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李老師說教育

    語文教育的確存在著用力過猛的現象!我只對初中語文做簡略的分析。首先從教材上來說。

    從我從業以來換了四五次教材,最初的是人教版,到現在又回到了人教版,我教過的好多老課文,在這套部頒教材中再現如《紀念白求恩》、《一路梨花處處開》這課課文很經典,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紀念白求恩》不算很典範的議論文,而且放在初一,我覺得不夠恰當。特別是古詩文的量增加不少,原來的50篇,現在增加了60篇,另外還有課外補充的背誦的古詩詞。讀背的任務是相當大。編者的用心是好的,希望孩子們更多地接觸傳統文化,但是還是要循序漸進的。另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與途徑,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

    再來說說語文課堂吧!

    語文課堂模式,也是花樣繁多。一會兒目標教學,一會兒導學案,一會兒三疑三探。形式化這的東西太多而忘了語文教學最終的目標:透過語言的品味賞析,進而理解作者的情感!什麼東西一旦成了模式就必死!記得三疑三探盛行的時候,校長聽課,如果不用這種模式就會被批的!

    最後說說考試吧!

    就我們河南省的試卷來看,我覺得考的內容太寬泛,太繁雜。字詞這塊兒就讓孩子們在大海里撈針。多音字、形近字、成語都要識記!為了這四分,不知道要讓孩子記上多少字詞。有時候運氣差了(出題人出的比較偏的字音、字形)記得不少,也未必能得到這四分。

    然後就是名著閱讀,出題人如果想難為學生,就出的很偏的橋段,有一年就出《西遊記》裡邊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段落,難住了不少學生。還有考察句子的銜接與排序題。這要求學生先讀各個句子,確定中心話題,在理清個句之間的邏輯關係,經過一番推理,才能答出正確的答案。

    接著就是語言的簡潔概括題,現在材料與圖文在一塊兒出,這要求孩子們不僅有提煉概括的能力,還得掌握圖文轉換題的一些答題技巧。有些是漫畫或會標,對這些會不瞭解的,不會欣賞漫畫的,跳坑裡的不少。

    閱讀的兩個語段,記敘文每年都會有的新題型出現。議論文想難為學生了,就讓學生自己來概括論點。這兩塊很少哪個有學生能得滿分的。

    古文配讀了一個課外的,這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目的是課內學習的一種延伸。說實在的,多數學生課內的文言文都沒學好,讓他再延伸到課外,真是難為他們了。

    這些導致我們這個地方的語文成績偏低,所以初一的學生家長忙,接受不了這種情況,怨聲載道。有時也傷害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掌上游戲機功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