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倪不懂商業
-
2 # 西瓜吟
可以說o2o經歷過兩次變革,一次變革是在pc時代,o2o所代表的是線上達成交易,線下接受或者提供服務,第二次變革是移動時代,o2o代表的是隨時隨地交易,就近提供服務。可以說這兩次變革是由於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以降低交易和服務成本所形成的o2o模式。所以重點是降低成本。
現在市場面臨第三次o2o模式的變革,線上線下互補,例如:小米計劃擴大線下店面規模,向oppo學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它的合理性在哪裡?這主要還是根據企業運營的成本來看。1)早期線上推廣成本低:早期線上達成交易,主要就是由於線上交易成本低推廣易,給企業或商家帶來了很大的紅利,所以有了o2o平臺的發展和成功。2)當前線上推廣高成本遏制了o2o的發展:但是由於近幾年,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流量經濟的迅速炒熱,造成了線上推廣的成本極具增加,甚至打過了線下成本。簡單的例子來說,網際網路廣告費用超過了鬧市的房租,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
總體來看,線上仍然具備一些獨特優勢,1)貼近使用者:不間斷的維護使用者,把使用者發展成為回頭客,降低二次營銷成本。2)資料精準:可以蒐集使用者屬性,分析使用者好惡,改善服務質量
所以o2o的核心是成本和客戶:o2o模式比較靠譜的思路是線上維護老使用者,線下線上互補進行市場推廣,用線上資料來調配線下服務的資源配置,透過線上反饋來最佳化線下服務標準。
o2o曾經是資本追逐的熱點,包括百度,美團等大量牛逼企業都在深度介入,但是突然發現,好像沒有誰成功,於是,資本的熱點也就掉下來了。馬雲提出新零售,仔細一看,怎麼又有了o2o的影子!其實,o2o並不是偽命題,而是階段的狀況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最興盛的時期,那時線下還有大量的流量,利用好這些流量,那業績是保障的,而經過電商洗牌,大量線下實體店鋪成本上升,坪效降低,已經很難獲得新的流量,自然也就無法成功,現在又是什麼狀況了呢?現在是線上流量嚴重不足,線下開始復甦,自然又要開始關注線下流量了,從這個過程裡就可以看到,o2o還是可以做的,不過各個品類復甦的節奏不會那麼整齊劃一,成長是需要時間的