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一安鮮
-
2 # 腰呢胖沒了
還是我們那個年代好,撿冰棒兒棍兒學會1+1=2,作業全部是自己獨立完成,沒有寫完作業外面罰站去寫。哪裡象現在的孩子,90%的作業是家長造成。是我們太笨了,還是他們太聰明瞭,無法理解。
-
3 # 途蟲的數學講堂
當然,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某學校的幾位家長因未按老師要求批改作業,被老師點名狂懟,引起一片譁然。這就是一起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失敗的案例,一起典型的案例。客觀地說,這位老師可能是一位很負責的老師,否則不會如此較真。因為真正不負責任的老師,是犯不著用這樣的方式得罪家長的。但這位老師在群裡怒懟家長不批改作業,這樣的方式真的太生硬了,可能是當時太火了,所以說話根本沒有考慮後果。本來改作業確實是老師的份內事,你還這樣說話,不被家長懟才怪。
有不少網友就說,如果都讓家長改作業,還要老師幹什麼呢?站在家長這個角度,這話是有道理的,批改作業應當是老師的份內之事。不過有些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並不是因為“懶”,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老師和家長之間一定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援,互相寬容,要注意溝通方式。其實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老師都希望孩子的成績更好一些,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異一些,家長和老師之間如果關係搞得劍拔弩張,受影響最大的是孩子。
教育真的不容易,不要太焦慮,太焦急,溝通就會很不暢。如果這位老師平時教書很負責,孩子也很認可的話,就原諒老師吧,說到底,雖然方式很不好,但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孩子。
-
4 # 追求157362024
現在的老師也夠嗆把責任都留給家長,孩子哪裡不對全是家長的責任。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孩子要是啥都會還要老師幹嘛,就不用上學了。有的在課堂上不教讓家長教,應該是在課堂上學還是回家跟家長學,那樣的話要老師有啥用。要不就是讓學生上老師家補課好掙外塊,關鍵是國家沒虧待你們。
-
5 # 道道快談
我覺得這種讓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更多地存在於小學階段,我不贊成老師的做法。
這位老師的說法看起來沒有問題,“家長配合我們的工作,自然我們也會更加在意你家孩子”,這是要傳達什麼資訊給家長們,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家長不批改你家孩子的作業就是不在意你的孩子,那老師不重視你的孩子也是應該的”。這讓我想起70年代,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幾乎沒有家長“在意”孩子的學習,沒人給孩子批改作業,老師也沒有因此就不在意哪個學生,反倒是家長常常不想讓孩子上學,老師還要苦口婆心地勸家長,甚至替交學費。家長在不在意孩子的學習,是根據是否為孩子批改作業來衡量的嗎?有的家長要麼沒有時間,要麼沒有能力(別笑,小學的題也很難,不是每位家長都會做的),我覺得老師可以要求家長配合自己的工作,但是不應該把自己分內的事推到家長頭上。
“備講批輔考”一直不都是老師分內的事嗎?什麼時候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工作了?而這位老師竟然說“其他沒批改的家長,或者沒完全批改的家長,以為這是老師的工作?”現在很多學校都是大班額,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作業批改不過來也是有可能的,老師自己也說了“儘量地批改”,這種做法也是對的。但是,老師不能把批改作業的事推脫成家長的事,而且還打著“你自己的孩子你都不關心,就別怪老師不在意”的名義,這分明就是有點綁架的意味嗎?作為老師關心每一個學生,難道不是應該的嗎?還要根據家長的態度有所區別對待,怎麼理解也覺得這種做法有點違背教育的初衷。因此,我覺得這位老師的說法欠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隨著網路的普及吧,在家長群裡給家長佈置任務成了常事。以前主要是寒暑假,學校要求家長每天把孩子作業拍照上傳,讓老師檢查,後來逐漸發展到每天都透過家長群佈置作業、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我同事的孩子上小學,也是不堪其擾,自己忙完一天的工作,還要給孩子檢查批改作業,而她是雙胞胎,工作量可想而知。儘管我也是一名教師,但是我不贊成把作業交給家長批改的做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老師不能全面瞭解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不便於有的放矢,教學針對性就不強;同時,家長如果不具備教育能力,可能會教錯孩子,反倒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不便。
我覺得這位老師說的對的地方是“(孩子)今天也許就和別人差距一點,明日就是相差甚遠”,家長的確應該時時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就算再忙,也要把“金貴”的時間留出一些給孩子,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學習習慣等,絕對不能“大撒手”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學校,自己只負責提供學費。畢竟孩子是自己的,他將來的發展和做父母的關係最密切。成為一個好人還是壞人,受益和受損最大的都是父母。
-
6 # 毫米
家長們看到這條新聞,一定會感到難以接受:批改作業不是老師天經地義的工作任務嗎,什麼時候轉嫁到家長頭上來了?而且還理直氣壯地批評家長沒及時批改,真是荒唐又可氣!
那麼,為什麼有些老師會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呢?
第一,老師要求家長批改的,是家庭作業而非課堂作業。按規定,批改課堂作業是老師的工作任務,而家庭作業只需要老師檢查,不要求必須批改。
第二,只有部分小學低年級老師要求家長批改家庭作業,小學高年級及初中老師,一般不會作這樣的規定,因為家長的知識結構未必能夠全部勝任。
第三,家長對子女學習成績過分關注,對老師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倒逼老師想出由家長批改作業的對策。
如果要追根溯源,還有深層原因。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但在實踐中這條規定形同虛設,幾乎沒有哪所學校在執行。
首先是應試教育及高考指揮棒的威力向下傳導的結果。學校要政績,老師要績效,家長要成績,三方目標一致,自然會達成默契,儘可能地壓榨學生的課餘時間。
其次,國家一方面以應試教育的方式選拔人才,一方面卻按素質教育的方案設定課程。
以初中為例,必考科目之外,音體美、勞技、資訊、生命教育、閱讀、寫字等課程,全部要求開齊開足,總課時不變的前提下,只能壓縮語數外等科目的課時數。但教材編寫的深度和考試的難度卻未同步降低。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只能在課堂上以講為主,將訓練的環節放在課後,導致家庭作業越來越多。
家庭作業過多,看似是個小問題,但想要解決難度很大。如果不從根本上改革人才選拔的方式,首先家長們就不會同意。我教初中語文,一般佈置家庭作業之前,會問學生們數學和英語的作業多不多,多的話,我就少佈置或不佈置。但有幾次,卻被家長質問,為什麼不佈置家庭作業。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不但要求有家庭作業,還把孩子往培訓機構送,他們自身才是孩子課業負擔過重的主要推手。
但老師們在對待家庭作業的認知上,也漸漸迷失自我。
一是不研究學情,不鑽研教材教法,講得多,練得少,課堂低效,便妄圖以多佈置家庭作業來彌補。作業佈置太多,自己又沒精力批改,只好將任務轉嫁給家長。
二是家長批改作業,應該是出於自願,老師不宜作硬性規定,更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家長的義務。
另外,其實大多數家長並不具備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能力。
以我為例:兒子讀小學一年級時,學不好20以內進位加法。開始我教他滿10要進位,講了半天,他卻一臉茫然。後突然想起看教材,才知原來要用“湊10法”。費心費力輔導孩子寫作業,沒想到差點把他帶到溝裡去了。
不熟悉教材,不懂得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認知規律,學歷再高的家長,也未必能當好一名合格的家庭教師,更何況還要求是全科教師。
將正式作業還給老師,還給課堂吧。讓家庭作業迴歸本原,家長督促、老師檢查就好了。
-
7 # 文軒閣從截圖我們可以看出4個資訊。
1、此班級還是二年級,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可見,此種佈置家庭作業的做法是違規的。
2、群成員有103人,可見此班級人數較多,學校應該是人滿為患。就讀人數越多的學校老師越牛逼,對家長態度差一點就是自然。班級就讀人數越多,事務越多,老師的耐心就可能更有限。
3、此種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是“批改報紙”。老師佈置的作業有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之分,課堂作業必須由老師批改,而課外作業沒有統一的要求,很多城市學校,學生人數多,都是要求家長自己批改課外作業。老師要求家長這樣做,並沒有錯。
4、老師的話語語氣比較嚴厲,從中可以看出老師比較氣憤,但想想也是講道理的。一個班配合老師的只有幾位家長,大部分家長沒有配合到位,老師有情緒很正常。孩子的教育是大事,“家長時間再金貴也沒有事關孩子將來金貴”,也沒錯,家長重視孩子教育,老師才能更加關注孩子成長,也沒錯。家長自己都不放在心上的事,老師憑什麼那麼在意,這是老師當時的想法。
孩子教育的確是家庭最重要的事,家校必須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才能養成學生良好習慣,才能有利於孩子成長,大多數家長應該明白這一點。但孩子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恆心和毅力,有些家長可能做事沒有耐心,愛患冷熱病,一段時間後忽視家校協同,和老師配合不默契的情況就發生了。
儘管老師語氣不太好,對家長要求嚴厲,說明老師責任心強,即便家長感覺心裡不舒服,也應該換位思考,畢竟為的都是孩子成長,做家長的要多多體諒。
老師和家長,代表了孩子教育的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者必須站到同一戰壕裡,對孩子精心施教,才能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不要互懟了,緊張的家校關係,會危害孩子一生,大家說呢?
記得關注哦!
-
8 # 洋蔥學園官方
前不久剛發生,一位爸爸深夜微信diss女老師的新聞。近日,一則“家長沒批改作業,被老師在群裡點名狂懟:將來孩子和你一樣可悲”的訊息又登上了熱搜。不知道從何時起,作業成了家長不能承受之痛。更有甚者的是,有家長因長期輔導作業,最後連身體也陪垮的。
根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資料,37.1%的受訪家長每天都會陪孩子寫作業,44.2%的受訪家長平均一次陪伴時間在30分鐘~1小時,84%的受訪家長因陪孩子寫作業而頭疼。更讓人的是鬱悶的是,一旦沒陪好,孩子作業出了問題,就會被老師批評和責備。家長自己難受不說,還擔心孩子因此心理難受,被老師另眼相待。小小的作業,映射出了家長們說不出來的痛。
讓家長陪著孩子寫作業,最初目的是為了讓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不能因此變成對家長的道德綁架。因為很多家長可能沒有充足的時間或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輔導批改孩子的作業。如果強行要求每一位家長都做到批改作業,會有點強人所難。同時,當家長能力不足時,對孩子進行輔導批改,反而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所以,在作業這件事情上。首先,學校要為老師減負,減少無謂的迎檢、總結、會議、抽查、評價,讓老師主業主攻,踏踏實實的去教書育人。而家長則既要監督孩子,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回覆列表
題主並沒有備註該事件的始末,不知是不是詢問的是近日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因未批改作業被家長群裡點名批評的事情。
事情經過10月11日,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二年級三班數學老師陳老師,在家長群內對沒有批改自己孩子作業的幾位家長點名批評,並爆出了:“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的過分言論。被點名家長因懼怕孩子被區別對待或報復,所以不敢直接去學校反映該情況。網路爆料後,井岡山經開區學校校長證實:此事屬實,並已向家長道歉。但校方稱:批改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老師還會進行二次批改。
應不應該讓家長改作業?此次事件的真正矛盾在於,應不應該讓家長改作業,從校方的迴應來看,還是會堅持讓家長改作業,老師進行二次批改。而在我看來這是典型的懶政教學,父母對孩子有撫養義務,《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必須保證未成年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沒有規定“父母必須監督孩子完成作業。”
所以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堅持二次批改作業屬於自我強行行為,並不合法也不合規。家長的主要義務是透過自己的腦力和體力勞動獲取勞動報酬,然後供養自己的子女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家長是否參與到孩子的日常學習中去,這要視家長的工作強度、作息時間和文化水平多種因素的考量,而並非學校說什麼就必須做什麼。
不區分家長的工作性質和文化水平,而強行堅持二次批改作業,這是典型的教育懶政。
家長不批改作業就教育不出好的學生了?面對媒體的爆料,井岡山經開區學校依然堅持家長批改作業,老師二次批改的教學方式,並堅稱家長不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孩子未來就是走向你這條路的言論,堅持可笑至極。
2018年7月,雲南曲靖小夥在建築工地上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時小夥崔慶濤正在跟著父母在附近的建築工地打工,這位考上北京大學的小夥子,是如何走過自己的小學和初中學習生涯的?據悉,崔慶濤在就讀初中之前,父母一直都在外地打工,崔慶濤讀初中後,其父親才回到曲靖打工,母親依然在昆明打工。錄取通知書到達的當天,崔慶濤一家正在離家四、五公里外的箐口塘打工,為一戶人家新建的房屋做裝修。崔慶濤的父親不識字,叫妻子念通知書的內容給自己聽。許樹蘭就一字一頓念起來:“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崔慶濤同學,我校決定錄取你入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學習,請你準時於2018年8月30日憑本通知書到校報到,校長林建華。”
從小父母不在身邊陪讀,父親還不識字,為何崔慶濤能考上北京大學?至少在崔慶濤這裡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但孩子依然考上了中國頂尖的學府。
相對比井岡山經開區學校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教育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