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休。
莊子,字子休(一說子沐),但子休更普遍。
莊子其人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主要著作
莊子主要著作是《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早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象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莊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與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題。 《莊子》與《易經》、《黃帝四經》、《老子》、《論語》,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典,她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
子休。
莊子,字子休(一說子沐),但子休更普遍。
莊子其人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漢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主要著作
莊子主要著作是《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早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象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莊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與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題。 《莊子》與《易經》、《黃帝四經》、《老子》、《論語》,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典,她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