正常了。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則所見萬物皆為佛;心中是牛屎,則所見皆化為牛屎。”同理可證,心中有黿孫,自然所看到的都是黿孫了。“黿孫”既然入詩心了,那還有啥可爭論呢?估計下面就會出現“他母親”了。所以只要是理性的正常人,就沒必要再和這樣的人爭了。

  • 7 # 蕭叟

    本來如果大家能做到心平氣和地就詩論詩,就不會造成現在這種劍拔弩張潑婦罵街的局面。

    或許酈波老師認為自己屬於正統,而別人則屬於草莽;對自己的詩竟然會被詩詞愛好者提出質疑,酈波老師心中是頗為不悅的,所以當一凡詩詞客對他詩中“箋尺素”的用法提出質疑的時侯,他就把一凡詩詞客譏為“夜郎”了。

    酈波老師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了,想當年,孔老夫子也曾被乳臭未乾的小孩難倒過,但夫子也並沒有因此而惱羞成怒。

    酈波老師不思自省,反而變本加厲,除列出一長串的“古已有之”的拼詩例句用來證明自己之外,還惡語傷人,當酈波老師放出王八來咬人的時候,其歷經多年打造出來的“謙謙君子”的形象,便蕩然無存了。

    這一次因評詩而引發的爭執,沒有贏家,吃瓜群眾只看到了一場鬧劇。

  • 8 # 拔龍手

    都是爭名奪利,相由心生,詩詞文學,本是娛樂閒人,有才無德,如何教訓後生,尊師愛幼,此為才學做人,高大自滿,怎知世外高人,學而知之,慧根便深,爭名奪利,亂世紛紛,眾生之相,佛渡厄人,義善,義勇,正氣一身,傳與後世,英名便真。

  • 9 # 開心的LaoQ

    今則再續前緣。

    格律詩詞,有閒時讀過一些,似懂非懂。後面的話,皆為門外談禪。是耶非耶,只有天知道。

    寫詩,當寫新詩,當代新詩。大家都追求髦時,寫詩亦應如是。且題材廣泛,宇宙之大品類之盛,足以涵育詩人之靈性。承認與否,事實如此,普羅大眾只在新詩中徜徉。倘若認為自己詩才薄天,那就去寫新詩吧。

    孜孜于格律者,出於內心執念,那就去寫吧。酈君在課餘寫寫格律詩,陶冶性情,即便友表(有人說其技巧多賣弄歪了。有技巧賣弄賣弄有何妨),樂己娛他,亦屬好事,當在鼓勵之列。

    詩人與詩,說個比喻。母生子,未生,母子一體。既生,母是母,子是子,母非子,子非母。詩人與詩亦應作如是觀。詩生出,即成異在於詩人的物件物。其高低肥瘦,讀者感受是唯一圭臬。作者要經得起拷問,無論輕重。歷史上有些詩作確曾產生過溢外作用。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裁。

    作者不必自嗨,不必王婆賣瓜。

    作詩難,作格律詩尤難。難學,束縛思想,不宜在青年中提倡。恭敬注意,這是偉人說的話。對此太熱,我心懷忐忑。

    格律詩,字有定數,文有對仗,調有定聲,韻有定部。由此形成一些相當嚴格的正規化。平仄有相連相間相對相粘之律,韻腳要在同一韻部。背記這些勞什子,十分乏味。為了方便記憶,古人編了韻書(廣切韻一一平水韻,《佩文韻府》等),把同一韻部字集在一起。寫詩時,在同一韻部裡找韻腳字就是了。韻目知識似乎很普及。清末民國電報日期編碼就用韻目,如馬日事變。平仄之重,不啻韻目。平仄有135不論,於是相連律形同虛設。同時總結錯押繁多之處,創制鄰押,於是一東二冬類通押。此外,還有拗救。此處拗(不合平仄句),他處救。實為掩錯之詞。

    有人主張,改造一下。談何容易。省省吧。創制一個新正規化,誰能擔其重任?否則,你寫你的,我寫我的,他寫他的,一人一正規化,哪裡還有格律詩,那是格律詩的催命曲。嗚呼,格律詩亡矣。(我在上文中說的話)

    格律詩帶著濃重的文人氣息。無論怎樣張揚,它始終不是沙縣小吃,始終在特定的圈子裡遊蕩。三峽號子裡能找到它嗎?

    一句話,不要陷入,淺嘗輒止為上策。一些文人願意把玩,那是其自由。

    陋巷盲詩客,冷熱兩不知。

    下面另闢一節,專講我讀過的酈詩(假裝教授)。

    石頭城。

    格調決定意境,意境決定效果。高調靚色入詩抑或低調淡色入詩?理智地說,我則異乎是,無可無不可。不過,說實話,心靈天秤時不時地偏向高格調色彩鮮靚的那一端。

    唉!縱是燕子磯邊草,春夏秋冬亦不同。

    平仄。我所見版本,第一句(平起平收入韻)與第二句平仄相對出格。後來看到的,無此問題。本詩後半截,首句(即全詩第五句)平起仄收不入韻。怪哉。

    詞藻美是格律詩詞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遣詞命句要錘鍊要錘鍊第三還是要錘鍊。清詞麗句總為鄰。“最是”後多為結果(即是而非將是一一限於閱讀範圍),而不是過程或預期。既是"欲晚",何來"夕陽","夕陽”顯無著落處。

    長律或稱其他什麼。

    我說過,我讀過酈詩二首多。所謂多,即是讀了長律之一大半。我之所以不能卒讀者,純系越讀越有臘味。而非如人聽說,其中含罵人句。那東西不僅可以入詩,亦可入地。你到無錫街上走一走,信其不妄。

    詩特別長律,當“合為事而作"。敢問情為何物,依事抒情,情為事之伴生之物也。倘如從首至尾皆為情忙,並拉著先賢同感慨,欲將胸中塊壘吐它個一乾二淨。依愚見,很自傷。

    目前爭論似不在詩之肯綮。教授,名人,網紅,三位一體,就該扒扒。個別人甚至認為這是其光榮義務。但對酈教授,不必義憤填膺,總是提供了諸多維度去立體地觀察自已,洵屬幸事。

    酈詩定能越寫越好。石頭城孤傲沉靜之美躍然紙上。

    (柔入前文一些語句觀點。)

  • 10 # 河北村姑

    我總覺得對於丹,酈波過度解讀和貶低不大合適。雖然情況不同。如果從瞭解國學方面是于丹主動發起,如果從瞭解古詩詞方面,酈波是被約。總得有人利用網路傳播中國文化,爭論中可看到不少今人新作和酈波大作,也是好事。不傷和氣最好。✍✍✍✍✍✍✍

  • 11 # 蒼海雲帆

    兩千多年來,孔子不也經常被抑揚褒貶嗎?聖人尚且如此,況乎現在一教授矣!

    我乃一俗人豈敢對這些“文人騷客”“詩文大家”枉加致評。

  • 12 # DISHANG虛空的人生

    智慧者看別人比自己強,愚昧者看自己比別人強,博學者謙遜自瑾,三人行必有我師,平庸者傲慢自負,處處彰顯自己。

    文無定法,詩無達詁,文學不同於數學的計算公式。對於酈波的詩詞,不是出於古代詩人的風雅,相互學習虛心討教。而是出於現代人驕傲放縱的文化圍攻。

    惹得儒雅倜儻,溫潤如玉,才情斐然的謙謙君子酈波發怨氣。

    有的網友說,酈波是詩詞鑑賞專家,不是寫詩詞的專家。

    酈波不懂格律,寫的詩詞,從來不敢標出,五言,五絕,七言,七絕,說明他對古詩詞不精通。不如一凡和尚,對格律詩的規則瞭若指掌。

    試想。酈波是國家教委頒佈證書,漢語言博士後學位,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中國古代漢語》是必修課,古代詩詞格律是學習的重點。他從事的工作是教學研究格律詩的教授。

    竟然有人說他不懂詩詞格律,格律詩的基本常識,平仄,對偶,押韻。他都不懂嗎?

    近體詩不同於古體詩,採用文言文,自由舒張,文字結構,侷限性較小。沒有繁文縟節,約束力不強。他都不知道嗎?

    雖然,沒有讀過南京大學,酈波教授的文章詩詞。但是,有人評價他的文學造詣極深,文化底蘊厚實。對古典詩詞進行縱深的文字探索。他的詩詞作品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定。

    同事欽佩他具有非凡的學習毅力。卓越超群的記憶力,博古論今,引經據典。口才好,娓娓道來。形成自己的理論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三星銷量斷崖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