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哦就會很
-
2 # 大哥大雜談
目前只知道高通的下一代旗艦處理器代號是SM8450,至於叫不叫驍龍895還不清楚,這款晶片採用將4nm工藝打造,目前比較新的說法是三星先代工,後面會有臺積電版本,規格上面,新產品基於最新的Arm v9指令集,支援4通道PoP LPDDR5記憶體,CPU為Kryo 780,GPU為Adreno 730,ISP是Spectra 680,FastConnect 6900移動連線系統。
基帶部分,集成了X65基帶晶片,這款基帶支援毫米波和Sub-6GHz,毫米波頻譜聚合做到了1GHz,Sub-6頻譜聚合做到了400MHz,成為全球首個支援10Gbps和首個符合3GPP Release 16規範的5G調變解調器到天線解決方案。
既然採用了最新的Arm V9指令集,那麼CPU部分不出意外應該還是1+3+4的設計,也就是1個Cortex-X2+3個Cortex-A710+4個Cortex-A510的組合。
根據ARM的PPT宣傳,新一代產品相比上一代的提升情況如下:
Cortex-X2相比Cortex-X1,IPC效能提升16%,峰值效能可提升30%,機器學習能力是前代的2倍Cortex-A710相比Cortex-A78,效能提升10%,能效比提升30%,機器學習能力是前代的2倍Cortex-A510相比Cortex-A55,效能提升35%,能效比提升20%,機器學習能力是前代的3倍新的設計還是延續驍龍888的設計思路,Cortex-X2偏效能表現,主要是拉昇單核效能,Cortex-A710偏重能效,用於平衡PPA。本次升級中萬年的A55小核心終於換了,新的Cortex-A510看上去挺不錯,但看其能效曲線,相比A55其實沒有實質性的提升,關鍵是35%的提升真的不算什麼,依舊被蘋果吊打。
頻率部分還不清楚,不過如果還是今年的2.84GHz最高頻率的話,下一代產品的CPU提升估計就不會很大了,下一代產品可能會更加註重能效,而且華為麒麟的退出讓高通沒有了什麼壓力,可以更安心地擠牙膏了,估計到時候CPU提升15%,GPU提升20%的套路。
至於三星4nm工藝能不能解決發熱,對於這個問題還是謹慎一點的好,今年的5nm其實不僅僅三星的表現不及預期,其實臺積電的5nm也是不及預期的,大家覺得臺積電好,那是三星的襯托而已,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三星的工藝水平的確是不如臺積電,高通採用三星4nm主要原因還是便宜,而且以三星的命名,誰知道這個4nm有多少水分?如果是5nm打磨改良的反而會讓能耗好一些,就怕到時候真的搞個不那麼成熟4nm,再來一次能耗翻車就苦了消費者了,沒有了麒麟芯,高通再翻一次翻的起。
-
3 # 實在不知道起什麼名好
不太看好,雖然工藝上的差距還可以改進,但是888這種佔用很多面積和資源的超大核的設計思路同樣是一種負擔,如果不進一步提升頻率還好說。要進一步超頻來提高跑分的話,再好的工藝也會面臨無法支撐的窘境。a14一樣有這種問題,但人家的ipc現在吊打公版水平。
-
4 # 夢曉君
一般來說加工工藝越精密,功耗是會降低的。近日,三星在於加州聖克拉拉舉行的三星鑄造論壇(Samsung Foundry Forum)上宣佈, 將於2021年向市場推出一項突破性的處理器技術,對最基本的電子元件進行根本性改造,即將晶片製程提升到3nm,並用GAA(Gate-all-around 環繞柵極)工藝取代FinFET工藝,以增強電晶體效能,這樣芯片面積減少45%,效能將提高35%,同時使能耗降低50%。
所謂GAA,亦稱作橫向奈米線場效電晶體,是一個周邊環繞著gate的FinFET,GAA 電晶體能夠提供比 FinFet 更好的靜電特性,可滿足某些柵極寬度的需求,這主要體現在同等尺寸結構下,GAA溝道控制能力增強,因此給尺寸進一步微縮提供了可能。傳統FinFET的溝道僅三面被柵極包圍,而GAA以奈米線溝道設計,溝道的整個外輪廓都被柵極完全包裹住,這就意味著柵極對溝道的控制性能就更好。
回覆列表
我覺得解決不了,只有改進散熱,看英特爾CPU的歷史 到後面效能是強了 可發熱也越來越大了,如果4nm 只把效能做到865,或許就不會發熱,但是可能這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